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学原解
21935000000001

第1章 先要达到认识明确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在止3於至4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5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6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7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注释】1.道:这里用指为道路之意。但这个道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行车跑的道路,而是指包括宇宙中万事万物自己独特的运行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这些存在物就构成了宇宙。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就象大自然的情况一样,各自遵循自己的道。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此类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这个“道”,也就是老子和孔子所描述的“道”。

2.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古圣君无为而治天下,自然之德而已矣。”《新书·道德说》:“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3.止:《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论语·微子》:“止子路宿。”这里用为停留、逗留之意。

4.至:《易·井·辞》:“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谲井;羸其瓶,凶。”《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见则把臂入林,款礼颇至。”章炳麟《文始》:“《诗传》曰:‘周,至也。’《说文》周训密,此尤今言周到,至亦有密意。”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

5.齐:《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荀子·脩身》:“齐明而不竭。”毛注:“无偏无颇也。”《史记·平准书》:“齐民无藏盖。”这里用为平等之意。

6.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適也,政不足闲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广韵·陌韵》:“格,度也,量也。”《文选·鲍照(芜城赋)》:“格高五岳,袤广三坟。”李善注引《苍颉篇》曰:“格,量度也。”瞿蜕园注:“格,尺度。这句盛夸城墙之高,超过五岳。”这里用为度量、衡量之意。

7.厚:《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墨子·尚贤中》:“厚於货者,不能分人以禄。”《史记·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这里用为看重之意。

【译文】大的学问的道路,在于明白那明白无误的规律;在于亲近人民;在于停留在那周密、周到的善的境界。知道了停留在善的境界而后才会坚定不移,坚定不移而后心里才会清静,内心宁静而后才会安然不乱,安然不乱而后才会思虑周全,思虑周全而后才会有所得。

世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任何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接近这个大的学问的道路了。

古代想要明白那明白无误的规律的人,就要先治理整个国家。想要治理整个国家的人,先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想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的人,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性的人,先要使自己意念诚挚;想要使自己意念诚挚的人,先要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而后才可以知道周密与周到,知道周密与周到而后意念才会诚挚,意念诚挚而后心性才能端正,心性端正而后自身才有修养,自身修养而后才能使家族里的人平等,家族里实行平等而后整个国家才能治理,国家得到治理而后天下才有太平。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混乱了,但枝末却是治理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如他看重的人冷淡他,而他所冷淡的人反而看重他一样,这样的事从来不会有的。

【说明】“道德”二字,历来均被误解,以至使古人关于天、地、人生的思想得不到正确认识。其实“道”字和“德”字很早就见于《周易》、《道德经》、《诗经》等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在这些著作中,道、德二字都是分开使用的,尤为显明的是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就是道路,德就是规律,再无二义。《道德经·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正因为这个道路太大,所以好象就不象了。若是相象,这个道路时间长了也就会变得细小了。正因为这个道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人们平常走的具体的道路,所以它就不会象具体的道路那样会因为时间长久而变得细小。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呢?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这个“道”呢?就因为这个“道”是处于“无”的状态,虽然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它却是“有”的,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它自古以来就有了。由于这个“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靠人类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历来的哲学家们把这个“道”规定为无形、无声、无体的形而上之道。

所以,大的学问的道路,在于明白那明白无误的规律;自从周文王在《易经》中的讼、恒、益等卦中阐述了天地的客观规律后,历经五百余年,到老子更为系统地发扬了天、地的道路和规律的道理,至此人们对天、地的道路和规律已有了普遍而正确的认识。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最后到终点。因此,掌握自古以来的天和地的道路和规律,就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也就能够知道了宇宙大道的纲领、头绪和要领,也就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不承认这个道路和规律是不行的!而明白这个明白无误的规律,则是探求大的学问的必由之道。

大的学问的道路,还在于亲近人民;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没有人民的国家也就不成其为一个国家。人类如何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求得生存?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种群体意识也就是国家的起源。

大的学问的道路,还在于停留在那周密、周到的善的境界。国家既然是由人民组成,国家的统治者也就必须要与人民保持亲近的关系,而保持亲近的关系则在于“与人为善”。因此,知道了停留在善的境界而后才会坚定不移,坚定不移而后心里才会清静,内心宁静而后才会安然不乱,安然不乱而后才会思虑周全,思虑周全而后才会有所得。

