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21820200000020

第20章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预防(2)

当次监测的日期、时间是患者记录病情的首要内容,作用在于方便患者有目的地进行定期病情监测。记录时间时,患者应记下监测的日期和具体时间,以便于日后了解每日血糖波动的具体时间段。

对于病情较稳定的患者,每个月应至少连续观察2~3天,并作好监测记录。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每个星期都应连续进行2~3天的病情监测。如果需要确切地掌握病情变化规律,则需要每日都进行全面的病情监测,并准确记录监测时间。

2.气候因素

气候是影响人体血糖水平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通常情况下,炎热或寒冷的气候以及四季交替的时期都容易造成机体内应激性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会造成血糖升高。

3.饮食情况

准确记录每日、每餐的饮食情况,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查找血糖波动的原因,从而可加强对病情的有力控制。患者对自己每餐的饮食情况都需进行逐一记录,如果是需要加餐的患者,则还要记录下加餐的具体情况。

另外,记录饮食情况时,患者可以按比例记录,这对于饮食的合理分配有很大帮助。例如,如若早饭吃了50g主食,午饭吃了150g主食,晚饭吃了100g主食,那么饮食比例就可以记录为1:3:2。

4.体重变化

通常情况下,体重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病情的稳定情况。尤其是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严格控制体重更为重要。因而定期测量体重并及时、准确记录,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有很大帮助。

5.药物使用情况

患者在记录病情时,药物的使用情况是不可遗漏的一个要点,这样可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当日使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名称、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问。

6.血糖变化

如果患者在某个时刻出现了血糖升高或降低,都要及时进行记录,且最好准确记录出现血糖波动的原因。另外,记录血糖变化时,患者还应同时记录好自己当时的症状表现。

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和2型重症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多见。酮症酸中毒是一个很危险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后如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因为排尿量过大而出现机体严重脱水,继而造成晚期神经反射迟钝,甚至昏迷。

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高烧、大面积创伤等急性感染,或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性疾病。因此,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首先,在发病时,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同时要积极寻找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发病原因。另外,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迅速为患者补充生理盐水

首先需要在患者体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其中,用作补充体液的通路应使用较大号针头选择比较粗直的血管;而另一条通路则准备用于胰岛素滴注。另外,对于病情较重、无心功能不全者,则可在入院1~2小时内给予1000~2000ml的生理盐水,随后可逐渐减缓输液速度,但需要保证在入院24小时内给予3000~5000ml生理盐水。如果患者的血糖低至13.9毫摩[尔]/升,则应改为加有胰岛素的5%葡萄糖液。

2.给予小剂量普通胰岛素

静脉滴注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以每小时5~7单位的速度给予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另外,在滴注胰岛素的同时或患者正常排尿后,应适当给予氯化钾等电解质和碱性药物静脉滴注,以改善患者所发生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现象。

3.留取各项生化检验标本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发病后,应以正确的方法及时留取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标本,并将这些标本及时送检。取回检验结果后,更要将结果及时通知医生。

4.密切观察患者体征

对于患者发病后的呼吸、心跳、脉搏、神志、呼吸气味、皮肤弹性、四肢温度等变化,应进行密切关注,并及时做好记录,同时要记录患者在24小时内的出入量。

5.防止患者发生各种感染

在患者发病期间,应注意对患者皮肤的护理和其他各项生活护理,同时更要注意防止患者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发生感染。对于已经发生的皮肤破损或感染情况,应积极加以有效处理。

九、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与高血压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血糖升高以及造成血糖升高的因素都可造成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压又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造成高血糖发生。正因为糖尿病性高血压的发生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加强日常护理非常重要。

1.定期测量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患者不仅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同时还要做好测量结果的记录,这样有便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详细了解。

2.规律生活作息

生活不规律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熬夜、彻夜娱乐、睡眠不定时等习惯不仅会造成人体抗病能力大大下降,且还会诱发高血压和高血糖。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更要注意生活规律,培养定时入睡的习惯和适当午睡的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3.保持心理平衡

