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陆游嗜茶成癖的因由,还与他的政治生涯有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北宋京城汴梁。当时正处于襁褓之中的陆游,随家人颠沛流离,童年生活极不安定。这种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年幼的陆游立志长大后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战书”的爱国情怀。在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被任命为福州宁德主簿,以后又相继在福州、临安(今杭州,南宋偏安京城)、镇江等地任职,官至枢密院编修官。虽说他没有参与直接抗击金兵的斗争,但因为他主张北伐抗击金兵,激怒了孝宗皇帝而被贬为镇江通判。此后一直是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经常与茶和酒为伴,直到他65岁时又回到故里山阴隐居。陆游为官期间屡遭投降集团的打击,但是报国的信念却至死不渝。因此,在他仕途蹭蹬的30年中,喝茶及饮酒成了他慰藉悲愤的心灵良药。他用酒来麻醉自己,以茶来安定情绪,还以茶解酒。“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的诗句就写出他以茶解宿酒的情形。特别是到了晚年,爱国的壮志虽说并没有放弃,但毕竟年老力衰,求报无门,而且长期的嗜酒已影响到身体健康,他更以“饭软茶甘”为乐,“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试茶》)可见这时他对茶的嗜好已经超越了饮酒,饮茶成了他最大的嗜好和消解苦闷情绪的精神寄托。
由于嗜茶,陆游非常崇拜茶圣陆羽,他仔细地研读陆羽的《茶经》,他以自己是陆羽的宗族为荣,将陆羽“桑苎翁”的雅号移来借用,在《安国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甚至怀疑是陆羽托生了自己,在他的《戏书燕几》诗里写道:“‘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诗中的“竞陵翁”就是陆羽,因为陆羽是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称之“竟陵翁”。诗句中提及的“水品”是陆羽晚年撰写的《水品》(一说《泉品》)一书。他将天下的水,按其优劣划分为20个等次。陆游十分赞赏《茶经》,经常诵读,还多次与友人探讨《茶经》的微旨要义。他的诗句“水品茶经手自携”(《雨晴》)、“琴谱从僧借,茶经与客论”(《书况》),就是这种生活的写照。他根据自己多年饮茶体验,也根据自唐以来中国茶道的发展,他想续写《茶经》,“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篇”。到他的晚年,这个夙愿变得更为强烈。在《八十三吟》中说:“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尽管最终没能实现他的夙愿,但从他留给人们的300余首茶诗中,也抵得上一部诗的“茶经”。
陆游饮茶喜欢亲自烹煎。在他创作的茶诗中多次写到他以烹茶为乐的诗句。诸如,“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等,都表现了他亲手烹茶的乐趣和雅兴。在饮茶之余,陆游还学会了“分茶”游戏,来增进饮茶的兴致。这种“分茶”技艺性极高,是将茶制成团饼,叫做“龙团”。冲泡时碾成粉末,再注以沸水,茶杯的水面上就会幻化出各种图案来。这是一种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艺。陆游在诗中多次提到过“分茶”。如题为《疏山东堂昼眠》的诗中写的“吾儿解原梦,为我转云团”,就是写他和15岁的儿子一起玩“分茶”的往事;“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是写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天,宋孝宗召他到临安与他一起吟风弄月。陆游闲居无事,就以写草书、玩“分茶”来消磨时光。可见陆游嗜茶不单单是饮用,还以茶消遣,说明他嗜茶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杨万里饮茶的“味外之味”
杨万里(1127-1206年),宋代著名诗人,吉水(今属江西吉安市)人。他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是绍兴年间进士,曾任秘书监。为人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力主抗金,因此与权相韩伉胄不和,遂辞官15年居家隐居,最后愤然成疾而死。杨万里一生作诗2万余首,但流传下来的仅有4000余首。
杨万里辞官回乡后,心情郁闷,与他相伴的除了读书、写诗外,就是饮茶了。在这种寂寞的生活中,他以饮茶为消遣,逐渐饮茶成癖,茶叶成了他终日不可离开的伴侣。不仅白天饮,就是夜里无眠时也饮,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饮茶越睡不着觉,而越失眠,越要饮茶,久而久之,就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在他的一首《武陵春》词中写道:“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可见过度饮茶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体健康。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戒掉嗜茶的决心,在一首《不睡》的诗中为自己开脱说:“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仍然没有认识到嗜茶对失眠的影响。
