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22435500000003

第3章 好习惯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2)

父母生日,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写上一张生日卡,是感恩;平时,孩子为父母倒一杯热茶,送上一条热毛巾,何尝不是感恩。感恩无须旁人提醒,应该发自每个人的内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一种温暖的触摸,无不是感恩的载体。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阳光,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快乐,日子即使过得非常清贫,但也会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培养孩子感恩的情结,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让孩子学会感恩,绝不只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简单回报,更应该是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的必需。可以说,培养孩子学会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对待生命的一种基本态度。只有让孩子知道了感恩,他们的内心才会充实,头脑才会理智,人生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常怀感恩之心,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四、将自信种在孩子的心里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是打开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成为人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之一,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很多父母都知道这个道理,然而,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下面的这两则亲子小故事,都是我亲眼所见的,父母们不妨看看里面是否有自己的影子。

其中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孩子,你长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爸爸满怀信心地问儿子。

“我要做一个数学家!做一个像陈景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儿子很自豪地回答。

“切,你那数学成绩才考50分,还想当数学家?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旁的妈妈冷笑着插话了。

孩子想起最近的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不禁低下了头,紧咬着嘴唇一言不发。

还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爸爸下班到家,女儿扬着手中刚刚完成的“作品”兴高采烈地向爸爸跑过来:“爸爸,爸爸,你看我画的大花猫,好看吗?”

女儿充满期待地看着爸爸,在女儿眼里,这是自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的杰作,自己如此用心的“作品”一定能得到爸爸的表扬。

也许爸爸工作了一天,有点儿累了,便漫不经心地拿过女儿的作品,只是瞥了一眼就脱口而出:“画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说完将画递给女儿。

听到爸爸这样一番话,女儿脸上那期许的目光消失了,低下头,收拾好画纸,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小房间,伤心地哭了。

你能想象得到两个事例中,父母那些话会怎么打击孩子的信心吗?孩子要当数学家,跟现在的成绩有必然的联系吗?固然现在的成绩不好,可倘若连个理想都没有,孩子又怎能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呢?而认真画画的小姑娘,当她满怀期待地给爸爸看自己的作品时,却连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得到,谁的第一幅涂鸦能有很高的水准呢?

也许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初衷是好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呢?这个没错。然而,父母的一些习惯,却常常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从此变得自卑。而一个内心充满自卑感的孩子,又谈何幸福,谈何成功呢?

我认识一个生活很糟糕的人,30多岁了,没有成家,也没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朋友也没有。有一次,他谈到自己的父母,神情沮丧地说:“从小父母对我总是打骂、讽刺、挖苦、打击式教育,平时在家,只要我一张嘴说话,母亲马上就让我闭嘴,无论我说什么,总是批评。我在家就没有开心过,总觉得家里的气氛每天都是压抑的。现在长大了,却无法走出那种深深的自卑感,整个人都缺乏自信心,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做不好!”

从这番言语中,我看到了父母的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除了外界其他因素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是打开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成为人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华纳四兄弟是原籍波兰的犹太补锅匠的儿子,他们以做小生意起家,并开过一家自行车行。

1904年,四兄弟搞到一架电影放映机,并且从此开始了电影人生涯。开始的时候,他们连自己的影院都没有,就只有那一架电影放映机和一部拷贝。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始终坚信自己一定会成为大人物,而不会永远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由于当时还是无声电影时代,放映时,就由他们的妹妹弹钢琴,由四兄弟中最小的杰克伴唱,此后,随着积累的资金的增长,他们与别人交换影片,并进而成为影片发行商。

1912年,华纳兄弟迁居加利福尼亚,创建了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公司初建时,华纳兄弟由于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遭受失败,而且损失惨重,但他们并不气馁,始终坚持着。

1927年,他们终于成功摄制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在该影片中,他们巧妙地借片中人物之口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如果你不坚定自己的信心,就决不会听见任何声音……”

在很多情形下,自信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自信的前提下,知识才能被更好地利用。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败的原因。”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识、训练孩子一些技能上。这固然没错,然而,忽略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纵容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常常打击孩子的自信,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吗?

那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父母要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而不是自己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玩具。有的父母心情不好,或者看到孩子哪些地方做的不让自己满意,就会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出息!”“你怎么这么笨啊?脑子里都是什么啊!”“你不可救药”“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道是这样,就不该生你!”“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能做到?你怎么一点儿都比不上别人啊!”当父母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就会使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所以,请父母切记,要尊重孩子,而不是随意辱骂、惩罚或殴打孩子,因为这样是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的。

2.要赏识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太过迫切,他们似乎容忍不了孩子的暂时落后与成绩平平,往往习惯把自己急躁的心情倾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呵斥、打骂,但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记住: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如果你平时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就会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笨孩子”的意念中沉沦。如果你平时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告诉孩子——你能行!就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舒展,潜能得到发挥,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每一个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进步令人出乎意料!

当然,赏识孩子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夸奖,更不是夸大其词或言不由衷。比如,孩子在画画,父母不要总是说:“啊,你画得真好,你是世界上画得最好的!”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孩子发现并不符合事实。其实,父母可以换个角度说:“你画的这棵树真漂亮,树叶真逼真。”这样更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真诚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抬头挺胸,不是趾高气扬,而是有自信心。对未来,对所有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脑海里就有诸多的潜台词……“我是最棒的!”“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这样的孩子能不成功吗?

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父母,与其打击孩子的自信,何不在孩子的心里种上自信的种子呢?

五、让孩子学会付出和分享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分享能让人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深?或许你能从下面的这个故事中找到答案。

从前,有一棵树爱上了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他也常常爬到树上,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可是,时间在流逝,男孩慢慢长大了,不再找大树玩了。大树很寂寞……

有一天,男孩来找大树,大树说:“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吧,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

孩子说:“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我想买好玩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

“很抱歉,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大树说,“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

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

“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我需要一栋房子保暖,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栋房子,你能给我一栋房子吗?”

“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的。”

于是,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它们运走,盖了一栋房子。

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

“非常抱歉,孩子。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希望还能给你点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大树不好意思地说。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能让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

当年很小,如今已成为父亲的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很多朋友都觉得这个故事很感人,为代表父母的大树毫无保留的爱而感动。然而,却常常忽略了故事中那个自私的孩子!每次,他都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爱,却从不去感激他们,更不懂得回报,甚至还百般挑剔。只会从别人身上索取,却不会付出和分享,这难道不是如今很多孩子的真实写照吗?

“父母总是给孩子最好的。”相信这句话没有人会否认。如果有一条鱼摆在餐桌上,相信第一个拿起筷子夹的一定是孩子,让孩子先吃自己喜欢吃的部位,然后家长才吃。

现在父母大多都是一个孩子,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希望孩子在未来能够踏着这些基础,得到更好的生活。尽管,有时候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一年都不买几件衣服,对于孩子,却希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奶粉,喝就得喝进口的;尿布,用就要用专卖店的;衣服,穿就得穿名牌;玩具,买就要买最时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