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现代化的概念
在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大潮中,编辑出版业只有加速采用高新技术,实现编辑出版工作的现代化,才可更好地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
信息技术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深层次计算(Deep Computing),它适用于高精尖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全球网络(WorldwideNetwork)的建立。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代表了改造世界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也给编辑出版事业带来了变革的条件。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和计算机处理信息功能的日益强大,人们对信息的搜集、重组、传递、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知识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与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紧密相关,这些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和知识的储存、传播和实际应用的速度。神奇的网络技术赋予传统的传播方式与编辑方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加快了它们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成为现代编辑事业发展的动力。
图书出版作为未来庞大的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将现代化高新技术应用于编辑部管理与编辑出版工作,以适应高效、快捷的时代要求。
网络出版是伴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出版方式,它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出版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网络出版的迅速发展,一般人认为会与传统出版业展开市场竞争。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63%的网络读者愿意再去购买网络版的印刷版;日本《朝日新闻》电子版的调查也显示,46%的网络读者仍然愿意购买或订阅该报印刷版。这说明网民并不因网络出版而排斥传统出版。由于竞争的出现,人才成为网络公司与传统出版部门竞争的首选,加剧了传统出版业的危机感,促使其奋起直追。
传统出版业中受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大冲击是旧的出版观念与出版机制。改革不适应的出版机制必须依靠新的出版理念。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人类在20世纪中期便已感觉到传统的以消耗物质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正在被以利用信息为特征的知识型经济所取代,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以生产、传播知识信息为己任的编辑出版业更是面临严峻挑战。
网络出版的优越性十分明显:
(1)即时性。网络出版具有速度快、周期短、及时、便捷的特征。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正在给全球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无线接入和宽带接入大大促进了网络出版的发展,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市场将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简短、快捷地将信息发布出去,而不再有“出版周期”一说,同时出版变得无处不在。与此相比,传统出版仿佛总是“慢一拍”。传统出版物的时效价值正在被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条件改变。人们完全可以直接从网页上浏览和收藏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文学作品、科研论文和评述性文章。
(2)广泛性。网上资源的即时性特点决定了网上信息在深度与系统性方面与正规的出版物尚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些信息涉及的广度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目前的学科动态以及社会动向,打破了地域环境、知识背景、交流途径等因素对选题策划的限制,为从各个层面、各个视角进行选题创意提供了有效借鉴,为选题广泛性取材范围创造了无限空间。相对于传统出版物有限的页面、版面、篇幅,网络的“内存”空间几乎是全方位的“无限大”,保存的信息无限广。轻轻地点击相关网站,就可找到相应文件全文或摘要,而且,通过链接可以完成所有的愿意阅读的网上出版物,还可找到同一作者的任何文章及某类信息的所有文献。信息来源的变革是对传统出版媒体有限信息容量的挑战。编辑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众多作者交流、与众多读者沟通。
(3)平等性。每个接受者都有发表言论、相互交流的权利,可以享受更丰富周到的服务。网民的喜爱与接受程度是网络出版优胜劣汰的机制,接受者的地位大大提高。只要愿意,每一个读者都可成为“作家”,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网上。网上的信息也可为每一位读者任意摘录、引用、阅读。
(4)交互性。网络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各网站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周全的服务,读者也可以随时反映需求信息。
信息时代对编辑工作的深刻影响是因为信息以及信息载体使编辑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图书出版方式的变革。传统图书所具备的内容、文字、材料、形态、生产制作方法等五个构成要素中,除内容未能改变之外,其余诸项都有了较大改变。
首先,是文字的改变。传统图书最早是由图画来表现内容的,后发现文字比图画具有更大的概括力时才逐渐取代图画,以至于今天人们所见到的图书主要是以文字为主而非图画了。在信息时代,尽管在出版物中依然是以文字为主,但人们逐渐开始在文字中加入各类符号了。这些符号与图画无异。喜爱并使用这些图画符号者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是今后社会的主体,预示着图画类符号会具有更大生命力。
其次,是载体材料的改变。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利用过不同的物质作为图书的载体材料,就我们中国来说,龟甲、兽骨、树叶、树皮、竹子、缣帛都曾流行过。后来是因为纸张的成本低、生产量大、价格便宜等特点成为图书主要载体材料,才使图书有了大量流行的可能。当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高新技术发展至20世纪后期,图书载体再一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磁化材料、感光材料的出现,信息记录的速度与密度大大增强。这种变化是图书载体材料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
再次,图书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有图书形态均由于载体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形态。历史上是这样,在科技革命到来之时同样如此。当人们“看”书时,只要是看电子图书、网络图书、视听图书等新型载体材料的书,其形态就不会是像小砖头一样的长方形或近似四方形,就不会用“本”、“册”作单位。它可能是“卷”形,如缩微图书、磁带;可能是“圆”形,如光盘;可能是“卡”,如软盘;也有可能是薄薄的小砖头形,如电脑外接硬盘。
最后,图书的生产方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刀刻锥画到手写,由手写到印刷,由早期的手工印刷到半手工半机械化印刷,再到静电复印,再到电子刻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图书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改变着图书的形态,缩短了图书出版周期,扩大了图书载体材料使用空间,增强了材料密度。这是现代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后图书发生的最明显变化,现代信息存储方式也就是电子图书制作方式,这种方式建立了图书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新的关系。