尽管杨万里嗜茶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但他饮茶绝不是为了解渴,也不是像饮酒那样成瘾,而是在壮志难酬的情况下,寻求一种精神寄托。他在《习斋论语讲义序》中写道:“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日‘我能读书’者,否也!《诗》日:‘谁谓荼(即茶)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这是他退隐之后渎书时的深切体会。这种体会是从饮茶中得出来的。茶苦,可是饮后甘甜;茶汤清澈、雅致乃是做人的楷模,这就是他从饮茶中体会出来的“味外之味”。他将茶视为朋友,“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丰骨茶样明”的诗句,就说明他引茶为朋的缘由和非常欣赏茶的清澈、淡雅的气质与品格。他认为,读书也是如此,死读书,读死书,这就容易导致读书死。因此读书要体会“味外之味”,就得像饮茶那样,苦中寻求甘甜,在混浊的朝政中,寻求清澈、雅致的生存环境。因此,即使饮茶过量,使他“瘦骨如柴痛又酸”,他也不以为然,仍以饮茶为乐。
郑思肖与“八罐茶”
郑思肖(1241-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元代著名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郑思肖幼时矢志攻读,早怀报国大志。元兵直逼江南时,他给皇上上书救国之策,没有受到重视。及至成年时逢南宋败亡,他隐居苏州,不结婚成家,表示他对故国的怀念。他曾写有“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的诗句,来怀念败亡的大宋江山。他不论坐卧,都面不向北方,因为北方已经沦陷了;每天坐卧必面对南向,因而自号“所南”,以表示不忘宋室。他擅工画兰,他画兰多为花叶萧疏,不画兰花赖以生长的土和根,用以寓意国土沦丧、何处以生的寓意。
后来,郑思肖从家乡福建搭船前往印尼,在爪哇岛西北岸登陆。到这里来是不愿在元蒙的铁蹄下苟且偷生,可是在这里他孑然一身,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为了生存他找到当地的酋长,要求借一块闲地,由他来垦荒种地,以谋生路。他向酋长说明自己的来意后,就将从福建带来的八罐茶叶送给酋长。酋长听说过中国的茶叶世界闻名,但是无缘品尝。这次郑思肖送来茶叶,就迫不及待地派人生火烹水煎茶。酋长初次饮茶,觉得比咖啡口味要好得多,而且香气四溢,醇味久久不绝,非常高兴,就将自己属下的一块闲地给郑思肖使用。并且派人为郑思肖搭建了一座草屋供他栖身。
郑思肖将这块闲地开垦为一个园林,在这里种植粮食、油料和茶叶,一年后就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后来到印尼谋生的中国人,听说郑思肖在这里落了脚,就投奔他来,因为郑思肖用了“八罐茶”,得到了这块土地,又从这里将中国的茶叶在印尼传播,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八罐茶”。直到现在这里还叫这个名称。郑思肖77岁去世前,他让朋友唐东屿给他写一尊牌位,上书“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之灵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他临死时想到自己不能死于国土,是为不忠;没有后人,是为不孝。可见忠于大宋的强烈感情始终萦绕在郑思肖的心头,即使是远离了祖国和家乡,他的赤子之心还依然炽热。
朱元璋三进灵山寺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出身家贫,17岁时曾在当地的皇觉寺当和尚。后因寺里和尚多而缺粮断炊,住持和尚就将部分和尚遣散化缘,各奔前程。朱元璋就在遣散的和尚之列。经过一年多的流浪化缘,朱元璋来到了汝宁府(信阳地区)的灵山寺。灵山寺的物质条件不错,住持对朱元璋也很好,平时除了每天下山化缘外,就是在山坡上的茶园侍弄茶树。4年后,朱元璋参加了郭子仪的红巾军。朱元璋生性勇猛,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很受郭子仪的器重,不久就提拔了他,让他带领一支义军独立作战。在一场江淮之战中,朱元璋失利,被元军打得落花流水。他脱下盔甲,只身逃回灵山寺。许多小和尚并不认识他。朱元璋虽说没有念过几天书,但在灵山寺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诌几句打油诗。他逃到这里,不敢说自己是谁,要过笔墨在寺院的白壁上就写了首打油诗:
