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与它逗弄了一会,洗完了脸需要汗巾擦脸,但汗巾挂在柴担上比较远,他觉得很累不想动手,就试着指向柴担,告诉这只猴子帮他拿汗巾!
猴子不明其意,跑过去从柴担上拿起一根木柴,跳了回来!
小和尚咯咯一笑,并不生气反而觉得有趣,就对这只猴子比画了一番,让它再去拿,还不停地对他说汗巾,汗巾“啊”猴子只好挠挠头再去拿,可取回来的仍旧是木柴!
这回小和尚发出的笑声更大了,他决定再教一次,就拿起一块石头掷在汗巾上,再用手指给它看,边说汗巾,拿那个汗巾哟,猴子第三次过去,结果还是拿了根木柴回来,脸上还露出很得意的表情,似乎以为自己做对了,非常志得意满!小和尚看了,捧腹大笑!
小和尚挑柴回到寺庙,对师父讲述了这件事!
师父听完之后笑着问他道真是奇怪,你与师弟们讲佛法,如果他们好几次都听不懂,你会忍不住发脾气!但是这只猴子教不会,你为什么不会生气呢小和尚听了一怔,才说猴子听不懂我说的话很正常,因为他是猴啊!但是师弟与我一样都是人,听不懂我说的道理就不应该了呀!
师父反问他什么叫做应该为何他们听不懂就不应该世上的人天生悟性就有所不同,资质也不同,所以我们说有的人悟性好,并不算什么功劳,有的人悟性差,也不是什么过错啊!即使两人悟性同等,但由于后天得到的教育不同,对学问的领略程度也将有所不同!正如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人知道的学问多,并不算什么功劳,出生在贩夫走卒家的人懂得的学问少,也不可以说是他的过错!再则,个人遇到的导师不同,也可能境界不同!例如有人遇到了一灯和尚,修行的进展会较快,有的人遇到的是酒肉和尚,修行的进展就会慢!个人之间的差异如此大,你凭什么认为谁应该懂,谁不应该懂呢小和尚听完这些,脸色有些羞惭!
师父又道更何况,五蕴无常,人世也无常!今天他的悟性不如你,被你瞧不起,被你呵斥那么明天他如果比你学问大了,到那时你又该如何,能忍受他的鄙视吗小和尚立刻低头,表示他知道错了!
师父对他继续说道其实你最大的过失并不在此,而在于没有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思考!
小和尚觉着自己要有所开悟了,立刻跪倒在地求教师父'您教教我吧'师父微笑地对他说这并不难!你想想看,猴子与师弟同样不能理解你的意思,为什么你会对师弟生气,却会对猴子大笑呢其实他们都是他们自己,问题出在你自己的身上!你不会对猴子发怒,是因为你觉着自己是人而它是猴,所以不由得居高一等,认为自己比它有智慧是正常的,所以并不计较它的错误!但你师弟与你同样是人,你觉着自己的头脑与他们相差不大,所以不能容忍他们犯错!但如果是佛会如何看呢佛是不会发怒的,因为佛的智慧比天还大,他能容纳世上的一切!
小和尚最大的错误就是,他没有学会用佛的眼光来看待他人,用佛的慈悲去对待他人,更不懂得用佛的智慧去宽容他人!
佛家所说的发慈悲心包含的内容是很广的人不仅要爱你所爱,爱屋及乌,还能还宽恕你的冤家对头或仇敌,宽容你不喜欢的人,爱人如己!
一个人能够宽容别人,也定然存有正直之心,正因为正直所以才能宽容,不偏不倚,不骄不躁,有容人之量!
法师便是这样一个正直宽容之人,他的胸襟宛如光风霁月一样皓洁宽阔,气概犹如乔岳泰山一样刚直不阿!当别人因为误会或无知等原因对法师无理相向时,他都以大慈悲心去包容对方,以端正的言行去感化他们,却也并不求得被所有人理解,只依照良心善心道理行事,问心无愧!
宽容他人,不仅能给他人一次改过自新重头来过的机会,与此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份安宁祥和!
倘若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明白正直宽容的价值与意义,人与人之间将变得更为和谐,我们也将得到更丰盈且具有深刻内容的快乐!
