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21954800000018

第18章 处事卷:心智上乘。慈悲不是一个名词(2)

他一见到医生朋友就大喊大叫起来完了。我快要死了。你一定要帮帮我啊,医生朋友安抚了他。问了他具体的情况。检查了他的身体。接着给他做了详细的诊断。最后什么药也没开。只在处方单上写了一句话请不要无事生事,用自己不懂的事情折磨自己的神经!

其实这位年轻人压根什么病也没有。他不过虚惊一场。自己吓倒了自己!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人有旦夕祸福。且意外无处不在!但实际上。人一生中哪有这么多恐怖的事情。许多事情十有八九是人们无事生事。自己惊吓了自己罢了!

如果真的出现了危险。冷静沉稳的心态反而更有利于我们随机应变。而不至于慌乱失措。丧失处理紧急事务的决断能力!

无事生事。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心魔作怪!

有一位船夫以在江边载客为生。这天他正准备把沙滩上的渡船推进江里。然后就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载客渡江了!

这时。有一位居士从江边路过。看到船夫的作为之后有所感悟!碰巧。他看到前面有一位禅师经过。便快步走上前拦住禅师。礼貌地询问道禅师,请问您。刚才这位船夫把船推入江水时。无意之中将江滩上的螃蟹虾螺压死了不少!敢问这是需要渡江的乘客们的罪过。还是这位船夫的罪过呢禅师不假思索地告诉他非也非也。这既不是乘客的罪过。更加不是船夫的罪过!

居士茫然不明地问奇怪了。如果乘客和船夫在这件事上都没有罪过。那么究竟是谁的罪过呢禅师听闻此言。立刻瞪大眼睛看着他。道阿弥陀佛。这是你的罪过啊,居士顿时张口结舌。怎么会是我的过错呢禅师如此对他说道船夫为了生计才摆渡乘客而获得一点船资。乘客为了过江去办事而搭船。沙滩上的虾蟹为了藏身躲在沙子下面而被无意压死。你说。这会是谁的罪过居士啊。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无!无心怎会造罪呢即使无心犯下了过错。那也是无心之罪!我看到的只有勤劳的船夫忙碌的乘客与藏身的虾蟹。而你看到这些却无中生有。刻意寻找他人的罪过。岂不是妄自菲薄么。这难道不是你的罪过居士听后脸色泛红。自觉惭愧!

佛教的确是讲究六道众生。但仍旧是以人为本。站在人本的立场来看待世间常事!有时候。某些真理不能说破。事情也不能说破。说破了那就是过分钻营。刻意寻找他人的过失与罪过。本身就是一种心境狭隘的表现!

法师所言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说的便是。那些没事找事无事生非的人。注定福报微薄!

为何有这样的说法呢。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有一句诗正可以解释法师这句话的含义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我有一句话请您一定记住。那就是。世间的苦人都是自己找麻烦的多。也就是所谓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佛家认为。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是具有固有的时节因缘。无事生事或无事生非。并不能改变某些事情的因果规律只不过给自己徒增了烦恼痛苦罢了!无事生事之人容易身心不安。为何我们不能顺其自然。就让事情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慢慢发展呢给心一点雨滴。听从法师的箴言吧。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让自己多一些清净安详。多一分快乐无忧。才能得到真正的福报!

开悟箴言

人会无事生事!往往因为自己的无知与愚蠢。懂得随性生活的人!不仅可以给自己一份安逸!也可以给他人一份宽容冷静!有时还会得到一份意外收获。庸人之所以会自扰!因为凡夫的心是尚未断除无明愚痴的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万事万物!自己容易看到那些给心灵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事端,!

例如人们常常在意的美丑好坏贫富优劣大千世界其实原本是干干净净的!如果我们将心沉淀下去!清白无垢!那如何会看见这些事端呢)我们看待外界事物!不要被妄想执著的习气束缚住!少一份束缚就会减少一份无事生事的几率。

世间自取苦人多,遇事宜化小了之

禅悟之间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法师有一位禅师一直在山中修行。某天夜里。他看到天上月亮皎洁就出门赏月。在林间小路上漫步而行!走了许久。禅师从林中往自己的屋子走去。却在路上看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偷!他唯恐自己的动作太大惊动了小偷。就没有进屋。而是站在门口静静等待!

小偷不知道这里住的是个出家人。进到屋内找了好半天都没发现值钱的东西。只好离开!结果。他在门口与禅师狭路相逢。因为心虚。他面露惊慌。不知道如何是好!

禅师却没有质问他。而是淡笑道这位施主。难为你走了这么远的山路来探望老朽。如今更深露重你要回去。老朽怎么能让你空手而归呢他说完就脱下外衣。递给小偷说现在夜凉如水。不如。你把这件衣服披上吧!

禅师就这样把自己的外衣披在了这个小偷的身上。小偷惶然不安。连忙低着头从禅师眼前离开。连头也不敢回!

