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读西湖
21829700000019

第19章

外地人来杭,因为要赶时间,很难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漫游西湖。但如我这样的本地人,却知道夜西湖的好处,知道夜西湖上三岛的好处。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交的某一个浓暮时分,泛一条小舟在湖上。此时城中虽然已经万家灯火,但天地却已经哑静了,听不到嘈嘈切切地错杂弹了,大珠小珠缓缓地无声无息落在玉盘上,而玉盘也是无声无息的。隐隐约约的三岛,在湖面上明明灭灭。你知道其实那不是仙岛琼阁,更没有仙人,只有小姐相公,正在滚滚红尘中抛绣球——这一切和你本来没有太多关系,但你远远的在暗夜的西湖柳下与月光里注视着,脚下又有水声温柔拍来,你就感动了。你想,原来所谓的蓬莱三岛还是有的,它们是在这样的时候,才真正显现出来的啊……

花港观鱼:金鱼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赏金鱼,写了一首这样的诗:

花家山下流水港,花着鱼身鱼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朋友们若到杭州,绝不要错过两件事,一是听那柳浪中的莺啼,一是看那清池中的游鱼。要知道。金鱼的故乡在中国,中国的金鱼,可是从杭州发展起来的。苏东坡吟诵“我识南屏金鲫鱼”时,是当诗歌来写的,可是1000年来,它却是杭州金鱼的最早记载呢。

到底是东南佛国,连金鱼也和佛教有关。当时的吴越国,敕建净寺,在寺前设放生池,投放人工万人,故名万工池,你想象有多大。朝野上下纷纷在池中放生,这样,山涧池塘中,一种极为罕见鲫鱼就被发现了,人们觉得它们很神秘,不能吃,而且要保护,就成了放生的主要对象。物以稀为贵,有钱人不惜重金寻奇鱼,万工池内,奇鱼便物以类聚了。既类聚,便亲密交往,种种交配,量变质变,最初的金鱼大概就是这样诞生的吧。

南宋金鱼的繁盛,首先归功于皇帝高宗的退位。当了太上皇,没别的事干,便在他的德胜宫里筑了个鱼池,专门养金鱼。也就是在那时候,金鱼中出现了银白和玳瑁色。一种以养金鱼为生的人——“鱼儿活”,从此应运而生。

要靠金鱼吃饭了,当然和闲玩不一般。日日跑到污水里捞那红虫——杭州人叫金虾儿——给金鱼吃,又得挑那漂亮的变异的培育。这样金鱼传播到了全国,还东渡扶桑到了日本,明朝时的杭州人,几乎家家都养金鱼,竟然也就成了一种地域习俗了呢。

清代,杭州有个英国传教士,名叫马尔蒂尼,要到荷兰去定居。他有个随从叫郑维信,一块儿跟去了,顺便就带上了杭州的金鱼,有龙睛,还有红头,共计十尾。从此,郁金香的王国,认识了人间天堂的金鱼。欧洲人也开始有金鱼了。

孩提时的我看鱼,要看最大最大的,杭州最大的鱼儿,只养在玉泉,这样,玉泉就成了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

玉泉的最早出名,在水而不在鱼。虎跑、龙井、玉泉,它是三大名泉之一。因泉而寺,因寺而放生,放生还专放大的。自宋以来,池内便养五色巨鲤,直到今天,玉泉观鱼,习俗不改。那一亩的大清池,游着几百条大青鱼、大草鱼、大红、黄鲤鱼。长数尺以上,重三十多公斤,当它们一声不吭在水下游翔而来时,简直就象一只只小潜水艇。人们用面包喂它们时,它们显得从容不迫,如出场岁久的老艺人。清池四周是回廊厅堂,有喝茶的人们,既品茶又观鱼,亭廊上挂着明代董其昌的书法匾额“鱼乐国”,典出《庄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家离玉泉最近,我便常去玉泉看大鱼。看大鱼和看小鱼的感觉很不一样。大鱼沉着、老练、稳重,有一种饱经沧桑的淡然,仿佛都有禅意,通了佛性似的。我看大鱼时,大鱼只在水底游,也不看我,我喂它吃,它嘴一张便是,也不跳起来争。这些鱼的年龄我真猜不出,仿佛都已老成了精,但最早不会早出抗战时,因为日本兵打进杭州时,把那些大鱼全都炸死了吃了。我亲眼见过日本兵枪挑大鱼的照片。很想问问那老鱼们,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慨。老鱼们也不吭声,只在我眼前,一圈圈地游。