不过宽容对方不代表我们可以轻易改变对方,真正的宽容就是要接纳并包容对方当下的样子,等待他成长改正,有所进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必要用统一的要求来衡量,装进同一个瓶子里!想通了这一点,要做到宽容待人就不难了!
培养正直宽容的品格,是人不断学会超越自己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修行让自己去除执著,学会放下!当我们变得越来越宽容,说明心量变得越来越大,心越来越清净,目光变得越来越清明,因为我们已经将私心放下了,将嫉妒怨愤放下了,也将轻视诽谤欺诈放下了!
我们每个人都该深深发愿,愿自己立身为山般正直,待人似水般宽容,是为察己悟道!
开悟箴言
正直是奸诈油滑的反面!是一种坦荡的胸怀!能使人自觉自愿生发慈悲心!助人为乐能使人心正不怕影子歪!不与阴险的小人同流合污!
而是自动自发地开诚布公泰然处事能使人不屑于弄虚作假粉饰天平!而是严于律己地查漏补缺能使人不冲动急躁!不惶然不安!不做偷梁换柱之事!而是坚定持久地守护本心,怨恨是一种难以消减的情绪!还容易传染与循环!生生不息那么当你遇到时!是继承下去还是选择用自己的宽容和善心来了结它,忍下一时之气!你将是怨恨的终结者!不仅能让自己多一分宁静!还可以传递出理解与关怀融化对方心中的冰凌!催生对方心中的善心,宽容待人!即是广结善缘!与佛有缘,愿我们能宽容过去曾经对我有过轻蔑诽谤嫉妒贬损欺辱诈骗过的人!愿别人带给我的伤害将化作我内心的怜悯与慈悲!去感化他!
度化他你愿做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还是做一个宽厚正直的人)那些心量狭小的人!人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把他伤害!因为他害怕畏惧的东西太多!心思过度敏感!令周围与他相处的人时时提心吊胆!畏手畏脚,宽厚正直的人心胸宽阔!有容乃大!不会因为旁人一两句恶言而发怒!也不会整天怨天尤人!会以自己的宽容给周围的人带来安乐祥和!使与他相处的人自然而然想与之接近,容人的气度非常重要!待人接物要把心放开!有多大放多大,宽容是睿智的善行!能为别人撑起一把伞!避免四面八方袭来的打击伤害!只留温暖友善!宛如温煦的阳光永存,这样的人不但能温暖他人与自己!还能让社会增添一份寒风中的温暖,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公正地认识到他人与自己其实拥有同样的权利上的!你的亲朋有权利获得快乐!你的敌人也有权利追求快乐在这个认识上发展出的慈悲心!便是宽容,宽容他人!是因为他们也有幸福快乐的权利!不要因为一时过失就剥夺掉他们的权利。
物极必反,与人留余地自身避凶险
禅悟之间
处事!须留余地,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秦国的李斯在当时极为有名望,地位崇高!他的长子李由后来当了三川郡守,几个儿子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几个女儿又都嫁给了秦国的皇族,使得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某日,他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休假返回咸阳,李斯见儿子回来了很高兴,就在家中大摆筵宴!文武百官听到了消息,都赶到李斯府,庆祝李公子返家!当日李斯府门口车水马龙,来了好多达官贵人!
李斯看到这个情景,忍不住长叹一声道唉,过去荀卿说(事情不要过头)我还不以为然!现在看看,我李斯从一个上蔡的平民街巷的百姓爬到了现在的地位,是多大的恩宠啊!皇上不嫌我才疏学浅,给了我这样高的地位,如今整个朝廷,几乎没有人比我的官职高,简直是得到了绝对的富贵荣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我很担忧啊'花盛开到了极点将会衰败,盛极一时的朝代如果到达了鼎盛阶段就会开始逐渐衰落,我如今占据了这样高位,未来堪忧哪'果然是应了,老子一所言福兮祸所伏这句话,李斯在最后的下场很惨!由于被赵高设计陷害,李斯后来被秦二世处以腰斩,全族被灭,过往的荣华富贵全部灰飞烟灭!
古时候的将相们所得到的权力地位都是当权者赐予的,一旦达到了顶点,皇帝难免对其产生猜忌防备,其中潜伏的危险也就随之而来了!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都是瞬息之间的事情!
