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22455000000073

第73章 别样的感动

这是一位“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母亲形象。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合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吃的念头是从来都没敢动过的。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喜滋滋地把那个大西瓜抱出来放在桌子上,准备切给爹吃。谁知道一刀下去,一股臭水就流了出来。母亲一下子愣在那里。过了片刻,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着我骂:“都是这个兔王八孙!”说着,抓起一把笤帚就要打我。我早意识到事情不妙,一溜烟地跑了,连晚饭也没敢回去吃。还是姐姐把我找回去的。

女儿出生以后,母亲来城里给我看孩子。那时候,父亲已退休在家了。逢到只有我们娘儿两个的时候,母亲就该叹气了。母亲说:“不知道你爹在家咋过哩!”我说:“他一个大老爷儿们,还饿着不成?”母亲说:“他一辈子没进过厨房的门,连啥是锅滚了都不知道。”我说:“没进过厨房的门,还不是你惯的么!”母亲知错地笑笑,不再说话。

到了麦收或秋收的时候,母亲更是坐卧不宁的。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娃,我听见‘吃杯茶’叫了。”我说:“‘吃杯茶’叫又咋着?”母亲说:一吃杯茶’一叫,就该收麦了。”隔天又说,“娃,我闻见麦子的香味儿。”我说:“尽说梦话!这在城里,你会闻得见麦子的味儿?”母亲却说得真真切切:“可不是哩么,今儿一大早我一起来,我闻见新麦子的味儿了,真香啊!”于是,只好放母亲回去几日。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迅速地苍老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头发就全白了。我怕母亲在乡下孤单,就写信让母亲来。母亲不来,说是在城里住不惯。后来,我亲自去接,母亲才答应来了。临走的时候,母亲领我到父亲的坟上烧纸。纸点着以后,母亲说:“他爹,娃让我到城里住几日,你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停了一下,母亲又特意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摊到地上,说,“你要是愿意随我去,也中。”然后就去看那空气中飘荡着的纸灰。一阵微风吹来,有一朵纸灰像一只黑蝴蝶一样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的,最后,慢慢地落到了母亲摊在地上的那张纸上。母亲小心地把那纸灰包好揣进怀里,喜滋滋地说:“你看看这老头子还怪会顺杆儿爬哩。我让他去,不过是虚虚,他倒当真了!”

那年秋天,我回去帮母亲收花生。走到父亲坟前,母亲惊讶地叫了一声:“咦弛——”我忙问:“怎么了?”母亲说:“你看你看,你爹在叫我哩。”我一看,爹的坟上裂开了一道一寸多宽、三尺多长的口子,我笑笑,说:“天干么。”母亲正色道:“不是。肯定是你爹叫我哩。我这一阵总做梦,总梦见你爹,说是在那边也没人给他做饭,常常吃不饱……”

果然,到那年腊月,母亲就不行了。

临去之前,母亲从枕头下摸出一副绿玉手镯。对我说:“娃,这副镯子我想戴走。”我说:“你戴么。”说着,我就把那副镯子给母亲戴上了。母亲说:“要说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是你爹给我买的。”停了一下,母亲的脸上突然地涌起了一片酡红,母亲像个羞怯的少女一样地笑了,“那一年,你爹到熊寨去卖瓜,整整一挑子瓜,就换了这副镯子。你爹回来说是钱丢了,你爷爷把他好一顿骂……”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母亲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

停了好大一会儿,也没听母亲再说什么。低头一看,母亲已经咽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