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平平。虽然有志往科学领域进军,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进行自我分析:自己虽然总的成绩平平,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成绩较好,自己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面是不及别人的。因而他读大学时选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
由于奋斗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他又相继发表了4篇重要科学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特性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令前人刮目的显着成就。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与他能准确地选定学习目标分不开的。他在16岁时就明白,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学者不宜在这个海洋里毫无方向地漂荡,想要避免耗费人生宝贵的时光,就应该选定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目标扬帆前进。爱因斯坦善于根据目标需要进行学习,使有限的精力得以充分利用。
他创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选学法,即在学习中找出能把自己的知识引导到深处的东西,抛弃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集中力量和智慧攻克选定的目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不但有可贵的自知之明的精神,而且对自己确立的目标矢志不移。1952年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鉴于爱因斯坦科学成就伟大,声望巨大,加之他又是犹太人,就邀请他接受总统职位。他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了的目标。如果他当上总统,那他未必就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在这方面从未显示出过人的才华。犹太人不管是从商从政或从事科学事业,都注重确立人生奋目际,先把确立目标,然后全力以赴而终至成功。犹太人在确立目标时注意切合个人实际和环境,不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在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上。就像爱因斯坦不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在总统的位置上,即使别人推荐他往此目标去发展,他也不接受。
敢对权威说“不”
在犹太人的心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当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他们从不盲从于权威。犹太人常常脱离常轨考虑问题,伽利略、喀布拉等人都曾向他们那一个时代的天文学提出挑战,爱因斯坦也正是因为敢于脱离常轨,才推动着人类历史一步一步地前进。
有一个故事,就是在说犹太人不盲从权威的。
一次,拉比以利扎·本·西蒙从老师家里出来,悠闲地骑着毛驴,感到很快活,因为他刚刚学习了不少《律法书》上的知识,心中充满了骄傲。突然,一个非常丑的人向他打招呼:“祝你平安,先生。”他不向人家打招呼而是说:“你可真丑陋啊!你周围的人都和你一样难看吗?”
那人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去跟我的造物主说:‘你造出来的东西多么丑陋啊!’”
拉比以利扎意识到是自己犯了错,他向这个人鞠躬,说:“我在您面前低头,请原谅。”
但是,那个愤怒的人说:“我不会原谅你,除非你去我的造物主那里说:‘你造出来的东西多么丑陋啊!’”
拉比以利扎跟在那人身后来到自己的镇子上,当镇上的人看到他们的拉比,都来致意,说:“祝你平安,老师!”
“你们这是在跟谁致意?”那个人问道。
“跟在你身后的那个人。”人们回答说。
“如果那人是一个拉比,”他大声说,“以色列再没有和他一样的人。”
人们很奇怪,都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讲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可是你应该原谅他啊,”他们催促着说,“因为他是一个很好学的律法师。”
“为了你们,我会原谅他。”那人最后说,“但是他以后再也不许做这样的事情了。”
自我解放的要诀是休息
犹太人自我解放的要诀是让自己休息,并要懂得如何休息。犹太人的精明在于,他们懂得如何来计算少休息几年和多休息几年的利弊。
犹太人多是商人,商人同普通人相比,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工作定时,随时都有事,只要他愿意,干一辈子也干不完。工作耽搁了,钱就减少,犹太人绝不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根本,而为了身体健康就需要休息。休息必将和工作相冲突,这时犹太人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选择休息。
假如向犹太人提问:“你们工作一小时可赚钱50美元以上,如果每天休息一小时,一天就少赚50美元,一年就少赚1.8万美元以上,这值得吗?”
犹太人算得更快:“假如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一天可以赚400美元,那我的寿命将减少5年,按每年收入12万元计算,5年我将减少60万美元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1小时,那我除了每天损失的1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5年每天7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60岁,假设我按时休息可再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8万美元,18万和60万谁大呢?”
