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开国第一战2
2196800000024

第24章 分进合击 邓华挥师扫横城 负隅顽抗 保罗壮胆守砥平(2)

至此,广田南山、北山、东山均被第三五二团控制,互为依托,互相支援,将敌人南逃北援之路切断。可是26岁的第二营营长李玉才被一颗流弹击中,不幸牺牲。遗体抬下山的时候,所有人都肃然起立,连重伤员都挣扎着往起站,流着泪为自己的营长送行。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指挥员,也是一个很受战士们爱戴的指挥员。

第三五二团冒着数十架飞机的狂轰滥炸,在这个三岔口上死死地顶住了溃逃下来的敌人,第五连最后打得只剩下8个人,仍然把阵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一直到军主力与左右包抄的第四十二军和第六十六军在横城以南会师,与正面突击的第三五三团、第三五四团和第三五八团东西对进,南北夹击,将韩军第八师牢牢地锁在铁桶之中。

战至12日15时,第四十军共歼敌4000余人,第一一八师歼敌2978人,其中俘美军267名。邓岳又一次大获成功。

战后,第三五二团第二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尖刀英雄营”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第五连和第七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双双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二级英雄连”;营长李玉才被记一等功,追认为“二级战斗英雄”。

志愿军总部也通令嘉奖了第一一八师。

邓岳虽然打出了个模范战例,但还是没中上头彩。头彩被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七师师长张竭诚给抓走了。本来张竭诚也是配属给第四十二军当配角的,可人家张竭诚牛就牛在把配角当得有滋有味还很出彩。张竭诚也是反击开始前刚从沈阳赶回来的。军长吴信泉亲自给他交代了任务,让他带第一一七师到第四十二军听候吴瑞林军长差遣:“你要好好听人家吴军长指挥哟,要打出我们老部队的样子来。”“那当然,咱是主力嘛!”张竭诚说。几天前,军政治委员徐斌洲和副军长谭友林也是这样回答彭总的。当时彭总问他们:“你们第三十九军前三个战役伤亡不小,还能不能打?”“我们第三十九军是支老部队,伤亡再大也能打!”徐斌洲和谭友林不约而同地回答。“嗯,好!这是你们老部队的作风嘛!”彭德怀很满意。这次配属给第四十二军这样的新部队,当然更要表现好啦,不然人家会怎么看我们?况且人家部队新是新一点,可军长“吴瘸子”是个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的老祖宗,眼里绝对不揉沙子。

吴瑞林对这支老部队也没讲客气,指着地图向前来受领任务的副师长韩曙说:

“你们师在战役发起后,由右翼直接插入横城以北鹤谷里地区,切断伪军第八师和美步兵第二师第九团的退路,阻击敌人向北增援,配合正面部队,坚决歼灭这股敌人。”

韩曙胸一挺:“我代表张竭诚师长和李少元政委向首长保证,我们第一一七师坚决完成任务!”第一一七师在向进攻出发地域龙头里东的儿柴里开进时,也遭到美国飞机轰炸,伤了副师长彭金高,牺牲了政治部主任吴书。彭金高云山之战负伤回国治疗刚归队,现在是第二次负伤了。大家都恨恨地骂狗日的美国飞机!

2月11日这天,部队睡足了觉,养足了精神,带足了粮弹,各级指挥员也提前一级编入序列,火器也提前配置。全师上下全部左臂系白毛巾,进入出发阵地。

17时,炮兵进行火力突袭后,部队飞奔出击!

