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21847700000002

第2章 农民起义——秦王朝的灭亡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大兴土木、为政苛刻,到秦朝末年,政局已是动荡不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陈胜暴喝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瓮牖绳枢之子,崛起于草莽之间,与日薄西山的秦朝相抗衡。这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注定要下一个崛起而成为开国帝王的人,已经一脚踏进了属于他的时代……无赖亭长到“宽大长者”的转变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被秦朝征发戍守渔阳(今北京密云)的900疲惫之卒,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泗水郡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首举义旗,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帷幕。一时间,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数以十计的起义队伍云集响应,发出了反抗秦王朝的震天怒吼。其中刘邦领导的起义队伍最后完成了推翻秦王朝的伟业,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就是这个王朝的开国之君。

刘邦是秦朝泗水郡沛县丰邑中阳里一个农民的儿子,排行第三,名邦,字季。可能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他读过一点书,能够不事生产,广于交游,在乡里有一定的人脉。大概在秦朝统一全国前后,他当上了泗水亭长,做一个专司治安、邮驿和接待事务的基层小吏。刘邦待人宽厚,喜欢施舍,性格豁达大度,行为放荡不羁。在亭长任上,他热衷与一些年轻貌美的女性来往,所以在与吕雉结婚前就与外妇生下了后来被封为齐王的儿子刘肥。他更喜欢与朋友在酒馆畅饮,却从来不付酒钱。这样,他就与“无赖”的声名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刘邦是一个胸怀“鸿鹄之志”的人物。一次他押送刑徒去咸阳,有幸在大街上目睹了威风八面的秦始皇车驾出巡的场景,不由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豪言壮语。10多年不得升迁的亭长生涯使刘邦对秦朝彻底失望,而无以复加的赋税和徭役又使他感受到百姓对这个王朝日益增长的仇恨。敢于冒险的刘邦于是在大泽乡起义前就采取了与这个王朝分道扬镳的行动。他在丰西泽中毅然释放羁押的刑徒,在斩杀一条当道的大蛇后,带领他们隐于芒砀的山泽中,招兵买马,聚集力量,伺机进行反秦的武装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后,刘邦立即率领他在芒砀山泽中聚集起来的力量,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自己的故乡丰邑,接着他与沛县主吏萧何、狱掾曹参谋划,杀死沛县令,夺取了沛城。他被起义军推为“沛公”,拉起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艰险的造反之路。之后,刘邦北向进攻胡陵(今江苏沛县与山东鱼台之间)、方与(今山东鱼台境),回守丰邑后打败了泗水郡监御史指挥的郡兵。接着,他依附另一起义军领袖秦嘉,攻取砀城(今安徽砀山南),收编砀郡兵五六千人。转而又攻克下邑(今安徽砀山),取得重大胜利。

不久,项梁、项羽统率的江东子弟兵进至薛城(今山东滕州南)。刘邦又投靠项梁,在他拥立的楚怀王旗帜下战斗。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刘邦与项羽合兵破秦军于城阳(今山东菏泽北),转攻雍丘(今河南杞县),杀死秦朝的镇守李由,消灭了秦朝部署在洛阳周围的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九月,因章邯指挥的秦军在定陶击杀项梁,起义军受挫,刘邦一军退守砀城,与项羽等重新谋划对付秦军的斗争。这时刘邦领导的这支起义军经过一年的艰苦转战,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由当初的两三千人发展成近万人的劲旅,并且从中涌现出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夏侯婴等一批智勇超群的将领,为后来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由于刘邦一开始就比较注意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自己的军队,因而使他当时在楚怀王和其他起义军领袖中间获得了“宽大长者”的美誉,这对于他以后能够迅速地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名家回眸

刘邦虽然文不如萧何,武不如张良,略不如韩信,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用人上却是高人一筹的。易中天对刘邦驭人策略的概括,简明扼要: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是典型而又经典的帝王之术。这为许多后世帝王和企业家效仿。我们从刘邦对汉初三杰的态度上,就可窥见一斑。

枳道受降——秦王朝历史的终结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十月,由刘邦统率的一支自彭城(今江苏徐州)出发的不足万人的农民起义军,经过一年的艰苦转战,屡败敌军,迭克名城,迅速发展壮大,以威武雄壮的10万之师进至灞上(今陕西蓝田县境)。这里距秦朝首都咸阳不过百里之遥。这时的秦王子婴据守咸阳一座空城,既无可守之险,又无可战之兵,面对刘邦“约降”的最后通牒,只得下令秦军残部停止抵抗。他自己则“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史记·秦始皇本纪》),到咸阳以南五十里的枳道(亭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内)旁,恭恭敬敬地向刘邦投降了。

