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088

第88章 借刀杀人不见血

汉文帝时,袁盎和晁错一向合不来。只要晁错在座,袁盎总是回避,袁盎在座,晁错也总是回避,两人从不同堂讲话。汉景帝即位,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他派遣官吏调查得知,袁盎曾私自接受吴王刘濞的钱财,就向景帝报告,景帝便把袁盎免官为庶人。

吴、楚等诸侯王发动叛乱。晁错又乘机想置袁盎于死地,他对丞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不少钱财,专门为他们辩护,说他们不会造反。现在,吴、楚都已经造反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应该把袁盎抓来审问,察知他的阴谋。”

丞史却说:“吴、楚当初还没有造反时,要是处置袁盎,或许还能阻止他们造反。现在都已经反了,再去处置袁盎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再说,袁盎好歹也是个大夫,不见得会有什么阴谋。”把晁错给挡了回去。

晁错正在犹豫不决时,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袁盎。袁盎心里很紧张,心想:好你个晁错,你一次又一次和我过不去,现在又要加害于我,我也不能坐以待毙。他连夜找到窦婴,商量这件事该怎么办。窦婴曾位列三公,是朝中重臣,不久前就因为吴、楚之事被免官在家,他对晁错早就恨之入骨。现在袁盎找上门来,他便如此这般地给袁盎谋划了一番。

窦婴虽说已免官,但地位、影响还在,他将此事直接向汉景帝奏报,意思是说,吴、楚之所以造反,其原因袁盎最清楚,可召他上朝。袁盎上朝时一看不觉一惊,原来晁错也在。他只得说:“吴王既可铸钱,又可煮海水制盐,这么富足,怎么会造反呢?”还说他有计谋,可以退吴、楚兵乱。景帝紧追不放,忙问何计。袁盎说:“军机不可泄露,不便让人听到。”景帝只得把左右屏去,晁错无奈,只得悻悻离去。

袁盎四顾无人,便低声对景帝说:“臣听说吴、楚连谋,彼此书信来往,无非是为了封地之事。偏偏出了个晁错,提议要削掉藩王之地,对其造成威胁,他们造反是冲着晁错而来。只要陛下将晁错处斩,赦免吴、楚各王,归还故地,他们定会罢兵谢罪,安然无事。要是这样,还用得着派兵征伐吗?”

景帝心里清楚,晁错是上过“削藩”之策。见袁盎这么一说,希望就此息事宁人。于是,立即召中尉入宫,授予密诏,令其入御史府传旨召晁错进宫。没想到,车没把他拉到宫中,却拉到了长安东市。当晁错明白过来时,他的脑袋已经落地了。

袁盎在晁错的逼迫下,借皇帝这把刀,杀了自己的政敌。借刀杀人,是借助外力达到个人目的的策略。作为一种行动谋略,它要求当事人必须准确判断各方实力与利益,善于先谋后动。

杀人者可以分成愚笨与高明两类。愚笨者杀人,自己亲自出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虽然自己感到痛快,却难逃报复的魔掌和法律的制裁。高明者杀人,自己并不出面,而是假手于人,这样不仅达到了杀人的目的,而且转移了视线,落得个两手干净。

“杀人莫见血,见血非英雄”,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