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21820200000003

第3章 高血压的诱因与主要症状(2)

4.睡眠障碍除上述常见症状外,高血压患者还可见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表现,同时还会由此出现心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的症状表现

高血压的发生极易引发其他疾病,因而高血压患者不仅要注意降压治疗,更要注意对并发症的防范。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或代谢类疾病都是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对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有积极意义。

1.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的症状表现常见有头晕、胸闷、气短、胸部绞痛、脉搏跳动缓慢、易出汗、心律异常、休克等。

2.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症状常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痛、偏瘫、失语、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老年性痴呆等。脑动脉硬化还可能引发脑栓塞、脑萎缩、短暂性脑缺血、脑软化和脑出血等病症。

3.眼底动脉硬化眼底动脉硬化的症状常表现为眼底出血、眼花、头痛、视力减退等,严重时会造成失明。眼底动脉硬化还可能引发视网膜动脉栓塞等疾病。

4.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常见胸闷、气短、耳鸣、阳痿等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胸口放射性阵痛、胸口憋闷或压迫感等常见症状。冠心病的胸口阵痛通常会持续1~5分钟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15分钟以上。

5.高血脂症高血脂症的症状表现常见有黄色瘤、视网膜脂血症、肢体麻木或乏力、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胰腺炎、脂肪肝等。其中,黄色瘤是高血脂症的症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可见睑黄色瘤、疹性黄色瘤、结节性黄色瘤、结节疹性黄色瘤、掌皱纹黄色瘤、肌腱黄色瘤等。

6.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饮水多、排尿多、进食多、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同时,患者可见全身乏力、四肢酸痛或麻木、腰痛、皮肤瘙痒、视力下降、便秘、性欲减退、阳痿、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表现。

三、高血压的先兆症状

任何疾病的早期发现对于发病后的治疗都有极为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对于高血压来说同样如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够尽早发现高血压征兆,那么不仅能够争取高血压的最有效治疗时间,更能够提高高血压的治愈率,亦有助于高血压治疗时间的缩短。

从早期发现高血压的角度讲,除了需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外,了解高血压的先兆症状,并及时发现、采取应对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1.头面部不适高血压发生后的早期征兆表现为患者反复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如果出现了这些不适反应,应及时进行血压测量,且最好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法,来确定是否患有高血压。

2.胸肺部不适高血压的早期,在胸肺方面可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短促等,且这些不适表现会在运动后加剧。如出现此类不适表现,应考虑是否患有高血压。

3.睡眠障碍高血压的早期先兆还包括失眠、睡不安稳、睡眠时打鼾或憋气等属于睡眠障碍方面的不适表现。而且,随着睡眠障碍的发生,还会伴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4.其他症状高血压的早期征兆还可见夜尿频多、精神紧张或兴奋、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等表现。

另外,对于出现有上述症状表现的人,在考虑是否患有高血压的同时,需要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排除。例如,剧烈运动或大量饮用烈性酒后所出现的极度兴奋、激动、紧张、愤怒、烦躁,以及大量吸烟所造成的剧烈咳嗽等不适表现,并非由于高血压所致。因此,患者如果存在酗酒、大量吸烟、剧烈运动等可造成类似高血压先兆症状的因素,则不能单方面地推定是患上了高血压。

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影响之后,如果反复出现高血压的先兆症状,则应及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如果监测结果表明,血压水平确实达到或超过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那么就可以基本确定是患上了高血压,此时患者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诊断检查,并积极接受降压治疗。

四、高血压与高血脂的关系

高血压与高血脂症是两个经常同时发生的疾病,二者的发生和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可诱发患者血脂升高,且临床上多以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为明显表现;另一方面,高血脂也可引发高血压出现。同时,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合并还对患者产生更大的危害,造成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与高血脂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高血脂发生后对高血压所产生的负面作用。首先,高血脂可诱发高血压发生。血脂过高会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并形成斑块。而血管壁上沉积的斑块越多,血管管腔就会变得愈发狭窄,而无论是血管壁堵塞,还是血管管腔狭窄,都可诱发高血压。

同时,高血脂还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高血压患者体内往往存在血管内壁受损的问题,如果再发生高血脂,造成脂类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则更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而且,高血脂发生后,患者体内会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失去弹性、血液流通受阻、血流速度减慢等病理性改变,继而又可诱发血栓、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病变,从而又会造成高血压的进一步恶化。

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合并发生,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其中,最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主要为年龄在55岁(男性)或65岁(女性)以上,同时合并糖耐量低减或高血糖,有冠心病家族史,体型肥胖,有香烟、酒精成瘾等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仅会加重高血压和高血脂症,还会诱发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高血脂症和高血压还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发病因素。如果一个患者同时患有高血脂症和高血压,那么这位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会大大高于只患其中一种疾病的患者。由此可见,高血压与高血脂症的合并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稳定危害极大。

五、高血压与高血糖的关系

高血压与高血糖往往会相伴出现,它们之间既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会共同作用而诱发其他疾病。高血压与高血糖的合并出现,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有很大关系。

胰岛素抵抗,是指生胰岛素虽然能正常分泌,但却难以起到正常的作用。胰岛素抵抗的出现会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度,进而可造成血容量增大、周围血管阻力增强,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胰岛素抵抗还会造成人体自身的降血糖功能减弱,以至出现糖耐量低减或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

此外,随着高血糖的出现,人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进而也可造成血压升高。具体来讲,高血压与高血糖之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血糖对高血压的影响调查发现,有25%~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这是非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2倍。而且,人体血糖越高,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调查还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压的高峰年龄要比血糖正常者早10年左右。糖尿病对高血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糖尿病发生后,会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以至血管收缩增强、血管壁增厚、血管内径狭窄、外周阻力增大,进而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

(2)高血糖会增加肾小球血管所承受的压力,继续发展可造成肾功能受损,进而也可诱发高血压。

(3)糖尿病的发生还会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并导致血管内壁形成斑块,进而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2.高血压对高血糖的影响高血压的出现不仅会诱发高血糖,还会加重高血糖症状,造成糖耐量低减者转为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增加。糖尿病患者确诊患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非糖尿病患者确诊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大不同。

一般来讲,收缩压高于17.33千帕(13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10.67千帕(80毫米汞柱)的糖尿病患者即可确诊为合并有高血压。而正常的高血压确诊标准应为:收缩压高于18.6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