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一生的217个好习惯
21892100000164

第164章 羡而不妒摆脱狭隘

心胸狭隘的人,往往喜欢拿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容不得别人的进步和幸福,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超过了自己,心里就不舒服。尤其是当自己身边的人或同一领域的人超越自己时,自己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痛苦、愤怒的情绪,因为他人的进步,会给自己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落后了,这很容易伤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导致嫉妒。要摆脱这种狭隘的心理,需要有开阔的心胸,既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又要明白你可以遏制一个人的发展,但你不可能遏制所有人的发展,因为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芳林新叶催陈叶,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的车轮谁也无法阻挡,所以善待他人的成就才能化解自己心中的不平衡感。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1838年写成了另一部名著《拔蒙的修道士》。他宣称,这部小说要到1880年以后才会被人理解。不料,不久就得到了享有法国文学界“最高评判者”之称的巴尔扎克的推荐。巴尔扎克读到该书描写滑铁卢战役的一章之后,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简直起了嫉妒之心,是的,我禁不住一阵醋意涌上心头。关于战争,他写得是那样高妙、真实,我是又欢喜、又痛苦、又迷茫、又绝望。”第二年,巴尔扎克还写了长篇的《司汤达研究》,对《拔蒙的修道士》大加赞扬,热情推荐。

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于1814年在彼得堡主编《欧罗巴导报》。有一天他收到一篇题为《致诗友》的诗稿,作者是十五岁的中学生普希金,茹科夫斯基对这首才气横溢的诗十分赞赏,立即在报上刊登,并亲自到郊外的皇村学校拜访这位“少年才子”。访问回来后,茹科夫斯基写信给另一位诗人维亚赛姆斯基,生动叙述了这次“愉快的拜访”,并且满怀激情地指出:“这是我们诗坛的希望。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帮助这位未来的天才成长。他将来一定会超过我们所有的人的。”此后,茹科夫斯基常常自己或同时邀请几个诗人、作家一起,去探望普希金,给予关心、鼓励和写作上的指点、帮助。“少年才子”普希金在老一辈诗人、作家们的培养扶植下,经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诗作日益成熟,逐渐闻名于全国。1820年,他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出版了,茹科夫斯基读了这部热情洋溢、格调新颖、诗句轻快流畅、充满生活气息的诗篇,不禁兴高采烈,觉得普希金的诗作已经超过了自己。他在赠给普希金的照片上题字:“赠给胜利了的学生,失败的老师赠。”

茹科夫斯基发现和扶持的“千里马”,不只是普希金一人。1830年,他看到《祖国记事》杂志上登载了一篇短篇小说《巴沙甫留克》,就像20年前看到普希金短诗一样喜欢。他打听到作者果戈里是一个21岁的小公务员,就特地邀请果戈里来参加他为一些知名的作家、音乐家、艺术家举行的星期六宴会。当茹科夫斯基得知果戈里经济窘迫,整天抄写公文。整理卷宗,很不利于搞文学创作时,就设法把果戈里推荐到一所女子专科学校去当历史教员,使他有较好的条件去进行创作。不久,果戈里和普希金也见面相识了,几年以后,果戈里写信给茹科夫斯基说:“是什么把我们这些年龄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呢?艺术。我们感觉到,我们中间有了亲属关系,有了比一般更密切的亲属关系。”

上面的事例告诉世人,摒除嫉恨心理,往往能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脱和快意,乐于发掘、提拔人才,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品质,不要因才不及人而抑制别人的潜力,那样做只会使自己堕入最底层的深渊,永远生活在桎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