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上)
22296200000004

第4章 农村环境(3)

第三,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引导乡镇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行集约化经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新建企业,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减少每个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排放,对污染实行全过程控制。对于老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以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污染处理技术,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实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督管理。首先要根据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行分区域管理,对东、中、西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应与城市企业同样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环境标准;对中部地区,重点控制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认真抓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对西部地区,重点引导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注意采用适用技术,特别注意避免对水源的污染。其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县、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生态保护和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纳入各县、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乡镇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乡镇一级的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上保障。

常规农业的环境保护

现代常规农业是依靠化肥和农药来解决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问题。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全球的粮食紧张局面,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著于60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就是揭示农药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由此引发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化肥和农药像一把双刃剑,对农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必须对其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

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农业上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N)、磷(P)、钾(K)三种,它们都是农作物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般土壤里这三种元素的含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其余30种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镁等都可由土壤供给。

自20世纪中叶,世界化肥施用量趋势可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从1959~1984年,化肥年施用量由1 400万t增加到1.26亿t,增长了9倍,即每年增加7%。从1984年起,化肥施用量继续增长,到1989年达到1.46亿t,但增长速度较慢,大约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然后从1989年到1993年,化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到1993年下降到1.2亿t。化肥的大量施用,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由于施用量不当以及施肥不合理,常使很多化肥浪费掉,而且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多方面失调。在三种化肥中,磷肥的施用量最大,但利用率也很低,如美国仅为30%~50%,日本50%~60%,原苏联30%~40%,由此可见,世界上每年施用的磷肥中,一半以上排放江河湖泊和海洋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1996年我国化肥施用量3 800万t,居世界第一位,单位面积用量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也就是说,每年有1 100多万吨的肥分流入水体,其中氮肥损失率最高。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主要表现为: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据有关资料表明,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施氮肥地区这种氮流失比不施地区高3~10倍。据1983~1987年城市地表水的环境监测资料,氨氮增加了2.1倍,亚硝酸盐增加了1.4倍。据调查,全国532条河流中,82%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大江大河的一级支流污染普遍,支流级别越高则污染越重。这些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威胁近海生物。大量氮肥流失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赤潮的发生,使海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贝类中毒或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天津近海渤海湾、连云港近海海域、大连湾海区及南海珠江口入海处等一些海域氮污染比较严重,已达到富营养化程度。近几年屡有赤潮发生,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影响人类健康。原苏联科学家发现,施氮过多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正常情况的20~40倍。人或牲畜食用含硝酸盐的植物后,硝酸盐在体内转化生成硝酸盐与各种胺类反应,会产生亚硝酸胺,同时亚硝酸盐容易与血红素中的铁离子结合,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在人体内硝酸盐易转化成亚硝酸盐与仲胺合成产生毒害性很强的亚硝胺类致癌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危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硝酸盐不得超过11.3mg/L。在我国华东沿海等一些肝癌高发区调查发现,当地及其附近区域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因大量施用氮肥,污染比较严重。

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铵离子进入土壤后在其硝化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逐渐酸化。铵离子能够置换出土壤胶体微粒上起联结作用的钙离子,造成土壤颗粒分散,从而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大量施用氮肥,给土壤引入了大量非主要营养成分或有毒物质,如硫铵中的硫酸根离子和氯铵中氯离子,或尿素中的有毒物质缩二脲,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动有抑制或毒害作用。土壤酸化不仅破坏土壤性质,而且会促进土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释放迁移或使之毒性增强,使微生物和蚯蚓等土壤生物减少,还加速了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的流失。我国东北地区一些农场长期使用氮肥,根据调查,50年代初土壤有机质含量约5%~8%,现在已降到1%~2%。江西红壤上施用两年铵态氮肥后,表土pH值由5.0降到4.3,土壤板结普遍严重。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中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二、推广科学的施肥技术

要控制化肥(主要是氮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既要控制其施用量,又要严格执行使用规程。目前国外实施一系列法定的一般预防性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前者的方向是消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如利用有机肥在最佳时期按规定用量、用适合当地的方法施肥,在轮作中栽培过渡性作物,施用长效肥料等。一般预防性措施包括对肥料的正确运送、保存和施用等。

1.科学施用钾肥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施用各种钾肥,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而且对作物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钾肥肥源广阔,常见的化学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生物钾肥有草木灰和作物秸秆。合理施用钾肥,要因地制宜,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与氮、磷肥和微肥等进行配合施用。

一般说来,喜钾的作物,如棉花、苎麻、黄红麻、晚稻、杂交稻、水果、瓜类、蔬菜、烟叶等,应多施钾肥,其他作物则可少施或不施。对忌氯作物,如烟叶、茶叶、瓜果、麻类等不应施用氯化钾,宜施硫酸钾。若能将化学钾肥与生物钾肥配合施用,则肥效更为明显。

