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21877800000019

第19章 建立“小大人”的独立空间(6)

(专家点评)

水、电、煤气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物资,学会查看水表、电表、燃气表,对于节约能源有相当效用。

节约用水用电

平时教育孩子节约用水用电都是表现在语言上,而通过查看电表水表,孩子对节约用水用电的概念上升到实在的数据上,前者模糊,后者清晰,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更大。

定期更换仪表

测量专家说,水表、电表的寿命一般只有6年,煤气表的寿命有10年,超过这个年限不更换,则会造成仪表读数与实际用量不相符,可能会造成家中水、电、煤气费用激增,最好定期进行更换。

61.使用照相机:开心时刻,“咔嚓”一下

柯达曾有一个这样的广告:一个小男孩在幼儿园演小老虎,裤子突然掉了,他转身流眼泪,被抓拍,此时广告歌响起:每一刻别悄悄溜走,是柯达留在我身边。这一刻别悄悄溜走,好好珍惜。分享此刻,分享生活。像广告里那样,教孩子使用照相机,串起甜的笑,真的心,留下温馨美好的记忆。

(宝贝趣事)

在我还挺着大肚的时候,童妈常叫我去她们家玩。那时童童才几个月,小小的很可爱,童妈当然是爱不够,不但忙着给儿子打扮,还特爱给他拍照,说是不留下纪念,以后念想了就遗憾了。当我看到童妈乐呵呵拍一张,再拍一张,闪光灯都没关,赶紧拦住了。对她讲,婴儿的视网膜直到8个月大才能逐渐成熟,可经不起闪光灯的强光,小心损伤视网膜神经细胞。粗心妈妈立马大惊失色,说她之前还拍了,怎么办?怎么办?我安抚她说,别紧张了,孩子也不会那么脆弱,以后注意点儿就行。童妈还是责备自己,说自己为什么非要追求理想的效果,都没顾上孩子的健康。我笑她太紧张了,童妈还瞪我,说,等你把娃生出来,看你紧张不紧张。

丫丫出生后,那种想象中排山倒海的母爱没有立即来临,等到喂丫丫初乳时,一种坚定的意志却涓涓滴滴渗透我全身。我知道,为了这个小小人,我可以忍受任何痛苦,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不是什么豪情,而是自己确切明白的、融化进骨骼里的一种本能性的东西。可能这就是母爱吧。

但我没有去宠溺丫丫,没有让她养尊处优、高高在上。我认为所有的物质都不可靠,只有强大的内心才最重要,而强大的内心来源于行动上的自强、自立、自尊、自信。所以丫丫嚷着要自己拍照的时候,我没有阻拦,对比起学会一门新东西,就算摔坏相机又算什么。当然,最好还是安全点儿,呵呵。

我先教丫丫认识相机的基本结构,由她随便拍几张,接着教她基本的构图,哪些东西有拍摄价值,怎样拍才会好看,当然都是一些很基本的东西。我还给丫丫做模特,只要能照全身体,我就大赞她好棒,丫丫学习的劲头更高了。

好一段时间,丫丫都迷恋照相,遇见什么都想照下来,有时真能从里面找出几张很不错的照片。进步都是一点点儿得来的,有个良好的开始,也可以幻想一下结果的美好了。

现在出门,丫爸背着重重的摄影器材,丫丫拿一款轻便的数码机,父女俩都左拍拍,右拍拍,我一个人落得清闲,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能把美好留下,真好。

(丫妈啰嗦)

以前照相是很奢侈也很复杂的事,如今,数码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照相越来越普遍、快捷,更多的记忆与美好可以保存下来。丫妈建议如下:

学会摆漂亮姿势

所谓“无声胜有声”,拍照时,随意的姿势要胜过笨拙的摆弄。不要直愣愣只站着,也不要张张都伸出两只兔耳朵,学习一些特别、自然的姿势,拍出美美的靓照来。

留存美好的回忆

时光如水,抓是抓不住的,但照片可以将时间定格在那一刻。或许多少年以后,当时的记忆都已模糊,但看到曾经的照片时,所有的美好都重新浮现。

(专家点评)

要想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拥有品质上乘的相机只是其一,学会基本的摄影技巧是为其二,后者甚至更重要些。

学会选购合适相机

选购相机,要从价格、品质谈起,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相机的成像质量、存储容量、焦距、镜头、液晶屏等方面的标准,但不要过于追逐潮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会基本摄影技巧

业余的摄影虽然不能跟专业的摄影相比,但学会一些基本的摄影技巧,也会使拍摄出的照片大有改观。比如准确对焦,尽可能防止相机抖动,创造性的进行构图,并把握快门的时机等,使镜头、胶片的性能发挥效率得以较大的提升。

