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秘方
21919500000031

第31章 冬季篇(6)

如何选择好银耳

在选择银耳的时候,应该选择没有经过硫黄熏蒸的。颜色是自然的淡黄色,且朵形是完整的,泡过以后不蔫不软,还有自然芳香。若银耳呈深黄色或黄褐色,有奇怪臭味的,就千万不要购买了。此外,银耳宜用开水泡发,泡发后应去掉未发开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呈淡黄色的东西。同时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银耳的基底部才可以食用。

银耳虽然好吃,但也不宜吃太多,一般一人一次15克就足够了;还有冰糖银耳含糖量高,所以睡觉前就不要再吃了,以免血黏度增高;银耳能清肺热,所以外感风寒的患者也不适宜食用。

腊八节宜喝腊八粥

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今超市里有配好的腊八粥原料,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中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不可小看“腊八粥”中果仁的食疗作用,花生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寒冬宜吃的“暖身餐”

进入冬季,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身体上某些小部位,比如手、脚、耳朵、小腿等感觉特别寒冷,而这时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并不是冷得受不了,医学上把这种反应统称为“寒症”。其主要原因不是摄入热量不够或身体脂肪不够,而是身体血液循环不好和缺乏某种维生素导致的。

如果您有这样的苦恼,不妨试试专家推荐的几款能帮您抗击寒冷的冬季“暖身餐”。

宜多吃豆腐

适宜人群:减肥和偏食的人。

如果除了手脚冰凉,身上其他部位也不那么暖和,可能是营养不平衡类型的寒症。经常减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维生素摄入不全面,而维生素B2又是平衡人体耗氧量的重要物质。所以,这类人可以多吃一点豆腐烧白菜。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减少平时工作、活动时体内热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提高耐寒能力。

具体做法:制作热乎乎的豆腐烧白菜,最好选用新鲜的小白菜。将小白菜洗净、滤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备用;姜丝放入油锅内爆出香味,然后放入小白菜,加适量盐炒至变色后再加入豆腐,翻炒均匀;大概1分钟后,可以加入适量的水或豆浆,开锅后2分钟关火,再淋上少许香油即成。

宜北菇加山药全面滋补

适宜人群: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类和根茎类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这里说的北菇是指根茎特别粗的那种。在遥远的东北深山生长的这种菇类,本身就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如果吃进这种粗根茎的香菇,人体会一次性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铁、硒、钾等。

而冬季的常见蔬菜山药,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物质可以快速地在人体内分解成热量,从而为身体增加能量,起到抗寒的作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保暖食用。

具体做法:将北菇泡软,去蒂后洗净,山药削皮洗净,切成小段后切片备用;热锅后加油炒北菇,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酱油、糖,烧开,改小火煮10分钟;放入山药同烧,并加入盐、淀粉勾芡后即可食用。

宜多吃胡萝卜,激活内脏和血液

适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长期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是爱怕冷的人群。对于他们来说,解决怕冷问题比较难办,因为这些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脏器功能不调或代谢不畅,天生体质虚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还有脏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这种情况最多见。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怕冷人群,建议常喝胡萝卜洋葱汤。因为胡萝卜能够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激活内脏功能和血液运行,从而达到调理内脏、暖身、滋养的功效。而洋葱不但可以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还有显着的杀菌作用,同样能增强抵抗力。

具体做法:把胡萝卜和洋葱清洗切片泡一会儿,用橄榄油把洋葱炒成透明状后,再加入胡萝卜继续煸炒。加入高汤煮沸,再加少许调味盐等。每天午饭或者晚饭时喝200毫升,长期坚持,就会改善怕冷的情况。

孕妇预防感冒十一招

感冒又称伤风,任何人任何时候均可发生,小儿感冒,孕妇感冒,老年人感冒,因为人群的特殊性,所以选用感冒药要特别谨慎。中医感冒最常见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与西医所讲的病毒性感冒实质一样。不论大病小病,病了总归是让人难受的一件事,而且还会对身体功能造成损害,同时也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想要在冬天这个“敏感”的时候抵御感冒病菌的侵袭,我们不妨来试试以下这些小方法。

孕期患普通感冒的人很多,对胎儿影响不大,但如果较长时间体温持续在39℃左右,有出现畸胎的可能。孕期患流感不仅能使胎儿发生畸形,高热和病毒的毒性作用也能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早产。有人调查56例畸形儿中,有10例产妇在怀孕当日至50天时患过流感,所以孕妇感冒应及时治疗。

那么,孕妇如何预防感冒?孕妇感冒该如何治疗?以下是孕妇预防感冒十一招。

红糖姜水,美美一觉

当准妈妈受凉,或感觉要感冒时,喝一碗热的红糖姜水,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生蒜、生葱赛过药,常吃生蒜、生葱是预防感冒的好方法。大蒜素胶囊就是从蒜中提炼出来的。蒜不但有预防感冒之功效,还能抑制肠道致病菌。

增强呼吸道防御功能

多吃含锌食物。缺锌时,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孕妇需要比平时摄入更多的含锌食品,海产品、瘦肉、花生米、葵花子和豆类等食品都富含锌。

