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秘方
21919500000019

第19章 秋季篇(2)

秋天肃杀之性,使性欲的冲动和亢奋也随之有所下降。对男子来说,在行房之时,可能会发生偶尔暂时的“阳痿”,这和节令气候的属性有一定的关系,且往往都是“继发性阳痿”。若一旦出现,不必惊慌,可稍事休息,放松情绪。这种秋季易患的阳痿是一时性的性兴奋不足,阴茎海绵体充血不足所造成的,这时只要精神专一,精力集中,完全可以消除气候影响而顺利行房。在这方面要增加有关阳痿的诊断标准及其判断方法的了解,可以观察一下夜间睡眠时是否有阴茎勃起,还可做有关试验,当发现自己不是阳痿时,就可抛掉思想负担,轻装上阵,若确系患了阳痿就应及时予以治疗。这是秋季房事调摄中男性最关键重要的事情。

秋季对女性来说,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常常表现在性交时出现阴道干燥的现象,这是秋季燥气当令所致。因为燥气干涩易于伤津,故有“燥胜则干”之说。秋令之际,阴道干涩不仅影响行房的情绪和欢悦,还可带来阴茎与阴道摩擦的疼痛和损伤。为了预防发生阴道干涩所造成性交中不愉快之情,在秋季行房前可适当延长性前嬉的时间,以充分调动激发女性的性欲,也可使用一些润滑剂。在这时男子不要因此埋怨妻子,妻子更不可因此而情欲消沉,否则会更进一步抑制阴道分泌腺的分泌,造成恶性循环,使欢愉的房事不欢而散。

总之,秋燥当令,房事性交应有所收敛,以养神气,对阳事渐衰、阴道干涩等对房事不利的因素应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自寻烦恼,而要处之泰然。

减少秋季落发“四宜”

每到秋天的时候,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白领都有头发“大把大把掉”的现象。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着急。秋季树木落叶、人落头发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其原因是秋季较干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引起毛发干枯及脱落。

另外,夏季过频洗头、紫外线照射等也会造成秋季脱发。在脱发相对增多的秋季,应注意头发的保养,否则会使脱发加重。

只要做好头发保养的“四宜”就可以减少掉发。

一宜保持愉快,避免精神紧张

精神压抑、焦虑不安会导致脱发,压抑的程度越深,脱发的速度也越快。应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做松弛体操等,以消除精神疲劳。另外,应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帮助入睡,同时也有利于头发的养护。

二宜要补充足够营养

应多吃一些含铁、钙、锌等矿物质的食品和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少食油腻和辛辣等带有刺激性的食品。

三宜保持头发的清洁

洗发剂要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性的,洗头时可在水中滴几滴醋或放少许盐。洗头的水不宜太热或太冷,洗头间隔时间最好2~5天,洗发的同时应边搓边按摩。

四宜多做头部保健按摩

晚上临睡前用梳子将头发刷30下,这样既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又能将头发上黏附的尘垢刷掉,有利于生发、固发和增加头发的光泽。如果每天脱发超过100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秋天时节护唇有宜忌

口唇健康是容貌美的关键。口唇神经分布、血液供应都很丰富,正常状态下应该是红润的。但进入秋冬季以后,冷空气活跃,而这些冷空气多半是干冷的,水汽含量极少,由于周围环境湿度明显降低,人们在感到皮肤变干的同时,口唇也出现了干燥、脱屑、开裂等现象,令人烦恼不已。此时要防口唇干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宜注意补充维生素

导致口唇干裂的内因是许多人新鲜蔬菜吃得少,人体维生素B2、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所以,在深秋季节,更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梨、荸荠等有生津滋阴作用的食物。当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维生素。

忌随意舔唇

其实,舔唇只会带来短暂的湿润,当这些唇部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嘴唇内部更多的水分,结果是越舔越裂越痛。

