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恶质灵媒历险记
2200500000054

第54章

周坤又询问了苗晴等人的情况,得知一切安好。黄半仙是易学堪舆教授,小商是半仙的助手,在易学风水方面的研究也堪称专家级别。周坤将机关盒的外形图纹详细描述了一遍。

小商思考了一会儿,判断说:这是九星断位法的反推运用,木盒上的图纹和人体疾病灾祸相关。

婴儿降生图代表孕育生殖,河川图代表血液、水分,这一部分图纹应对坎位。

饿鬼乞食图意为进食受阻,与胃肠相关,应对坤位。

以此类推,将图纹中所表现出来的吉凶与人体部位一一对应,再推衍出卦位。魏淑子按照小商的指导画出一副简单的星卦图,张良再按照星卦图的排布调试机关轴,当抽出兽吻的刹那间,盒面上雕纹竟朝外弹出,形成一个个浮动的小格子。

机关轴被划分为九个档位,以三分为一档,每拔出或顶进三分,听到“嚓”的脆声响起,就是变换了一档,每档负责调整一个卦位。张良小心翼翼地旋动机关轴,将被分为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纹移动到相应的卦位上,再重新拼接。

这是个精细活,需要高度集中力和超强的耐性。耐心短缺的张良竟然坐在桌前专心调试了两个多小时,看着看着,额头上的汗就滚落下来了,他连擦也不擦,仍旧专注于开启机关,这让魏淑子想到了谍战片里的电讯联络员。

当最后一个卦位拼接好,只听密集的“咔咔”声响起,所有浮动的小格相互连接,往内收缩,在收缩的同时,机关盒宽头那一侧的木板渐渐朝外凸出,推挤出一层小抽屉。抽屉里是卷成筒状的过塑纸张,纸张上有轻微凹陷的痕迹。

张良指向抽屉上的镂空凹槽,说:“这是嵌合机构的进出口,在机关封闭时,镶有利器的结构会与盒内藏品恰如其分的连接在一起,如果开启不当,一旦触发机括弹片,那些锯齿条或砂轮倒勾等利器就会自动运作,破坏木盒里的所有物件。”

“如果是开启步骤正确,嵌合机构就会从凹槽退出,同时弹出开口,这是个嵌套式的一进关锁结构,算是机关当中最为简易的一种,最难的是十二进连环关锁,层层套层层,一个关节也不能不错。”

魏淑子打着呵欠说:“做机关盒的人真是吃饱了撑的。”

张良把纸卷拿出来铺开,这是一份路线图的复印件,这张路线图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东面是蜿蜒起伏的流线组,流线两边画满了各种不规则的三角形,应该代表江流和山川。

靠近正中有一片阴影区,江流的一条分叉穿过蠡形线框延伸到阴影中,阴影区画着一条弯弯绕绕带分叉黑线和各种图形符号,从倒悬的锥状物来看,这是个溶洞。

黑线末端有个半月形的线框,线框外,也就是整张纸面西北侧——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是没画完还是认为没必要再画下去。

魏淑子眼尖地发现,纸面上有极其细微的拼接线,可见这张复印件原本并不是一张完整的地图,而是由零碎物件拼凑而成。

她把这点提了出来,周坤再仔细观察纸面,发现图形的墨线粗细、抖动幅度和边缘形态各有不一,她是模拟画像专家,对各种绘图习惯有专门的研究,这张路线图不是由同一个人绘制而成,并且每个路段的绘制时期也有差异。

靠近洞穴入口处的图形边缘毛糙,线条粗大生硬,墨线颜色中间淡两边浅,应该不是用笔绘成,而是用钝器在木片或者石块上凿刻出来的。洞穴内部的图形几经变化,墨线线条由粗到细,花纹也越来越细致复杂。

周坤推断,这张图应该是某个团队或家族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而成,而那个团队或家族和山本铃所在的组织有密切关联。

但是路线图上全是形形色色的图形符号,没有一个可辨识的文字,从洞外江流的走向来看,这幅路线图与魔鬼眼所在的水带有很大差别,几乎没有一处能对得上号。

周坤指着路线图问顾易贞:“你确定这是魔鬼眼内部的路线?”

