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编辑本论
22203300000038

第38章 装帧设计(4)

作品形式美是通过艺术剪裁熔铸对图书外在部分进行美的加工整治的过程。诸如版式设计宽松得体、封面色彩协调柔和、造型生动逼真、插图艺术性与技术性紧密结合、页码处理恰当、纸张使用合理,等等。在做这一切之前,遵循的是:(1)图书形式应成为表现图书内容的十分有利的条件,正如不同封面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是因为不同作品的性质、风格不一,从而表现出一种和谐美来。(2)形式美应是读者欣赏水平、审美水平的完美统一。有时,外观设计会与时尚保持一致,但还应兼顾读者的审美水平。读者水平不断增长,并非与时尚永远一致。(3)每一个设计家或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固有风格与特色,只要这种风格、特色是与图书内容相和谐的,就可产生出美的要素来。形式其实也是工艺与美学设计思想的统一。印刷技术、纸张材料都会对书籍外观美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在聪明的美术编辑家看来,有作用定会有反作用。发挥作用力、抑制反作用力就是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在书籍形态上,多年来不断有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创作出新的语言。如运用新的物质、混合多种媒介等方式表达个人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创造出作品形式美。史黛拉·威斯金曾用塑料、蜡、油彩、纸张等一同作为书籍使用的材料。她这样说道:“在书籍中使用文字和语言反而对我的表达是一种阻挠,它们太容易被人操纵,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书中我一直避免使用文字的原因。”出版物的生产一般都是通过印刷得到书籍复本的,但也有的装帧设计家大量用复印、手绘、照相、丝网印刷等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形式美来,甚至令人不可思议。如有一个叫布兹·史派托的将印刷过的书页浸泡在液体里,纸张表面起皱,页面上是依稀可见的文字印迹,似乎可以阅读但最终令人费解。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兴起,装订方式作为一种书的结构的表现在书籍艺术舞台上担任了重要角色。

如海迪凯勒在传统装订方式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依靠纸的折叠而非单纯胶订的装订方式。还有的设计者制作的书将外观雕塑化、形象化,使人产生一种“视觉的触感”。这位叫做威廉·敦戴尔基的人使用任何能达到他目的的材料——传统的、非传统的——麻、山羊皮、上蜡的纸、石蜡、线路板等。这些书有时是通过文字和图像来表现,有时是空白的,仅仅通过结构去表现,有时甚至仅仅是一场书籍的“时装秀”。书籍装帧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意义——仅为保存和装饰,书的雕塑性和结构正成为表现对象。

形式美对于出版物具有超越书籍保存的价值,它正在强化人类对于其物理美感的关注,通过眼睛看到的、手里触摸到的、鼻子闻到的、在手中翻阅它们的感觉,甚至所听到的哗啦啦的声音来作为影响读者阅读的重要因素。这些书籍艺术性的加强正是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结果,它将越来越成为编辑个性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二、装帧的审美取向

1.简约之美

任何一个出版物的装帧设计都不可能将作品的全部语言反映出来,大凡能够被设计家们肯定并受到读者喜爱的装帧多运用的是简化原则。简化原则的恰当使用使出版物产生简约之美。所谓简约之美也就是装帧中用尽量少而单纯的元素表现出版物的深刻内涵和意境从而产生的美感。

简化并非简单,简单是一种自然状态,简化则是一种删削,必须经历由繁到简、由多到少的思维及行为过程。简约需要编辑较高的文化修养及审美认识能力,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概括、浓缩、凝练作品的精神“内核”,孕育出最能体现该作品风格的简约美的表现形式。

简化产生的效果有单纯,也有精练。单纯是一种简洁。外在单纯可以与内在丰富较好地取得和谐统一。外在单纯是一种摒弃外在华丽假象整体的单纯,内在丰富是指事物自然本质特征的充分表达。在出版物装帧中运用单纯的、个性化的、自然特征的语言形式表达作品的客观内容,明确地表达一种视觉信息便是简化原则的充分运用,它可以创造一种气氛,激发一种情感,上升到一种纯粹的境界。看似单纯的设计实则起到永恒价值的作用。单纯不易模仿,但能呈现永恒的个性,使作品表达更平实、精确、真诚、自然,更接近客体本身。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计白当黑”等都是实施装帧简化原则的重要手段。

简约还可达到精练的境界。精练比单纯更加具有凝聚的力量。

它是多种选择的集中,更是多种融合产生的精华。装帧中的简约不是单纯为了简约而简约,而是为了使读者情感上升到更高层次。因此,从出版物的内容中产生灵感与顿悟成为超越的条件,直至千锤百炼获得质的变化。精练的装帧形式方可达到以一当十、当百、当千的目的。所谓“一图值万言”者即是遵循装帧中的简约原则所得到的。精练所产生的美更具有持久性。

