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考试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必须先有知识,然后才有展示的可能,不要期望出现“超水平发挥”之类的奇迹。但是,有了知识,必须善于表现。
§§§第一节考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临考心理分析
临近考试,考生的心理一般表现为如下几种状态:
1.客观理智的良性兴奋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大多是平时成绩较好,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与鼓励的学生。他们既显得胸有成竹,又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弱点。这时,他们的大脑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积极的兴奋状态。平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谈考试的有关问题,或争论某些难题,他们盼望着考试的到来,希望一显身手。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临战状态,充满必胜的信心,有的甚至可能提前看到考试胜利的曙光,在内心感受着考试成功的喜悦。
2.过于高估自己的负性兴奋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的特征是,神经兴奋在大脑皮层广泛扩散,处于盼望考试的一种不可抑制的亢奋状态,由此,经常出现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如脉博加快,收缩压明显升高,出汗、失眠、健忘等等。产生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有些考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超前沉浸在一种自我陶醉的成功感之中。这种考生越临近考试越会感到出现神经质反应,心理焦躁忐忑丕安,而一旦真正进入考场,就可能出现精神紧张,思绪紊乱,平时能做出的题目,此刻可能一筹莫展,严重者会发生“怯场”现象。
3.消极抑制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多发生在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身上。此时他们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占优势,并产生超限保护性抑制。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在考前表现为情绪消沉、怠惰、浑身无力、反应迟钝、态度冷淡,对考试以及涉及到考试的事物不感兴趣或者厌倦,听到同学议论考试问题就避而远之,甚至产生放弃考试的念头。越临近考试,则情绪表现越来越不安。因此,对这种考生的考前心理调适尤为重要。
4.拒考放弃状态
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考生通常是那些成绩特差,自己感到完全无希望的人。其心理表现为对考试临近的无所谓,看似镇定自若,实为内心空虚无奈。在行为上表现为放弃复习,贪玩,甚至恶作剧影响别人的学习。
很明显,上述四种临考心瑰状态中,只有第一种对考试最有利,其他三种都属于不良心理状态。为了使考生进入良好的临考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临考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积极健康的临考心理准备
越近考期,考生的心理就越紧张,有的甚至到了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的程度,这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考生应具备什么样的临考心理呢?
1.考试无非是做作业
做课堂作业,大家都不会紧张,那么考试呢,也只不过是一种独立的课堂作业而已,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一位朋友说得好,考试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种生活形态。就好比人人都要睡觉一样平凡,如果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轻松含笑地迎接考试的到来。
“问题不在于几次考试,而在于通过考试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应付人生其他类似的挑战”,如果你觉得这话有道理,那么,你的考试意识就会得到淡化,考试压力就会减轻。
2.既来之,则安之
考试来临,躲也没法躲,不管你是自愿报考的也好,还是家长、教师逼你报考的也好,都要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这样一来,心清反倒能平衡下来,说不定还真能考出好成绩。
3.自信是成功之父,失败乃成功之母
临考前,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丧失自信心的人,常常过低估计自己的实力,激不起昂扬的斗志。有些考生,平时成绩挺不错,但一到大考,就不行了,自信心不足是重要原因。
考试必胜的思想要树立,但失败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因此临考前,要有考试失败的充分思想准备。如果你这场考试失败了,但仍然能斗志昂扬地去迎接下一场考试,那么你至少在心理上在朝着强者的方向迈进。
4.“一颗红心,两种打算”
这是多年来毕业生惯用的两句口号,以表示自己接受祖国挑选的态度。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特别是高考、中考)就是一种挑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指考生的考试目的应多元化。通过考试,检测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把考上考不上看得过重,甚至可以把情况估计得更差一点。这样即使考场出现失误,心理平衡也会快一些。我赞成这样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
三、临考心理的保健
1.目的疗法
