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22487900000012

第12章 电力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提高(1961—1965年)(1)

1961年至196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召开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会议,颁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显著进步。电力高等院校在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和《高校六十条》

后,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院校在数量上实现稳步发展,质量上有所提高。

在这期间,各电力高校全面贯彻中央的“八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六十条》以及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系列指示和政策;正确地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改进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并积极探索学制、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开展半工半读及教育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由于在学校教育中强调了以教学为主,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秩序日益稳定,教学质量、学术水平逐步提高,为培养合格的电力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电力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节)实行“四定”和学校专业调整

高等学校贯彻执行“八字方针”的首要任务是调整高校与专业设置、精简教职工。

1961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研究了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职工和通过调整工作集中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高等学校由1251所调整为800余所,1961年招生1623万人,在校学生由962万人减至947万人。

1962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批复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简教职工的报告》。确定各级全日制普通高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即:教职工与学生之比为1∶33—1∶36,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65—1∶70,并以此标准进行调整。

1962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事业计划会议。根据会议安排,到1963年,全国高校调整压缩为407所(其中本科院校为359所)。经过调整,水利电力部直属高校至1965年保留为5所,即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吉林电力学院、北京电力学院、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1963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专业调整会议。会议决定:第一,高等学校专业的划分和名称以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为准,即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从总体上,要做到各科各类专业基本齐全。第三,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力求比例恰当,布局合理,文、理、工科各类专业一般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安排;林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科各专业,一般在大区范围内统一安排;农科、医科、师范各类专业,一般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安排。第四,为了集中力量提高质量,今后两三年内,除少数空白、薄弱专业外,一般不再增设新专业。经过协商后,全国高等学校拟保留本科专业549种,2527个,与1962年上半年的740种、3509个专业相比,减少了191种、982个专业。结合专业调整,还将高等学校从1962年保留的407所减为406所。

在此期间,水利电力部根据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全国水利电力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专业布局情况,对本系统高校的调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之,水利电力高校也开展了“四定”(即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工作。明确每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合理安排,保证重点。各种专业设置注意适当放宽。需求量大的专业,如发电、热动、水工建筑等专业,每所学校可根据教学力量设置;需求量少的专业,按大区布设,如继保、热自等;个别专业全国布点,如电厂化学。一所学校的专业数不宜过多,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少,平均不少于40人。

通过以上一系列调整工作,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规模,精简了教职工,提高了办学效益,促进了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教学工作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划分过窄的状况,拓宽了专业范围,为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

通过调整,经有关部门商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三个专业的本科师生,发电、电自和高压三个专业的研究生于1961年起并入北京电力学院。沈阳电力学院的发电厂热力设备、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吉林水利水电学院的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农田水利工程专业,长春电力设计院的发电厂热力设备专业于1962年并入吉林电力学院。北京电力学院的高电压技术、电厂化学专业,又于1964年并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水电站自动化专业,1961年并入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5年8月,北京电力学院接纳4名越南留学生来校学习。

据统计,至1965年末,水利电力系统5所高校四年制以上本科专业有30种、37个,分别比1960年减少6种、4个;招生数1965年为2271人,比1960年招生2542人减少119%;在校学生人数1965年为8230人,比1960年的10217人减少241%。

1965年,水利电力系统各高校经调整后专业设置情况如下:华东水利学院设有: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水电站动力装置、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港口土木建筑工程(从1962年起停招)、军港建筑工程、海洋工程水文、农田水利工程(该专业三年制从1963年起停招)、陆地水文(从1964年起停招)、应用数学(从1962年起停招)、应用力学、物理(从1963年起停招)、政治理论(从1963年起停招)、无线电技术(从1963年起停招)。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设有:农田水利工程、治河防洪、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水利工程施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及设备(从1965年起招生)、电厂化学、水电站动力设备。

北京电力学院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热工测量及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动力经济企业与组织、电厂化学(从1965年起停招)、高电压技术及设备(从1965年起停招)。

吉林电力学院设有: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及自动远动(从1961年起停招)。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设有: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从1961年起停招)、水利施工机械、水电站动力装置(从1961年起停招)、水电站自动化(从1962年起停招)。

(第二节)贯彻《高校六十条》的工作

中共中央于1961年9月15日,发出指示,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校六十条》。《高校六十条》对当时高等学校工作中应着重明确的关于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和培养目标;高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关于高校的生产劳动;研究生工作;科学研究;知识分子政策;双百方针;勤俭办学;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领导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方向和原则。

电力系统各高校通过贯彻《高校六十条》,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认识,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了今后的办学方向。各校都制定了实施条例的具体计划和措施,使学校各项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由于加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正确处理了红与专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加上对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的合理安排,保证学生能够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健康成长。

