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农村科普知识常识——地理知识
22296600000041

第41章 “雷公电母”的真面目

盛夏季节,当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时,常伴有可怕的电闪雷鸣。

当人类还处于幼年时,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只能给予神话的解释。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想像天上有雷公电母。雷,是雷公在天上击鼓鸣锣的声音;电,则是电母手中的宝镜放射的神光。古希腊人编的神话说天上有个性情暴躁的雷神,雷是他的怒吼声,电是他射出的箭。

现代人有科学的解释,雷电源于天上的雷暴云。雷暴云中含有大量的正负电荷。正电荷聚集在雷暴云的上部,为正电荷区。负电荷则集中在中部和下部的负电荷区。当正、负电荷区之间的电场大到一定程度时,两种电荷中和,迸发出火花。火花放电时发出强烈的光,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在光的通路上产生高温,使周围空气因剧烈受热而突然膨胀,云层也因高热而突然气化膨胀,发出震耳的巨响,便是我们听到的雷鸣。

电闪雷鸣同时产生,我们怎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打雷呢?这是由于光速与声速不同的缘故。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4km/s。声速才034km/s。声速只是光速的1/900 000,远远慢于光速。有时,我们只见闪电不闻雷鸣,是因为放电云层离我们太远,或是雷声不够响。

雷电这种自然现象在地球上几乎每秒都有发生。我国雷电产生最多的地区是海南岛的儋县。这里的人全年大约有130天都能听到隆隆雷声。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从1916年到1919年,4年内平均每年有322个雷雨日,打雷次数在数千次以上。为此,它获得了世界“雷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