62.处理伤口:轻伤不下火线

孩子爱蹦爱跳爱跑爱闹,很容易擦伤破皮。鉴于此,父母应该提前做好相关防护工作,从家庭防范、出行防范到对孩子进行自护教育,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但安全毕竟是相对的,父母还应掌握急救处理方法,并教导孩子简单自救技巧,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宝贝趣事)

对丫丫的安全防护,家里做得很尽心,到处贴有防撞条,阳台安有防护网,出行有安全座椅,并进行了各种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但丫丫还是三天两头会受伤,令人心疼不已。

丫丫的摔跤很奇怪,地板上什么障碍物都没有,啪嗒一下就摔了,学走路时都没出现过这样低级的错误呀。我给丫丫清理了一下伤口,看着没啥大碍,但心里还是想东想西的,最终还是带丫丫去做了体检,看到一切正常时,才松了一口气。医生劝慰我说,别紧张,孩子摔两下很正常,不摔不成材呀。

我也对丫丫苦口婆心的劝导,走路别太急,别心里想着跑,脚却没跟上。可前晌说,后晌就举个破皮的手回来了。我是又心急又心疼,不免多唠叨丫丫几句。

这天,我在屋里又听到“咚”的一声,心中猛地一紧,该不是又摔了吧?不过,老半天没见丫丫过来,就疑惑的出来看看,然后就发现丫丫坐在客厅茶几处,在那自己处理伤口呢。

见我走到跟前,原本坚强的丫丫吧嗒吧嗒掉开泪了,简直不用任何酝酿,我一下子心软了,问道,又摔了?嗯。疼吗?疼。为什么不叫我给你包?丫丫哽咽着说,怕我又说她。我笑了,我说你是心疼你呀,好了,不哭了。我又哄了几句,丫丫便止住哭泣。我看了看丫丫的伤口,有些细微出血和破损。我问丫丫,你知道怎么处理吗?丫丫说,知道,妈妈做过很多遍了,她学会了。我说,学会包扎可真是血的代价呀。丫丫撅撅小嘴,不吭声。

接着,在我的帮忙下,丫丫滋啦着清洗了伤口。因为伤在手掌上,不包扎容易擦蹭到,就给丫丫贴上创可贴。受伤的丫丫还没安生两分钟,就又去玩去了,孩子是不是都这样?

虽然老摔跤,但丫丫学会了简单处理伤口,后续保护做得还行,还帮丫爸处理过伤口,也算是因祸得福。不过,仍希望她少受点伤,平平安安长大。

(丫妈啰嗦)

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每个父母的责任,父母应做到家庭防范、出行防范、自护教育等。丫妈建议如下:

做好防范工作

避免孩子受伤,父母要做好方方面面的防范工作。包括将家里的锐器如刀、剪放到隐蔽处,在家具、墙角上贴上儿童防撞条;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出行坐车系安全带等,将潜在的危险提前扼杀。

正确处理伤口

孩子很容易摔伤破皮,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感染、化脓,特别是在家对小伤口自行处理时,要先用生理盐水或洁净的凉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视伤口大小决定是否包扎。对于较大的伤口,最好自行处理后再去医院就诊。

(专家点评)

孩子爱跑爱闹,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很容易摔伤破皮,父母要学会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必要时要紧急就医。

父母需掌握急救处理方法

针对孩子不同的症状,父母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擦伤时,要用碘酒、生理盐水洗清伤口;扭伤时,要冷敷和按摩;骨折时,需要固定受损肢体,不可强行搬弄和挪动伤口等。

紧急时送孩子去医院就诊

小伤口可以在家处理,但若伤口大且深、伤筋动骨、或受伤情况不明时,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注射破伤风针剂等。

63.量体温:眯起眼寻找那根红线

小儿持续高热容易引发各种重大疾病,父母更需格外注意,为孩子科学测量体温成为重中之重。小孩子的特性决定了为其量体温不但是件麻烦事,而且是件技术活。父母既要了解测温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又要选择合适的测温工具。对于一般的低度发热可在家护理调节,高热和超高热应速请医生诊治。

(宝贝趣事)

关于量体温,老爸老妈年轻时还闹过大笑话:初为父母的小夫妻俩,不知道怎么看温度计,只看到里面有根红线,竟然采取了最不可思议的做法——用打火机烧温度计,造成温度计惨烈牺牲的悲剧。时至今日,老爸老妈还会拿出这个段子调侃一番,力证缺乏知识的极大危害性。但为孩子测体温真是件麻烦事,孩子很难安静配合。虽然耳温枪面世,但因其价格高,读数不稳定,口表、肛表仍是家庭常备测温工具。

