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22359800000010

第10章 做事的准则———责任第一(5)

张瑞敏是海尔集团的CEO,有一次开会时,她这样问管理层人员:“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面上浮起来?”有人答:“把石头挖空。”有人答:“在石头上绑个木块。”“……”对于这些回答,张瑞敏摇摇头。最后,有一个人回答:“用很快的速度掷出去——打水漂可以让石头浮起来。”张瑞敏深表赞同地点点头。

通过提问,张瑞敏想告诉海尔的管理层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排除犹豫,只有快速行动才可以圆满地完成任务。

面对新的任务时,有的人会在计划好之后立即开始行动,以行动来检验最后的结果。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还没有着手去做事情前,就显得犹犹豫豫,在他们的脑海中会毫无根据地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果,于是他们便开始打退膛鼓,这样的人是不会将事情做好的。

罗宾·艾伦是哥伦比亚保险公司——加拿大最大的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但在她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职员而已。她工作起来非常地积极勤奋。当然这一切都被上司看在眼里。渐渐地,她获得了一个新员工所能够获得的中级职位。一天,公司的市场发展部经理找到她并与她谈了一次。原来,公司看到了她在工作中的勤奋和努力,希望她能去负责安大略省的保险业务!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然而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和挑战!因为之前,她从来没有以一个省份的保险负责人的身份工作过,而现在这项工作又意味着整个公司在安大略省的长远发展。这样重大的责任让她犹豫了。

“我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样的念头不时出现在罗宾·艾伦的脑海里。因此,在工作时,她常常怀疑自己,做每一件事情或每个决定都犹豫不决,业绩十分不理想。

后来,真正地让罗宾·艾伦转化思想的是她的一位舞蹈老师安德韦,安德韦对她说:“你真的想做好吗?如果是的话,在做事情之前请不要畏惧任何东西,不敢开始的人永远只能得到平庸。”做一个无畏的人,这就是她真正决定动手去做时的最简单的想法。她克服了在此之前存在的胆怯,坚定了把事情做好的决心。她在新事业上投入了最大精力,最终上帝没有辜负勇敢而努力的人。

罗宾·艾伦的故事告诉人们,在面对自己的梦想,面对新的事物时,也许会有很多人劝阻你,你也可能会面对很多的问题与疑虑,但是,你首先要勇敢地放弃种种毫无意义的害怕与怀疑,相信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就下定决心,用行动而不是用害怕和猜疑去面对事实。如果行动受到犹豫迟疑的阻碍,哪怕是一丁点的事情也不会圆满地完成。

11.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做事情时要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如果缺乏专心和专注的态度,就会导致纰漏百出,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在做事情时,一个人如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专心致志地投入其中,他就会感觉到乐趣,就会把事情做好。成功与失败、高贵与卑贱、贫穷与富有,其实只是一步之差。这一步,就是有没有执着的信念。全神贯注、专心不移的精神,常常可以使人取得成就。反过来说,不能保持专注,往往会功亏一篑。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学生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一个学生在上课时特别专心,而另一个学生表面上在认真地听课,实际上思想却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联想到要吃天鹅肉……

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对弈起来。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想做成一件事情,三心二意、心猿意马是最大的绊脚石。人与人相比,聪明的程度相差不是很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就大不一样。凡是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三心二意的人,终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人要专心就能做成好多事。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因为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做事,就说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明白自己现在究竟要做什么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而且表明了排除干扰的决心。当一个人专心致志时,就仿佛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对周围的喧闹声、说话声就会听而不闻。

要想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首先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对目标的追求成为执着的信念时,他会发现,他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嘉诚还是一个小型塑胶花厂的经理时,他就意识到塑胶花的广阔前景,他坚信做好这一行一定会赚大钱。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后,在大家还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把所有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进去,招聘员工、引进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塑胶花品质和增加种类,及时抢占了市场大部分份额,终于成为香港的塑胶大王,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也为他日后组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的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你选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你的时间、精力、才能、智慧与优势,统统都会被集中到这个目标上来。

明确的目标往往具有一种聚焦作用。这种聚焦效应就像一面放大镜,将散射的阳光聚焦,能使焦点之下的物体燃烧。人的目标意识也可以产生这么一种效应,使人的聪明才智发出光和热。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各种优势,包括时间、精力、智慧、金钱等等都集中应用于特定的目标时,他就可望在这个目标上做出惊人的成绩,获得巨大的效益。常人的失败,往往就在于目标不明确,或工作分散、四处用力造成的。

当然,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自己集中精力的能力。懂得这一点,是有莫大好处的。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个人精力集中的时间会逐渐延长,或者在圆满结束一个问题之后,他能立即果断而且精力充沛地转入下一个问题。在这两种专心的形式中,不论是哪一种,只要你知道应该做什么,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除了练习之外,避免精力分散的另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躲开外部的刺激,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一个人受他工作环境的帮助或干扰的程度,直接与外部刺激的多少、强弱成正比。因此,你应该努力为自己创造有利于集中精力的工作环境。

西方工业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个人从喧闹的环境转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时,他做事的效率可以提高35%。随着减少噪音的建筑结构、隔音办公设备的出现,使人感到办公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再没有必要在那种干扰大、效率低、使人疲劳的办公条件下工作。况且,人们还正在为现代化工厂、写字楼提供更为理想安静的环境,做着大量的工作。

有计划的做事,也有助于使人集中精力。这是因为事情被分成了一个个合适的部分,而成堆的事情往往使人无从着手。通过计划,积累的问题被分解并排入进度表,这就使克服惰性这一艰难的任务,变得简明具体了。

成功的人们无不对这一点坚信不疑:计划表和进度表,是督促精力集中的有力工具。成功者的口号是:一次做一件事——在最适当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他要求手下雇员在进度表限定的时间内,向他提交一切必须提供的重大问题,这就是一种在进度计划表的基础上进行的特殊情况管理。

总之,在做事情时要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如果缺乏专心和专注的态度,就会导致纰漏百出,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并且,不专心就会导致精神涣散,做事情有遗漏。因此,做事情时一定要专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