当师指进至都仓村的时候,张竭诚得知前卫第三五一团出去不久就走错了路。按原定部署,他们的任务是击退沿途阻击之敌,攻占夏日公路两侧要点和下加云以北高地,协同第六十六军形成对敌之战役合围。

然而一走错路,他们肯定是不能按时到位了。

张竭诚虽然着急,但同时也决心坚定,指挥果断,判断第三五一团虽然不能按时到位,但仍有补救办法。敌人在向横城方向突围失败时可能丢弃辎重,选择师指所在地琴岱里突围。

张竭诚和李少元当即调整部署,命预备队第三五团及时“补位”,在琴岱里占领有利地形,准备截歼逃敌。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极为准确,这一招也很管用。更幸运的是,走错路的第三五一团歪打正着,通过路上抓的俘虏问出了一条地图上没有的近道,他们抄小路抢回了丢失的时间,插到了鹤谷里和夏日之间的公路两侧,并侦知夏日、下加云、碧鹤一带的敌军是美步兵第二师第九团的两个步兵营和一个榴炮营及韩军第八师后撤的先头部队。

这时第六十六军的部队尚未联系上,打不打?照打不误!

第三五一团团长王德雨和政治委员彭仲韬决心也来得很快。

第二营在营长张树芳、政治教导员邹锦章指挥下,面对超过自己一倍的敌军,毫不迟疑地发起攻击,当即将敌人战斗队形打乱,迅速攻占了夏日公路以东的碧鹤山的332.6高地及下加云西北之无名高地,毙俘美军少校以下200多人,把敌人压制在夏日附近的洼地里。

狭路相逢勇者胜!

12日上午6时30分,第三四九团也提前半小时穿插到预定位置鹤谷里。

至12日12时,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也进至鹰峰里、鸭谷里、石子洞地区,和在夏日、鹤谷里的第一一七师对韩军第八师形成夹击之势。

这下把敌人给堵住了。

第四十军、第四十二军和第六十六军合力打了一个上午,敌人伤亡惨重,无力再撑,只好丢弃大量重装备,分路向南突围。

正如张竭诚所料,果然有1000多名逃敌窜到琴岱里,正好被第三五团兜住。

师指的机关人员和警卫分队纷纷冲出去抓俘虏、捡洋落。

连师的小报《战号》的女编辑王文炳也在上厕所的路上抓到一个俘虏。

又给女同胞们创了一个抗美援朝之最。

黄昏,各路部队发起总攻。

午夜,将敌人全部解决。

至此,横城战斗结束,东线邓华集团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歼灭韩军第八师3个团、美步兵第二师第九团一个营、美韩军4个炮兵营和韩军第三师、第五师各一部,共12200余人。其中俘韩军7300余人、美军500余人,是俘美军最多的一次战斗。

第一一七师共毙伤敌850名,俘敌2500名,共歼敌3350名,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200余辆,各种炮100余门,为入朝参战以来师级单位一次战斗歼敌的最高纪录。

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第三四九团、第三五一团和第三五团第一营均荣立集体三等功。

张竭诚中了头彩!

美中不足的是韩军第八师团以上指挥官们在下午3时全让直升飞机接走了。大家眼巴巴地看着,知道跑的是当官的但谁也没招。手上没称手的家伙。

更可惜的是,因战前未查明韩军第三师两个团已进至横城东北地区,致使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六师、第一九七师在红桃山、国士峰一线受阻。以致未能及时赶到预定位置横城东南曲桥里、德高山地区,切断敌人退路。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也未能及时渡过蟾江阻截逃敌,致使横城地区美步兵第二师主力、韩军第三师大部得以脱逃。

因横城战斗的胜利,“联合国军”东线进攻集团的美步兵第二师主力、空降第一八七团被迫退向原州、宁越地区;韩军第七师、第九师也分别自下安味里、下珍富里向平昌、旌善撤退。

只有团长保罗·弗里曼上校指挥的美步兵第二师第二十三团和拉尔夫·蒙克拉中校指挥的法国营仍在砥平里原地未动。这个“不动”很聪明!

