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22088900000065

第65章 拜干亲择吉

在风风雨雨的自然界,人是非常渺小的,有的孩子体弱多病,有的孩子聪明异常,父母对这样的孩子有更多担心,惟恐养不活,一定要寻觅干亲共同护佑,以求吉祥长寿,平安成长。

生身的父母只有一个,可过去的孩子同时有两对父母,这就是带孩子认干亲的习俗。干父母,既包括活着的,也包括故去的历史名人,甚至有些地区拜认某些动植物乃至无生命物为干父母。

拜干亲的一般习俗

干父母又称义父母、干爹干妈、寄父寄母、过房爷娘等。认干亲的习俗较为普遍,各个地域不尽相同。一般都是双方先谈妥,然后孩子的父亲备好礼物到干亲家。干爹干妈接受孩子的礼拜,送给孩子碗筷、长命锁等礼物,并为小孩命名。有趣的是有的地区认贫穷的乞丐为干爹干妈,《新繁县志礼俗志》载:有的孩子认干亲,先备酒肴伺于道路旁,求路过者起名。孩子和干亲只有一次交往,只祈求给取一名字而已。乞丐往往以“贱头贱脑”四字作答。因为乞丐走街串户,挨家乞讨,吃百家饭,生命力非常顽强,孩子的父母期望孩子能借乞丐起名增加孩子的福分。

已经故去的名人也可作为干亲。例如苏、锡、常一带大名鼎鼎的一位老寄爷(干爹),便是一位古代历史人物。无锡甘露镇北街有一座“甘露寺”,寺内的主人是一尊端坐的塑像,他就是隋朝司徒陈果仁,被当地人尊称“老寄爷”者。他生前为官清正廉明,政绩卓越,不幸被奸臣所害,服毒致死,故面色呈紫褐色。周围三省一市皆有到此认“老寄爷”者,历久不断。

拜其他为干亲

更为有趣的是,民间还有拜神鬼、动植物,甚至无生命物等为干亲的。

神:江苏有人为小孩拜认神佛为寄父,称为过寄。过寄时,父亲进庙烧香,将一装有小孩年庚的红布袋(俗名过寄袋)悬于神佛橱上,寺僧为小孩取名,譬如神佛姓金,即名金生、金寿等。此后每年年终,寺僧要给小孩送年夜饭,三年始毕;父母则常率小孩至庙拈香,呼神如寄爷。至小孩成年完婚后,才将神前过寄袋取回,名曰“拔袋”。

鬼:浙江杭州一带,小孩有拜无常鬼为干父的习俗。传说是无常鬼奉阎王爷派遣拘摄大限到者之魂,子女寄拜于他,即可不被拘魂而得长寿。

动物:浙江义乌南乡山区盛行小孩刚生下就认家畜为爹娘的习俗。如有的妇女生了第一二胎都不能养活,在下次临产时先祭拜猪栏土地菩萨或牛栏神爷,拜认他们为父母。

植物:寄拜的植物一般有树和竹。例如浙西有拜古树名木为“干爹”的习俗。因为他们的父母相信,古树参天,根深叶茂,福荫极广,一旦拜作“干爹”,就能保佑娃娃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无生命物:例如鲁南,普遍有为小孩长命,敬石婆婆、拜石婆婆为干娘的习俗。他们认为拜石头为父母,得到石头的保佑,就能像石头一样平安免灾。

“拜干亲”这种保育择吉习俗,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我们仍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的本质都是对生命的爱护,对自身生命的关注,对历史延续的执著,却又用如此脆弱的方式。虽然,无论古今,这种习俗具有增强人们情感与联系的正向作用,但无论如何,对人的真正的纳喜毕竟无济于事。

延伸阅读

转椿树

在河北省南部,有一种叫“转椿树”的风俗。它多发生在一些矮父母、矮子女的家庭。

除夕之夜,夜深人静之后。矮人儿就悄悄跑到白天瞅好的一棵挺拔直溜的椿树前,围着树身转圈儿。只能正传,不能倒转。边转嘴里还要边唱着小曲儿:“椿树椿树你好香,正转三圈跟着长,今年我若长了个,明年给你烧柱香。”转完,不回头,一溜小跑奔回家,如果路上碰到人或回头看,就不灵了。据当地传说,选择这种时刻,是因为天地神灵和人一样,要欢庆佳节,心情舒畅,最容易给祈祷人赐福。

但许多矮人,年复一年地转椿树,个子却总不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