生活很紧张,有很多人常常为了努力工作,而逐渐远离自己本来所应拥有的生活。犹太人认为,乍见之下,“忙碌”似乎是一种勤勉,其实不然,忙碌并不能一味地值得称赞。如果一个人在假日里还要为工作而烦恼,或把工作带回家去做,是很不幸的。
为此,犹太人最大的生活特色之一,就是他们十分重视假日。
在假日里,犹太人不谈论有关工作的事,不思考有关工作的问题,不阅读有关工作的书,也不从事有关工作的计算,全身心地娱乐、放松。
在犹太人心中,工作对人生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话,他就会失去了性。因此在假日里,他们是真正脱离所有工作的羁绊,全身心地休息。
(第六节)施舍是一种义务
犹太民族是一个善于施舍的民族,他们并不把施舍当做一种“行善积德”,而认为这是在履行一种“公共义务”。
犹太人是非常重视施舍的。地主们在收割时常常留下一定量的庄稼让穷人来拿,在收获季节掉在地上的几捆小麦,或几堆玉米属于穷人,而长在地边上的庄稼也属于穷人。这样,并没有把落穗亲手递给穷人,那些穷人只是拿了被认为属于他们的东西。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某个地方有一家很大的农户,这位农夫被称为当地最慈善的人。每年拉比都会到他家访问,而每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捐财献物。
这个农户有一块很大的农田,可是有一年,这个农夫遭到了风暴和瘟疫的袭击,所有的农田和果园都遭破坏,全部牲畜也都死光了。债主蜂拥而至,把他所有的财产都扣押了起来,最后只剩下一小块土地。他却说:“既然神赋予的东西,神又夺回去了,还有什么说的呢?”
他泰然处之,丝毫没有怨天尤人之意。
那一年,拉比像往年一样,又到农夫的家,见他家道中落,拉比们都对他表示了同情,无意再请他捐献。这位农夫的太太说:“我们时常为教师建造学校、维持会堂,为穷人和老人捐款,今年拿不出钱来,实在遗憾。”
洁净的健康生存之道
犹太人特别注重保持洁净,讲究卫生,甚至把这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
拉比给学生授完课后,陪他们走了一段路。学生们问他:
“老师,你要去哪儿?”
“去履行一项宗教责任。”
“哪项宗教责任?”
“到浴室去洗澡。”
学生问:“这是宗教责任吗?”
拉比回答说:“如果有人被指派去擦洗在剧院和马戏场的国王的雕像,他做这活不仅得到了钱,并且还结识了贵族。那么,照着上帝的形象被创造出来的我,不更应该保养我的身体吗?”
在这一则犹太人轶事中,保持身体的清洁被称之为一种宗教责任,是因为犹太人认为人体是上帝的作品,而作为上帝作品的身体必须受到敬奉。
犹太人认为身体是上帝和父母给予的,出于对创造者的尊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每天都洗脸、洗手和洗脚。
拉比雅基巴在被罗马人监禁时,卖粗面粉的拉比约书亚每天都去照料他,并给他带些水去。
一天,狱卒遇见约书亚时说:“你带来的水已经太多了,你是不是企图在监狱里用水打洞让囚犯逃跑?”
于是狱卒把水倒掉了一半,然后把剩余的还给了他。当拉比约书亚见到拉比雅基巴时,雅基巴说:“你难道不知我已经老了,我的生活离不开你所带的东西吗?”
约书亚告诉雅基巴所发生的事情。
雅基巴说:“给我水,我洗洗手。”
约书亚高声说:“那就不够喝了!
雅基巴回答说:“既然法律规定不洗手的人都该死,我又能怎么办呢?我最好还是因自己的缘故而渴死,也不要违背了我同事们的观点。”
果然,在洗净手之前,他一滴水也没有喝。
毫无疑问,犹太人讲究卫生的生活观念,有助于人们保持和获得健康的身体。而且,讲究卫生是科学生活、健康生存最起码的生活要求。
永不逃避责任
犹太人认为,好事可以分享,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可耻和罪恶的。
不管是把事情推给别人,还是归咎于环境,自己的责任仍然存在而无法消失,所以犹太人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而是自己去承担责任。
人既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就不能被完全抹掉,当然也就不能抹消自己的全部责任。只要存在一天,人们就会有一天的责任,即使可以把其中的一半责任推给环境,但自己仍须负担另外的一半责任。
不朽的上帝对他的使者盖傅瑞儿说:“去!在那些正直人的前额上用墨水做个标记,这样破坏天使就不会伤害他们;在那些恶人的前额上用血做标记,破坏天使就会消灭他们。”
这时正义站在上帝面前说:
“宇宙之王,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人是彻底的好人,”上帝回答说,“第二种人是彻底的坏人。”
“宇宙之王,”正义争辩道,“正直的人有力量反抗其他人的行为,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你知道,”上帝回答说,“即使他们反抗过了,邪恶的人也不会听他们的话。”
“宇宙之王,”正义说,“你知道那些坏人不会改变,可是那些正直的人知道这一点吗?”
