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22360600000029

第29章 运筹帷幄之策(5)

郭子仪见代宗已离开长安,就带着三十名骑兵向东去征募士兵。郭子仪经过蓝田时,正遇上元帅都虞候藏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得到士兵近千人。郭子仪怕溃逃的士兵到达商州会扰乱人心,就指派王延昌直接赶到商州安抚。而商州六军将领正在放纵士兵抢掠,听说郭子仪要来了,都十分高兴,表示愿意接受命令。郭子仪怕吐蕃攻逼代宗,驻守七盘三天,才向商州进发,沿途收罗散兵,加上会合了武关防守士兵,到达商州时,已有兵士四千人。郭子仪在商州流着眼泪晓谕将士,发誓要共同洗雪国家耻辱,收复长安,将士十分感动,都表示服从指挥。

郭子仪请太子宾客第五琦为粮料使,负责供给军粮。代宗派人送诏书给郭子仪,想召见他,并称怕吐蕃东出撞关。郭子仪上表说:“我不收复京城,就没有面目见陛下。如果我从蓝田出兵,吐蕃肯定不敢向东进犯。”这时,段秀实已劝说节度使白孝德领兵前来解救危难。白孝德领兵大举进攻,向南攻取京城周围地区,与蒲州、陕州等州兵会合。吐蕃在扶植了广武王李承宏后,想劫掠长安城中的仕女工匠等,收兵回国。郭子仪派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带领二百名骑兵出蓝田察看吐蕃军情。长孙全绪到达韩公堆后,白天击鼓,并在四下树立旗帜,晚上在多处燃起火堆,以使吐蕃生疑。前光禄卿殷仲卿聚集了近千人,保卫蓝田,与长孙全绪相互配合,并派了二百多名骑兵渡过了沪水,吐蕃才感到害怕。老百姓又骗他们说:“郭令公从商州带来数不清的大军。”吐蕃信以为真,开始慢慢退兵。长孙全绪派射生将王甫入长安,暗地里结集了几百名少年,夜里在朱雀街敲鼓大喊,吐蕃军队更加惊恐不安,第二天,全部逃走。

16.李愬雪夜入蔡州

在各个藩镇中,淮西是个顽固的割据势力。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征讨淮西,但是他派去的统帅,不是腐朽的官僚,就是自己另有企图。结果,花了整整三年工夫,费了大量财力,都失败了。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朝廷任命李愬为唐州等三州节度使,李愬整顿军队雪夜突袭蔡州。部队走得十分艰难,士兵冻死的很多,但他们最后终于抓获了轻敌的吴元济,将他押送京师。

唐州的将士打了几年仗,都不愿再打,听到李愬一来,有点担心。李愬到了唐州,就向官员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打吴元济,不干我的事。”这个消息传到吴元济那里。吴元济打了几次胜仗,本来就有点骄傲,听到李愬不懂得打仗,更不把防备放在心上了。以后,李愬一点不提打淮西的事,唐州城里有许多生病和受伤的兵士,李愬一家家上门慰问,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将士们都很感激他。有一次,李愬的兵士在边界巡逻,碰到一小股淮西兵士,双方打了一阵,唐军把淮西兵士打跑了,还活捉了淮西军的一个小军官丁士良。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的一名勇将,经常带人侵犯唐州一带,唐军中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非常恨他。这一回活捉了他,大伙都请求李愬把他杀了,给死亡的唐军兵士报仇。将士们把丁士良押到李愬跟前。李愬吩咐兵士松了他的绑,好言好语问他为什么要跟吴元济闹叛乱。丁士良本来不是淮西兵士,是被吴元济俘虏过去的,见李愬这样宽待他,就投降了。李愬靠丁士良的帮助,打下了淮西的据点——文城栅和兴桥栅,先后收服了两个降将,一个叫李祐,一个叫李忠义。李愬知道这两人都是有勇有谋的人,就推心置腹地信任他们,跟两人秘密讨论攻蔡州的计划,有时讨论到深更半夜。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的一天,李愬命令马步都虞候、随州刺史史昊留下来镇守文城,命令李祐与李忠义率领由敢死之士组成的突击队三千人作为前导,自己与监军率领三千人作为中军,命令李进诚率领三千人居于军队的后部。军队出发以后,还不知道是往哪里开进。李愬说:“只管向着东方行进。”军队走了六十里路,夜晚来到张柴村,将屯戍村中的淮西士兵和守候烽火的人员全部杀死,占领了敌军的栅垒。李愬命令将士稍作休息,吃些干饭,整顿马具,将义成军的五百人留下来镇守张柴村。李愬又连夜率领兵马出了张柴村的栅门,各位将领请示进军目标,李愬说:“到蔡州去捉拿吴元济!”各位将领都大惊失色。监军哭着说:“果然中了李愬的奸计了。”当时,风雪大作,旗帜破裂,冻死的战士与马匹到处可见。加之天色阴暗,由张柴村往东去的道路,都是官军从来没有走过的,人人都暗自以为肯定活不成了。但是,他们畏惧李愬,不敢违抗命令。到了半夜,雪下得更大了。官军走了七十里路,来到蔡州城下,靠近城边有一处喂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命令轰打鹅鸭,以便遮掩军队行走的声音。

