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会赚钱的女人最有魅力
21977400000025

第25章 理性消费,女人就应该对自己好点(5)

如果你实在抵挡不住时尚的诱惑,不妨把自己的注意转移到别的地方。让自己逛街的时间少一点,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离那些时尚的朋友稍微远一点,即使在一起,不妨谈点别的话题。

只有用理财的眼光来看待时尚,才不会落入时尚的陷阱,让自己少花一些冤枉钱。更重要的是,心中少了一份追求时尚的劳累。

比现金消费省钱的方式

自己在消费的时候,还在使用现金吗?这种问题已经不是面子的问题了,而是一种理财的手段。

经济危机到来,赚钱的路子越来越少,所以要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如何分配现有钱财、合理消费上。

在这方面,刷卡消费或者说无纸化消费不仅安全、便捷,更可以节省成本,很多时候,竟是意想不到的折扣和优惠。

去年深秋,韩童童和一位同事奉命到天津出差,办事、住店、吃饭、买礼品,一件件圆满到位,临到返回了,一摸口袋,两个人的现金加起来竟然不够买回沪的飞机票(单人全价1030元)!这下她们傻眼了。

忽然间,韩童童想起上海至天津有廉价航空航线,韩童童赶紧打开手提电脑查询,没错!是春秋航空,票价只要99元,这样,她们手中的钞票绰绰有余了。满怀兴奋,她们就要点击购买,没承想,网页提示要她们先要成为注册用户方可购票。没关系,这简单。输入手机号码,输入一组验证码,网站会给要注册手机发送一个初始密码,获得密码后登录,再据实填写一份个人资料后,就算成为春秋注册用户了。

她们两个神秘地围着一台笔记本紧张地操作。接下来,该选择航班了,当然是那诱人的99元特价票了!点击、选中、购买,这一步步真带劲,就像深陷沼泽的她们正一步步走向陆地。轮到付费了,网页突然跳出“请选择付费方式”菜单,她们两个把鼻子在屏幕上蹭了一圈也没发现有“现金支付”一栏。让她们选择的全是选择信用卡、支付宝什么的,还要开通网上支付功能!她俩顿时“晕”了过去,人家不收现金,这可怎么办?

还是同事年轻机灵,她说:“我老公有张信用卡,好像听他说过能网上支付。”赶紧打电话,她老公真不错,信用卡号都背得出,我们又向前进展了一大步。可是,还没完。网页几乎每进一步,都要求输入动态密码,而动态密码会发到持卡人手机上,这样我就不停地与同事的老公交换手机短信,虽然累点,但还算顺利!费了快两个小时时间,这两张特价机票终于买到。

当一块石头落地后,韩童童和同事相对而笑,仔细回味,无纸化操作真是不可思议。

现在,无纸化生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出门乘车用交通卡;餐饮、购物持消费卡或银行卡,连看病买药等也可持卡;工资则直接打进银行账户,再也不像以前每月发薪的日子到财务科点钞签字。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最流行的话题是如何聪明地消费和理财,用更少的花费实现同样的生活水准。其实,除了在现金消费方面精打细算外,好好利用信用卡也能省钱。

1.优惠活动多

不少人觉得办信用卡没必要,用工资卡就能实现刷卡消费。其实仔细比较就知道,同样是支付,刷工资卡购物仅是得到所购商品,但刷信用卡还能额外获得积分和优惠,善于利用一年能省好几千元。赵凤丽用的真情卡,自选商户3倍积分特色就很有吸引力,对于赵凤丽这种在化妆品和服装方面开支很大的“败家女”而言,选择百货类3倍积分,花出去的钱能迅速积累为卡里的积分,一年下来有10多万积分,可兑换几百元礼品。另外,开卡时送的自选保险,也有好几万元的女性健康险额度,很实惠。

2.让爱车也省钱

宋丽萍最大的爱好就是开车和朋友们出去兜风,但开车、养车的花费逐年上涨。买车时,宋丽萍办了一张车主卡,刚开始只是看中可返还1%加油费或加油5倍积分优惠,还送意外险,可是不久后一次自驾游,她们几个车友遇到小车祸,虽没人受伤,但她和另外一个车友的车子同时抛锚。正发愁时,她想起车主卡带有100公里免费道路救援服务,于是打电话给信用卡客服热线,很快就有救援人员赶到,帮她们把车子拖带到附近一家修理单位。因为宋丽萍是主卡客户,能享受免费拖车服务,可是那个车友光拖车费就花了近千元,结果她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车主卡。

