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编辑人员的职业意识,是指图书编辑人员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本职工作的一种特定思维。它通过感性过渡到理性,产生一种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自然形成一种特有的思想能力、创造能力。是否具有职业意识是编辑人员是否进入本职工作状态的反映。只有调动全部的热情投入到编辑出版活动中才会时时刻刻观察到工作之不足,思索改进之方法。正如敏锐运用到工作中产生一种职业的敏感力一样,具有职业意识的编辑出版者都会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无限的热爱,当他将所产生的这份职业敏感投入到工作中并进入状态时,迸发出的创造力最大,会由一点思想火花带来一片绚丽天空,给编辑出版业带来无限生机。活跃于30年代出版界的编辑家赵家壁先生突出的编辑特质就是敏感。他总能把握住对出版界先进经验的整体认识,保持对先进编辑技艺的感觉,创造出新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出版物。当然,人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一旦占据重要位置,一般外力不容改变,但职业敏感却往往能战胜这种定势,突破常态,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责任意识
编辑的责任意识是指编辑在出版工作中所具有的对国家与读者的责任感。
责任意识是编辑工作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它包括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政治敏感力、全局观念等对党和国家的责任,也包括出版物内容与形式方面对读者起的引导、教育作用。换言之,如果编辑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能坚持出版工作的政治导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就是具备了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例如,编辑在处理作品中有关党和人民的利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宗教信仰和涉外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时旗帜鲜明,就是对党和国家责任意识的最好诠释。社会主义国家的编辑出版事业要求每一个编辑都把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作为出版的最高准则,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保证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凡是作品中涉及重大原则问题时,都应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违背国家利益。
编辑的责任意识还包括对读者负责。通过编辑的创造性智力劳动,选择、加工和传播人类文明和文化,为读者介绍更多的优秀之作。巴金先生认为,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更多的好作品介绍给读者”。他编的《文学丛刊》等大型丛书,向读者推荐了大批优秀作品。其中,鲁迅的《故事新编》、曹禺的《雷雨》等都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他这种对读者负责、全心全意为了读者的编辑意识与时下某些编辑粗制滥造、马马虎虎、满不在乎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从社会的角度强调编辑的责任意识,其目的在于发现和培养作者,满足、引导和提升读者的阅读品位,创造和积累文化。从编辑的角度强调编辑的责任意识,其目的在于保证出版物内容正确、丰富、精彩。无法承担这一责任者不应做编辑,即使是成了一名编辑也决不会是一名优秀编辑。
编辑的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图书评选工作进行检测。一年一度的优秀图书评选工作大致经过了以下评选程序:图书评选资格审查、质量自检结果复核、交叉质检审读、分组评议、大会评议及投票表决。尽管每次参评图书都通过了各单位的质量自检,但在交叉互检中仍有若干种图书因编校质量不合格而遭淘汰。(如果时间更充裕,评委的交叉审读更详尽,则淘汰率还会更高。)评选是一次检阅,编辑理应精挑细选自己的代表作去参加评选,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表面上看是漏校率高所致,然而说到底还是编辑责任意识问题。如果连参评图书都存在难以容忍的舛误,那其他图书质量便可想而知了。