禅师面色平静地看着小偷的背影。只轻叹一口气自语道世间总有可怜人。但愿我今晚是送给你了一轮明月吧,第二天清晨。温暖的阳光照射进了禅师居住的房屋。当他一打开门就看到了自己昨晚送给小偷的外衣!这件朴素的僧衣被整齐地叠放起来。搁在了台阶上!

禅师对着阳光扬起头。心中欣慰而高兴。因为自己真的送给了那小偷一轮心中明月!

用慈悲心赠给他人一轮心中明月。比用语言斥责教训他人更有益处。这是于无形中化解了矛盾。更是让善心如融融日光一般照亮温暖了世间的苦人!

世间自取苦人多。众生都有自身的苦难与无奈。若世间不存有慈悲之人。他们将如何自处!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不是大奸大恶的罪过。我们都应当宽以相待。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佛陀曾在开示会上说起一位爱吃鸡蛋女人的经历!

这位妇女就居住在舍卫城附近的一座村子。她因为很喜欢吃鸡蛋。因而每当发现自家母鸡生蛋了。就会迫不及待地将鸡蛋吃掉!为此。生蛋的母鸡很伤心。因为不能孵出自己的孩子。所以对于这个妇女的恶行相当愤恨。在心中暗暗发誓。决定来世定然要报复这位妇女与她的孩子!

后来。这只生蛋的母鸡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它转世成了一只猫。而这位妇女转世变成了一只母鸡!猫为了报复妇女。就把她生下的蛋全部偷吃了!又是一世。转世为母鸡的妇女转世变成了豹。而那只转世为猫的母鸡这一世成了鹿!结果。豹把母鹿生下的小鹿统统吃掉了。两者又结下了怨恨!

如此。她们之间的恩怨循环往复了五百世都没有解开!

后来等到佛陀降世的时代。原先的妇女转世成女人。当初的母鸡转世成女鬼!

某天。女人抱着孩子从娘家赶回婆家。身边有丈夫的陪伴!他们在路上看到了一个池塘。便坐下来休息。丈夫看到池水清澈。便下水洗澡!就在这时。女人看到了女鬼。知道她正是自己的世代仇人。慌乱不堪。赶忙抱着孩子逃进了癨陀园。希望得到佛陀庇护!

正在弘法的佛陀看见她把孩子放在了自己脚下。不久之后。女鬼追了过来。但没能靠近佛陀就被护法天人挡在了外面!佛陀有意开示她们。就让阿难尊者把女鬼领了进来!

佛陀同时谴责了她们俩人。如此说道倘若你们今天没有遇到我。想必你们的恩怨还将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以怨报怨并不能给你们带来快乐。无尽的怨恨只能让你们的悲悯心逐渐熄灭。剩不下一丝慈悲!如果为了得到自己的快乐而将痛苦施与他人。那终将被自己的嗔恚所系缚。永生永世也摆脱不了怨憎的痛苦!

随后。他对两人诵出了一段佛偈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嗔系缚。怨憎不解脱!

在世为人。你不要以为自己是最可怜的人。世上总有比你处境更加糟糕的人。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为何不能考虑一下对方的不易。化小了之呢法师面对他人带有侮辱性的恶言。也还主张与其防之。不如化之。体现出了一种仁爱慈悲之心。正是因为他明白世上众生在生存中的困难与不易。不以私心度人。才能具有这样宽广的胸襟与气度!

面对他人无礼失德的行为。我们如果内心透明清净。就不会以为小事化了是做出了多么大的功绩或牺牲!我们并未为对方做了什么。更没有为众生做了什么。其实正好相反。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小矛盾。实际上是在成就我们自己!因为他们给了你充分宣扬慈悲心的机会。使你在此过程中发展了慈悲之心。体验了真诚慈悲带给你的感受。而这种慈悲之心的净化与发扬。不但成就你现在的善良仁慈。还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你能够更加真实地认识慈悲于自身于他人意味着什么!

开悟箴言

越慈悲就越真实!容人之量越大!你的慈悲心也就越加广袤无边。难道你不知道!正是这种堪可包容一切的力量使我们拥有了佛心吗)消融矛盾的火焰绝非易事!但绝不能因为这件事困难重重我们就不做。情能容人!倘若我们能在对待他人时用心感悟!发扬慈悲!以广大的胸怀来接纳他们的行为!他们即使心如钢铁也终将有一天能变为绕指柔。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我们应当在平日里多养成体谅理解他人的习性!学习换位思考!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不与人锱铢必较。别人不说不代表别人没有经历过苦难与磨炼!永远不要高估了自己!

看低了别人。将事情越闹越大不算什么本事!将事情越化越小方可展现你的智慧与为人处世的功夫。

心中无事真心无念,清净而心生智慧

禅悟之间

不为外物所动之为静。刘念台云(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弘一法师从前。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禅师。他平素除了弘扬佛法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栽种兰花!因而他在寺庙中种植有不少兰花。兰花生性高洁。但不好照顾!

