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送礼送到点子上
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踽踽独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随着人际感情日益麻木,关系日益淡漠,交流日益减少,忙碌的都市生活,似乎给了我们太多忽略情感的理由。因此,人与人之间逢年过节时的礼尚往来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时,礼物便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需求,送给对方需要的、喜好的、珍视的东西等等,才能真正地把礼物送到对方的心里,得到对方真正的欣赏、喜好和感激。
送礼时你一定要送到点子上。
红香想起自己第一次按照部门经理的要求给一培训公司老板送礼的情形就脸红。
当时,部门经理给了红香一些钱,让她自己去商场挑一个礼品给客户送去。送什么好呢,她不了解客户的喜好,一时也找不到人商量,突然想起上一次见到那位客户时,客户身旁有位很可爱的小女孩,不过3岁的样子。想到这里,红香脑中灵光一闪,决定给客户的孩子买一套芭比娃娃。于是红香去了儿童用品商店,买了一个大大的芭比娃娃,另买了几套同品牌的服装,兴冲冲地去见客户。到了约定的地方,客户看到红香送的礼物哈哈大笑,原来人家还是单身呢,那小女孩是客户姐姐的。不过客户还是很开心,打趣地说:“衣服可以送给小侄女,芭比娃娃嘛就留给自己吧,虽然我是男的,但是很小的时候我就想要一个呢。”红香明白,那是客户在给自己留面子呢。
现在不同了,如今的红香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了,办事、与人交往自然比初出茅庐时显得老练、成熟许多,深受部门员工的喜爱和拥护,她的人事部经理更是做得风生水起。
这一天,是一个员工的生日,一进门红香就对那员工说了声“生日快乐”,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了。员工有了她这句“生日快乐”已是非常开心。第二天,因为工作的事情这位员工被老板骂了一顿,非常的郁闷。没想到这时红香却悄悄地给他送去了一份礼物,并附一张贺卡写道:“非生日快乐——即使是不如意的日子,也愿你每天都像过生日般的快乐!”收到这样的礼物,员工心里非常的感动,不禁对红香更添了几分好感。
中国,一个十分重视人情关系的国度,各种关系纵横交错: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老乡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就像织起来的一张网,维系着你和他人的感情和利益,维系着你在这个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这些关系中蕴藏着一座座金矿,如果你善于挖掘,巧妙利用,就能创造出不菲的收益。因此,亲朋好友间互道一声问候,送上一份礼品,不仅增添了情谊,维系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人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但是,年年送礼可不能老一套,或者别人送什么你就送什么,这样随大溜地送礼,就是不入流地送礼,讨不得好印象,更是讨不得欢心。
送礼,“送”就得送到点子上!
永远别挑选大众化的东西。这是浪费钱,别人也会在接受后转瞬就忘掉。有策略的赠送礼品应该考虑周详,而且礼物恰当。它应该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或是反映你俩的关系。这就需要花费时间仔细筹划。绝不要在去看某人的路上顺便买个礼物。当你去选购时,如果脑子中一点概念都没有,那就拉着一个可信赖的私人助理或朋友来帮助你。
暗度陈仓、借路搭桥。如果对方有难处不方便接受你的礼物,你不妨给她来个“暗度陈仓”,比如,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或者先说是借,对方说这东西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或者,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收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地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
5.避开送礼的“技术误区”
送礼的对象有亲戚、朋友、上司、同事;送礼的原因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结婚、升官、生小孩乔迁、探望病人、过节等等,送礼已成了我们每一个为人处世融入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社交形式。
送礼中有很多你不认识的“技术误区”,你一不小心便会在送礼这条路上“人仰马翻”,空手而归。
刘笑笑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自认为自己精通人情世故,更是深谙送礼的各种技巧和潜规则。如今,她跳槽到了待遇优厚的外企,她相信凭着自己的礼物一定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说不定还可以获得国外工作的机会哪!
那么,现实像刘笑笑想象的那般美好吗?
刘笑笑进入外企后,刚好赶上了公司的圣诞派对。刘笑笑的上司是个加拿大人,她决定借着这个派对给上司送个小礼物,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好让自己在新公司能够站稳脚跟。当上司在派对上拆开刘笑笑的礼物时,里面居然是一只色彩亮丽、造型独特的——钟!好在刘笑笑的上司不是中国人,不知道在中国送钟就是“送终”(非常的不吉利,是送礼的大忌)看到这个钟还面露微笑,表现出对礼物的喜爱,只是他非常不解在场的其他同事们为什么都面露尴尬的表情。此事在公司传为笑谈,送钟的刘笑笑至今提起仍羞愧不已,她的“美名”更是传遍了公司。
不仅如此,刘笑笑每次给公司人送礼物时,为了公平起见总是送一样的东西给同事们,让同事们感觉她只是在打发、应付他们,非常的没有诚意,往往一拿到刘笑笑的礼物便扔在了角落,然后彼此之间再递上一个默契的不屑的眼神,那样的眼神常常让刘笑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到半年的时间,刘笑笑因为与同事和上司(上司最终知道了中国人送礼的禁忌,觉得笑笑戏弄了他)的关系不和,工作很难进行,每次业绩都是公司最末,不得不忍痛割爱离开这家待遇不错的外企,另谋出路。
学会送礼,才能学会交际,学会送礼,才能学会成功——这就是“送礼成功学”。
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成功送礼,都能送礼成功的,送礼这其中的奥妙、尴尬,甚至痛苦,往往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特别是有些人如果不能成功避开送礼的误区,可就真要在送礼上翻船了。
具体有哪些送礼误区需要我们避开的呢?