自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抗拒朝廷以来,官军不到蔡州城下已经有三十二年了,所以蔡州的人毫无防备。第二天,凌晨四鼓后,李愬率军来到城墙脚下,城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李愬、李忠义挖城砖作为站脚的地方,一步一步慢慢地登上城墙,壮士们紧跟在后面。守门的士兵还正在熟睡就被全部杀掉了,只留下巡夜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没有露出一点破绽。然后打开城门把队伍放进来,等到了里城也是这样,城中的人一点没有察觉。报晓的公鸡叫起来了,大雪也停了,李愬军这时已到了吴元济的外衙。有人向吴元济报告说:“官军到蔡州城了!”吴元济睡在床上,笑着说:“不过是被俘虏的囚徒在闹事罢了。等天亮了,我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杀掉。”又有人惊慌失措地来报告说:“蔡州已经失陷了!”吴元济还不在意,说:“这一定是驻守洄曲的子弟向我要寒衣来了。”他穿起衣服,走到庭院中仔细地听,只听见李愬号令军队,响应者有上万人。吴元济这时才害怕起来,急忙率领身边将士登上牙城进行抵抗。

那时,叛将董重质拥有精兵万余人,据守洄曲。李愬判断说:“吴元济所盼望的,是董重质军队来救他。”就派人寻访董重质的家,送去财物加以安抚,让他的儿子董传道带了书信晓谕董重质。董重质知道李愬的厚意,就单人骑马来向李愬投降。李愬派李进诚率部队进攻牙城,毁其外门,找到了收藏兵器的仓库,把里面各种器械取出来。过了一天,李进诚军又发起进攻,放火烧了蔡州内城的南门,并集中了弓箭手,向城上射箭。外城的百姓争着背柴草帮助官军。下午,南门被毁,吴元济在城上向官军请罪。李进诚用梯子引吴元济从城墙上下来。第二天,李愬下令用囚车把吴元济押送到京师。

李愬奇袭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就主观而言,李愬治军有方,奉己俭约,待将士丰厚,能得士心;又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能得敌情;他见可能断,敢于抓住蔡州空虚的时机,实施奇袭;又长于谋略,善于麻痹敌方,瓦解其民心和士气。这些,都使他能利用风雪阴晦,烽火不接的天气,孤军深入,置全军于死地而后取得奇袭的胜利。从客观来说,唐宪宗和裴度始终未改其平定淮西的决心,又能集中力量对吴元济用兵,甚至撤去监阵中使,而北线唐军则牵制、吸引了淮西的主力,这都为奇袭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7.周德威以逸待劳破梁兵

周德威是后唐名将,他用兵持重,能攻善守,常出奇制胜,为开创后唐屡建功勋。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在柏乡之战中,正是周德威的谋略和据理力争才使晋军没有因为李存勖的冒险而失利,晋王采取了献退军高邑(今属河北)、诱敌离营、以逸待劳之策,最后取得了柏乡大战的全面胜利。

梁太祖怀疑赵王与晋勾结,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十一月,他派兵占据了深州。赵王派使者向燕王刘宁光、晋王李存勖求救。晋王同意发兵,燕王则想借梁、赵互斗,使两败俱伤,坐收其利,不肯发兵。晋王派大将周德威统军屯守赵州,又亲自领兵东下,至赵州与周德威会合。晋王两支军队会合后,进军至梁军驻屯的柏乡三十里外,由周德威等率骑兵前去挑战,梁军不出战。第二天,晋军前进至柏乡五里处,在野河北岸扎营。晋王派骑兵前往梁营,向梁军射箭、谩骂,梁将韩就等率步骑三万,分三道出营追赶。

周德威亲自率领千余名精锐骑兵进攻梁军的两翼,左右扫荡,冲进冲出好几次,抓获了百余名俘虏,最后一边打一边退,到了野河岸边才停下,梁兵也主动退去。周德威向晋王说:“贼人的声势很盛,我们应当按兵不动来等待他们士气衰退。”李存勖于是撤除营寨,退到高邑县守卫。梁军驻守的柏乡没有储备马料,因此梁兵只好四出割取马料,晋军每天派出游骑骚扰,梁兵因而不敢再出。周德威派胡人骑兵环绕梁军营寨射箭辱骂,梁兵怀疑晋军有埋伏,更不敢出来,只好用屋顶的茅草和屋内的坐席来喂马,马匹饿死不少。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正月初二,周德威与别将史建塘、李嗣源等率精锐骑兵三千人逼近梁军营寨辱骂挑战,梁军主将大怒,率部倾巢而出。周德威等转战至高邑南,晋将李存璋这时已将步兵布防在野河岸边,梁军队伍摆开好几里宽,竞相冲上来夺取浮桥,守桥的镇州、定州的步兵眼看支持不住了,晋王对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说:“敌人一旦冲过桥来就不好办了。”李建及便挑选了两百名精兵,持枪大叫着冲上前去,经过一番奋力苦战,终于把敌人击退。战斗从上午巳时一直打到午时,还没有分出胜负。晋王对周德威说:“双方军队已经战在一起,很难再分开了。我们的兴亡,就在此一举。我替你打前锋,你可以随后跟上。”周德威抓住他的马疆劝告说:“我看梁军的形势,可以以逸待劳去制服他们,不能拼死力战。他们离开营垒三十多里,即使随身带着干粮,也没有余暇吃。日落以后,他们一方面饥渴交加,一方面要抵挡兵刃箭矢,士兵劳累疲倦,一定会有退兵的打算。到那时候,我们用精锐骑兵追击,必定能大获全胜。现在不可以攻击。”晋王于是停止向前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