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偏方治小病,烦恼一扫光
22047400000022

第22章 生活老偏方,人人生活有一手(4)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情况是鱼刺已掉,但还遗留有刺的感觉。所以要等待观察一下,如果仍感到不适时,一定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这也是鱼刺刺伤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

上面的两个小偏方虽然有效,但是,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做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电脑一族视力差,快用玉米解烦恼

症状:视力下降

经典老偏方:1.玉米;2.桂圆水;3.菠菜猪肝汤

整天面对电脑的人都知道它的危害,面色暗沉,加速衰老,这些都是表面的;长期面对电脑,使你的视力在不知不觉中下降,流泪、困倦的现象更是经常性发生,那么,该如何护眼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小偏方,方便又有效。

偏方一,黄玉米

众所周知,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是大米的10倍。大量的纤维素能刺激胃肠蠕动,缩短了食物残渣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加速粪便排泄并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对防治便秘、肠炎、直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百克玉米含叶酸12微克,是大米的3倍;钾为238~300毫克,是大米的2.45~3倍;镁为96毫克,是大米的3倍;并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硒、维生素E等多种抗氧化剂,因此,玉米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玉米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含有丰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胡萝卜素的一种),它们虽然不是营养素,但作用却胜似营养素,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眼睛中叫做黄斑的感光区域,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中心部位、掌控视力的组织。由于老化,黄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损而遭到破坏的时候,出现了黄斑变性、视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

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保持黄斑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黄色的玉米中才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而白玉米中却没有。所以,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

偏方二,桂圆水

桂圆有恢复视力的功效,你知道吗·桂圆水有一个显着的功效是明眼护目,这也算缓解眼睛疲劳、恢复视力的一个好偏方。

该偏方用到的材料:12颗带核的龙眼干、4颗红枣、1小把枸杞。

具体做法是先将红枣用小刀划上个十字,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马克陶瓷杯中,注入八分满的冷开水。盖上瓷盖子,放入电锅中,外锅放两格水,蒸好即可饮用,长期饮用。你用电脑时,视力就不会成为你的烦恼。

为什么桂圆水如此神奇呢?因为桂圆、红枣是补气血的,气血足,则眼有神。而枸杞能益精明目。所以桂圆水颇受电脑一族的青睐。不过这3样东西放在一起喝可能过于温热,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放点菊花中和,亦有清热明目之功效。

偏方三,菠菜猪肝汤

该偏方需要用到菠菜125克,猪肝125克,熟猪油、生姜、葱白、清汤、食盐、水豆粉、味精各适量。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片刻,脱去涩味,切段,将猪肝切成薄片,与食盐、味精、水豆粉拌匀,将清汤浇沸,加入洗净拍破的生姜、切成短节的葱白、熟猪油等。煮几分钟后,放入拌好的猪肝片及菠菜,至肝片、菠菜煮熟即可,佐餐常服。

柳叶治脚气,真的很神奇

症状:脚气

经典老偏方:1.柳叶泡脚;2.白萝卜煮水泡脚

一般人都会出现多汗、脚臭、脚痒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趾缝间会出现蜕皮、红肿、水泡、裂口、溃烂等症状。炎热的夏天,本来是女孩子穿裙子、穿凉鞋的好时节,可是,如果你有严重的脚气,脚趾间长着水泡,脚趾蜕皮,还怎么穿凉鞋呢?而且,患有脚气的人不仅自己尴尬,还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烦恼。比如,在公交车上、地铁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脚臭熏得只想跳车的经历?反过来想想,这些人也挺无奈的,谁也不想有脚臭啊,如果是脚气引起的,不仅气味熏人,由于会长水泡、脱皮、其痒难耐等,还会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得了脚气是够烦恼的,但是,脚气是怎么来的呢?