所以做人不要追求极高的地位与名誉,站得太高不仅树大招风且功高震主,容易将自身置于凶险境地,到了那时想退都寻不到后路!
三国演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诸葛亮曾七擒七放孟获,最后让他心服口服地归顺了,成为一段佳话!如果是换了一个人,只怕第一次抓了他时就会一刀宰了,才不会屡次与他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但诸葛亮却如此做,是为什么呢或许有不少人会觉得他多此一举,没有必要这样做,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对待这样一个人,并不值得!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一下,才能明白诸葛亮深谋远虑的智慧!诸葛亮可不傻,他是刘备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凡事懂得照管全局,不会仅凭慈悲就如此行事,他其实是给孟获留下了一条退路,也就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别人想的大概是如何打胜仗这一点,但诸葛亮想的是如何让一个人才心甘情愿地效忠蜀国,如何使其心悦诚服付出忠心!
因而他给了孟获七次机会,终于在第八次生擒孟获之后,得到了他的忠心,使他带领部属甘心归降,对于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见,给别人留有余地就是给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还能避免失败与灾祸!
弘一法师道为人处世应当留有余地!人们办事最好不要取得全胜,一件东西最好不要生得极美,我们做人最好不要地位极盛!正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这样的发展规律,一旦达到最高点,就将走向反面!
盛极转衰更是历史的必然,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人都改变不了这种规律,因而我们不要太过争强好胜,什么事情都力求完美,最好最美最高最远最多最大这种制高点就算取得了又如何呢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不如平淡处之,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纯真与美好!
韩非子曾在,说林一中这样写道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已!他说工艺木雕的关键之处,第一点是刀下雕刻出的鼻子要大,眼睛得小!鼻子如果雕刻得大了,就可以慢慢削小,要是一开始就刻小了,便没有法子补救!嘴巴就要一开始刻得较小,因为刻小了可以,挖大,但若开始雕刻时就刻得很大,那便没有法子变小!这也正是说出了我们平素办事应当多留有余地,如此才能有后路,能让自己将事情办得更加妥当,也不至于遭受失败!
菜根谭一中还说道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也是告诉了人们,凡事留有余地会有哪些好处!法师对于这种观念也深以为然,认为世人在生活中之所以会与人尴尬,大部分是由自己造成的,某些嫌隙的产生无非就是因为自己曾经把话说得太极端太绝对了!
遇事多一分考虑,并不会耽误我们太长时间,与人留下余地,便是为自己预备了一条后路!毕竟生活瞬息万变,居安时思危,随时随地保留余地是为大智慧!
既然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谈论评价别人时就该存下三分厚道,去除三分刻薄,话切勿说得太满,也千万不可说得太绝!这般我们才可以远离灾祸,也让他人因为我们为其留下的尺寸之地而心怀感激,不会施以怨恨或报复!
只需要留下一点余地,就可给予他人一次悔悟改过的机会,并为他保存颜面与名誉,避免树敌,何乐而不为呢如此,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孕育出容纳万物蕴蓄生机的伟大气象啊。
开悟箴言
把圆满当成终极目标去追求!是一种强求的心态!会使人患得患失!
囿于这种穷尽精力以求完美的囚牢中,佛家的思想教导我们!为人处世需留有余地!与人便宜!凡事不可做绝!便减少了一分我们置身绝境的可能,输赢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叹息的!因为那不过是人一生经历中的某个过程!某个站台!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关于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归于尘土!
飘浮在宇宙之中!无有差别,月圆转亏水满必溢'是自然世界的发展规律!当事物存有短缺时它自然会生长发展!但当事物迎来圆满的尽头时!等待它的便是死亡,把他人逼到绝路对我们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还会造作恶业!不如放下心中的争胜之心!因为无论多大的胜利也是短暂的!何必太过看重,中庸一中写道(博厚配地博厚!所以载物也,天地浑厚博大!兼容并蓄!能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做人当依循此道!将淳厚宽容作为我们的本性!待人处世不要走向极端,这样的性情可促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和谐的境界!并能促使人群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成就大功德,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保持天地含蓄之气!与人为善!处处有余地有空间!这个世界将会何等和谐美满)真正的美满来自于人们心中留存的那一片宽广空间!而不是与人争胜!求得一时一刻的短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