对酸性土应多施草木灰,砂土、黏土应多施秸杆等有机肥。草木灰、桔秆一般用作底肥,而氯化钾、硫酸钾既可作底肥也可作追肥,一般多年生作物底肥占1/3,茎叶生长时期和开花结果时,再各追施1/3;两年生和生育期长的作物按底追各半;一年生和生育期短的作物,底肥可占2/3或全部底肥,追施1/3或不追肥,底肥可在整田时一次性施入,追肥应采取条施、穴施或根外喷施。追肥多在返青、拔节期和现蕾、开花、结果时施用,特别是作水稻分蘖肥、小麦拔节肥、油菜抽薹肥、棉花现蕾肥、果树抽条肥的追施最为重要。追施钾肥,应注意宜早不宜迟,前期多施,后期少施。但在化学钾肥施用时,应注意不要直接与作物根系、种子接触,以免发生烧伤现象。

2.科学施用磷肥

磷肥施入土壤后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其移动半径多在0.5~1cm以内;二是容易被土壤中两价阳离子固定。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困难,降低了肥效。其利用率只有12%~15%,提高磷肥利用率主要注意以下技术环节。

(1)集中施用,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这是减少磷肥中有效磷被钙、镁或铁、铝固定的最有效的施肥方法。如在冬小麦播种时用两台耧子,第一台播磷肥深7~10cm,第二台播种,磷肥与种子间相距1~2cm。也有在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肥溶液,也是降低和杜绝磷肥被土壤固定的好办法。

(2)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不但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而且有机酸类物质有助于提高钙镁磷肥的有效性。1与10倍于磷肥量的优质厩肥、堆肥混合施用效果甚好,若先堆沤后施用,效果更佳。

(3)重点施在前茬豆科作物上。实践证明,将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直接施在前茬豆科作物上,比施在后茬禾本科作物上经济效益高,增产幅度大。豆科作物对磷有特殊的吸收利用能力,并可起到以磷增氮,以小肥养大肥和以无机肥换有机肥的目的。具体施肥方法是种大豆时,每亩施磷肥30kg,种小麦时,每亩施30kg,实践证明,这种施肥方法,两季作物都增产,比把磷肥全部施在小麦上,效果要好。

(4)重点施在旱作物上。磷肥应掌握“旱重水轻”的施用原则,在水旱轮作区,应重点将磷肥施在旱作物上,再利用旱作物磷肥后效,供应后茬水稻利用,实践证明将有限的磷肥重点施在旱作物上,对旱作物和水稻都有好处。

(5)因土施肥。水溶性的过磷酸钙最好施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属弱酸溶性磷肥,应施入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才能发挥肥效。

3.广泛施用有机肥

我国是农业大国,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即使化肥供应充足,也不能放弃有机肥。这是因为,有机肥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一种化肥所代替不了的,这些优越性包括:(1)有机质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作物吸收的大部分氮,1/2至1/5的磷,大部分的钾都是由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矿化后提供的。同时,有机物质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故称有机肥为“完全肥料”。

(2)有机质是作物碳素营养的源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仅0.03%,作物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要高于空气中的1~4倍,这主要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据研究,一般通过有机物质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碳,能使作物增产40%左右。

(3)有机质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是微生物的“粮食”,而微生物好比农作物的“炊事员”,通过它们的“烹调加工”,能把有机质中作物不能吸收的东西,变成“可口”的食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农作物。其中固氮微生物本领更大,它们能将大气中的氮固定下来,供给作物吸收利用。

(4)有机质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一 种很好的胶结剂,它能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合理调节土壤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情况,因而能提高土壤肥力。

(5)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缓冲能力。因为腐殖质属于有机胶体,它恰似作物养分的“储藏库”,能吸附大量水分和养分,既可减少肥分流失,又能把储藏在土壤溶液中过剩的一些养分源源地供应作物的目的。

由此可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既能使作物高产稳产,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我们必须提倡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作物、推行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等,才能达到种地养地相结合。

4.积极推广微生物肥料

在土壤地表下30~40cm的土层里,有一个庞大的天然“肥料厂”,它就是微生物群落。众所周知,贫瘠的土地是种不好庄稼的,但如果种大豆、银合欢等豆科植物则生长良好。这是因为豆科植物可以通过生物固氮来为自己提供氮肥。在豆科植物的根部,有许多圆鼓鼓的小“疙瘩”,它就是固氮微生物根瘤菌。根瘤菌中有一种物质叫固氮酶,它能够使根瘤菌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氮肥,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资料表明,667m2(1亩)地1年中根瘤菌所产生的氮素有10~15kg,相当于100~120kg硫酸铵的含氮量。

微生物有一种磷细菌,能分解一些含磷有机物,使磷变成可溶性磷,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磷肥。钾肥则可由硅酸盐细菌来提供,因为硅酸盐细菌能把含钾丰富的石块“咬烂”,把钾从石块中分解出来,溶解于水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以及施用的厩肥、人粪尿和绿肥等,很多营养成分在未分解前作物是不能吸收利用的,也要通过微生物将它们分解,变成可溶性物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分布是不均匀的。黏重土壤中和偏酸偏碱性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较少,而肥沃、土壤团粒结构好的土壤中则多。因此,可以人为地制取优良的菌种培养成微生物肥料,施到地里,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例如,花生用根瘤菌拌种,每亩可增产15%左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遗传工程的应用,科学家正在研究把豆科作物的遗传基因,移植到禾本科作物上。有朝一日,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也和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一样,根部能长上根瘤,能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不用施用很多肥料,就能获得稳定高产。到那时,根瘤微生物将给人类作出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