秦始皇建立的空前强大、统一的秦王朝,仅仅存在了15个年头,就被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强大和弱小,高贵和卑贱似乎都在一夜之间。以子婴的枳道投降为标志,秦王朝终结了它的历史。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农民阶级第一次以彪炳千秋的不朽业绩证明自己的伟大历史作用,证明自己无愧于历史创造者的神圣称号。

严酷的现实看起来多么不公平啊!在刘邦得意洋洋地接受子婴投诚的时候,为灭秦立下头功的项羽却正在督率大军奔赴关中的途中。当他立马函谷关前,看到的却是雄伟关城上飘扬的刘邦一军的旗帜。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成为获益最多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刘邦领导的一支起义军,自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九月从彭城出发,到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十月在咸阳之南的枳道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历时一年零一个月。一路上,他们斩关夺隘,克城略地,迂回曲折,长驱3000余里,完成了推翻秦王朝的伟大历史使命。起义军也由出发时的不足万人,发展成10多万人的大军,成为项羽所率楚军之外又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以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取得重新统一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那么,刘邦迅速取得进军关中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秦朝末年风起云涌的反秦起义大潮中,刘邦成为一个时代弄潮的幸运儿。在当时众多的起义队伍中,刘邦领导的起义军起初是一支比较弱小的队伍,不要说与项羽一军不能相比,就是比之秦嘉、英布、彭越以及齐、魏、赵、燕诸国之军,也弱小许多。可是它却后来居上,一年之后即成为仅次于项羽军的一支大军。在秦朝灭亡以后,又成为项羽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发展之迅速和顺利,是其他起义军队伍所不可比拟的。而在当时犬牙交错的战场上,历史给刘邦安排的恰恰是一条阻力最小的道路。

当时的秦军主力,一是章邯军,一是王离军,皆集中于黄河以北,摧毁它们的任务,都由项羽一军全力承担了。项羽进军的最终目标,当然也是关中,对秦都咸阳是志在必得。但是,历史给他安排的进军咸阳的路线,却是一条阻力最大的路线。当他历经艰苦鏖战,清除种种阻力,胜利抵达函谷关的时候,秦王子婴已经投降两个多月了。

而刘邦在进军关中的路上,几乎没有遭遇什么秦军主力,所碰到的大抵是郡守、县令所统率的一些地方武装,他们人数较少,战斗力也弱,各地方之间又缺乏相互配合和支援,只是一个又一个孤立的军事据点,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进军途次,刘邦不断吸收小股起义军和要求参加起义军的百姓,同时还招降改编一些秦军,因而队伍迅速扩大。相反,除项羽之外的其他起义军,有的隶属于项羽名下,受牵制而不易扩大,有的局限于一隅而无法扩大。刘邦既不受制于项羽,又不局限于一隅,一直在黄河中下游的富庶区域行军作战,兵源和粮秣都有较充足的来源。而这一地区的不少地方又都经过陈胜起义军战斗的洗礼,群众基础得天独厚,从而为起义军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

当然,客观上的有利条件,仅仅提供发展的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则必须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刘邦的主观努力及其正确的战略、策略和政策,是其实现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刘邦在张良等人的协助下,选择了一条阻力最小的进军路线。他采用迂回曲折、避实击虚、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术,用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战果。如对陈留、南阳两座坚城,刘邦听从郦食其和陈恢的建议,用招降的办法化敌为友。

刘邦特别善于听取策士们的正确意见,在高阳传舍,他受到郦食其义正词严的指斥之后,立即改变自己倨傲的态度,虚心求教攻克陈留的方法。结果凭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说降了陈留郡守,使刘邦获得大批粮食和军资,实力大大增强。刘邦第一次兵临南阳城下时,因发现该城不易攻克,就决定绕城而过。张良告诫他:前有强敌,后有坚城,对起义军是十分危险的。只有攻下南阳,解除后顾之忧,才是万全之策。刘邦立即采纳他的建议,星夜回师,用招降的办法占领该城。最后,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有比较严格的纪律,不掳掠,不扰民,打进关中后,马上宣布“约法三章”,得到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关中百姓的拥护,无形之中减少了阻力,增加了助力。

名家回眸

秦王朝的灭亡,使各路起义军失去了共同作战的目标。他们的领袖人物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秦王朝遗下的胜利果实。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美好江山,引得人人都垂涎三尺,“无数英雄竞折腰”。各路起义军首领不管其来路如何,都将自己视为这批胜利果实的主人。由于他们分属于大大小小的不同利益集团,为了争夺胜利果实,还要进行一番新的较量。

