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093

第93章 良禽择木而栖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倘若遇到一个不赏识你的上司,整天度日如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你使尽浑身的解数,也永无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弃暗投明、改换门庭也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天下之大,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中国著名谋略家吕尚,就是一位“跳槽攀高枝”的行家。吕尚又名姜子牙,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姜子牙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的诸侯周国迅速崛起,国君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励精图治有代殷商之势。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带领卒,虽然职低位卑,却处处留心。他看到纣王沉湎酒色,荒废国政,几次想冒死进谏。一则想救民于水火,二则可以因此受到纣王赏识,求得高官厚禄。然而姜子牙后来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丧生,只好把话咽回肚中。他料定商朝气数将尽,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为纣王殉葬。于是,他决定另攀高枝,改换门庭。

当时,姬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姜子牙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便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钩钓鱼。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姜子牙并非要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静观世变,待机而行。

这一天,姜子牙听说姬昌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这时候,姜子牙还是个无名之辈,姬昌当然不会认得他,但姜子牙却见过姬昌。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姜子牙故意把鱼钩提离水面三尺以上,钩上也不放鱼饵。果然,姬昌觉得奇怪,便走上前问道:“别人垂钓均以诱饵,钩系水中。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

姜子牙见姬昌对人态度谦和,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进一步试探道:“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是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姬昌。”

姬昌闻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姬昌的心迹看得这么透彻?定然不是凡人!连忙躬身施礼,说道:“愿闻贤士大名?”

“在下并非贤士,老朽吕尚是也。”

“刚才偶听先生所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不瞒先生,足下就是你说到的姬昌。”

姜子牙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地说:“老朽不知,痴言妄语,请你恕罪。”

姬昌连忙诚恳地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无道,天下纷纷,如先生不弃,请你随我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

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随即同姬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姬昌如鱼得水,相见恨晚,回宫之后,立即拜姜子牙为太师,视为心腹。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姜子牙略施小计便攀上了姬昌这棵大树,弃暗投明,跳槽做了周国的太师。倘若他报定忠臣不事二主的陈腐观念,恐怕到老死也不过是纣王宫中的一个小官,永无出头之日。真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攀高枝乃是人之常情,犯不着为此而大惊小怪。为了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多谋几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