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21820200000028

第28章 高血脂的保健常识(2)

鱼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但含有丰富人体必需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含有较为丰富的ω-3脂肪酸。服用ω-3脂肪酸的人,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血液黏稠度均有降低,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甲鱼具有滋阴、进补的作用。实验证明,甲鱼能有效地降低高脂饮食后的胆固醇含量。

5.奶类

牛奶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酸奶既含有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又含有助消化作用的乳酸菌,降脂减肥作用更胜一筹。

除上述食物外,茶叶、菊花、荷叶等,均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尤其是菊花,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脂,而且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血压,其作用持久而且平稳。

总之,餐桌上有降脂和调脂作用的食品种类很多,这里只是希望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食疗”作为降脂或辅助降脂方法时,要注意合理的食品搭配、进食数量,还有科学的烹调和饮食方法。

适合高血脂患者的8种吃法

1.早餐一碗燕麦粥

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麦粥,持续8星期就可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降低10%,“好胆固醇”浓度上升。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胃道中阻止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

2.午餐半碗豆

豆类食物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血脂食物。每天中午只要吃半碗豆类食品,就可以在8周内使“坏胆固醇”浓度降低20%。豆类食品含有多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豆类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

3.晚餐3瓣大蒜

每天晚餐吃3瓣大蒜,持续8周也能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下降10%。而且不论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错。

4.每天吃半个洋葱

洋葱是价廉物美的保健食品,每天只要吃半个生洋葱,持续8星期,就能使“好胆固醇”浓度增加20%。但洋葱生吃效果较好,烹调越久降胆固醇效果就越差。

5.用橄榄油做食用油

橄榄油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最佳的保护作用。选择用冷压方式萃取出的橄榄油最佳,以高温加热萃取的橄榄油,营养会差很多。

6.每天一个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7.每周两次清蒸海鱼

海鱼的ω-3脂肪酸含量非常高,如果用烤及油炸的方式,容易造成脂肪酸变质,所以最健康的吃法是清蒸。每周两次,每次150g以上即可。

8.每周一碗姜汤

生姜中的“生姜醇”及“姜烯酚”成分是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将晒干的姜磨成粉冲热水喝下即可。

适合高血脂患者选用的食物油

人们日常食用的油脂有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一般说来,多数动物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而植物油中则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居多,因此高血脂症和冠心病患者宜食用植物油。植物油分为三类。

(1)饱和油脂。如椰子油和棕桐子油,这些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经常食用可以使血胆固醇水平增高。饮食中应减少这类油脂。

(2)单不饱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油和橄榄油,这些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不改变血胆固醇水平。

(3)多不饱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棉子油、红花油和葵花子油,这些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两种类型。大部分ω-6脂肪酸是亚油酸,存在于前面所述的植物油中。ω-3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一些海鱼中,故而海鱼和鱼油适合于高血脂症患者食用。

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应选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但要注意的是,油脂所含的热能高,如果过多食用,也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从而不利于高血脂患者。

高血脂患者应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

根据高血脂患者需用低脂低热量饮食的要求,下面介绍几种适合高血脂患者的食物烹调方法。

1.炖

将食物洗净切块后下锅,并注入适量清水,放入调料,置武火上烧开,撇去浮沫,再置文火上炖至熟烂。其特点是食物质地软烂,原汁原味。

2.煨

煨是指用文火或余热对食物进行较长时间加热的烹制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二:一是将食物置于容器中,加入调料和适量的水,再放置文火上慢慢煨熟至软烂;一是传统的方法,用菜叶、荷叶等将食物包裹扎紧,外敷黄泥糊,再置火灰中,利用火的余热将其煨熟。其特点是食物熟酥,味香浓。

3.蒸

蒸是利用水蒸气的高温烹制。具体操作是:将食物拌好调料后,隔水煮熟。有用米粉包蒸的叫粉蒸,有用荷叶或菜叶包扎蒸的叫包蒸;也有将食物直接放入容器中隔水蒸的叫小哺蒸。可在食物中加入清水或汤汁,也可不加入清水或汤汁蒸。蒸食的特点也是原汁原味,是饮食保健的烹调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4.煮

煮也是最常用的烹制方法之一。将食物下锅加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熟。一般适宜于体小易熟的食物,煮的时间较炖为短。其特点是食物味道清鲜,食物的营养成分较好地溶解于汤汁中。