世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植物的根本和枝末我们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都有根茎和枝叶,没有根茎而光长枝叶花果的植物是没有的。而人的根本呢?人的根本就是学问和本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需要学习的过程,人的每个第一次都是需要学习,对一般人而言,上学读书就是做学问,凡上过大学的就是有学问的人,就是知识分子,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很错误的。上学读书是想要学会一些知识,而往往怎样做人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那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有的人读了大学还是个很坏的人,而有的人从未读过书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说,学问不是知识,知识也不代表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但他做人好,做事对,对人好,他就是有学问。太阳在运转,地球也在运转,人世间瞬息万变,凡事都在变化,都在发展,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生、问世,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学习行吗?我们不调节、调整自己的心态行吗?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一个心怀坦荡荡的人,他每天都是愉快的。而如果没有学问,没有本事,就等于一个人没有根本;而没有根本,只有一点点知识,那生活得就很艰难了。因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知识就随着要更新,就象植物开花结果一样,根茎在,它就不断地开花结果落叶,然后又不断地开花结果落叶,反复循环。而没有根茎的植物,顶多开一次花结一次果而已。

任何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植物也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出生了也就意味着终是要死亡的,这是地球上万物的生长规律。我们不能因为要死亡而不出生,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地活下去。恐惧和害怕死亡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它。人生的规律是由出生而成为婴儿,然后是少儿,然后是青年,然后是中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这中间还有天灾人祸、疾病痛苦,爱情友情等等。知道并深刻理解这个规律,我们就应该及时抓住各个有利时期,利用不同时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从事最有利的事情。比如少年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要想去挣钱就很不利。中年壮年时期是上有老下有小,这个时期去学习本事和研究学问,显然也是不利的。然而很多人基础尚未筑好,便急着要去闯荡社会,那显然就是失败的人生。很多人不愿意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历史的经验,只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而去闯荡,结果是到了老年才知道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摸索出一点点人生经验古人早已讲过,此时悔之晚矣。所以从周文王到老子到孔子一直都在讲要明白这个明白无误的规律问题,其目的就是希望人们都能懂得这个道理。

因此,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人生的先后次序,就接近这个大的学问的道路了。这个“先后”,就是规律之意。

古代想要明白那明白无误的规律的人,就要先治理整个国家。想要治理整个国家的人,先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想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的人,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性的人,先要使自己意念诚挚;想要使自己意念诚挚的人,先要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而后才可以知道周密与周到,知道周密与周到而后意念才会诚挚,意念诚挚而后心性才能端正,心性端正而后自身才有修养,自身修养而后才能使家族里的人平等,家族里实行平等而后整个国家才能治理,国家得到治理而后天下才有太平。这段论述与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四章》里所说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乃是同一个道理。其实他们论述的“修齐治平”,就是怎样成为一个君子的规律,怎样成为一个统治者、领导人的规律。同样都是强调首先要做好个人的修养,如果个人心性修养得不好,就不能担当统治和管理人民的责任;如果依靠暴力、阴谋得到了或继承了统治者的位置,因其不能以人民为重,不能与人为善,结果也是做不好的。

所以,从天子开始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混乱了,但枝末却是治理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就如商纣王,心性如此残暴荒淫,很难想象殷商王朝被他治理得很好。正如他看重的人冷淡他,而他所冷淡的人反而看重他一样,这样的事从来不会有的。也就是说,如果商纣王一心为了人民,看重人民,厚待人民,人民会冷淡他吗?而商纣王冷淡人民,一心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声色犬马,酒池肉林;那么人民会看重他吗?绝对不会!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统治者,如果不以人民为重,人民也就不会以他为重。就拿在家庭里面来说,处处事事都是大男子主义,家长作风,夫妻间不平等、兄弟姐妹间不平等、父母子女间不平等,能指望这种人在单位上也与下级平等吗?人与人之间不能做到平等,也就等于没有修身。这就是人际关系间的对等原则,也是作为一个君子的人生规律。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作了很多精彩的阐述,《论语》、《荀子》中也有相当多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