考试的目的正确与否,对能否获得较佳精神状态起着决定作用。如以“成败在此一举”的态度应考,心情一定紧张。平时较好的考生,就容易出现过度兴奋,而向如前所说的第二种临考心理类型发展;平时学习较差者,则会自暴自弃,消极悲观,向第三种类型发展。
为了消除由于“目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不良心理状态,有一个“偏方”大家不妨试试:在考前尽量放松。把考试设想成“没什么了不起”的事,多想想“反正不是我一个人考不上”,“大不了明年再考”之类的宽心话。这样想,可能使你镇定自若。处变不惊,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2.自知疗法
要恰如其分地作出自我估计。一般说,信心是建立在平时的学习基础上的。但这不等于学习好的考生就一定信心百倍,学习差的学生就一定没有信心。在一定条件下,积极状态和消极状态会相互转化。这里有个正确估价自己的问题。往往有这种情形,一些考生平时学习较好,但是,他们却低估了自己,考前总想着试题会如何难,结果陷入了过度兴奋状态;还有的考生,盲目乐观,看起来他们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然而,一遇挫折,情绪就一落千丈,从积极变为消极。因此正确估价自己是很重要的。考生应该做到有自知之明,对自我评价恰到好处使自己经常处于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良好心理状态。这样你就能从容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此外,每个考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报志愿,志愿填报合适与否、对自己能否树立信心,关系很大。
3.环境疗法
来自外界的压力作用于考生的精神,是诱发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原因。这里谈的外界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恰当的鼓励。许愿以及与此相反的冷漠。放任甚至威吓等,都会在考生心理上造成反常刺激,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或过度兴奋,或消极抑制。有一位考生,因为怕达不到父母亲规定的考分,竟然借故伤残自己的右手,以逃避考试。还有的考生因为第一天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辜负老师和家长对他的期望,结果精神更为紧张,考试成绩一门不如一门。还有的学校压任务,订指标,甚至把分数作为指标分摊给考生,临考前同学间窃窃私语,张惶失措,老师蝶蝶不休地千叮咛,万嘱咐,人为地造成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有些社会舆论热衷于议论各校的升学率,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凡此种种,除了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外,别无好处。
为了造成一个和谐、轻松的应考环境,在接近考期前,考师和家长应给考生制造一些轻松的气氛,如带考生郊游、听轻音乐、参加些体育活动,教育考生正确对待考试,督促考生休息,帮助他们科学地使用大脑等等。教师对考生集体应设法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集体气氛,自己的一举一动不要失去常态。家长和教师还要针对考生的个性特征,巧妙引导,让他们进入积极的有抑制的兴奋状态,以保证考出最好成绩。社会舆论对于考试的宣传更应有正确的导向。考试不过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挑选人才的方式,名落孙山者未必不能成才,金榜题名者未必都能干出大事业。
四、避免发挥失常
发挥失常是指能力的发挥失去正常状态。相当一部分学生一遇到考试,心理就会紧张。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考生学习水平的发挥,而过度的紧张就会使考生的身体处于僵硬状态,思维和情绪将受到影响,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试中的焦虑。那么考试时,为什么有人心理会过度紧张呢?专家认为,考试过度紧张与“考试”这一形式有直接关系。
考试,是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方法,要求在严格限定的时间内解答所给出的问题。在考试中,时间是最重要的限定条件。声称自己发挥失常的考生纷纷抱怨时间不够用。可见,导致考试中心理过度紧张的主要客观因素是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是教育部规定的,不会任意改动,更不为因个别考生而变动,但考生对考试时间的适应能力却是可以通过人为的训练而提高的。
1.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做习题时养成了不良习惯,比如,边听音乐边做习题,边看电视边做习题,致使思维不能集中,速度较慢,一遇到重大考试,就感到时间不够用,心理过度紧张,考后又抱怨自己发挥失常,并非自己能力不够。因此,学生应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答问题时要集中精力。正如有位高考状元所说的:“玩时尽量放松,学时尽量集中。”
2.培养训练自己对考试时间的适应能力
学生要在自己的思维中注人时间的概念,任何一次小型考试都是训练自己对考试时间的适应能力的机会。自己在做模拟考试题时也要严格地给自己限定时间。习惯了这种受时间限制的考试,面对高考试卷才能沉得住气,才能充分发挥潜能。
导致考生心理过度紧张的主观因素是个人的心理素质。
高考不仅是对考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查,而且对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有位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年级排名均在前几名变动,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该同学是位准大学生,很有希望进名校。高考成绩公布后,他却落榜了,这实在出乎老师及同学意料,说他发挥失常。对这位同学来说,高考落榜是意外,还是必然?分析家认为,这位同学的落榜是其心理素质太差的必然结果。他说,他进考场时的心理负担很重,顾虑太多,惟恐考不上,再加之他平时胆子就小,性格脆弱,不敢出大场面,考第一科时他就错了,以下几科也跟着乱了方寸。这位考生的话验证了分析家的判断。那么,如何克服因心理素质太差而导致高考中的发挥失常呢?
