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154

第154章 心中自有“照妖镜”

人们通常所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为官清廉,奸术自败。历史上许多清廉的官员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将辨奸之术运用于为官从政之中,使一个个奸人落入法网。下面几个事例就足以说明了辨奸之术的重要,可为我们作鉴。

(1)系绳弃井

尚书李兑出任邓州长官,有富人责打其仆人至死,系绳子径弃井中,以自缢作为解释。

李兑说:“投井固然不能自缢,自缢又岂能投井?这一定是官吏受到贿赂,教富人这样说使其不承担责任罢了。”不久查明,果然如此。

(2)哭井知奸

丞相张升以朝官出任润州长官,有一妇人,丈夫外出数日不归,忽然听到菜园井中有个死人,去到井边一看,便号哭说:“这是我的丈夫!”于是立即报告官府。张升令属下吏役召集邻里到井边看是她丈夫不是,大家都说井深不能辨认,请捞尸体来验看。张升说道:“大家都不能辨认。妇人独何以知道尸体是她丈夫?”遂把她逮捕起来交给所管机关审问,果然是奸夫杀害了她的丈夫,而妇人是参与其谋的。

(3)自伤诬人苦肉计

楚国春申君的结发之妻叫做四甲,妾叫余。余为了谋得正妻的地位,她有一次抓伤了自己的脸,说是四甲抓的,春申君便打算把结发妻夫人的地位取消。后来通过他仔细辨问,方才真相大白,余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上瞒下骗法

唐朝时,武则天归政给中宗皇帝,中宗只知淫乐,不理朝政,凡出圣旨,皆由上官婉儿代笔。韦皇后通奸武三思,迫害忠良,但皇上圣旨总必经中书省下达。武三思与韦皇后、上官婉儿三人合伙造出一种墨敕,只说由中宗手谕,不必经中书门下。

由于中宗手谕由婉儿代笔,大臣们不能分辨哪是皇帝的真手谕,他们三人用这种瞒天过海的方法,先将中宗庶子谯王重福贬为均州刺史,又用一道墨敕将奉迎他们的郑普思、叶静能授为秘书监国子祭酒。就这一个墨敕,他们上瞒中宗,下骗大臣,干尽坏事。最后阴谋败露,他们终究没有逃脱覆灭的下场。

社会生活充满了复杂性,有时候其险恶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有所防备,明辨忠奸,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加强积极防卫心理,并不是要人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交往,也不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闹到“谈虎色变”、谨小慎微的地步。只要我们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头脑中装上防骗这根弦,做到热情而不失控,真诚而不轻信,那么形形色色的骗局在你面前都将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