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作品尽管情节简单,可它所成功塑造的义母形象,却是那样的丰盈饱满,那样的感人至深,因而足以弥补并超越情节的简单。
人命关天。
官吏闻讯赶到现场时,便吃惊不小。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人影都看不见,按说打死人后,凶手逃之天天才对,可他们却守在死者身旁,等候惩办。
官吏喝问:“为什么将人打死?”
兄说:“他欺负一个弱女子。”
弟说:“他不但不认罪,反而怪我们多管闲事,与我们厮打在一起。我们并没有想将他打死,只想教训他一下,谁知打着打着……”
官吏又喝问:“是谁把他打死的?”
兄说:“是我!”
弟说:“是我!”
官吏大声斥问:“到底是谁?”
“是我!”
“是我!”
官吏一时闹不清凶手到底是谁,只好将他们一起押回皇城,交给齐宣王。齐宣王问了几句,也颇感惊奇,心想世间竟有这等奇事,争着偿命。齐宣王也一时拿不定主意,该杀谁,该放谁,只好下令把他们先关进牢房。
下朝后,齐宣王一边品茶,一边思索,怎么才能惩办真正的凶手,可要命的是分不出到底谁是凶手,要是并赦两人,就会纵容一个罪人,并杀两人,就会枉杀一个无辜。
饭后,齐宣王就把这件事当做笑料,对王后说了。
王后笑笑说:“这还不好办,知子莫如母,哪个孩子好,哪个孩子不好,做母亲的心里最有数,把他们的母亲叫来,问问该杀谁,不就行了吗?”
齐宣王一拍脑门:“妙,妙,太妙了。”
翌日,齐宣王早早上朝,把那位母亲传来。
齐宣王问:“你可知你儿犯了什么罪?”
母亲说:“死罪。”
齐宣王问:“你认为该杀谁?”
母亲泪如雨下:“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哪个我都舍不得,既然非杀一个不可,那就杀掉小的吧。”
齐宣王惊讶地问:“世人多偏爱小儿,你却与之相反,难道你的小儿就是凶手?”
“不是,小儿是我所生,长子是我丈夫的前妻所生,丈夫临终前把长子托付给我,让我好好养育看护他长大成人,所以亲生子虽是疼爱难合,但还是杀掉我的亲生子吧。”母亲说罢,哭得痛不欲生死去活来。
文武大臣听了,无不落泪,纷纷跪倒给这位母亲的两个儿子求情。
齐宣王也非常敬佩这位母亲,不但同意赦免兄弟两人的死罪,还尊其母为“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