脚气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有些人的脚特别爱出汗,还有些人养成了洗完澡不爱擦干脚的习惯。脚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最容易招来真菌,很容易得脚气。

有的人,夏季从不穿凉鞋,一年四季不换鞋,不穿坏誓不罢休,再加上一周都不换一次袜子,这些习惯都容易让人感染脚气。

糖尿病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过敏体质的人,免疫力比较差;还有的准妈妈,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皮肤抵抗真菌的能力下降,也容易感染脚气。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使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脚气。

脚气的致病菌是真菌,生命力极强,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而且对紫外线、放射线等也有相当的抵抗力。真菌对营养要求低,易生长。因此,脚气的预防尤为重要。

一旦得了脚气也不用担心,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治疗脚气的好方法。

偏方一,柳叶泡脚

柳叶味苦涩,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除湿散风之功效。用以治疗脚气,效果不错。可取新鲜柳叶250克,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沸5分钟,先熏蒸患处,待水温下降至能耐受时,再浸泡半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熏泡4~7天可愈。如有脚趾缝溃烂,可将嫩柳叶搓成小丸状,夹在趾缝间,临睡前使用此法,第二天可见效。

偏方二,白萝卜水洗脚

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火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

要想彻底治愈脚气,除了掌握上面的小偏方以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在治疗脚气的同时,要每天坚持洗脚洗袜子,把鞋子放在通风的位置,最好是在脚气治好之后不要穿以前的鞋袜,以免再次感染。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比如芦笋、杏仁、瘦肉、鸡肉、花生、牛奶、啤酒、动物肝脏等,还有麦片、燕麦、玉米等五谷杂粮,以及绿叶蔬菜如菠菜、大蒜等,都能增强皮肤抵抗力。

洗澡有诀窍,皮肤不干燥

症状:皮肤干燥、手足皲裂

经典老偏方:温水洗澡

人的皮肤如何才能保持湿润?必须依赖角质层本身的吸水、屏障功能,以及角质层中所含有的天然保湿因子即氨基酸类、乳酸盐及糖类等的作用,使角质层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维持皮肤的湿润。

可是,到了冬天,西北风一刮,人的皮肤也会由于气温降低,无论是显性出汗还是隐性出汗,都大为减少,人体皮肤的润滑剂皮脂腺的分泌也大大减少,除了婴儿以外,大部分人的皮肤都会比较干燥。

这时一些冬令常见的皮肤病也开始在一部分人群中间肆虐起来。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就自诉全身或者小腿前皮肤瘙痒、干燥、鳞屑脱落,变得干燥,瘙痒难忍。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往往诊断为冬季瘙痒症或皮脂缺乏性湿疹。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的皮肤一到冬季就特别干燥呢?皮肤干燥与皮肤的失水有关,皮肤水分的缺乏又与皮肤的天然皮脂有关,皮肤表面的脂质犹如一件外衣,阻止了皮肤水分的蒸发,使皮肤保持滋润,老年人皮肤变薄,表面的脂质也减少,皮肤自然就显得干燥,冬季冷风又可增加水分的损失,进一步扰乱表皮的脂质平衡,这样干燥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防止冬季皮肤干燥,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偏方,特别有效。这个小偏方就是用温水洗澡。

在冬季,尽管人们喜欢洗热水澡。但是,对皮肤有益的水温是温水,因为热水会将皮肤上的天然油分彻底洗掉,而这种天然油分比你浴后使用护肤品化解干燥要有效得多。冬季洗澡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如果一定要洗热水澡,尽可能使用浴液或温和的香皂。浴后应当在皮肤尚未完全干的情况下,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这样做有助于将润肤成分渗入到皮肤的上层。在那些易发生干裂的身体部位,最好使用力量较强的护肤品,如凡士林。与一般护肤品不一样的是,凡士林可以“封住”皮肤,减少水分的蒸发,对于保护比较干燥的皮肤十分有效。

另外,在家时,皮肤暴露于外的地方较户外要多,北方因为房间暖气的原因,会很干燥,这时候使用加湿器也是解决皮肤干燥的不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