盐水漱口,廉价功效大

每天清晨起床洗漱后,用盐水漱口,再喝半杯白开水,不但可预防感冒,还对齿龈的健康有好处,因为孕期牙龈充血,易患牙龈炎。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体内有害物质过氧化物的清除剂,同时具有提高呼吸道纤毛运动和防御功能。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维生素C片剂,如番茄、菜花、青椒、柑橘、草莓、猕猴桃、西瓜、葡萄等。维生素C在加热过程中会大量丢失,烹饪时要注意保护。

晨起冷水洗脸

晨起用冷水洗脸可增强抗感冒的能力。晚上可用温水洗脸,以免由于冷的刺激影响睡意。

室内湿度保持在45%

冬季空气湿度低,尤其是在北方,室内多用暖气取暖,空气非常干燥,干燥的空气有利于病毒在呼吸道内聚集生长。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

有争议,但无害的醋熏蒸

醋熏蒸法是否对预防感冒有效尚存在争议,但因没有害处,有些家庭还沿用此法。

不要忘了白开水

喝水对预防感冒和咽炎具有很好的效果,每天最好保证喝2000毫升水。

空调换气,不能代替开窗

应让新鲜空气不断进入室内,大多数人都喜欢在早晨打开窗门通气,而后就一天门窗紧闭了。这样不好,至少在午睡后和晚睡前进行通风换气。使用空调的家庭也不能一天24小时门窗紧闭,不能完全靠空调的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另外,要在太阳出来后再开窗换气,如果太阳还没有出来开窗通风,室外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孕妇不利。如果空气污染指数大,不利于通风换气,可借助空气清新器。

避开人群

尽量不去或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人越多被感染的概率越大,规避是最好的选择。

坚持锻炼更重要

锻炼是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坚持锻炼。

天气变冷时谨防面瘫

入冬特别是冬至过后,进入“数九”时节,许多人毫无征兆地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千万要注意防止风寒之邪侵犯面部。

为什么会出现面瘫呢

因为天气变冷后,寒风长时间直接吹拂面部,造成面部经络气血组织不通,面神经因缺血而麻痹。受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就会因营养不足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面瘫。

面瘫的临床表现为,闭不上眼睛,脸部一侧松弛,嘴歪,流口水,流眼泪,眉毛抬不起来,耳后疼痛等。面瘫病症不分男女和年龄,冬季最容易出现。

面瘫要早发现,早治疗,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面瘫从出现症状到治愈,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共1个月时间,第一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病情有所发展;第二周病情较为稳定;第三周面部神经开始复苏;第四周面部神经逐渐恢复正常。经过治疗,70%的面瘫患者能够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面部神经肌功能恢复不彻底,就会出现面瘫后遗症,如脸部肌肉萎缩,半个脸发紧,脸部歪向有病的一边等。

为防止面瘫,专家建议,第一,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戴口罩;第二,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第三,在疲劳之时或洗浴后,不能再受风。

冬季防“老人低温症”

寒气逼人的严冬,对老年人是一个较大的威胁。不少老年人因患“冬季低温症”而死亡(这种死亡常常被误认为是由心肺疾病引起的)。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人在气候恶劣的冬季,死亡率要比气候正常的冬季高60%。

老年人的体温持续在35℃以下,医学上便称作“老人低温症”。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是因为老人的身体机能都已老化,体内产热减少,能够觉察到温度降低的身体已经丧失了敏感,在与寒冷的接触中,皮肤血管反应比较迟钝,不能很好地收缩,丢失的热量也比较大,因而不能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老年冬季低温症的形成一般需要数天时间。当老人体温降到35~36℃时,一般自己还能诉说寒冷,但有嗜睡、无精打采的症状;若体温低于35℃,就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此时老人的皮肤往往表现苍白,摸上去有冰凉的感觉,有时还可发现紫癜或水疱,面部常肿胀,肌肉僵硬,很少有寒战反应,甚至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减慢的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发展到心搏骤停。

预防“老人冬季低温症”,首先要注意老人的保暖,除了御寒衣被要充足外,老人的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睡眠时,床上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电热毯、热水袋加热被窝);其次,要鼓励老年人冬季多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种花养鸟等;此外,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冬季应多进食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但不宜多饮酒,有些人以为饮酒可以御寒,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饮酒只会帮助身体散热,使得酒后倍觉寒冷。

对于已患有低温症的老人,如果症状较轻,家人可先采取保暖措施,看能否使老人的身体温暖起来;如果老人体温不能回升,则要尽快送医院,请医生治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患有冬季低温症的老人,有些药物是应当禁忌的,如氯丙嗪、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

冬季冻疮的防治

冻疮是人们所熟知的冬季常见皮肤病,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因此,了解有关的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冻疮主要是长期寒冷(10℃以下)作用于皮肤而致,受冻后皮下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致组织营养不良,甚至可发生组织坏死。本病好发于暴露及末梢循环较差的部位,发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缘、足跟、耳郭等处。

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一度:开始可因暂时渗出,皮肤色紫红或青。可伴有水肿,触之有凉冷感。此时遇暖,颜色可转为红肿,并出现瘙痒、疼痛。二度: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内容清晰,疱破后形成糜烂渗出液或结痂。三度:由于受冻较重而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本病多由于运动不足、局部潮湿、局部皮肤受压、气温寒暖突变、肥胖及营养不良等因素而发,所以预防的措施应针对这些原因制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保护旧伤口

初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发生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疮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