3.省钱省到天上

现在银行推出的航空联名卡不下十几种,要省钱就要选一张兑换条件最丰厚的卡。经多方比较,江蕾选了某银行的南航明珠卡,消费1块钱等于1个积分,14个积分等于1个航空里程,比其他航空联名卡优惠。里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兑换免费机票。江蕾的经验是:选择在春节期间兑换最划算,因为春运期间机票紧张,几乎没折扣。此时用里程兑换机票,比淡季要省更多的钱。

让自己消费实现“无纸化”不但是一种流行的趋势,同时也是一种省钱的方式,既方便又省钱何不拿来体验。

消费也要“识时务”

识时务者为俊杰,消费也是一样,消费的时候多注意一下大的市场“气候”,才是理性消费之道。

消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少人能够注意消费品的大市场,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缺乏理财观念的消费方式,为了能够在日常消费过程中,节省一笔开支,消费之前一定要看一下大的市场行情。

谈到消费品市场行情,首先谈到生活必需品,这些商品没有什么可说的,粮食价钱油品这些,价钱差距不大,都是国产的,无外乎有的是进口巴西大豆或者泰国香米什么的,毕竟少,大部分还是买同省或者大品牌的,去周围的超市,价钱差距不大。

谈到大中型的电器,这个也算是家庭必需品了,空调、电视、洗衣机、冰箱都是少不了的。毕竟相对价钱比较高。所以对于这些,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永远适用,但是好东西不便宜和性价比又相互抵制。所以,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永远是必要的。

要想精明消费,首先要对大环境有所了解,对消费品行情的不了解,让许多人消费时呈现出一种盲目状态,这种盲目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不会货比三家,对货的品质到底如何心中无底。二是不关注令人眼花缭乱的让利信息,认为多花不了几个钱。三是购物时随着感觉走,促销员说好就买。

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在于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没有搭起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商家各种打折让利信息并没有完整地传达到终端消费者耳朵里,影响了卖场的销售;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同一时间各大卖场的让利信息掌握不够充分,以至于多花了冤枉钱。这样交易的结果是双方都不能满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盲点。

虽然许多商场,许多品牌会有各自的网站,但消费者的消费愿望在同一个时刻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休闲的时候,某消费者想逛街购物,她可能会关心口红的打折信息,需要知道时装的让利幅度,甚至小到一条手链,许多消费者不会为了专门买某一样商品而特意逛街。

更多的时候,消费者可能更关心这样的情况:同样是口红,几个商家都在搞优惠促销,到底哪一个短期内更便宜?这是理性消费的一点,货比三家。

第二点是,如果我在这家商场买了东西,或者是这一次我购买了此品牌的货物,在下一次消费时能否享受更多的优惠呢?也就是长期内如何让自己少往外掏钱。

第三点是,同样是促销优惠,某卖场只持续三天,而某卖场会持续一周,也就是消费时间的问题。

消费者希望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商品,商家希望在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这需要有一个为双方搭建的一个平台。

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让消费者自己学会对比分析,学会理性消费。同时,我们要致力于与各大卖场保持良好合作与沟通,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快捷的优惠信息。让消费者足不出户能知晓天下信息。而商家们通过一个平台提供信息,也能达到自己的销售目标。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应该怎样来看待呢?下面是三种比较大的消费品。

1.商品房

消费者必须注意以下四点:买房前要对开发商有充分的了解,最好选择信誉好的公司,注意查验开发商的许可证明,如《建筑用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等,以保证买到可靠的房子,今后在办理产权证、土地证时不出麻烦;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商品房的相关配套设施和环境质量一定要写入合同;在入住前一定要注意索要竣工验收报告,并取得质量保证书;缴纳物业管理费前,要问清物业公司的维修范围。

2.手机

购买手机要选择正规经销商,要查看清楚主机、配件的外观,以免买到返修的旧货。注意索要发票,同时记清楚手机串号,串号是售后服务的重要凭据。谨慎购买捆绑销售的手机,它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通话权利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另外,千万不要图便宜购买水货机,质量得不到保障。

3.家电

在商家大打价格战期间,各级消协受理的家电投诉量都大增,其中主要是彩电和空调。最严重的问题是宣传不实,虚假降价。此外,低价机还引发了不少质量投诉。在价格战期间,安装不及时、售后服务不到位的投诉也很多。消费提示:不要迷信“天上掉馅饼”,降价销售的往往是库存积压,或是不适销对路的家电,而家电是耐用消费品,不能图一时便宜而影响了长期的使用。买空调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不要总赶在7月,那时安装服务难以得到保证。

只有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识时务,才能让自己更加轻松地驾驭“消费”,从而让自己的消费更加省钱、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