礼物也需要分“等级”。选择礼物一定要根据受礼人的性格、爱好、地位、身份等等分出“级差”,也就是要区别对待。比如,给位置高的人和位置低的人送一样的礼物,位置高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因此一定要给他们送不一样的东西,而且给位置高的人送的要稍微好点。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对待。比如,不要送太贵重的东西给仍不熟悉的朋友,否则对方会觉得还不了这个人情,甚至怀疑你别有所图;不要送十分私密的礼物给不太熟的朋友和交情不够深的朋友,最好不要送一些私人物品,如贴身衣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送给公务员朋友、老师的礼,最好不要太贵重,或者,送礼时最好直接送到对方居所,不要在工作场所赠礼,以免有贿赂他人之嫌。
切莫送一些会刺激别人感受或禁忌的东西。比如,送给一位基督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一件古玩也是不妥的。所以,以下几种礼品建议最好不要送:带有性暗示的礼物,如内衣、床上用品等;宗教性的礼物,如十字架、圣经等;食物篮,有些食物往往外表鲜亮,里面却已腐烂;贵重的礼物,如珠宝、手表等;“循环”礼物,你不喜欢,别人也一样不喜欢;没有用的礼物,如咖啡保暖器、烟灰缸等;含有“政治性”的礼物等等。
不要直接去问对方需要什么。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他的要求会超出你的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去买,可能不是对方当时看到的,比如你买的型号小了,而对方喜欢的是大型号。这样对方不仅不会感激你送他东西,反而会觉得你不会办事。
6.如何摆脱“送礼焦虑症”
“今年过年不收礼”,这句广告语乍一听起来,让人感觉挺欣慰。可是,接着往下听,“收礼只收×××”——唉,看来送礼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不少人却害怕送礼。送还是不送?送轻还是送重?送到家还是送到人?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平时在职场中谨小慎微的人心力交瘁,甚至出现失眠、烦躁的不良精神状态。
在本该放松身心的新春佳节,“送礼焦虑症”却常在职场白领之间突然爆发。
王君是一家杂志社的老编辑了,由于资格最老,她成了办公室里元老级的人物,最近听说她要升任公司主编了,公司的人对她更是毕恭毕敬,尊重有加。过几天便是元旦,反正大家又不要上班,有的是时间,不知怎么回事,这次生性安静的她居然想把同事们都叫到自己的家里好好聚聚、乐乐。
王君的本意是请大家到她家坐坐,吃顿便饭,聊聊天。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大家都带了贵重的礼物来看她,弄得她怪不好意思的。特别是面对最早来到她家并拿出礼品给她的那个同事时,她认为过个普通的聚会不必如此,和同事在门口拖拖拉拉,不肯接受,颇为狼狈。同事也不容易,如果她拒收,同事钱已花出,自己留着礼物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更是把开心事办成了烦心事了。不仅如此,从此王君还多了一个心思,还得把同事的心意一一记在心上,以备这个元旦还礼,而且这对她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真有点力不从心。
但是,再过一两天就是元旦了,时间这么紧迫,要送什么给同事们?送的时候该怎么给对方?又该说什么?万一同事不接受自己的礼物怎么办呢……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她,为此她晚上居然失眠,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开始去各大商场挑选礼品,在挑的过程中觉得这个不合适,那个也不合适,真是烦透了,半天下来时间白白流逝,礼物还是没挑好,为此她更是心急如焚,也无法静下心来做其他事情。
送礼不简单谁都知道,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摸不到门的情况,有时候会跑错地方,尴尬至极。即使在清楚了地方之后,我们还要考虑送什么的问题,礼品有重有轻,而且各人有自己的爱好,所以我们也难选择……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个送礼人,于是有些人便得上了“送礼焦虑症”,只要一到送礼时节便显得寝食难安,焦虑不堪。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送礼焦虑症”呢?(1)性格内向的人,这类人平常不喜欢交际,应对能力差,对于通过礼品来联络感情或维系人际关系的事感到压力很大,由此产生内心的恐惧和焦虑;(2)过于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有些人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礼物不够时尚,对方不喜欢,或给上司同事的礼物怕禁不住比较,显得档次不够或过于老套……总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很不自信;(3)道德价值评价高的人,这类人道德感相对强烈,易对“送礼”产生抗拒感,为了拉拢关系而送礼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于是产生矛盾心理。
如何让自己摆脱这样的“送礼焦虑”呢?
明确送礼的目的,摆正送礼心态。送礼无外乎两种目的,联络感情和有求于人。当然,行贿犯罪行为另当别论了。如果是前一种目的,你大可不必太紧张,在形式上也不必一定要拘泥于实物送礼。春节到了给亲朋拜个年,吃顿饭,或者一起去K歌,都能达到很好的联络感情的效果。当然,如果是有求于人,那就另当别论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今社会,讨好他人并不是送礼的主要原因了。讨好和加深感情是两码事,现在的送礼早就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阿谀奉承的印象。送礼其实是一种加强感情沟通的手段,与送礼人本身的正直人品并不冲突。知道了这一点,也许能帮助你摆正送礼心态,更好地和他人打交道。
分析送礼目标。面对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送礼方式送不同的礼,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谁都懂,但是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平时就应该多留心观察受礼人的性格如何,有些什么喜好。总之,不怕没礼好送,只是你还没有想到。送礼之前对目标做一个精确的定位分析,送出的礼物才能做到既不显山露水,又能够打动人心。这样做了以后,如此聪明的你,当然不会再受“送礼焦虑症”的烦扰。
了解收礼人风俗习惯。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比如,看望上海病人不能送苹果,因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所以,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