一、贯彻“八字方针”,稳定学校工作和生活秩序

各高校根据调整的精神和教学为主的原则,调整了教学课时安排,减少了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任务,控制了社会活动,初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各校还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调整计划。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作出了《关于妥善安排时间,保证劳逸结合问题的十项规定》和在教学中贯彻劳逸结合,保证身体健康的八项措施。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以院长为首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加强了系主任职权,各系都配备了助理系主任,协助系主任处理日常行政工作;改变了系党总支领导和党组织包揽一切的做法,充分发挥了各级行政组织的作用。

各校在调整办学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的同时,对校内系级教学单位也相应作了调整,压缩非教学人员,充实教学第一线力量。从而缩短了战线,缓和了教师紧张的状况,增加了教学方面的稳定因素。各校还撤并了行政管理机构,停办了不必要的校办工厂。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还停办了附属高中,改变了机械厂、印刷厂的服务对象,促其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华东水利学院因停办农田水利专业而撤消了农水系,将部分教研室和学生并入河川系;撤消行政处,将财务、基建、事务科划归院长办公室领导;成立生产科研处,统一领导全校的科学研究、生产工作、物资供应和校办工厂;同时还在福利处下增设了伙食科和农副业生产科,院保健室改为卫生科。

学校总务后勤工作,经过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要继续贯彻勤俭办学的精神,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同时也充分估计到当时连续几年自然灾害之后,师生健康状况不好,物资(副食品)供应不足。为了满足需要,各校遵照当地省市委指示,坚持“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胜困难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各校还相继设立了生产处,组织人员办起了“校办农场”,增加了副食,对改善职工生活,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都为贯彻《高校六十条》

打下了较好基础。

二、贯彻以教学为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方针

各校在贯彻《高校六十条》时,坚持以教学为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反复学习《高校六十条》

和院党委、院行政工作要点,使以教学为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克服党组织包揽行政事务的缺点,发挥各级行政组织的作用。按规定改选了院务委员会,配备、加强了系行政干部,减少了干部兼职,撤消了原教研室核心小组(其任务虽规定是抓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和政治理论学习,但实际包揽了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在贯彻以教学为主,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的工作中,院、系行政根据《高校六十条》精神,制定了学年工作计划和逐月具体安排,使教学活动按规律进行。每当学期结束以前,就安排好新学年的教学工作,使师生在放假以前,就明确下学年的教学任务,开学第一天教学活动就能正常进行。重新修订和执行了组织教学过程、学籍管理、考试考查、研究生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强调按制度办事,扭转了教学、学习制度松懈的现象。

华东水利学院把贯彻《高校六十条》作为学校工作的总任务。在教学中,以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各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基本训练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法文件,同时有计划地编写教材,培养提高师资。同时还颁布组织实施了《有关教学工作的若干规章制度(草案)》,其中包括《关于课堂讲授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关于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几点意见(试行草案)》等规章制度。

2.加强教学领导,树立严谨学风

各校普遍加强了对师生纪律性的教育。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有致,取舍得当。习题课教师,要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准备,多做习题,领会做习题必须遵循的原则、步骤,掌握其中的关键、难点。实验课教师,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技巧,熟悉各项实验应达到的要求,预见实验过程中易出现的差错和问题。各个教学环节有机配合,使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真正学到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特别注意基础课和部分技术基础课的质量,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派到教学第一线。

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在全体学生中培养有恒心、有毅力、刻苦钻研、认真读书的优良作风。与此同时,强调党团员干部在业务学习中起带头作用,并减少他们的社会工作兼职,促使这些同学成绩明显上升。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具体指导和督促,如当时提出:“听课集中注意力,记好笔记;先复习,后做作业。”复习时要“钻进去,提起来”等。

开展经常性学术活动。在贯彻《高校六十条》过程中,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还规定每星期三为学术活动日,举行大、中、小各种学术报告会和讨论会。这些学术活动分别由院、系、教研室主持,参加的师生比较踊跃,这对于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刻苦钻研,开拓学术眼界,树立严谨的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过一系列工作,各校逐渐形成了学生认真读书,教师认真教书的良好风气。图书馆经常满座,图书流通量成倍增长。讲课教师认真备课,不断改革充实教材内容。习题课、实验课教师认真准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落实到人。当时许多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个人毕业答辩,克服了过去几年来以“集体成果”代替个人成果的现象。

3.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大纲

各高校以教育部颁发的新教学方案为依据,结合各个专业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过渡性教学计划。在执行计划中,如发现指标过高、负担过重和师资力量不足,则及时进行调整。对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必须予以保证。各校在修订教学计划的同时,结合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加强了以教学为主的指挥权,强调照章办事。学生中加强了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纪律方面的管理。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学风、学纪方面的规章制度。

北京电力学院在学习讨论《高校六十条》的基础上,对照检查,改进工作。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以教学为主,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修订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重视教学环节,改进学生实习,拟订培训研究生计划,开展科研工作,改善生活管理和条件等一系列措施,对学院的早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从抓教材建设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在1958年教育革命中,全国各校普遍开展了自编教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