其实作出这个聪明决定的人是李奇微。本来几天前弗里曼就想跑,还请示了师长克拉克·拉夫纳少将和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他们也都同意撤退。可上报到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却让李奇微挡住了。“不!”就这一个字。职业军人弗里曼当然不敢怠慢,回头就命令他的营长们:“咱们只有一条路,顶住,并且打下去!”李奇微很冷静明智。如果这个时候让弗里曼撤退,比较幸运的结果是他能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全身而退。但如此一来,整个“联合国军”的东部战线的后退就有可能刹不住车,又一次演成大崩溃。韩军3个师已经崩溃了。如果不走运呢?那么弗里曼的美法部队很可能在半路上就要被中国军队截住,即或不被全歼,最低限度也要被人家打个七零八落缺胳膊少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这是中国军队的老章法。这样一来,东部战线同样面临崩溃。两种结果一样,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把西线“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美第九军部队的侧翼暴露给对方了。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李奇微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最后定下决心: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弗里曼依托已经相当坚固的工事,固守待援,有良好陆空协同作战能力的美法部队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坦克和优势炮火掩护下,以逸待劳,给中国军队以重大杀伤。同时让步兵第二师第三十八团迅速驰援,解砥平里之围。

李奇微心中还有一个小九九,就是想看看中国军队对预有准备依托坚固工事的美军部队究竟有多强的攻坚能力。虽然这也有弄险之嫌,但这是冷静思虑后的弄险。体现的是一种魄力!

与李奇微的冷静相比较,刚获大胜的邓华集团指挥员们却很有些头脑发热。先是判断砥平里之敌正准备撤逃。这个判断应该说还不算有太大问题。弗里曼确实想跑,只不过没跑成,让李奇微给挡住了。但就这一挡,就将弗里曼从动摇仓皇变成了困兽犹斗。邓华对李奇微这一挡所产生的效用估计不足。然后是认为砥平里之敌不过是两个不完整的营。其实这时人家是美步兵第二十三团一个整团和一个法国营,加上配属的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而且已构筑了相当坚固的工事。

基于这两个有偏差的估计,邓华决定集中目前能够集中的机动部队——也就是各军在横城战斗没捞上仗打正牢骚满腹的预备队——第四十军第一一九师第三五六团、第三五七团;第四十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团;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第三七五团,配合炮兵第四十二团。邓华指定第一一九师师长徐国夫组成前指,负责战场统一指挥。看看这个部署,就知道整个就是一个发洋财捡洋落的思路。徐国夫说我缺少思想准备,又没看过地形,要指挥这么多不同建制的部队,觉得实在没把握。“放跑了敌人谁负责呀?”邓华心说这几个敌人让你们打就是照顾你们情绪的嘛,不然你们没打上仗又要吵吵骂娘。

他给徐国夫鼓气:“敌人不过一两个营,可能还已经逃了一些,必须赶紧抓住,不然黄瓜菜都凉了。”

徐国夫还能说什么呢?他负得起放跑敌人的责任吗?

最后敲定,13日下午17时30分在炮火支援下从东北方向向砥平里发起攻击。第四十二军、第六十六军主力及第一二师前出原州以北及其西南地区,阻敌西援并抓住原州之敌。同时,朝鲜人民军前线指挥部除以一部兵力正面牵制韩军第七师外,主力向平昌、旌善扩张战果。

后来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五师也上来了,还配属了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又是一套指挥班子,从西、南两个方向攻击砥平里,和徐国夫不相统属,互不通气。

各打各的,你打我没打,锣齐鼓不齐。

一动手才知道敌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人家工事做好了,地雷埋上了,铁丝网也拉起了,火力配备得极有章法。当攻击部队一被阻滞在雷区和铁丝网前时,弗里曼就指挥炮火猛烈地射击,给攻击部队造成了重大杀伤。据弗里曼自己说,最激烈的时候,每门炮一夜发射炮弹竟达到250发。

美法鬼子们也是少见的顽强。

尤其是那些法国营的法国兵,不戴钢盔缠着红头巾喊着口号跟冲上来的战士们拼刺刀。虽然打白刃战那功夫差点意思,但毕竟敢亮着刺刀跟你单练呀!

少见。

整个一个困兽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