由于正直的人没有反抗,上帝改变了主意,没有把他们和恶的人分开。
这是上帝对于一个放弃自己责任的人的处置。
在现实生活中,犹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逃避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为了负起自己的责任他们甚至可以倾家荡产,可以去牺牲性命。所以他们在别人心中讲究诚信,注重契约。
有一个犹太人接到美国芝加哥一个公司3万套刀叉餐具的货单,双方商定的交货日期是9月1日。这个商人必须在8月1日从本港运出货物,才能在9月1日如期交货。
但是,由于一些意外事故,商人没能在8月1日赶制出3套刀叉餐具。这位犹太商人陷入了困境,但他丝毫没有想到给对方写封情真意切的信,要求延期交货并表示歉意,因为这本就是违背契约,不符合犹太商法,并且也是逃避责任的做法。
结果,这位犹太商人花巨资租用飞机送货,3万套刀叉如期交货,但这位犹太人却损失了1万元。
不逃避责任正是犹太人非凡成就的基石。
生活中要保持淡泊的心境
追求成功自然无话可说,但对那些无法满足的渴望和难填的野心却应加倍重视。
一个人越能自律,就越不会受到好坏两种极端情况的影响,这样,当他得到了哲学家们所谓的“虚幻幸福”时,就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在自己眼中变得格外了不起。
如果遭遇了巨大的忧患,诸如世界上许多被哲学家称为“虚幻的恶”的苦难,他既不吃惊,也不害怕,只是忍受。
当人思考事物的真相,对现实的性质有所了解,就会获得智慧,明白世界上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永远拥有,因为它们都比较低级,人死的时候就会腐朽毁坏。既然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难免一死,那些好东西对人又有什么用?
所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幸。一想到无法逃脱的死亡,毫无疑问,任何不幸都显得不再重要了。所以变得不幸比死亡还算好些,死亡是我们无法逃脱的。
人们离世时,往往连自己一半的愿望都没有实现。
有100块钱的人,想把它变成200块,有200块钱的人,想把它变成400块。
强迫时间的人,被时间赶回来;向时间屈服的人,会发现时间一直站在他的身边。
伯蒂切的拉比看见一个人匆匆忙忙地在街上走,既不往左看,也不往右看。
“你为什么这么着急?”他问那人。
“我在追赶生计。”那人回答道。
“你怎么知道你的生计就一定在你前面跑着而你必须在后面追?它也许在你身后呢,你只需要安静地站着。”
当身外的装饰都消失时,你只剩下自己——你所成为的那个人。
从前有一只狮子,又老又病。它腰上有病,所以感到很痛苦,它的未来一片茫然,不知是死是活。
所有的野兽都来看这只病痛中的狮子。有的出于看望病人的爱心,有的为了看到它的痛苦,有的为了继承它的统治权,有的想知道它死后谁来统治。
它病得厉害极了,谁也不知道它是否还活着。公牛过来顶它,想知道狮子还有没有力气;小母牛用蹄子踩它;狐狸用牙咬它的耳朵……母羊用尾巴扫着它的胡须说:“它什么时候死,它的名字什么时候消失?”
狮子的灵魂回来了,它看到敌人们正兴高采烈,于是叫起来:“唉!我曾经信任的朋友轻视我,我的力量和光荣都反对我,我从前的仆人都对着我作威作福,曾经爱我的人都成了我的敌人。”
这个寓言说的是一个邻居们都来奉承的拥有财富和荣誉的人,但当他遇到不幸,当他被迫服从、受到贬抑时,那些曾经爱他的人们都会离开。
(第七节)亲情之爱沁人心脾
在犹太人看来,对他人的爱源于家庭之内的爱,即对兄弟姐妹的爱。
有两个农民兄弟,一个和妻儿一起住在山的一边,另一个还没结婚,住在山另一边的一个小草屋里。
有一年兄弟俩的收成都特别好。已经结婚的哥哥查看自己的土地,想到:“上帝对我真好,我有妻子和孩子,庄稼多得超出我的需要。我比我的兄弟好多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过。今天晚上,趁我兄弟睡着的时候,我要把我的庄稼背几捆放到他地里。当他明天早上发现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是我放的。”
在山的另一边,没有结婚的弟弟看着自己的收获,想到:“上帝对我很仁慈,但是我希望他对我的哥哥也这样好。他的需要比我大多了,他必须养活妻子和孩子,可是我的果实和谷物与他一样多。今天晚上,当哥哥一家睡着的时候,我要背一些粮食放到我哥哥的地里。明天,当他发现的时候,怎么也不会知道我的少了,他的多了。”
所以兄弟俩都耐心地等到了半夜。然后各自肩上背着粮食,向山顶走去。正好在午夜的时候,兄弟俩在山顶相遇了,意识到他们都想到了帮助对方,兄弟俩拥抱在一起,高兴地哭了。
正确地侍奉父母
即使父母很坏——坏到“已经被判处死刑,走在去刑场的路上”,儿女们也不能诅咒他们,因为儿女们欠父母的实在太多了,但儿女们不必违背自己的良心盲目地服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