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贤原以为燕王是诚心地想和自己交朋友,却忽略了他当时与现在背后的一些隐性因素,以自己当时的地位,对燕王来说有很大的作用,而如今自己在赵国只是一个获罪之人。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燕王与他交朋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他再去投奔这样的人,无疑是自投罗网。
患难才能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许看不出来,可是一旦遭遇困难,便是检验朋友间情分最好的时候了。世界万物,时刻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人际关系也不例外,它会随着你身份、地位等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不随时调整,很可能被这些微妙的关系所毁灭。因此,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聪明的人会时刻检查、修补自己的关系网。随着部门调整、人事变动及时整理自己手中的牌,将关系网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一一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再从牢靠的关系网中求得发展。把话听完才不会产生误会
服装设计师博克在街头看见了一位身着修长牛仔裤的姑娘,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跟了上去,想与她搭话。就在他想办法的同时,姑娘上了公共汽车,博克不由自主地跟着也上去了。他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挤到姑娘跟前,开始比比划划地对她说什么,没说几句,就见她的眉头紧皱,躲闪到一边去了。
不一会儿,姑娘下车了,而他依然紧跟着下了车。这时姑娘走到了一所房子跟前,正准备进去时,博克忙喊了一声:“姑娘,等一下。”
姑娘转过身来注视着他。博克气喘吁吁地说:“听我把话说完,我需要和您谈谈。”
姑娘依然不动声色地望着博克。博克继续说着:“我发誓,我这是第一次跟随一位姑娘这么长时间,因为我……我遇到了我幻想已久的……可以说是半辈子的……对我来说,您……”
姑娘开口打断了博克的话说:“小伙子,我已经结婚了。”
博克笑着说:“这个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关系。与我想要的也没有什么联系,我求求您啦!我可以付钱给您……”
刚听到这里,姑娘破口大骂道:“你是个疯子,给我滚!”
博克忙说:“我只想买您的牛仔裤!”姑娘明白博克的意图后,脸上生起了一阵燥热。
在与人交往沟通的过程中,要试着顺应别人的思维结构思考下去,尽量去体会别人的理念。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只有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只听一半话,在没有理解他人的意图、动机、心情、感受和思想时就盲目地做了决定,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麻烦发生,把话听完是必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领会他人的想法,将沟通进行得更加完美。
不是你的错也要敢于承担
一天,艾森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口角,原因是100美元。
艾森是某超级市场的一名收银员,中年妇女是该超级市场的一名顾客。艾森要求中年妇女付钱,中年妇女十分和善地说:“小伙子,我已将100美元交给您了啊!”
而艾森却说:“尊敬的女士,我并没收到您给的钱啊!”
中年妇女有点生气,与艾森争执了几旬。艾森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场录像,这样,谁是谁非就很清楚了。”
中年妇女跟着他走进了监控室。原来,当中年妇女把钱放到桌子上时,被前面的一位顾客给拿走了。艾森说:“女士,对于您的遭遇我们很同情,可是按照我们的规定,钱交到我的手上时,我们才承担责任。现在,请您付款吧。”
中年妇女被他的话气得满脸通红,临走前说道:“我绝对不会再来这个超市了!”
超市总经理得知此事后,当即做出了辞退艾森的决定。超市的许多员工都为艾森报不平,可最终他还是被超市开除了。
经理对艾森说:“据专家统计,每位顾客的身后大约有250名亲朋好友,而这些人又有同样多的各种关系。经营者得罪了一名顾客,就相当于得罪了几十名乃至更多的潜在顾客。保守地计算,假如一个人每周到超市里购买20美元的商品,那么,失去一个顾客,一年之中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损失,这样算起来可不是个小数字。虽然只是推测,与实际运作必然会有一定的出入,但任何一个精明的商家都不会犯这种得罪顾客的低级错误。那位中年妇女被我们气走了,可是至今我们还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家住哪里,所以即使我们想向她说声‘对不起’也没有机会了,更不必说挽回这一损失。所以,我决定辞退你,请你不要以为我的这一决定是在小题大做。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极端的处理事情的办法,你可以这样说:‘尊敬的女士,我可能忘了把您交给我的钱放到哪里去了,这是我的过错,咱们一起去看一下录像好吗?顾客看到你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既觉得保住了面子,也不会做出过激的反应。在你弄清事实真相后,再向她说明,我想她不会怨恨超市或者你个人了。”
经营管理界始终崇尚着这样一句名言:“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总是正确的。”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些事情不能很快分辨出真假对错时,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并不是懦弱的表现,也不是令人丢脸的事,而是一种风度。不管谁对谁错,一声“对不起”总可以把即将激化的矛盾缓和下来,也将会成为一种消除矛盾的调和剂。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当时难以分辨是非对错的事情,而这时,聪明的人会将错误完全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再寻找适当的时机还自己一个清白。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
真正的聪明与糊涂
孔子在东游列国途中,遇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他发现两个樵夫在指手画脚地争论着什么事情。看情景,二人似乎已经争论了许久。
出于好奇心,孔子便上前询问他们争论的原因,原来两人是为了一道算术题。一个樵夫说三七等于二十一,另一个说等于二十,而且双方都各持己见、振振有词。
最后,二人打赌请一个圣贤做裁定,败的那一方要将一天砍的柴给胜利的那一方。
这时,孔子便成了为他们解答“难题”的关键人物。
可是,孔子的回答令人大为不解,他竟然叫认为三七等于二十一的樵夫将辛苦砍来的柴交给说三七等于二十的樵夫。“胜利”的那个樵夫高兴地扛着柴走了。落败的那个樵夫气愤地说:“三七明明等于二十一,这样简单的算术题连小孩子都懂得,你是圣人却会出现这样的差错,我看我是看走了眼。”
孔子笑道:“你说得没错,三七确实等于二十一,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真理,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是真理,何必与一个根本就不值得与之讨论的人计较呢?”