因为丫丫一直钟爱户外运动,饮食又得当,身体素质不错,很少生病。但在幼儿园中班的那一年,天气太过寒冷干燥,一时间小儿发热、流感肆虐,丫丫也不幸中招。先是精神萎靡,发困睡觉,接着全身发烫却感觉很冷。我哄丫丫打起精神量了腋温,38度多,赶紧将丫丫送去医院,打针输液开药,等体温回落就离开医院回家,一是因为丫丫只是普通的发热,二是因为家里比医院安静、舒适、卫生。但是孩子高热不退并带有其他症状,最好留院观察,毕竟那里更专业一些。

退烧后的丫丫身子很虚,胃口很差,这时我只有使出各种功夫为丫丫熬制“病号粥”,尽量让丫丫多吃些,有复原的力气。同时,为整个屋子消毒,经常开窗透气。一两天后,丫丫算是慢慢好转了,但体温仍不稳定,鉴于户外风大寒冷,丫丫只能在屋子里玩,笑说自己是“被关的小鸟”。

这天,我又为丫丫量温度,好转的丫丫又有精力好奇了,看我对着亮光读温度计,她也凑上来看,我看她这几天又受苦又无聊,就坐下来慢慢教她。先给她讲温度计的原理:液泡内的水银受到体温影响,膨胀上升,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会在底端的曲颈部断开,已升高的水银就不会退回液泡了,就可以读数了。我一边讲一边用温度计演示,丫丫半懂不懂的,但科学布道是我的信条,或许丫丫现在不懂,但以后会懂,不能随便糊弄。

最难的就是找水银柱了,当初教丫爸,着实费了些功夫,所以对丫丫我一开始就放低要求。让她横着水平方向缓缓转动体温计,与双眼视线平行,寻找发光的水银柱。经过数次调试,丫丫就看到了水银柱,我又教她查格子读数,丫丫很顺利会看温度计了。

不过,平时父母就应记录孩子自身的正常体温,特别是记录孩子的基础体温——人体在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体温,其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获得孩子个体的标准体温,测温时也有个比照标准。

(丫妈啰嗦)

为小孩子量体温不但是件麻烦事,而且是件技术活。父母既要了解测温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又要选择合适的测温工具。丫妈建议如下:

测温前后注意事项

为宝宝测温前,父母应做到以下事项:首先对测量工具进行消毒,特别是口表、肛表,需用酒精擦拭;其次注意宝宝饮食、行为等,如测量前不进食热的食物,不做剧烈活动,不为宝宝洗澡等;最后与宝宝的正常体温波动数据相比对,可多测几次,但不易太频繁,体温暂时性升高不用太担心。

选择合适测温工具

家庭常用的测温工具一般分为玻璃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前者一般可测腋温、背温、口腔温、肛温等,其示值准确、稳定性高、价格低廉、不用外接电源,但容易破碎、测量时长、使用不便、读数费事;后者一般可测耳温、额温等,只需将探头对准内耳道,按下测量扭,即可得到温度数据,但价格稍贵,且需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专家点评)

小儿持续高热容易引发各种重大疾病,父母更需严加防范,一般的低度发热可在家护理调节,高热和超高热应速请医生诊治。

正确认识小儿体温

正常小儿体温略有个体差异,高等医药教材《儿科学》讲正常体温范围是:肛温为36.5~37.5℃,舌下温度为36.2~37℃,腋下温度为36~37℃。而且小儿一日间体温正常波动无碍,这个区间值是:2岁以内可相差0.6℃左右,2~6岁可相差0.9℃,6岁以后可相差1.1℃,一般在傍晚时体温较晨间高,运动后体温也会有所升高。一般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可认为发热。

孩子高热应对措施

小儿高热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弄清病因,对症下药,即可不治自愈。针对小儿高热,应采取物理和药物降温,6个月以下的小儿高热,应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64.配合看病:吃药不怕苦,打针不怕疼

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快乐教育最初的秘密》中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枯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教孩子配合看病,将苦痛也化作甜蜜。

(宝贝趣事)

老妈说,小时候的我,起先看病时可乖了,甚至会自己一个人去卫生所打针,但可能打青霉素太疼了,没几次我就“极端退步”了,发展到最后,需要老爸老妈俩人押着我去打针,一不留神我就开溜,被摁倒后还会手脚踢腾辱骂医生,还出现过骂错人的场面,情况非常恶劣,幸好医生叔叔医生阿姨不计较。唉,年少不懂事呀。

上幼儿园中班时的丫丫,频频求医问药,但不能让丫丫承继这“非光彩糗事”呀,我得提前给丫丫打打“预防针”。

这天早上,丫丫还是咳咳,丫爸很心疼,说丫丫小脸都瘦了,虽然药还未用完,还是坚持去医院再挂个专家号,好好给瞧瞧。丫丫一听,就有些缩,上次去检查化验血,俏护士麻利一扎,小女娃立马开哭。话说我自己验血时都认为扎的那一下真疼,小丫丫薄皮嫩肉的,当然“记忆深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