“约法三章”——一个内容相当丰富的政令文件

接受子婴投降后,刘邦率领他的10万胜利之师,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秦都咸阳。及至进入阿房宫,展现在刘邦面前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阁,华丽深沉的帏帐罗幕,数以万计的狗马、珍玩、重宝,还有那千姿百态、婀娜动人的嫔妃宫女。刘邦这位出生于穷乡僻壤,终日与社会下层百姓为伍的农民领袖,再也抵挡不住这些巨大的诱惑,立即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尽情地享受一番。此时,倒是狗屠出身的樊哙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疾言厉色地劝他离开这个不祥之地,同时张良也对他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谏。刘邦醒悟过来,下令“封秦重宝财物府库”,恋恋不舍地离开秦宫,回到驻扎在灞上的军营。紧接着,刘邦就与其幕僚紧张地进行治理关中的谋划。因为根据楚怀王的前约“先入关者王之”,他可以理所当然地占有关中的地盘。十一月,刘邦邀请关中各地的“父老、豪杰”到灞上,向这一批在百姓中有影响的人物宣布了带有法规性的以“约法三章”

为核心内容的临时章程: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史记·高祖本纪》)这个“约法三章”是一个内容相当丰富的政令文件,显示了刘邦集团高瞻远瞩的政治谋略。首先,它拉近了刘邦与关中百姓的距离。关中是秦朝的发祥地和战略总后方。这里的人民曾长期支持了秦王朝所进行的统一战争。大概因为他们承担的赋役相对较轻和为狭隘地域观念所局限,在关东地区纷纷起兵反秦的时候,这里却一直是秦王朝安定的后方。秦王朝灭亡后,关中之民惊恐不安,联系到他们20余万子弟在新安被项羽坑杀的惨剧,唯恐刘邦之军也对他们施以残酷的报复。刘邦的“约法三章”以“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点明关中百姓与关东百姓同样受秦朝酷虐政治之害,刘邦并不在关中和关东之间划上此疆彼界,使关中之民消除与关东起义军之间心理上的隔阂。又以“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消除他们的惊恐情绪,使起义军与关中之民在情感上沟通起来。

其次,全盘接受秦朝在关中的各级官吏,让他们继续供职,使关中的行政机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如果说关中百姓因秦朝的垮台而惊恐不安,那么秦朝在关中的各级官吏惊恐的程度必然远远超过关中百姓。因为他们是秦王朝的爪牙,秦王朝的虐政正是通过他们之手施行的。

然而,刘邦不仅没有惩办他们,反而来了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的告示,要求他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这就给这批人吃了定心丸。由于这批人有较丰富的吏治经验,与关中百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关中的地理民情又异常熟悉,招降纳叛这批人对刘邦日后治理关中显然是十分有利的。

再次,它以最简单的法规维持关中的社会秩序。秦朝灭亡,其法律制度自然失去效用。刘邦成为关中的统治者,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百姓无所适从,就极易导致无政府状态。刘邦既明确宣布废除繁苛的秦朝法律,又以一个简单明了的新法规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这对维持关中地区的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约法三章”的核心内容,它保证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实际上是宣布既有的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不容变更和侵犯。也就是说,刘邦向关中百姓准确无误地表明:他推翻的仅仅是一个嬴姓的王朝,而不是这个王朝所代表的制度。

最后,明确宣布刘邦是关中新的统治者,让关中百姓和原来的秦吏都知道自己的新主人。“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表明刘邦王关中并不是自己的专擅,而是实践与诸侯的前约,于法于理都是站得住脚的。关中百姓不必有丝毫怀疑,必须心悦诚服地接受他这位新主人。为了使关中百姓明白他封府库和不急于处置亡秦事宜的良苦用心,刘邦特别宣示:“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以此表明自己出于“大公”的至诚态度。

名家回眸

“约法三章”是刘邦集团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制定的一个政策法规,反映了关中百姓在政权易主的非常岁月里对于正常秩序和安定生活的要求。因此,它一经宣布,就立即解除了关中百姓的忧虑和不安,“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飨军士”。刘邦又故意谦让不受,说是“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进一步取得了关中百姓的好感,“惟恐沛公不为秦王”。这表明,刘邦的上述政策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成功。它使刘邦集团在关中百姓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与关中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不久之后项羽实行的大分封违约将刘邦发遣汉中、巴蜀,但却未能斩断刘邦与关中百姓的联系。“约法三章”为后来刘邦顺利夺取关中地区并以此为根据地战胜项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