清代朱彝尊,在玉泉池中发现了一尾独一无二的呈翠蓝色的鱼,专门为它写了一首《玉人词》,云:“轻涟白,爱一种隅,晕蓝拖碧。练塘风暖,苍玉姿抛掷。丹砂泉浅游朱鬣,受尽人怜惜。又争如雨过天青,者般颜色。

濠上未归客,投香饭青精,日斜与食。莲叶东西,何事便深匿?翠鳞六六空摇尾,惭递闲消息。但年年映取柳阴千尺。

玉泉除了观大鱼,还有个金鱼陈列馆,几十只金鱼缸,养着200多种金鱼。我亦爱金鱼,家中蓄养有年,终不及此处佳妙,盖因这里大多是一些名贵珍品,在此列一名单,彼此开开眼界。

文种类:素兰花文鱼、紫兰花文鱼、花高头、蓝高头、紫兰花高头、玻璃花高头、五鳍相逢、玉印头球、红文鱼球、红虎头、紫虎头、扯旗黑水泡、鹤顶红、珍珠鱼、扇尾珍珠、彩色凤尾珍珠、珠形珍球等。

龙种类:蓝龙睛、喜鹊花龙睛、蝶尾红龙睛、黑虎头龙睛、彩色龙睛、玛瑙眼、花高头龙睛、红龙睛球、墨龙睛球、彩色珍珠龙睛、扯旗朝天龙水泡等。

蛋种类:宝石印、齐鳃红、彩色蛋球、虎皮蛋球、玻璃花蛋球、红头蛋凤、狮子滚绣球、裙边红、宝石眼、彩色水泡、双卦黑水泡、红头彩色水泡、红眼白水泡、紫砂水泡、狮子头、凤尾鹅头等。

龙背种类:紫朝天龙、花朝天龙、红龙背、彩色蛤蟆头等。

西湖还有一处可观金鱼,名正言顺,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这个景点有四大要素,花、港、鱼,还有人的眼睛。

南宋时有个内侍,是理宗的宦官,叫卢允升,因为得宠于理宗和贵妃阎妃,权势灼天,他的私人别墅就在这花家山下,私宅名曰卢园。一条小溪流经园中,注入西湖,水就因了山名,曰花港,地又因了水名也叫花港。

卢园很美,花木茂盛,又有水池养金鱼数十种,来看金鱼的人很多,花港观鱼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出了名,卢园倒被人忘了。

南宋末年后,这里荒芜了。以后一直废废兴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这里仅碑、亭、池各一,园地三亩而已。

今天的花港观鱼,已有金鳞红鲤几万条,看的人拥在曲桥,日日水泄不通。你投下一点吃的,它们哗啦啦地来了,刹间染红了半池水。若是春天桃花落水,鱼儿嘬花,花着鱼身,鱼将花吐香,花逐鱼明灭。看的你眼花缭乱,也不知哪是鱼儿哪是花儿了。那是和玉泉风采完全各异的金鱼,如果说玉泉的大鱼如潜心哲人,那么花港的小鱼就如烂漫少女了。

而那真正的烂漫少女,立在池边的桃花下,戏逗着少女一样的鱼儿,岂不又是一景?