面对疾病的发生不可过于焦躁,更不要觉得未来一片黑暗,要知道,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只要积极治疗、严格遵守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将病情控制在理想的稳定状态,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4.科学合理膳食糖尿病

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膳食中对盐分的过量摄取更可导致或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患者除了应做到营养摄取充分、均衡外,还应适当减少对食盐的摄取量,更要培养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清淡饮食习惯。

5.适度运动

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适度运动对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非常必要。但在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上一定要严格把握。过于剧烈的运动项目和过长时间的锻炼非但不能起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反而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十、糖尿病并发高血脂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并发有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不在少数。高血糖发生后,极易造成患者体内出现脂质代谢紊乱,且更易造成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随着脂类物质代谢紊乱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糖尿病与高血脂症之间不仅会相互产生不利影响,且还可能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更应加强日常护理。

1.改善饮食

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且还会造成血脂水平异常,对于患者病情的稳定非常不利。因此,患者应注重对饮食习惯的改善,更要坚持医生给予的饮食治疗方案。同时,每日适量增加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成分的食物,对于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的改善也很有帮助。

2.坚持运动

治疗运动治疗是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病情的稳定有很大帮助。运动能够改善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血清脂类物质的代谢,且有助于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在运动治疗中,有氧运动最适宜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症患者,如慢跑、步行、游泳、登山、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方式均是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

3.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心理平衡,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是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法宝”。研究发现,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体内应激性激素大量分泌,既可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又会造成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迅速升高。

4.积极减肥

肥胖者不仅是糖尿病的易患人群,更是高血脂的高发人群。肥胖会造成体内激素分泌、糖代谢、血脂代谢发生紊乱,对于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的稳定控制均非常不利。因此,患者应通过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等方式积极减肥。

十一、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护理

低血糖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常见,且更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轻则患者能够保持神志清醒而积极实施自救,重则患者极易失去意识或昏迷,情况相当危险。

无论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无论患者病情轻重与否,都要了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学会出现低血糖后的自救和护理措施,这对于危险情况的避免有积极意义。

首先,患者应纠正对低血糖的不正确认识。有些人认为,低血糖是因为高血糖得到了有效治疗才发生的,因而即便是出现了低血糖也无关紧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低血糖的发生从某种角度讲是患者的药物治疗、运动治疗或饮食治疗方案不合理所引发的;而且,低血糖如果反复发作,不仅会对糖尿病病情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更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低血糖作为对人体的一种应激性刺激,它的发生会造成人体内具有升糖作用的激素大量分泌,同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和功能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可造成人体在发生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的高血糖紊乱。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极为不利。所以说,对于低血糖现象必须加以及时纠正,具体实施时应至少做到以下几方面。

1.及时采取自救措施

对于发生低血糖后神志尚且清醒的患者,采取及时的自救措施非常必要。这首先要求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随身携带含糖、糖类的食品或饮料,如饼干、面包、糖果、牛奶等。在出现低血糖表现后,患者应立即食用这些食物,以纠正低血糖表现。另外,如果低血糖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通过服用葡萄糖片来达到纠正低血糖的目的。

2.患者的陪伴者及时实施救护措施

对于极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时身边必须有家人或亲友的陪伴,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如神志不清、昏迷等,那么患者身边的陪伴者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尽快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液或胰升糖素。另外,在患者神志模糊的时候,最好不要给患者吃东西或喝饮料,以免发生呛咳、窒息等意外情况。

此外,长期、大量服用强效降糖药物或伴有肾功能障碍等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有顽固性的低血糖症,则应密切观察病情,避免严重低血糖再次发作而陷入昏迷。

十二、糖尿病患者的冬季护理

糖尿病的临床症状除了排尿多、进食多、饮水多、体重减少等典型症状外,患者还极易出现眼底病变、肾病变、肝功能损害、皮肤病变、神经病变、下肢损伤、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症状。在冬季,患者不仅极易由于气候因素而造成病情加重,且更易发生或加重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下肢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冬季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避免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可造成人体内具有抵抗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应激性激素大量分泌,从而会加重高血糖症状。尤其在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冬季,更要注意对不良情绪的克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确保病情稳定。

2.保持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