这日。禅师打算外出云游。临行前交代自己的一位弟子。告诉他如何好好照顾自己种植的兰花。愿他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能好生照料它们!

禅师出门云游后。这位弟子对待这些兰花很细心。尽心尽力。但有一天他为兰花浇水。一不小心碰倒了兰花架。摔碎了所有的兰花盆。使得兰花撒了一地。损毁了不少!

这位弟子为此十分担忧。害怕禅师回来之后责罚自己。所以等禅师回到寺庙后。打算主动赔罪。愿意领受惩罚!

禅师回到寺庙后知道了这件事。立刻把这位弟子召唤到跟前。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这位弟子战战兢兢。本以为禅师要惩罚自己。没想到禅师并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而是对他说道我栽种兰花一来是用以礼佛。二来是为了美化一下寺庙内的环境。让兰花的香气使人心境安宁只唯独没有生气这一项哪!

听了禅师的话。这位弟子总算放下心。同时也很钦佩禅师!

禅师不生这位犯错弟子的气。是因为他尽管喜欢兰花。但兰花并不是他的执念与追求。所以兰花是否有损伤。不会影响他的情绪。更加不会让他生气!

其实我们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若是心中无事真心无念。外在的得失自然也无法影响自己的心境。所谓清净心生智慧。如果我们想要成就事业。达成心愿。也需要让心清静下来。杜绝外界那些纷扰与杂念!

某间寺庙内。禅师发现自己一个弟子整天都在打坐。便问他你为何每天都打坐这么久的时间呢弟子回答说师父。我在参禅哪,禅师对他说可参禅并不等于打坐。打坐并不等于参禅!

弟子不解。问他但是师父。您不是时常教导我们。要让自己容易迷失的心安顿下来。静下心来观察周遭的一切吗您不是还告诉我们。坐禅有利于心静么禅师平淡地对他说终日打坐不动。其实并不一定就能进入禅定的境界。你如此。反而是折磨了自己的身体。让身体损耗!

弟子困惑不已。仍然不明白!

禅师接着对他解释说禅定。是一种身心达到极度宁静与清明的境界。并不是要求人必须像石头一样死坐着!所谓的禅。是指我们应离开外界的一切物相所谓的定。是指我们应保持内心的安宁不散乱!如果我们太过于执著人世间的物相。内心就不由得会变得散乱。难以清净下来!

如果我们能够离开人世间的一切物相。内心才不会散乱。能够得到安宁!

人从出生开始。心灵原本是清净安定的。但就是因为受到了世间各种物相的迷惑。如此一来。心如同明镜蒙尘。这才变得越来越愚昧了!

弟子深以为然。俯首问道师父。那怎样才能消除心中的妄念呢又如何做。才能不被世间物相所迷惑禅师缓慢地对他说道只要懂得思量人世间的善事。人的心就宛如天堂一样明亮!如果只知道思量人世间的邪恶。人的心就宛如地狱一样晦暗!所谓恶由心生。人心中存有邪恶就会沦为畜生!反而要是心中有慈悲。那么处处都是菩萨。处处都有真理!而人若是心生智慧。处处都是乐土。若是心生愚痴。那就处处都是苦海!

弟子听后瞬时有所体悟。安静地等待禅师继续开示!

禅师继续对他说在凡夫的眼中。清明与痴迷根本对立。可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人的意识。在本质上没有大的差别。正如人世间的万物全是虚幻一样!许多人看不透生死。其实生命的起点便是生命的终点。结束亦是开始!世人向往的名利财富声望名誉也都是虚无。就如飞烟一般终将飘散在风中!有的人会心乱。那是因为他心在尘世有的人静。那是因为他心在禅中!

弟子听完这段话。很快开悟了!

人们在生活中想要保持一颗安宁清净的心很困难。因为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被外界的物相所迷惑!因此。我们需要学习观心克制。去除杂念与妄念。才能让心底不起波澜。心生智慧!

弘一法师认为。人若能不因为外物的改变而动。就可以被称之为静!他尤为推崇刘念台体悟的一句话人们修炼心的方法。要点不过是心中不存有一事而已!心中无有一事。便能够坦然面对事事。这全是真心无念内心清净的功劳!

心中不存有一事。何其困难。但我们可以先从摒弃杂念。全神贯注于自修来做起。尽量让自己不对外物有所依恋。消减对种种物相的欲望。如此让心自由来去。慢慢地就能有所醒悟。从而守卫住你的心!

此外。我们还应当懂得运用智慧。以慈悲之心来处理事情。这样自己心里才不会结痂。不会使得明镜蒙尘!心一旦可以清明自在起来。那么不管我们处在何种情况中。都可以护卫住从慈悲心衍生而来的静谧稳定自由自在的心境!

开悟箴言放不下别人!是因为内心没有慈悲放不下自己!是因为内心没有智慧。切勿陷入对外界事物的层层依赖之中!处世为人也不要被他人的评判所影响!只要明白了万事万物都有自身规律可行!你就能做到来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