战罢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寺院住持闻讯赶来,读了这首诗忽然想起他是朱元璋,但又不能明说,就将他安排在后斋,还命小和尚用灵山茶泡水,为朱元璋洗伤口,一两天后他就痊愈了。朱元璋伤愈后,又召集自己的部下,拉起队伍,继续作战。在多年群雄争霸的斗争中,相继剿灭敌对势力,于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为明。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经常想起在灵山寺的那段经历。灵山寺收留他习武练身,还在他兵败无处可逃时为他治疗刀伤,就想再去看看灵山寺。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三月初一,朱元璋第三次来到灵山寺。且不说当地官员为了迎接洪武皇帝费尽心机,找来名厨为朱元璋准备珍馐佳肴,就是灵山寺的新住持,也对他刮目相看。特地准备了灵山的一枪一旗的极品茶款待他。朱元璋虽说在灵山寺当过几年和尚,但并没有听说过这种极品的灵山茶。当住持将九龙潭泉水沏泡好的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稍饮少许,就使人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饮遍了各地进贡的茶,但都无法与这种灵山极品茶相比,他越品味觉得越有滋味,就告诉陪同的汝宁知府,今后要进贡这种一枪一旗的灵山茶。当即拨下一笔巨款,命灵山寺新住持将灵山寺扩建为七层大殿。朱元璋回京后,汝宁府就下令在灵山周围广种灵山茶,这样,一枪一旗的灵山茶就得以繁殖下来。
文徵明凭“竹符”买水
文徵明(1470~1559年),明代著名书画家,本名璧,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沈周、唐寅、仇英齐名,并称“明代四家”。
文徵明的一生除了作画写字赋诗外,唯一的爱好就是饮茶。他曾画过以茶为题材的画作《惠山茶会图》和《茶具十咏图》,还写有百多首以茶为题材的诗歌。这些绘画和诗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他对茶的钟情与嗜好,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刚正不阿、鄙视仕宦、心系庶民的耿直性格。据说平头百姓向他求画或求字,他不论相识与否,都能满足求索者的要求,而对于那些豪门贵族或官吏求索,则闭门谢客,从不让他们的意愿满足。正德七年(1512年),宁王朱宸濠喜欢结交天下名士,而且很崇敬文徵明的才华,就以重金相聘到王府,对此文徵明毫无兴趣,托病不出。他在《立春相城舟中》诗里写道:“未裁帖子试芳草,且覆茶杯觅淡欢。”这就表现出他宁愿过着草芥般的平民生活,以饮用淡茶为乐,决不攀附豪门的刚正品格。文徵明在另一首诗中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事权贵的思想境界:“门前尘土三千丈,不到熏炉茗碗旁。”可见,他以避世为乐、以饮茶为欢的高尚境界。前来邀请他的车马,在他的门前卷起了三千丈的尘埃,足见车马之多,邀请者之多,可是他全然不感兴趣,任凭门前的车马喧闹,依然在后斋的茶炉边以烹茶、品茗自乐。看来,饮茶不仅是文徵明的一种嗜好,更是他避世的一种手段。
文徵明饮茶时,不仅要饮用名茶,而且对于烹煎的水也有很高的要求。他在长洲一带几经选择,最后选中了灵岩山的山泉水烹茶。他每天请一个挑夫去灵岩山挑山泉水,但挑夫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地方挑水吃。后来时间长了,挑夫见文徵明的家人并不像起先那样检验水质,就从附近的山泉挑水搪塞。很快文徵明发现挑夫捣鬼,就辞退了挑夫。他从读书中得知宋代苏轼曾制作“竹符”的办法,将“竹符”预先交给山泉处的寺院和尚,挑夫每挑一担水,就交给他一个“竹符”,到了文家以“竹符”为证,凭“竹符”付给挑夫挑水的劳务费。这个办法很灵验,确保了文徵明烹茶用水的质量。文徵明曾在《煎茶》一诗中,以“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燃松翠鬣香”的诗句,表现了用瓦鼎和松枝烹茶,散溢出的那股香气。
徐渭穷困不忘饮茶
徐渭(1521一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又号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剧作家。自幼聪敏,文思敏捷,胸有大志,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后因参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遭遇终生坎坷,成为落魄文人。他的诗文、绘画“一扫近代芜秽之习”,对后世的扬州八怪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徐渭的晚年,贫病交加,穷困潦倒,百无聊赖,以卖书画为生。而他作为出生在茶乡的人,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又特别喜欢饮茶。无奈囊中羞涩,无钱买茶,只得用自己的书画换茶喝。在徐渭71岁那年,他的一位叫做钟元毓的老朋友来访。他们交情甚笃,过从较多,相聚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常常是以饮茶为乐,可是这次钟公子造访,徐渭却没有茶招待他。他知道钟公子家里富足,就想了个办法,要钟公子“出些血”。徐渭提出玩一个“赌藏钩”的游戏,即,各自写一个字条,比输赢。若是徐渭输了就给钟公子写扇面10幅,若钟公子输了就给徐渭后山茶10斤。他们赌了两局,输赢各半,钟公子答应明日就送过来后山茶10斤,徐渭也只得答应为公子画10幅扇面。当地的后山茶是当年的本地名茶,产于上虞县后山,称作“上虞后山茶”。徐渭赢得10斤后山茶,当然很高兴,可是一个年逾古稀的人一连画10幅扇面,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钟公子似乎看出了他的为难心境,就说:“后山茶你还是能喝到的,不过这10幅扇面,就尽力而为吧!”徐渭对朋友的坦荡、大方非常感激。第二天徐渭收到钟公子派人送来的茶叶,立即给钟公子回信道:“一穷布衣辄得真后山一大筐,其为开府多矣!”信中所写的“开府”,是指四川嘉州(今乐山)的蒙山茶,也是名茶。从特指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徐渭的欣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