在纸张为载体的图书中,图书的开本、字体、字号、版面式样、封面的结构安排、封面的色彩、书题字等都要求与图书内容或写作风格保持一致。形式受内容的束缚,或者说二者不可分离。但是,数字化的制作方法,通过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处理软件,采用内容与显示方式分离的手段进行数据存储,使内容彻底摆脱了形式的制约。在二者分离的情况下,内容本身各部分之间可以相互关联,仅仅一次输入,数据库便可在用户要求下进行多向组配,多次输出,而形式部分的显示方式不必掺杂内容出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视觉效果、显示方式等方面)为内容提供一个美观、友好的“界面”,实现和读者的信息交流便可完成形式使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再传播与再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经多年而积淀起来的民族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聚合物。结合现代人文环境,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从普及民族文化的角度进行创新,不仅是编辑出版业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也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创新主要是突破传统文化载体的限制,借助现代声光电磁技术,形成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让读者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信息技术发展反映在编辑活动上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编辑与作者、读者必须形成一种互动交流关系
传统出版工作中编辑较之读者处于主动地位,读者只能通过编辑被动地接受作者信息,编辑编出什么出版物,社会、读者就接受什么文化,这种单向指令性的直线关系,限制了出版物的发展和编辑活动的深入。编辑和作者之间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也受到影响,更不用说作者与读者之间直接联系了。而互联网的出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作者、编者和读者三方建立的是一种同步、互动、交流的关系。作者发表创作作品,只要愿意,便可以一边交给出版社,一边贴在网上,扩大传播范围。读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制造信息,提供反馈,参与网上专题讨论等。编辑对作者的作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迅速交流意见。如此,三者在同一网络界面上体现一种多向互动关系,从而有效改变作者投稿不符合编辑选题、出版物规范化要求和编辑加工图书的内容及形式难以满足读者需求、读者反馈信息难以收集等现象。
2.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程度必须更高
面对信息化社会到来,表面上呈现的是人们在劳动工具上的更新换代,如重新学走路(开车)、学写字(电脑操作)、学说话(使用多种语言),而深层次的变革是改变传统人的保守、狭隘、平均主义等落后的行为理念,这种观念上的变革远比表面上的更新更加艰难。对于编辑而言,改换一种工具很容易,改换一种观念则是一件长久的艰巨性工作。现代社会开放性程度高,编辑只有保持开放趋势,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与各种信息互补渗透,才可能实现与外界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换,以这种平衡保证编辑系统稳定有序、持续协调发展。它对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程度提出了极高要求。现代出版技术使编辑从大量繁杂的操作性事务中解放了出来,而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策划选题、结构布局、优化图书品种上,实际上对编辑的压力更大,对社会文化生产、传播要求更高,对人类文明积累、科技进步所产生的作用要求也增强了。适应这一切,都要依靠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强,可以变被动接受原稿到主动策划出击,变平庸书频频面世到集中力量攻克富有生命力、表现力的传世版本,变一成不变的沿袭版面风格到设计出深受读者青睐的版式,为编辑出版事业全面提高图书质量,优化图书结构,强化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3.编辑主体的职业性质更加凸现
信息时代最让人们目不暇接、感受狂轰乱炸的就是信息。编辑并非生活在世外桃园,每天接受的也是大量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
作为知识信息的组织、开发、传播者,编辑有责任发挥智能化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重新组织编排。首先,区分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对来源不同,价值取向不一的无序信息予以过滤,再充分发挥编辑职能,将信息处理、加工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图书文献。信息利用率以及信息处理方法是对编辑职业能力的检验。杂乱无章的信息在编辑能力弱者手上什么事也做不成,而对于敏锐力高、自主性强的编辑来说,则会通过组织、整理、加工将其“编织”为社会文化大厦中的一砖一瓦。
作者受写作水平的限制以及对编辑常识和技术的不熟悉,撰写的稿件不能充分地、准确地表述他的创新成果,不能符合出版要求,因而必须经过编辑加工才能正式出版。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出版环节是知识创新的最后一环。知识创新成果在作者与编辑出版人员的参与下共同完成。
编辑出版业虽然不可能主观臆测地确定出版选题,但优先编排什么、发表什么、支持什么都是直接给知识创新者的一种引导,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中发表的新闻类作品如此,在各种公开出版的书刊中也是如此。这种导向功能使创新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开拓,满足了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编辑活动必须强化其优化选择导向功能,有效审视、分类处理和传播信息,使编辑的智能含量得到充分发挥。
4.编辑工作必须以高效优质取胜
在市场竞争中,任何产品都要靠质量取胜。进入信息技术时代,质量和标准同等重要。21世纪的出版竞争早已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竞争,而是进入了质量、特色服务和效率的竞争。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出版资源,拥有了作者,拥有了读者,拥有了市场。网络时代大大提高了信息物化和传播的速度,信息时效性增强,对编辑工作提出了高效优质要求。图书出版周期越长,越易造成信息贬值,削弱了图书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降低了图书利用率,降低了编辑劳动效率。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编辑手段现代化,电子排版、黑马校对、即时印刷、网络传播可以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些问题。因特网上的文件传输,编辑软件的加工、设计、校对一体化处理,联网的印刷厂制板印刷系统等编辑工作现代化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引起了编辑出版领域的深刻革命。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微型化、系列化、标准化的逐步实现,尤其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编辑出版领域,使编辑出版工作彻底告别了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在人们面前展示出一幅前所未有的以多功能电脑为核心的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的图景。不论是开设网站还是作者、编者、校对者、印刷者兼一人之身,不论是编辑器还是自动校对机、自动化专家综合审稿系统等,都预示着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二、编辑现代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