5.熬

熬是在煮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文火熬至汁稠粑烂,比炖的时间更长。多适用于含胶质重的食物。其特点是食物汁稠味浓,粑烂易化,适宜于老弱之人食用。

6.凉拌

凉拌是生食或近于生食的一种烹制方法。一般将食物清洗干净、切细之后,用开水焯过,再加调料拌匀即可。此加工方法一般适用于蔬菜类食物,它能较好地保持食物的营养素和有效成分。其特点是食物鲜嫩爽脆、清香可口。

高血脂患者不宜采用的烹饪方法有焖、炒、炸、烧等。

饮食结构要合理

人到中年,许多人不同程度地出现血脂偏高的现象。一般来说,这种现象的发生,除年龄增长的因素外,日常饮食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应从调整饮食结构开始。

首先,应控制糖的摄入量。人体过多地摄入糖特别是蔗糖和果糖,会使甘油三酯升高,而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则易发生血栓。因此,中老年人、肥胖人、糖尿病人以及家庭成员中有高血脂病史者,都应注意少食糖,不宜饮用加糖牛奶、加糖咖啡、含糖饮料等,烹调菜肴时也应少加糖。

其次,应控制饮食中的脂肪量。每天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过多,容易在人体内囤积,引起血脂过高,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植物油中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节人体的胆固醇代谢,但摄入总量太高,同样可以升高甘油三酯,对身体健康不利。

第三,应控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人体每天大约需要1200~1500mg的胆固醇,而其自身能合成1000~1200mg,食物中只需要供给300~500mg就可以了。因此,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时,要注意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如粗粮、新鲜蔬菜、柑橘、山楂、芒果、枣、柿子、苦瓜、绿茶等,也可以每天服用维生素C片剂100~200mg。

少吃夜宵可防止血脂升高

有吃夜宵习惯的人要当心,因为这可能是你成为“高血脂人群”的一个导火索。专家指出:饮食习惯与血脂高有密切的关系,而夜间进食就是其中的不良因素之一。

人体的胆固醇合成主要是在夜间完成,经常夜间进食,会导致肝脏合成的血胆固醇明显增多,扰乱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成为引发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同时,因为长期夜宵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便造成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功能减退,甚至提前衰退,导致血糖、血脂的异常。

因此,如果吃夜宵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应该坚决取消掉。如果是由于加班等原因感到肚子饿,最佳选择是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糖类,比如一杯脱脂牛奶或豆浆、清淡的粥、一两片全麦面包、适量水果等。另外,一定不要吃完就睡,睡前至少要留出1个小时左右让食物充分消化。

高血脂患者不宜饮咖啡

咖啡既香浓味美又能提神解乏,已成为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据测定,咖啡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蔗糖、咖啡碱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因咖啡碱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它可刺激血脂及血糖增高。一杯咖啡中约含咖啡因100~150mg。经研究发现,长期习惯喝咖啡者,如一天喝两杯以上,其胆固醇水平及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喝咖啡或每天喝一杯以下者明显增高。即使喝咖啡量很小,也可引起血胆固醇比例失调。此外咖啡可帮助消化,可使体重增加,这些对高血脂病患者都是不利的。因此提倡高血脂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特别是浓咖啡。

饮酒、吸烟对血脂的影响

酒中含有的乙醇,对血脂代谢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研究发现,嗜酒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会明显升高,尤其是后两者,而且这些患者患高血压、脑卒中和肝硬化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吸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更是血脂代谢障碍的影响因素。吸烟者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比不吸烟者高10%~15%。如吸烟者同时伴有高血脂症和高血压,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可增加9~12倍。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每天吸烟支数越多,烟吸入越深,则危险性越大。

合理的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

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酌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热量的55%以上。

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以干豆计算,平均每日应摄入30g以上,或豆腐干45g或豆腐75~150g。

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减少陆生动物脂肪,最终使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的20%,每日总脂肪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食用油保持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g为宜。

膳食成分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以人造奶油代替黄油,以脱脂奶代替全脂奶),使饱和脂肪酸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10%~1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热量7%~10%。应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西方膳食推荐二者的比值为0.5~0.7。我国传统膳食中因脂肪含量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一般在1以上。

