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22487900000045

第45章 附录电力高等院校简介(1)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全国重点大学)简介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是以水利、水电、电气信息、动力机械、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为主体,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单位,具有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审定权。

学校创建于1954年,经过全国院系调整先后集中了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等14所院校的有关专业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当时名为武汉水利学院,1958年改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78年4月,是一所以水电及电力类学科为主体的普通本科院校。

1996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本部在武汉,设宜昌校区。学校1996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通过“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核。1999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学校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

经历45年艰苦创业、改革发展和“211工程”建设,学校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优势、传统和“团结、严谨、求实、进取”的校风。到1999年底在校本科生近11600人,研究生1700余人,博士后科研人员16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7400多人。全校有教职工3385名,专任教师125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教授221名,副教授476名,博士生导师51名,国家级、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8名。学校专业门类齐全,共有29个本科专业,29个硕士专业,10个博士专业,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9年组建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含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高职以及成人本专科教育在内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各类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09亿元,图书馆藏书160万册。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49所高校及一批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完成了16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在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项。学校成功地举办了12次国际学术会议,先后派出了440多名专家学者赴16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进修或讲学、考察;有300多位外国专家应邀来校讲学或合作研究。

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90000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研究生2000余名,外国留学生100余名。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祖国水利电力行业和各条战线的专业技术骨干,并有一大批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享誉国际、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培养的留学生有的已成为所在国家的领导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导,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体现学校优势和特色的水利、水电、电气和动力工程类学科,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以主体学科为龙头,带动多学科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学校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科技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进入了全国重点高校的先进行列,已成为我国水利电力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以“211工程”建设为核心,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标志性成果的创建,在“九五”期间建设的21个子项目大多数已开工启动,且建设工作顺利。学校的农田水利工程、高电压技术及电力系统、流域开发及河流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发电厂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等5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已被国家正式立项建设;农田水利与水环境、高电压及绝缘、工程泥沙、水电站水机电联合过渡过程与监控、水电站仿真等5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已被国家电力公司确定为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以迎接国家教学优秀评估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把培养理论基础宽厚、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和献身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学校注意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学校不断完善以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和巩固发展了1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校内6个实验教学基地。

近年来,学校CET4、6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高出全国重点高校平均通过率9—10个百分点,连续5年参加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取得优秀成绩,多次在全国参赛学校中名列前茅;199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校荣获二等奖1项。学校被水利电力部授予“教学质量标兵”,教务处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学校连续三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突破500人,1999年达到685人,在校研究生规模突破1700人。学校研究生部被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1997年至今,学校成教学院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函授教育先进学校”、“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全国成人高等教育优秀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重视教材建设,自1978年以来,由学校教师主编,公开出版的教材300余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自1988年实行优秀教材评奖以来,先后获国家优秀教材奖2项,基中特等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45项,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先进单位。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自1989年实行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2项。学校成立了出版社,以加强学术专著和教材的出版。

学校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按照“发挥优势、依靠群体、注重创新、体现效益”的原则,组织科技攻关,不断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学校紧密结合水利电力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项目和各类基金项目。1984年以来共承担科研课题3910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2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5项,获专利授权139项。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1991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八五”期间的科研经费达8800万元,是“七五”期间科研经费的34倍。1999年科研经费达6294万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25位。1996年至1999年科研总经费为18094万元,学校积极组织力量承担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科研项目,所承担的项目和经费居全国高校前列。1981年至1999年,学校共发表学术论文12700多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426部。1999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湖北省武汉市技术市场“金桥奖”、湖北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先进科研处”、“先进专利事务处”等称号,还被武汉市授予“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0年获“全国高校后勤先进集体”称号,1995年获电力部“全国电力系统生活后勤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党委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全校师生员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学校1986年获湖北省委授予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先后三次获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1996年获电力部首届“双文明单位”称号。

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重点大学)简介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70年迁至保定市,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在北京原校址成立了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95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市,分设北京校区。2000年,国务院决定华北电力大学继续由国家电力公司举办并管理,成为国家电力公司举办并管理的惟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专家验收。

一、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基本情况

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以本科教育为主,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兼备,已基本形成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项目工作站1个;有博士点专业7个、硕士点专业17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6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3个、本科专业43个。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1100余人、成人函授生8000余人,还招有部分外国留学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2326人,专任教师96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40人;教授199人、副教授367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比例为5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为102%;有137人次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

学校占地面积58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7亿元;图书馆藏书95万余册。在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学校重点建设了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批专业基础和基础实验室、实验中心和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基本达到了国内同类学校的先进水平,为承接大型、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稳定、吸引优秀骨干教师创造了条件,为取得标志性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已建立起一个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场所和大部分学生宿舍的校园骨干网,构建了网上综合教学平台,实施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学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先进的馆舍,还拥有先进的网络平台和管理集成系统,建立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满足了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二、学校教育发展及取得的成绩

1.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学校党委带领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加强了党的建设,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连年获得“电力部双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河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条件建设为支撑,以全面推行学分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不断完善学分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完成了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完成网上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新时期师资建设计划,建立了有效的用人机制、培养机制、激励竞争机制和分配机制;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检查,加强教学质量全面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承担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合工程教育面临的实际开展研究,取得了以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工程实践、仿真教学、校外工程实践“四模块”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代表的一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九五”以来,学校共承担102项教改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3项,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自编各类教材400多种,正式出版专著140多种,有6种教材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毕业生就业一次签约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在近三年举行的全国性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我校取得了优秀成绩,共获57项国家级奖励,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

3.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推动电力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