编辑责任关系重大。编辑要尽职尽责,要十分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权利。在从事各项活动时,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理解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职业责任之间的内涵,深入考察和综合权衡主、客观条件,慎重抉择书稿及编辑加工时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编辑的责任表现在他对编辑工作性质的理解上。编辑工作本身具有行为支配和选择标准的意义。在当代社会,责任意识成为一种控制编辑行为和指导编辑工作的伦理力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图书市场的竞争,编辑工作方式的变化,凡具有责任意识的编辑,都应自觉抵制与党的出版政策相抵牾,对社会发展、读者阅读无益的书稿,注重编辑责任意识,推动出版事业的繁荣和编辑工作的进步。陆费逵先生曾说:“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都大。”这种责任意识构成了他优秀出版家的品质。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先生,为了做好出版工作,竭尽全力,搜集海内外有价值的图书版本,最终建成涵芬楼,并使之成为闻名于上海甚至全国的东方图书馆。王云五先生3年之内读完35巨册《不列颠百科全书》。戴文葆先生在编辑吴晗的明史著作时,在北京图书馆查考了几百万字的《李朝实录》。1998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9版《新华字典》的错误率为零。正是这些编辑的强烈责任意识,给后世留下了光辉典范。
编辑的责任意识往往体现在他所编图书的出版上,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创造价值利润,从而为社会文化建设,抵制不良行为,维护社会公德,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介意识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连接着上游的精神产品生产,下游的精神产品转化。字面上“中介”二字是中性的,仅是作为双方之间的连接点进行传递工作,但对实际的编辑工作而言,绝对没有仅连接两端那么简单,编辑的中介意识并非像其词汇性质那样中立、消极、盲目,而是包含了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思想内涵。
1.中介意识强调积极性
单纯说“中介”,即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两端沟通者,与书评、新闻评论、文学评论等的评介有着某种相通之处。即它们都是在描述中进行评论的。而编辑的中介区别于书评等评介的重要一点就是它并不是客观的陈述与评论。它是站在社会出版或读者的立场上对书稿作出选择的,这种选择非消极而是充满积极因素的。“介”者,参与、加工也。不能与作者取得共鸣者自然无法参与进去,没有明确的编辑思想者也无法对作品进行加工。
2.中介意识强调创造性
一般中介性的工作只要为双方牵线搭桥即可。如职业介绍、婚姻介绍等,无须强调创造性。有的甚至因为增加了创造性反而造成用户的不信任感。但编辑的中介意识强调创造性,作者的书稿通过一定的修改可以适合更多的读者,可以使作品更有特色,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如果编辑能够站在社会出版的立场上进行审视,进而创造性地提出审读意见的话,便可以为作品的正式出版发挥更好的效益,产生更大的作用。
3.中介意识强调主动性
编辑的确是一种中介,但这种中介非被动而是充满主动性的。
被动地等待不会“碰”上优秀稿源。即使“碰”上也纯属巧合。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出击,确定选题,寻找适合读者需求的作者,将已出版的作品主动拿到社会上去征订,让读者知晓,才可能成功。选题主动、组稿主动,才会为图书赢得市场先机,这种中介也才会沟通读者或市场。
总之,使书稿转化为书籍的必要中介,就像酶在人体中作为生命成长转化的必要中介一样。只有强调中介意识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编辑的任务才会完成圆满,编辑的劳动才会得到承认,出版才有地位。
三、服务意识
编辑是社会文化的生产、积累、传播者。从作者来说,编辑是作品的“助产士”,没有编辑的劳动,稿件永远不会有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的可能。从稿件的修改到编排,从内容的构成到形式的取舍,编辑忠心耿耿,怀着与作者一样的期待,盼着作品早日“出世”。然而,一旦作品发表,读者记住的仅仅是作者的名字,即使作品获大奖,读者也难以对编辑产生深刻印象。所以有的作者将编辑这种呕心沥血、为他人作嫁的劳动称之为“水泥柱里的钢筋”——光使劲,不露面。这是作者所体会的编辑服务意识。
从社会与读者来说,能够有专门机构、特定人员从头到尾全方位考虑文化发展宏观规划、指导阅读,实为社会、读者的幸运与骄傲。一种需求产生,紧接着有满足这种需求的服务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就像思想上的航标、生活中的维生素、学习中的良师益友一样,读者时时处处都感到方便,书籍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前人基础上的发展,如果没有编辑工作,社会文化何以为继?读者生活何以发展?这一切的顺理成章,靠的就是编辑的作用,是编辑的服务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生活,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读到的每一本脍炙人口的文化作品,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素质转变,依靠知识武装起来的智慧大脑,这些无不让我们感到书本的可爱,而正是编辑的劳动才产生了可爱的书本,这就是我们赞美编辑的理由。服务意识几乎与编辑与生俱来的职业意识同时产生。
其实,并非一定要强调“编书有名”,正如农民生产了粮食、工人生产了布帛,却从来没有要求署上自己的名字一样,编辑服务本是编辑工作性质所要求的,并未一定要追求与作者同等的名誉。