忌讳撕皮

如果起皮现象真的特别严重,完全可以对着镜子,找准角度,用锋利的小剪刀剪掉唇上翘起的皮。

宜注意正确的护唇方法

正确的护唇方法应该分为五个步骤:用热毛巾敷于唇部约5分钟;给嘴唇涂上一层凡士林;用软毛牙刷轻轻擦拭唇部,以去除死皮;涂上护唇膜;洗净后再涂上润唇膏。

秋季护肤保湿宜忌

防止水分蒸发的油脂保湿

这类保湿品效果最好的是凡士林。凡士林不会被皮肤吸收,会在皮肤上形成保湿屏障,使皮肤的水分不易蒸发散失,也保护皮肤不受外物侵入。由于它极不溶于水,可长久附着在皮肤上,因此有较好的保湿效果。

它的缺点是过于油腻,只适合极干的皮肤或极干燥的冬天使用。对于偏油性皮肤的年轻人则不适合,会阻塞毛孔而引起粉刺和痤疮等。

除了凡士林之外,还有高黏度白蜡油,各种三酸甘油酯,以及各种酯类油脂。含有抗蒸发保湿剂的护肤品,基本都含有这些成分,极干性皮肤在晚间可使用的晚霜和营养霜。

吸取外界水分的吸湿保湿

这类保湿品最典型的就是多元醇类,使用历史最久的就是甘油、山梨糖、丙二醇、聚乙二醇等。这类物质具有自周围环境吸取水分的功能,因此在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对皮肤的保湿效果很好。

但是在相对湿度很低、寒冷干燥、多风的时节,不但对皮肤没有好处,反而会从皮肤内层吸取水分,而使皮肤更干燥,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很多护肤保养品如化妆水、乳液、面霜等护肤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这类成分,可以帮助产品保持水分,使其水分不至于快速散失。一方面可稳定产品,另一方面帮助吸收。含这类成分的保湿护肤品,适合在相对湿度高的夏季、春末、秋初季节以及南方地区使用,尤其不适合北方的秋冬季。

结合水分作用的水分保湿

这类保湿品不是油溶性,也不是水溶性,属于亲水性的,是与水相溶的物质。它会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将自由自在的游离水结合在它的网内,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不易蒸发散失,达到保湿效果。它不会从空气或周围环境吸取水分,也不会阻塞毛孔,亲水而不油腻,使用起来很清爽,这是属于比较高级的保湿成分,适合各类肤质、各种气候,白天、晚上都可以使用的保湿品。

这类保湿品的成分以胶原质、弹力素、玻尿酸为代表。

修复角质细胞的修复保湿

干燥的皮肤无论用何种保湿护肤品,其效果总是短暂有限的,不如从提高皮肤本身的保护功能及保湿功能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维生素E可聚集在皮肤的角质层,帮助皮肤角质层修复其防水障壁,阻止皮肤内及角质层水分蒸发散失。维生素E在抹后6~24小时内被吸收到皮肤的真皮层,并保护皮肤的细胞膜。

维生素A是调节皮肤细胞生长及活动的重要成分,它可以使皮肤增加弹性并帮助表皮和真皮增加厚度。

维生素B5也就是泛醇,可促成纤维母细胞的再生,帮助组织的修复。

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质的合成,使皮肤更饱满,防止皱纹的形成。

果酸可去除皮肤最外层失去保湿功能的角质层,让新生的角质细胞自然发挥保湿功能,提高皮肤的滋润度,是一种修复保湿剂。

了解了保湿护肤品的成分及作用,也就为你解开了皮肤干燥之谜。即使是秋天的风再大,空气再干燥,你也不会慌乱。因为你可以站在化妆品柜台前,从容地挑选出确保自己肌肤美丽的产品。

秋季时节适宜减肥

肥胖既有碍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因此,减肥便成为当今有关健康的热门话题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人的肥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秋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所以,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

人们不难发现,每年夏天,人体的体重都有所减轻,肥胖者也是如此。

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体代谢加快,出汗多,能量的消耗大。因此,肥胖程度也会有所改善。另外,夏天白昼时间较长,天热也容易睡眠不足,造成体内能量消耗。由于体内的新陈代谢旺盛,相对散发的热量也增多。另一方面,夏季天气闷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摄取较多清淡的食物,清淡的食物含热量低,造成体内热量的供给不足。所以,肥胖者夏天体重也会减轻。