春光难驻,韶华易逝,那鱼儿嘬花般的青春,正从水上流走呢……

山色空蒙

而空蒙的山色中,就隐藏着许多的事物了。因此,杭州的山,是值得探究的山,是要化一点工夫进去的,用一点心力进去的。在杭州的山间,感官的一味享受是不可取的,你最好有一点准备,了解一点儿往事,知道某些掌故,这样,杭州的山虽然不高,你却会越走越深。

杭州三面环山,山山各有风貌,我选中的那几座,则是人文和自然涵量相对丰富的。我总是偏向于那些有人的精神渗透其间、有人的印记分布其间的景观。你浏览其间,甚至不知不觉,把山本身都给忘了。

因此,对杭州的山的欣赏,真的是从山脚的第一步就开始的了,从山门就开始了。高度在这里,不是标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杭州的山是不高的,杭州的山,又是极高的,这就要看你用哪一种态度去登临了。

三塔:向着天堂的祈祷

山从塔说起,因为杭州的塔建在杭州的山上。而说塔,我们先从一件几年前的一件旧闻说起。

2000年春天的杭州,有一件事情成为媒介爆炒的新闻,杭州要重建雷峰塔了。为此还在湖畔居茶楼搞了一个模型展览,让市民们都来参观评价,摆了五、六个雷峰塔的造型,让大家来投票,一时好不热闹。此事事关重大,连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也赶到了杭州。他心情激动地说,二十年前陈从周先生就来信与他告商重建雷峰塔之事,没想到今天终将成为事实了。为此他还咏诗一首:西湖景色又春风,喜听南屏又晚钟;

待到浮图重崛起,雷峰复染夕阳红。

是啊,有经便有纬,有横便有竖,有躺着的西湖,便有矗立的西湖塔。杭州有三塔于世闻名:老纳一般的雷峰,美人一般的保俶,将军一般的六和。从前杭人建塔,多少还有实用意义,除体现佛之思想,还有登高、导航、镇妖、祈祷等作用。千年演变,西湖三面云山间那些绰约多态之塔,不但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的形态,供人研究和欣赏,也成了热土的象征,代表了故乡和深刻的家园感情。

人们到杭州来,不看到保俶塔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段时间,我住保俶路,便日日与这美人坐对,那才叫相看两不厌,唯有保俶塔呢。她倒也是美人风采,神秘诡谲多变,远望,阳光下一身的古铜,阴天呢,又换一层银灰色。至于早晚,薄雾霭霭,那就变成淡黄色了。

要近睹保俶塔,就非得登宝石山。我自小几乎就在宝石山泡大,一来因此山离城近,又在西湖边,二来山上有巨大岩石如坟,爬上爬下的,快乐无比,也不知磨破多少条裤子。民间传说这些巨石全是魔鬼,被太阳一照,化作山石,永世不得翻身。实际上此山因火山碎屑岩构成,所以呈赭色,西湖群山,此色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从前山中又有许多闪闪发亮小红石,或嵌于岩,或散于坡,或栖于水,阳光一照,熠熠争辉,如《一千零一夜》中的梦境了,故以宝石而名山。今天的人们给它又取了个新景名,曰“宝石流霞”。

保俶塔就在宝石山顶那一块平地上,据说是北宋初年造的,9级砖木结构,当时可以登临,以后屡毁屡建。画家沈周有“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之句。钱塘人高濂亦说:保俶为省中第一高塔,七级燃灯,周遭百盏,星丸错落,辉煌烛天。极目高空,恍自九宵中下。灯影澄湖,水面又作一种色相,霞须晃荡,摇曳长虹,夜静水寒,焰射蛟窟。更喜风清湖白,光彩俨驾鹊桥,得生羽翰,便想飞步绳河彼岸。忽闻钟罄,半空梵音,声出天上,使我欲念色尘,一时幻破,清静无碍。

这样一座塔,据说在与高濂同时代的明朝曾遇险一桩,大雷击死了游僧三人,还击毙一条50多斤重的大蛇,腹中蛇卵数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