顾易贞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但只要找到一个人,就能确认这张图的真伪。”

为防万一,周坤把这张路线图复印了几分备用,一行人便在厂里整理行装,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离开瓦山镇,换顾易贞带队。照她的说法,想走那条能绕过洄流带的路线,必须先找到一个协助伙伴。于是坐上大巴,行驶了四五个小时,来到一座水上渔村。这村子原本是个小渡口,被作废以后就变成了渔民聚集地。

在港湾里,密密麻麻停泊了数十艘渔船,有大有小,有木船也有铁皮船,船与船之间由链条相接,在水面上铺成一大片,靠岸的栅栏上挂满了锚,放眼望去蔚为壮观。

渔民们以船为家,平常生活都在船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时已近黄昏,阳光铺洒在水面上,泛出粼粼波光,映照在渔船上,折射出变幻多端的水纹。哈巴狗懒洋洋地趴在甲板上打呵欠,寥寥炊烟从浮荡的渔船上升起。这里远离普通乡镇的喧嚣,展现出另一种水上村落特有的闲适和宁静。

江岸和村落之间由一条宽仅几寸的木板桥相连,人站在上面晃晃悠悠,很容易重心不稳,想要进村,还真得使出走独木桥的技巧。

和木板连接的水泥船叫村头屋,四个渔民正在甲板上打牌,见来了陌生人,全都起身相迎,围上来问是要买鱼还是坐船。

顾易贞说:“听说你们村里有个独竹漂高手,我们来找他打竹漂。”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原本是一种水上生存技能,最早是在土家族民众间流行起来,后来逐渐发展成一项富有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

运动选手脚踏一颗楠竹漂流在水面上,只依靠一根细竹竿为浆,表演“乘风破浪”的高难度技巧,说是运动,不如说杂技来得贴切。

而顾易贞说的“打竹漂”又比“独竹漂”的技巧高了一个境界,是指用独竹漂的技巧载人渡水,这难度可比单人划独舟难了不知道多少倍。擅长打竹漂的牛人,五根指头就能掰得过来,属于稀有生物。

四渔民相互对望,有三个坐了回去,留下一个红脸汉当向导,把人带到靠近村尾的一艘木板船上。甲板上没人,一个废旧的油桶架着口大铁锅,锅里正烧着水。

红脸大汉吆喝了一嗓子:“老船头!有人要打竹漂,干不干”

就见一个老渔民从船篷里走出来,他微驮着背,皮肤黝黑起皱,眼窝深陷,嘴边长着一圈稀稀拉拉的灰胡子,叼个烟斗,上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小马褂,敞开胸怀,露出精瘦的排骨架,胸口挂着一个麻布袋,用红绳拴在脖子上。

这老渔民名叫童自来,今年六十五岁,曾是渔队队长,因此大家都喊他老船头,即使现在不干了,习惯性的称呼还是改不掉。

老船头见有陌生人到访,便拿下烟斗,用黑豆子般的小眼珠盯着来访者打量许久,然后用带着浓厚乡音的方言问道:“干啥打竹漂?前头有渡口,咋不去搭船坐轮渡?”

顾易贞看了看周坤,周坤早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这时开门见山地说:“我们要去魔鬼眼,现在有洄流,船过不去,非得老师傅打竹漂带我们过去不可。”

老船头像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咬着烟嘴子说:“啥?魔鬼眼?那地方不能去,别说船,就是一根树枝子飘过去也得沉底,你当我那竹漂能飞啊?不去不去!走走走。”

周坤冷下脸,亮出警员证:“最近有游客在魔鬼眼浮岛水带失踪,据知情者声称,是你打竹漂带他们过去的?人呢?”

老船头脸色大变,烟斗也掉在脚边。红脸大汉一见情况不对,忙横在中间说:“千万别误会,那些失踪人口跟老船头没关系。”

老船头阻止红脸膛继续说话,把他支开,从地上捡起烟斗插在裤腰里,盯着周坤等人打量了一遍,问道:“你们是警察?”

周坤收起警官证,不否认也不承认,而是说:“失踪的人当中有我的朋友,前不久,他曾来三峡调查人口失踪案,最后一次和我联系的地点就是这座水上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