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便秘腹泻痔患者的饮食
22099200000032

第32章 腹泻患者的饮食要求

凡是食物在肠道内运行过速,未及消化就被排泄,因而粪便稀薄,便次增多者,都称做腹泻。

腹泻有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者一般与感染或食物中毒有关;慢性者大多由肠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所致,少部分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在急性腹泻期间,有时需要短暂禁食,以使肠道得以休息。脱水过多者,需要输液治疗。当腹泻有减缓时,就应供给细软、少油的饮食,如藕粉、细挂面、软面片、稀粥及菜汤或果汁。这些食物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可补充维生素C。应禁食易使肠蠕动及肠道胀气的食品,如蜂蜜、生葱、生蒜、黄豆等。

慢性腹泻患者的饮食,宜精心配制,灵活掌握。一般饮食原则应当是少油腻、少渣滓、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烹调方法以蒸、炖、煮。烩为主,忌用炸、爆、煎制菜肴。优质蛋白质食物中鱼、瘦肉、蛋类及各种豆制品少油腻、富营养,可适当选用。为了增加维生素C又不使腹泻加剧,可选用合纤维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罗、苹果泥或煮熟的苹果。

慢性腹泻有脱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开水,以弥补水和盐分的损失。慢性腹泻如出现急性发作,应按急性腹泻的饮食原则处理。

慢性腹泻者身体抵抗力较差,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及隔夜食物,不随便在外面饭店用餐等。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

(l)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

(4)不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看法,急性腹泻时应该不吃不喝,这样腹泻就会减轻。因为吃得越多,喝得越多,腹泻就越频繁。其实,对腹泻患者要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总的饮食调节原则是清淡饮食(低脂肪、低蛋白质),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刺激性食物(如乳制品、辛辣食品、包括大蒜头等)。

有关专家建议,在腹泻症状仍未能控制时如炎症急性期,应少食以减轻胃肠负担,不应过早地进行所谓“补”的饮食,而在症状控制后的恢复期,才逐渐加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病程较长、体质较差者,可给予要素饮食(不必经消化即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病情较重者要考虑禁食,改从静脉补充各种营养成分(胃肠外营养)。

当然,病因不同的腹泻饮食调节也有不同的区别。急性胃肠炎的腹泻一般恢复较快,饮食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米汤或稀粥)为主,如症状较重则应短期禁食或仅口服糖盐水;以利于腹泻的恢复。

通常来说,成人轻度腹泻,可控制饮食,禁食牛奶、肥腻或渣多的食物,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而小儿轻度腹泻,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的,用等量的米汤或水稀释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2天,以后恢复正常饮食。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粥、面条或烂饭,加些蔬菜、鱼或肉末等。

此外,对肠易激综合征(过去也叫过敏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饮食上应注意避免敏感食物(如对某一特定食物不能耐受、一吃鱼或水果就腹泻)及产气食品,如奶制品、卷心菜、豆类、含气饮料及面制品、洋葱、葡萄干等。

像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糖尿病、胃大切术后、乳糖酶缺乏症等引起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慢性稀水样便或糊状便,常飘浮油脂层或油花(也叫脂肪泻),伴有消瘦,乏力、贫血、水肿等,对此类患者给予低脂、高蛋白质饮食,脂肪量控制在正常的一半或更低水平。饮食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腹胀肠鸣者应少食糖类食品,不能耐受牛乳的乳糖酶缺乏症者改食酸奶即可纠正腹泻症状。

总之,慢性腹泻患者应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食物谱,慢慢调养好肠胃,并服用一些健脾养胃的中药、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