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媒体共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22028200000024

第24章 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3)

一是尊重媒体。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倾听民意,然后据此做出决策。政府要尊重媒体,因为它是民意的表达方式。对媒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要加以重视,认真地解决。

二是相信媒体。一些地方政府不愿让媒体说话,不愿意让媒体多说话,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就突发性事件而言,公众对媒体如何满足知情欲充满着渴求。如果媒体“失声”、“失语”,无疑扼杀了公众的民意,也有伤政府的公信力。需要指出的是,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期间,虽然媒体的话语是构成事件的主体语境,但是政府的声音也决非无从表达。高明的政府要善于将政府意志有效渗透到媒体之中,看似没有政府的声音,而实则引向政府期待的舆论导向。这一过程是按照新闻规律、媒体立场去操作,最终在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形成话语的趋同性。

三是理解媒体。揭示真相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在揭示真相的过程中,要理解媒体可能的出错,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出错再纠错的过程必然接近真相。如果借媒体出错之由,而封堵媒体的声音,那么真相永远不会产生。尤其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期间,相关信息支离破碎,不能期望媒体能够百分百准确地报道事件。若强求准确无误而错过媒体报道的时机,最终受损的还是政府自己。因为缺乏政府支持,媒体报道的信息更难以保证准确性。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掌握着事发地、事发单位最基本的信息,如果不提供给媒体,媒体就必然要借助网络及其他采访形式另行获取信息。这期间出现的偏差就更难免出错,后续影响更大,这形同于政府提供给媒体出错的机会。

时下,一味苛求媒体,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用以回避媒体的手段。这种做法,看似是一种自我保护,实质上无异于对自身的戕害。不犯错误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媒体追问真相的过程恰是对地方政府的善意保护,对于成熟的执政者而言,理解媒体、宽待媒体,也是一种执政智慧的体现。

四是建立良好的官媒互动关系。官媒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重要的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官员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媒体的权利,不能以行政权力干涉媒体权利。尤其对地方政府而言,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当地媒体,无论是官方报纸还是商业网站,它们都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大众媒体,是社会公共资源,是现代文明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所代表的舆论是公众意见,而不应该是地方官员的个人意志。地方政府需要深刻认识媒体地位及舆论传播的规律,以便建立良好的官媒关系。

第三,地方政府的媒体公关战略之二:在制度层面上,建立常态的信息沟通机制。在突发事件爆发时,面对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政府应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布正确信息,说明实际情况。这对制止不良传闻,以正视听,缓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机制,保持常态的信息沟通,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前移机制和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新闻信息发布形式。新闻信息发布是在充分研究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互动规律的基础上,把政府信息和政府意图的传播从“只传不通”到“既传又通”,从只“宣”不“传”,到既“宣”又“传”的制度。

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公众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很多,但对其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有效辨别。新闻发言人可以有的放矢,有取有舍,应对记者们的各种提问,同时也能展现当地政府自信形象和姿态。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政府感受公众的脉搏,及时解释地方政府的立场,占领舆论的先机。

从媒体的心态看,在危机出现时,他们往往要求地方政府提高信息的透明程度,以便让自己的稿件向公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果以新闻发言人为统一出口,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他们在心理上是会有所倾斜的。

另外,就程序而言,发生事件以后,各路记者必然蜂拥而至。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不必使记者们东奔西跑,四处打探小道消息,省去了麻烦,防止又有人从中施放谣言。

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公关,是考察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验金石。在媒体公关方面,如果应对得当,可以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应对不当,小则影响政府形象,大则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案准备中,各地方政府应将媒体公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加以安排。地方政府领导在人的层面上,要树立媒体意识,将新闻学和危机管理作为地方领导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基础内容。这样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才可能读懂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常态管理方面,地方政府必须建立起媒体公关的常态机制,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必须适应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这才能有效化解现实的和潜在的媒体公关危机。

※知识延伸

从新加坡控非典看政府公关与媒体的有效互动

2003年春非典侵袭了许多国家,新加坡也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3月13日,新加坡境内首次发现“非典”病例。4月19日,新加坡的总染病人数达到172人,总理吴作栋宣布“非典”是新加坡有史以来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但是疫情在新加坡很快得到有效抑制,4月下旬局势就基本稳定,世界卫生组织(WHO)特地表彰了新加坡在防治非典中的优秀表现。在这场卓有成效的抗非典战役中,新加坡政府的危机公关与媒体新闻两者间的有效互动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政府用新闻来公关

1.政府利用各媒体及时发布新闻信息。当社会危机突然降临,公众人人自危,处于一种莫名的恐惧中时,急需权威信源出来拨云见日。而新加坡政府就抓住了治理混乱的最佳时机,在疫情初发的4月初政府就建立官方网站的SARS专题,专门发布疫情进展情况和政府应对措施。同时每周都至少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这样就抓住了信息的主动权。对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抑制流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新加坡SARS官方网站上,有50%的文章来自于新闻媒体。这也从某种程度体现了政府对媒体的重视和信任。