而“作者”与“编辑”也早已成为区别得十分清晰的两个概念。
但是,编辑是否具有服务意识,或服务意识强弱与否,却可通过所编辑的图书反映出来。假如没有服务意识,就必然不会顾及读者,就会产生类似于书籍辅文可有可无,书籍插图一概麻烦,一味追求高档次、装帧豪华而不顾读者购买能力,照顾关系作者,发表职称论文等的行为。正是基于此,强调编辑服务意识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编辑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中介意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如果对中介意识领会得较透彻,就可强化服务意识;如果服务意识增强,同样会促进对编辑中介性质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服务功能完成得好,中介工作也就顺利。二者都是通过对读者的尊重来发挥文化建设与传播作用的。
四、市场意识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编辑职责正在由传统只管编书不管发行逐渐向必须承担一定经济风险过渡,编辑参与了图书生产、图书宣传、图书销售、收集反馈信息的全过程。
市场意识是现代出版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与出版、经营与管理实践活动中凸现的一种新的编辑出版理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编辑人员自觉不能坐以待毙,但如何参与却是一个新鲜课题,足以引发编辑人员的深层思考。
市场意识并非是指编辑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以市场为导向。当然,不以市场为导向,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尊重市场法则,也不意味着可以违背市场规律。编辑工作中有许多营销行为,只有在编辑确实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才可能更有目的性,才可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1.市场意识必须体现在编辑全过程中
编辑市场意识即是指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编辑所具有的与市场相吻合的行为观念。它体现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对图书商品属性的总体把握以及与此有关的图书选题策划、营销宣传、最佳出版效益等方面。
计划经济时代,出什么书、怎样出都由行政管理部门决定,编辑只要按照固定的模式仿制即可,图书一经做好,编辑工作即可完成,无须关心谁来买、卖了多少,也无须关心自己以及出版社的营利情况,亏损有国家财政作支撑,真正是一份硬梆梆的铁饭碗。在这种计划体制中,无法发挥编辑个人的聪明才智,也无须竞争,养瘫了机构养懒了个人,长此以往,必定没有生机、失去活力。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图书选题还是出版数量,也无论是编辑还是出版社,都被放置于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迫使所有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调动能力,发挥能量,跟随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旋转,稍不留心便会落伍直至退出市场。因此,市场意识必须紧紧伴随编辑全过程,即使是拟定书名、版式安排、辅文配备、纸张选择等过程,也都与编辑市场意识有关。
市场意识体现于编辑选题策划环节中。可以说选题的过程也就是熟悉市场、了解市场、帮助决策的过程。获取市场信息是从事选题策划工作的基础。市场了解得越彻底,选题获胜的把握就越大,市场赢利的空间也越大。因此,市场意识不是说有就有、说重要它才显得重要的。编辑参加各种图书订货会、积极跑书店、与读者面对面交谈、与书店工作人员交谈,都是了解市场的有效方式。而这些手段在计划经济时期往往被忽略。一旦选题确定了下来,落实作者、落实书名、核算成本也都能反映编辑的市场意识强弱与否。特别是图书定价,定价过高会“吓”走许多读者,而如果没有读者,即使再好的选题计划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图书编辑加工环节同样也需要编辑的市场意识。图书编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版部门的社会与经济利益。有市场意识的编辑会在处理图书版式时尽量选取读者喜爱的方式;在决定开本大小时,从读者对象、图书内容性质、时代感上去考虑;在处理字体字号等“小”问题时,照顾到读者对象的具体情况;在封面设计时,与美术编辑进行融洽沟通,处理好艺术性与读者审美水平的关系。
当然也包括审读全文时,对文章布局谋篇的结构、主题内容的揭示、论点与论据的考证的社会眼光。有的出版部门为了便于收集读者信息,书中附一张征求读者意见表。这是市场意识的积极反映。
过去图书编校中编辑多从个人角度出发,“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即使是出版时间都成了重要的市场意识指标,正如某些书需要“抢”占市场一样,“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如果没能把握好出版上市时间,会贻误销售最佳时机。
编辑过程中的编后环节依然必须强调市场意识,如图书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