从编辑角度而言,处理繁杂与简单需要一种平衡,因为视觉生理与心理对于同类信息量有一个“接受阈限”,超过或未达到这个标准——“阈限值”,都不易被读者注意到。所以,不是越繁杂越吸引读者。从艺术角度来说,简洁才是美。

简约之美是构成形式现代感的一个基本要素。当今世界上的一切视觉艺术和所有现代设计的产品,无不具有这种质朴、单纯的特征。当然,在追求艺术形式现代感的同时,也并不笼统地一概否定那些精致富丽的格调,对于某些特定的装帧,也还可以有意地借用这种表现手法。艺术形式历来存在着繁简之分与朴华之别,一部分精美典雅,另一部分简约纯朴,但书籍或其他出版物的装帧则更适合于后者。

2.质朴之美

质朴是自然之美的本原,是“天然去雕琢”的“修饰”,是一种艺术品质。质朴与华丽分别建设、体现、创造着美,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质朴具有以下特点:(1)隐蔽性。质朴具有隐性,华丽具有显性。因而质朴产生的美需要人们通过认识来体会,而华丽的美则可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得以领略。(2)不张扬。质朴不喜声张,不需修饰,体现出从内到外的惯性本色。一部分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其产生的美,另一部分读者却需要一定的时间接触方可认识并承认。(3)生命力长。质朴比华丽具有更长的生命力,华丽有保鲜、保存的特点,一旦保鲜、保存到期便会衰弱,而质朴不受此特点约束。(4)内涵丰富。质朴依靠其内在之实而产生意蕴。内在品质丰富与否、优劣与否都对它产生影响。

出版物外在设计质朴之美倡导的是真善美的设计理念,如纯真朴实本原的内容、善良人性真诚昭示的造型、流露自然质感的材料肌理等。日本装帧艺术家菊地信义曾就不少出版社关于封面塑料压膜的要求持反对意见。他说,压膜固然可以增加封面的强度和光洁度,但千篇一律地压上膜,弄得全部都那么光滑,失去了各种材料肌理的不同质感和触觉,也会失去质朴之美。为此,他连续3年对各出版社委托他设计的书籍完全不压膜,并大胆地开拓包括商业包装用纸在内的多种具有粗糙肌理的、并非专用的封面印刷材料,终于形成了一种质朴的个人装帧风格。如由中日合作出版的《中国丝绸之路》一书就是其中一例。

3.抽象之美

抽象之美是一种非具象的传统形式美感。如工艺美术中的几何图案、建筑艺术、书法、抽象派绘画与雕塑等。它与物质形态的自然描述有着质的区别。抽象的形式是为了表达某种信息,调动读者的想像,从而满足读者精神上的享受。从它所创造的意境和形成的氛围而言,提供给读者的是更多的思维和艺术想像空间。

抽象并非随心所欲。它遵循一定的章法并受设计者本身条件的制约。如,设计者的生活感悟能力、文化传统研究功力、艺术规律驾驭能力等。

抽象是一种逻辑方法。编辑能够抽取出版物中某个或某些属性而撇开出版物的其余属性需要对作品作分析、综合、比较的思考,使抽象之“物”再现事物的整体性和具体性。它排除了出版物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凭点、线、面、块、色彩等抽象形式组合成一种美。抽象美有助于扩展艺术表现领域和手段的多样化,使读者得到广阔、深远、朦胧的印象,产生联想、体味和补充,从而获得美感。

装帧设计中的编辑

任何出版物都要经过装帧设计,所有的装帧设计都由编辑完成,无论是文字编辑还是美术编辑都参与了出版物的装帧设计,但在不同的环节,二者所担负的责任大小不一样。现有的书籍出版体制,将装帧设计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文字编辑决定书籍的开本和装订形式,美术编辑进行封面设计。然而,出版物的装帧设计不是一个可以各行其是、各负其责的简单从事的包装程序,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才能完成。文编、美编配合得好,出版物设计意见较易统一,作品成果出来得快,反之,易使出版物内容与形式割裂,成为遗憾之作。

一、文字编辑在装帧设计中的责任

1.主动与美术编辑沟通

文字编辑应主动加强与美术编辑的沟通。首先,因为他们是出版物的“责任编辑”,在经过了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一系列环节之后,很容易对出版物产生感情,这种情感交流有可能影响美术编辑的创作;其次,文字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对装帧设计有用的资料,这些资料也会对美术编辑产生影响;最后,文字编辑与作者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在多次接触中增加了对作者性格、能力和气质的了解,一般而言,作者心理特征常常与作品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应该成为美术编辑参考信息的一部分。同时,文字编辑通常也会征求作者对出版物设计的意见,这些意见也必须为美术编辑所知晓。因此,无论是从“责任编辑”的角度,还是从出版物“助产士”的角度,文字编辑都应主动加强与美术编辑的沟通,取得美术编辑的理解,当然他们更希望美术编辑能将自己的这种良好愿望转化成设计动力,为出版物绘制一帧美观的封面。

2.决定出版物的外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