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21820200000015

第15章 糖尿病的诱因与主要症状(2)

9.顽固性阴部瘙痒这是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特殊表现,约有2%的女性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阴部瘙痒表现,这与糖尿病发生后皮肤组织糖原含量的增加和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后易受真菌感染有很大关系。

10.腰臀比例失衡临床统计资料发现,大多数妇女在出现糖尿病之后,腰臀比例会发生明显失衡。她们的上体肥胖指数往往不会增多,但腰围和臀围会有明显增加。

二、主要临床症状

糖尿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多一少”,即排尿多、饮水多、进食多、体重减少。此外,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中还有全身乏力、免疫力减退、视力障碍等。

1.排尿多在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中,排尿多是最为显著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一天中的排尿次数和数量明显增多,24小时内的排尿次数最多可达20多次,尿量甚至可接近10升之多。

2.饮水多随着排尿量的增大,患者体内会丢失大量水分,而当体内的水分总量丢失达到1%~2%时,就会引起大脑中的口渴中枢兴奋并产生口渴、多饮,因而饮水多也是伴随排尿多而出现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3.进食多随着糖尿病患者排尿量的增大,体内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随尿液一同流失,因而患者很容易产生饥饿的感觉。再加上由于血糖不能被细胞良好地利用,因而患者在餐后很难出现饱腹感,继而会出现进食增多表现。

4.体重减少虽然糖尿病患者的进食量明显增大,但他们的体重却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患者排尿量的增多,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大量流失,此时人体会自动动用储存的蛋白质、脂肪来补充机体的能量所需。而能量消耗的增大和营养物质的流失、分解等,则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讲,糖尿病的病程越长、病情越重、排尿量越多,患者的消瘦表现也就越明显。

5.全身乏力除了“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外,糖尿病患者还常见有易疲劳、全身乏力、倦怠、腰酸、腿疼等症状表现。这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并被细胞所利用,从而造成细胞活力下降所造成的。统计表明,有全身乏力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占到了总患者数量的2/3。

6.免疫功能减退糖尿病发生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机体抗病能力会大大下降。而这种免疫功能的减退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疖肿、痈疽、丹毒、蜂窝组织炎以及胆道炎症、泌尿系统炎症、呼吸系统炎症等。

7.视力障碍糖尿病的发生可造成患者的眼睛及其相关部位出现合并症,这与血糖升高有直接关系。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视力障碍轻则会表现为视物模糊、昏暗、视力减退等,严重者眼前经常发黑甚至失明。

三、急性并发症的主要症状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病情逐渐发展,甚至出现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其中,急性并发症常见有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了解这些并发症的症状表现,对于发病后的及时确诊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1.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中,酮症酸中毒的出现最为常见。发病初期的症状会表现为排尿量增大、心烦、口渴、饮水量增加、身体乏力等。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腹痛等症状表现。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病情恶化,还会因排尿量过大而出现机体严重脱水,继而造成晚期神经传递迟钝,甚至昏迷。

另外,酮症酸中毒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加深、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皮肤枯糙、眼球下陷、血压下降等症状表现。

2.非酮症高渗性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主要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烦渴、饮水多、排尿多、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表现。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在发病1~2个星期后,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则很可能逐渐进入昏迷状态。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较为明显,如嗜睡、幻觉、精神失常等。同时,患者还会伴随有皮肤枯糙、舌燥、嘴唇干燥、眼球凹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低血压、四肢厥冷、失语等症状表现。

3.乳酸酸中毒对于长期、大量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乳酸酸中毒的发生可能非常大。患者在发病后轻则会出现四肢乏力、倦怠、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呼吸较深而急促等症状;重则可出现呕吐、头痛、全身酸软、口唇发绀、脱水、意识障碍、四肢反射低弱、肌张力减退、瞳孔扩大、深度昏迷,甚至休克。

4.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情况的出现,与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剂量过大有直接关系。另外,也与进食量过少或运动量过大有关。并发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常见有饥饿、头晕、心慌、汗出不止、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如果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胡言乱语、意识障碍乃至昏迷等症状表现。

四、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症状

糖尿病虽然属于终生疾病,但如若发现及时,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如果发现较晚或治疗方法不当,则极易诱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常见于眼部、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足部、皮肤等多处脏器或系统,主要症状有以下几方面。

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见眼底出现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斑(多呈现为点状或火焰状、线条状)、渗出斑、絮状白斑,甚至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新生血管出现、黄斑病变等症状表现。

2.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常见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表现。

3.高血脂症高血脂症可见有黄色瘤、肢体麻木或乏力等症状表现,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

4.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可见头晕、头痛、耳鸣、结膜出血、鼻出血、心慌、心悸、呼吸短促、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皮肤蚁爬感以及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5.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下列类型:

(1)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见双下肢麻木、双下肢沉重、针刺瘙痒或烧灼样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闪电痛、刀割样疼痛等两侧对称性的远端感觉障碍。

(2)非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全身无力、肌肉萎缩、靠近躯干的肢体近端有运动障碍等症状表现。

(3)脑神经病变。常表现为眼肌麻痹、动眼神经功能不全等症状。

(4)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常表现为排汗功能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血管运动障碍、头晕、跌倒、排尿障碍、小便淋漓不尽、阳痿、不育等。

6.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足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甚至丧失、脚踩棉花感、足部畸形等,同时可伴随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肤温度下降、肢端动脉波动减弱、间歇性跛行等缺血表现。

7.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变主要有4种类型:

(1)微血管障碍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肤潮红、紫癜、丹毒样红斑、胫前色素斑、糖尿病性疱疹等。

(2)代谢障碍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糖尿病性黄疸、睑黄疸、糖尿病性硬肿症、皮肤瘙痒等。

(3)神经损害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糖尿病性无汗症等。

(4)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表现为疖、痈、毛囊炎、蜂窝织炎等化脓性皮肤感染,以及阴道炎、甲沟炎、手足癣、股癣等真菌感染。

五、常见并发症——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或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过大等因素,都可造成低血糖并发症的出现。

低血糖情况的出现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大,一方面可造成突然昏倒等危险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则会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在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时自己没有察觉,未进行及时自救,以致低血糖继续发展而酿成不良后果。因此,积极防治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症状表现等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最显著的症状有:长期伴随的饥饿感、汗出不止、心慌、烦躁、手抖、全身疲乏、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头疼、视物不清等。如果患者血糖过低,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呆滞、抑郁或突然兴奋、情绪暴躁等精神症状表现。低血糖发展至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危险症状,甚至可危及生命。

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则更要给予相当的关注和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低血糖并发症,再加上老年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因而一旦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不仅会加重心、脑、肾等脏器的缺血性改变,还会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此外,还有一些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极易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且许多患者还可能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即不自觉低血糖。这种无症状低血糖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患者必须提高警惕,以防在不自觉状态下突发危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