输掉柴禾的樵夫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孔子继续说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柴禾,但他也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失去了柴,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樵夫点点头回家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处理事情时,总显得过于死板。在他们的眼中,万事只存在对与错,一切事物都应该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像小学生考试一样,从客观上评定优劣。他们认为这样做就是在捍卫自己的信念与原则,殊不知这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做法,最终的结果,便是孤军奋战。
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有时过分地精打细算,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所以处世时要懂得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很多时候,在处理事情时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伤大雅就叫它过去口巴!一个人要想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修养,还需要有一定的度量。
理论结合实际才有大用场
从前有个书呆子,他一天到晚只会躲在书房里看书,什么事也不会干,多亏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妻子。
一天,妻子忙完农活后已经很晚了,回到家里还要给书呆子做饭,因此就没有时间赶回自家的鸡。于是,她对丈夫说:“我做饭,你去帮我把鸡都赶进窝里去。”
书呆子满口答应,放下书本跑到外面去赶鸡。书呆子看到自家那几只鸡,跑过去就是一阵猛赶,结果那几只鸡吓得惊慌失措,乱飞乱蹿。书呆子没有办法,只好停下来慢慢地朝那几只鸡靠拢,可是,那几只鸡又停在那里东张西望完全不理会他。
安静下来的鸡刚要向北面走去,书呆子情急之下又是一阵猛赶,结果,鸡吓得掉头又朝南边跑去,书呆子又跑到南面赶鸡,可鸡又重新掉头朝北跑去。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天黑,还没有将自己家的几只鸡赶回窝去。
妻子做好了饭,见丈夫还没有回来,便出门寻找。她刚一出屋就看到书呆子正傻愣愣地站在那里,额上还淌着汗,妻子生气地对他说:“你连个鸡都赶不好!应该这样做:在鸡安闲的时候再慢慢靠近它,如果它受到了惊吓,你就扔点食物去引诱它,尽量把鸡赶到熟悉的路上,这样才能将鸡赶回窝中,像你这样乱赶一气怎么能行?”
书呆子恍然大悟,说:“原来赶鸡也需要学问,怎么书本上没有写到呢?”
精明的人懂得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去处理事情;愚蠢的人只会照本宣科地根据书本上的描述行事。所以说,要做个能够独当一面、可成大事的人,必须经常走出书斋,到社会上去吸纳更多的信息,并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或修正、完善理论,使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
读书对任何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日不读书就相当于被时代遗落,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但是,读书也要讲究一个原则,绝对不能死读书,一定要重视实践能力。否则,原本可以作为好事看待的读书也成了一件误人的坏事。
放下架子,不耻下问
一个刚刚毕业的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为同事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研究所组织活动,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博士生选择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不料正副所长分坐在他的左边和右边,正在专注地钓鱼。
他只是象征性地与二位所长打了个招呼。心想:对两个本科生,有什么好聊的。
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健步如飞地走到了对面的厕所。
博士生眼睛都看直了。莫非正所长有水上飘的神功?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了回来。博士看得傻了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出于面子,他又放不下高学历的架子,向一个本科生去请教,结果继续默默地低下头钓自己的鱼了。
没过多久,副所长也起身去厕所。结果同正所长一样,“蹭蹭蹭”地飘过了水面。这下子博士差点昏倒:怎么会是这样?莫非自己身处一个武林高手云集的地方?
正在嘀咕之时,博士也想去厕所了。可是池塘两边有很高的围墙,要去对面的厕所,没有10分钟不可能到达,回单位又太远,这可怎么办呢?自己又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忍了半天后,情急之下,他提起裤脚也往水里跨,只听“咚”的一声,博士一头栽到了水里。
幸好两位所长离他不远,及时把他拉了上来,正所长问:“你为什么要往水里跳啊?”博士问他:“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说:“因为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下雨的原因,水面漫过了木桩,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啊!可你为什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不等于能力三,有了很高的学历不一定就高别人一筹,因此,也没有必要向别人炫耀些什么。如果只因为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就要把它当个宝,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这样的人只是自作聪明罢了。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空摆高学历的架子就等于自认失败。因为,学历不能代表一切,只有不耻下问、学用结合才能把事干好。杷事业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