2.通过媒体凸显领导人的亲和力。新加坡是个法制严格的国家,疫情中许多严厉的规则被纳入法律范畴。政府在法律上铁面无私的同时,在媒体上凸显出浓浓的人情味。4月22日,吴作栋以“您真诚的吴作栋”署名,在《联合早报》上用平等的姿态给全体新加坡人和在当地居住的人士发了一封言辞恳切、语言平实的公开信,吁请他们负起社会责任。

3.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塑造领导人勤政爱民的形象。新加坡官方网站、《联合早报》、《海峡时报》报道了以下新闻:政府官员带头减薪,引领国民共渡难关:卫生部各成员走遍了新加坡所有的医院、菜场和交通测温站,对探视的病人家属和不配合的小贩、司机进行劝服。各主要新闻渠道互相配合,口风一致,共同营造出官员们的良好形象。

媒体报道对政府公关的配合

新加坡的主要媒体5月1日至5日关于新加坡疫情的报道,为政府公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配合政府公关,并进行有益补充。积极报道事件发展帮助公众了解疫情;介绍防护知识,舒缓公众的紧张情绪;提供详细的SARS传播的背景资料,消除人们对周道环境的不确定性;报道医务人员的牺牲精神和民间的捐助活动,宣扬整个新加坡共渡难关的精神。在这种紧急状态下,起到配合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激励鼓动公众的作用。

2.影响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海峡时报》关于政府举措的报道有19篇,占26.4%,是所有内容中最多的一项。而且这19篇报道中,没有一篇是负面报道,其中正面报道12篇,中立报道7篇。

3.所有报道都与政府采取同~口径。在《海峡时报》这5天内没有一篇报道和政府的举措与精神相违背。新闻来源是政府的报道占了总报道数的34.2%。而且各篇报道间也完全一致。媒体与政府间形成一片统一和谐的声音。

新加坡政府公关的启示

政府公共关系,是通过与各界的双向沟通,树立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自觉活动。而大众传媒是其他社会组织与广大公众沟通信息,协调行动的主要媒介。在处理政府与公众的社会关系时,媒体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

政府与媒体,一个掌握国家大权,一个号称为“第四权力”,两者都具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会危机中,政府与媒体常常是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政府公关与媒体新闻能有效结合,起良好的互动作用,无疑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快速完成社会不稳定中的整合、调与适应,进而解除危机。

那么,怎样才能让政府公关与媒体新闻有效互动呢?借鉴新加坡的经验,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与媒体间建立良好健康的关系。政府要把媒体看是摆脱困难的通道。新加坡政府对媒体管理甚严,有不少限制,但政府对报业编辑方针的调控多通过法规和及时沟通进行。政府官员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经常通报情况。政府高层会通过聚餐、座谈形式定期和各报总编辑或记者编辑进行交流,介绍政府在一些热点问题上的立场观点。从而加深他们对国情与政府立场的认识。

二是政府与媒体维持一贯的公信力。在南洋理工大学一份关于新加坡的受众调查中,新加坡受众有七成多将近八成都完全相信本国媒体。该调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新加坡的人民相信新加坡政府,因而新加坡政府监管的媒体也具有极高的公信力;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来源于政府的透明与高效。

三是政府适当缩小信息发布的范围,选择几个严肃、影响力大的媒体进行定期的信息发布。危机事件中,政府要从总体上控制信息的传播,尤其是控制比较敏感的信息,同时又必须保证总有最新的消息传达给公众,使得公众认识到政府是围绕事件高效运转而不是碌碌无为。新加坡政府发布疫情,利用的就是本国两份最普及的严肃报纸《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

四是多从受众立场考虑,追求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间利益的一致性。首先,在危机事件中,普通公众的高度敏感和相对无知共存。政府要照顾公众在危机中对人际传播的敏感,始终讲真话,即使事实是残酷的,但是自己讲总比别人讲好,这样在体现政府透明化的同时又能确保媒体的威信。其次,对问题做出人道反应。因为普通老百姓对人的关心胜过对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害的关心。政府公关中多点平民关怀,媒体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建立一个政府与民众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五是传播中要讲求技巧,遵循新闻规律。政府通过媒体公关,发布信息时也要注意“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危机中的老百姓需要实在的事例来证明政府的努力;也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增强消息的可信度,稳定民心。

缺乏新闻辅助的公关是缺乏说服力的;而新闻在危机中若能配合好政府工作,就能较好的引导公众。政府公关与媒体新闻两者有效结合,才能让公众信服,引领公众迅速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