每日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mg。保证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00g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比例。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膳食成分中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及微量原素,但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少饮酒,最好不饮。少饮含糖多的饮料,多喝茶。咖啡可刺激胃液分泌并增进食欲,但也不宜多饮。

高血脂性脂肪肝患者的饮食

高血脂可诱发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也常合并高血脂症,两者均通过饮食治疗而治愈。高症脂性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可根据自己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及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情况来确定何时开始饮食治疗。

对于年轻的高血脂患者,且无上述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在TC>5.72mmol/L(220mg/dL)、LDL-C3.64>mmol/L(140mg/dL)时,应开始进行饮食治疗;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或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虽还未出现动脉硬化,在TC>5.2mmol/L(200mg/dl)、LDI—C>3.12mmol/L(120mg/dl)时,就应开始饮食治疗;对于已经出现动脉硬化者,则更为严格,TC>4.68mmol/L(180mg/dl)、LDL—C>2.6mmol/L(100mg/dl)时,就应开始饮食治疗。

(2)高血脂性脂肪肝患者的饮食要点为:限制脂肪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少于总热量的10%);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小于300mg/日);同时还应限制碳水化合物,特别限制单糖和双糖类食物,并控制主食,使其低于总热量的60%;对合并体重过重者,同时应考虑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并适当增加运动。

(3)提倡膳食结构合理、科学。平时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食植物蛋白(如豆类和豆制品),少吃动物蛋白(鱼肉例外);多吃瘦肉、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麻油、玉米油等),少吃煎炸类食品;常食海带、紫菜、木耳、香菇、大蒜、芹菜、山楂、茭白、番茄、绿豆芽、黄瓜和大葱。如果血脂持续性增高者,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动物的脑含胆固醇最高,应少食。注意补充铁,维生素E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多吃谷类、蔬菜和水果。鸡蛋原则上每天不超过1个,饮牛奶宜去奶油,不加糖。

高血脂一日食谱举例

早餐:去脂牛奶250ml(脱脂牛奶250g),玉米面发糕(玉米面100g),拌莴笋丝150g(莴笋150g)。

午餐:馒头或米饭100g(面粉或大米100g),炖豆腐(海米15g,香菇25g,豆腐100g),炒茄丝(茄子100g)。

晚餐:馒头或米饭(面粉或大米100g),西红柿炒大白菜(西红柿50g,大白菜100g),清炖鸡块(鸡块100g)。

全日烹调用油10g。以上食谱含热量1682kcal。

食疗方汤类

1.鲤鱼山楂鸡蛋汤

原料:鲤鱼1条,山楂片25g,鸡蛋1个,面粉150g,料酒、葱段、姜片、精盐、白糖各适量。

制作: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加入料酒、精盐渍15分钟。将面粉加入清水和白糖适量,打入鸡蛋搅和成糊;将鱼块下入糊中浸透,取出后沾上干生面粉,下入爆过姜片的温油锅中翻炸3分钟后捞起;山楂片加入少量水上火溶化,加入调料及生面粉糊少量,制成芡汁水,倒入炸好的鱼块煮15分钟,撒上葱段、味精即成。

2.黄芪鲫鱼汤

原料:黄芪30g,鲫鱼200g。

制作:黄芪加水煎汁去渣,把鲫鱼加入黄芪汤汁中,清炖,待鱼熟时,再加红糖、食醋和香油适量,便可吃鱼喝汤。

3.芹菜黑枣汤

原料:水芹菜500g,黑枣250g。

制作:将黑枣洗净去核,与摘洗干净的芹菜段共同煮食。

4.大枣芹菜根汤

原料:芹菜根10个,大枣10枚。

制作:芹菜根洗净捣烂后与大枣同煎,分2次服,连服15天。

注: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芹菜。

5.首乌黑豆乌鸡汤

原料:何首乌15g,黑豆50g,大枣10枚,乌骨鸡1只,黄酒、葱、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乌骨鸡去毛及内脏,将何首乌、黑豆、大枣分别用清水洗净,置于鸡腹内。将鸡放锅内,加适量清水、黄酒、葱段、姜片及食盐,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煨至鸡肉熟烂,加入少许葱花、味精调味即可;喝鸡汤,吃鸡肉和黑豆、大枣;1~2周食用1剂。

6.山楂首乌汤

原料:山楂、何首乌各15g,白糖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