1.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失去了自信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障碍,人为地增加难度;相反,树立自信心,在从事一件事情时就会充分发挥其能力,本来较难的事情可能会因其自信而化难为易,取得成功。
2.勇敢面对高考。随着我国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考上大学不再意味着有个铁饭碗,毕业后面对的是同高考一样的竞争,用人单位可以到人才市场自由选择人才,而不再是乖乖地接受国家分配的人员,只要你是人才,只要你通过其他途径接受了高等教育并能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你同样是成功者。抱着这种心态参加高考,你就不会怯场,就不会有太多顾虑。
3.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正确定位。名牌院校、重点院校是许多学生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但是名校有限,招收名额有限,并不是所有抱此信念的人都能如愿以偿。有些学生,为能考上名牌院校,玩命似地学习,身体却搞垮了,不是考场上晕倒,就是边吊针,边考试;有些学生,惟恐自己考不上名校,面对考试,心跳加速,手直打颤。因此,敬告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轻轻松松进考场,认认真真做题,惟其如此,才能保证考场不出意外,才能顺利通过高考。
4.抛开压力,缓解紧张情绪。部分中学为追求升学率把沉重的硅码压在学生身上,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和自己的面子,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尚未成熟的学生面对来自学校的、家长的、社会的压力,的确很难轻松,敬告学生,高考是自己的事,把来自各方的压力通通抛开,缓解紧张情绪,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5.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许多学生把高考想得很神秘,以致考前出现焦虑情绪。其实,高考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及解题能力的选拔性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命题时是专门为中学生“度身订造”的,试题的难度和题型对中学生来说是合适的。在不超出《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内,难度可以不同,题型可以变化,但基本知识是不变的。只要学生平时用功,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注意开拓思想方法,注重训练灵活运用能力及实际解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就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总而言之,高考发挥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客观原因主要是不能适应固定的考试时间,主观原因主要是个人的心理素质偏差。而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发生变化。
五、临考心理调节法
有人认为“考场的战争是一种长期的精神战”,只要能控制自我的情绪,避免神经过于紧张,最后必能赢得胜利。这里介绍五种稳定考前心理和情绪的呼吸疗法,使你能如愿以偿,考出好的成绩。
1.能消除不安,承受失败的新生呼吸法
①双脚张开与肩同宽,两脚拇趾用力,同时收缩骨盆。
②作“深且大”的腹部呼吸法,注意放松颈。肩、手臂的力量。
③用力吐气后再深吸一口气,将手掌打开,平举到与肩同高的地方。
④手提到肩部时,用力握拳,保持呼吸状态,将拳头用力往后拉开,使胸部有扩张的感觉。
暂停呼吸的时间,开始以6秒为准,熟悉后可随身体状况延长至15秒左右。
⑤一边吐气,一边将手沿水平方向伸开,直到与肩同高为止。
保持这种姿势,从①至⑤重复作3次。
2.维护友情关系,解决孤独的调和呼吸法
①挺直脊背,深坐椅中。
②用右手压住右边鼻孔,从左边鼻孔呼吸4秒钟;
③用右手的拇指和无名指同时将两个鼻孔压住,暂时停止呼吸16秒。
④放开右手拇指,缓慢吐气8秒钟,再由右边鼻孔吸气4秒钟。完成后,立刻压住鼻孔,再度停止呼吸16秒。
⑤放开左边鼻孔,缓慢吐气8秒钟。
⑥重复①的姿势,但这次要交换左右鼻孔的顺序,依②——⑤的动作,重新再作一次。
以L的动作为一组,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各作两组。只要有恒心去做,相信不久你就可以除去顽固的意识,而和朋友快乐地相处。
3.克服焦虑情绪的笑的呼吸法
①肚脐下方3公分的位置,称为“丹田”,将双手放在丹田上,双脚张开(稍比肩宽)站立,同时大量的吸气,使空气充满胸腔。
②犹如大笑一般,大大地吐一口气,同时腹部用力收缩,使身体微微前倾。
③恢复直立的状态后,一面吐气,一面后仰。
④配合前俯后仰的动作,重复②、③的动作一次。
⑤保持①的姿势,一面吐气,一面右倾,然后吸气,回复原状。左边也将取相同的动作。在练习笑的呼吸法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放开心胸,尽情地做。
4.增强信心和自信呼吸法
①两脚张开与肩同宽,抬头,将全身的重心集中于丹田,然后实施腹部呼吸法。
②用力吸气后,暂停呼吸3秒钟。
③收缩腹部,吐气5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