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环保常识
22463300000047

第47章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目前,笔者下农村调查研究,发现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样发展下去对于农村致富奔小康将造成极大的不利。

山区环境恶化的污染源主要有:一是水源污染,山民都依山傍水而居,小集镇和村庄的生活污水或加工作坊和小型企业的工业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汇入溪、河,从而污染流域的源头;二是农药、化肥污染了土壤和水源;三是大量的废塑料、金属、玻璃、电池等固体废弃物,除回收部分外,没有进行任何处理,也没有填埋,任其泛滥成灾,几乎到处都是。

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也有多种。一是砍伐森林。有农民在自己的责任山上偷伐,也有的是国营、集体林场未经批准集体采伐。二是随意采挖药材、天然盆景、花草、野菜等山货,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枯竭。三是开山采矿修路和挖小水池、架设电线,造成植被破坏。四是过度捕猎捕捞,破坏生态和危及濒危动物。五是过度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六是产业结构调整中,改自然林为经济林,又未将坡地改梯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分析造成上述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四:其一,重经济,轻环境。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为快速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致富奔小康,忽视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认为山区植被好、容量大,污染一点没有啥,况且受污染的不一定是本地,等有了钱才能谈环保,再来搞治理。其二,环保法制观念不强。一方面涉及资源和环保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执法管理网络。如管山的有林业、农业、土地、矿管、能源等部门;管流域的有水利、矿物等部门;在动物保护上,林业部门管发《捕猎证》,公安部门管发《持枪(猎)证》,水利部门又管水生动物,部门之间步调难以一致。另一方面,环保主管部门执法阻力大。由于受片面抓经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人情大于王法等观念影响,处罚执行难以到位。其三,国家化肥、农药生产的标准和销售渠道控制不严,很难适应环保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的塑料制品以及城市淘汰的其他产品涌向农村,点多面广,要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为难度较大。其四,农民普遍环保意识差,大部分人不讲卫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动性。

纵观全局,山区农村是城镇之末,其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的现状,的确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早些警觉起来,趁现在还没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及时抓起来,把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好、保护好,使农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