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防汛抗旱
22096300000006

第6章 自然灾害(1)

什么是自然灾害

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子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km2,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我国已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依靠科技,不断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在防灾减灾中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信息发布。

大多数气象灾害属于有一定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开发和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拓展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途径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是提高减灾水平的重要环节。尤其要加强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的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未雨绸缪,制订详尽应急预案

通过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悉掌握预案,把应急预案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是自然灾害应急的关键。

防灾减灾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各部门积极有效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交通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以人为本,分类应对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浓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害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分类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台风可能影响的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停运、封闭措施,车辆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当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打滑。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的“麦莎”台风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登陆前后又处于天文高潮时段,使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和福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和汛情,共造成上述7省(市)不同程度受灾。但是,根据灾害预警信息,沿海省积极组织避灾减灾措施,仅浙江省就组织转移了124万人撤离危险区,船只4.13万艘回港避风,大中型水库、河网预泄水量超过1亿m3,各类水库拦蓄洪水8.32亿m3,全省死亡、失踪人数共为5人,该次台风影响特别严重的台州市,无人员死亡,这在历年严重影响并登陆浙江的台风中是空前的。

另外,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对一些气象灾害,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可以组织开展人工局部影响天气试验,有效抵御和减轻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四)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全民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使得普通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可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

通过宣传,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同时,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要确保公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收到灾害预警信息,使他们有时间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农村防灾

人类在自然面前仍然是渺小的。人类对待自然正确的态度、经济社会正确的发展道路都必须是尊重和适应自然规律,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利用不断进步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以及日益完善的社会制度,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解决农业与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努力也应当是多方面的。

首先,必须把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各级政府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从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长期繁荣和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上存在的信息不畅、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等薄弱环节。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城带乡、以村为基本单位的思路,加快建立县乡村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组织体系,重点加强村级有组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每个村都要指定一名有一定科技水平的专门人员负责灾害警报接收和传递人员。在自然灾害频发且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要积极组织重大灾害应急演练。全国各县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上的基础作用,切实承担起各县灾害防御规划、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救灾抗灾等重要任务。

其次,必须重视解决农村预警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重大灾害性预报警报能够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民。预报警报能否快速准确的传达到最需要人的手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采取防御措施,是避免和降低灾害损失的关键因素。农村与城市客观上存在着数字与信息鸿沟,要把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必须针对农村地区相对偏僻,农民居住相对分散,关键农事季节十分忙碌的客观实际,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电话、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向农村发布和传递气象预报警报信息,同时针对偏僻山区、海区、牧区缺乏现代通信手段的客观实际,各级政府也都要大力支持涵盖专用电台、公共广播、移动式警报器等的预警服务发布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要尽可能免费为每个行政村和相对集中的居住点配备警报接收系统。

第三,加强农村灾害防御规划、农民防灾减灾宣传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符合自然规律的乡村规划和建设是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前提。各级政府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从源头上遏制自然灾害对农村影响的高度出发,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的自然环境论证和灾害风险评估,合理安排农村各项建设布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减轻各类灾害对农村正常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要针对农民整体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应用科学和技术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等客观实际,加强各类自然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把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地告诉老百姓,也要把如何趋利避害的科学措施全面地告诉老百姓。在突发性自然灾害来临时,使农民及时掌握预警预报信息,正确运用防灾减灾知识,不再恐慌,不再被动,最大限度的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必须扩大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的覆盖面,提高农村预报预警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国家应当加大对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建设的投资力度。要针对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监测站点稀少等制约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的客观实际,进一步完善各类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加快填补乡村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要素监测的空白,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覆盖90%以上农村地区的乡镇各类自然灾害观测站网。要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切实增强山洪、滑坡、泥石流、雷电、龙卷等易导致伤亡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细化预报预警地域,延长预报预警时效。

此外,还必须切实加大对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在农村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部门协作、区域联防。

农村洪灾地区存在哪些对防控疾病不利的因素

灾情以洪涝、山体滑坡、倒塌房屋和人员伤亡为主。洪灾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疾病的流行提供了孳生地。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尤其重要。

灾区停水、停电,部分灾区的交通、通讯中断。卫生机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乡镇卫生院在洪水中被淹,医疗设备和药品被淹,冷链设备如冰箱和冷背包被洪水浸泡,医院失去救治能力。

部分受灾村民食品短缺,营养缺乏,饮用水受到洪水的污染。

基层政府只重视防水,不重视防病,由于通讯中断,疾病信息不畅通,救援资金缺乏,灾区消毒剂、洗涤用品及药品供应不足。

政府应该怎样应对洪灾后的疾病控制

政府制定洪灾预案时要意识到控制疾病发生在抗洪救灾的重要作用,如果洪灾中发生疫情,是整个抗洪救灾的失败,力争大灾之后无大疫。

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救灾防病的领导,加大防病物资的投入。如帐篷、消毒剂、药品、粮食、水、洗衣粉、肥皂和口罩等物资的供应。应实行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的抗洪救灾工作,防治疾病成为抗洪的重要工作,应成为资金、物资分配的重点。

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做好灾后防病工作。发挥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作用,落实饮水和环境消毒。组织村民实行灾害自救。

由于没水没电,天气炎热,淤泥和垃圾清除滞后,蝇多,发生疾病的风险很大,建议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组织人力清理淤泥、垃圾和动物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