可是到了秋天,情况就不相同了。“八月秋风渐渐凉”“一场秋雨一场寒”。

进入秋季,没有酷暑的煎熬,人们的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人也就渐渐发胖起来,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

因此,肥胖者秋季更应该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木耳、豆芽菜、山楂、大蒜、辣椒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运动时间,特别是早晨适当选择一些体育项目进行锻炼。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秋季高原肌肤保养宜忌

科学研究一致认为造成皮肤伤害和老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阳光照射。高原地区,天气干燥,空气稀薄而且多尘,紫外线十分强烈,而且旅行通常十分艰苦,这样的环境对皮肤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再加上秋季湿度小,风力大,在这样的气候下,人体汗液蒸发很快,皮肤容易干燥。如果你不想在旅途中牺牲掉自己的肌肤的话,那就必须做足功课,尤其是旅行中的女士。护肤秘诀有二:

遮阳帽

外部武装:戴帽子很有必要,但别把帽子戴得太紧,这样脑门很容易长痘痘。

防晒霜

切记防晒:防晒霜不能随便用,防晒系数最好要大于15。搽防晒霜20分钟以后再出门,因为化学防晒剂需搽一段时间与皮肤结合后,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旅行中难免会流汗,最好每隔一小段时间搽一次。

绝大多数去西藏旅行又爱美的姐妹们都怕晒黑,但搽防晒霜是远远不够的,防晒霜只是防止皮肤不晒伤,而并不保证不晒黑——尤其是国外的防晒产品。很显然,这一点和中国的姐妹们的审美是有冲突的,所以有些国产品牌的产品中特有“晒不黑”的功能。仔细找找看,或许有用。使用防晒霜格外要注意的区域是面颊和耳朵。

嘴唇保湿:在高原地区,嘴唇是很容易开裂的。一定要准备唇膏。

另外,保持心境平和是有利于保护你的皮肤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皮肤好的另一个偏方是: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洗脸,早上起床最好不要洗脸。超过10天的长时间野外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最好就不要洗脸,一般对皮肤有保护作用,当然,搽一点酥油会效果更好。有点脏不怕,怕的是洗得太干净很容易晒脱皮的。

秋后胃部保养“六宜忌”

入秋以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祖国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那么,秋季如何护胃呢?

保暖护养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另外,胃病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出病来。

平心静养

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运动保养

肠胃病患者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从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要戒烟禁酒。服药时,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秋凉养胃护胃“六要素”

秋凉以后预防胃病发作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宜饮食规律、卫生

进餐有时过早,有时过晚,可口的就吃得多,不可口的就吃得少,或任意吃冷食、零食,使胃肠的工作量紧一阵、松一阵,这就容易造成胃肠病。饮食不卫生,腐败的食物吃了容易中毒。因此,选择食物,要注意新鲜、清洁,进食有规律,是防止胃肠病的首要问题。

宜口味清淡

要保持胃肠的冲和之气,就得常吃些素食淡饭,适当加些肉类肥甘食品。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吃生冷,并戒酒,以防刺激胃黏膜,促使溃疡恶化和复发。

情绪要乐观

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过度的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愤怒都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要经常心情愉快,保持乐观,避免患得患失、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宜锻炼身体

要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减少发病的机会。

忌乱服药

临床实践证明,应禁服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如因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在饭后服用或同时加用保护胃的药物。另外,服药治疗的症状消失,也不等于胃肠病彻底治愈。慢性胃肠病多发展为器质性病变,症状虽然可以很快暂时消失,但创面还需逐渐地恢复。患者应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衣被要保暖

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导致胃病发作。

秋季养生必知“五忌”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应进补。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

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慕名进补

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患者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对身体虚实没把握时,最好到中医师那儿请教一下。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忌以药代食

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