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少城轶事
21814800000022

第22章 成都历史上千古流芳的三位大美女(1)

成都是一座美女之城,这是一种沿革,从古至今,美女源源不断地产生。要把成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美女一一列出这是一项浩繁的大工程。从古至今,成都产生的美女无数,但千古流芳的还是三大美女,她们是一种风范,她们的影响构成了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精髓。

关于美女形成的原因,除了地理环境因素之外,还有女权说、气候说、泡菜说、移民说和文化说等等成因,但这些学说都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畴,这里仅就在成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文化美女做一综述。

成都的文化积淀是杜甫筑草堂留下的,是后人建武侯祠纪念诸葛孔明留下的,是巴金、李劼人等文化名流留下的,也是华西坝的钟声传达给我们的……其实,还有一群美女才子在不断对我们讲述,她们是花蕊夫人、薛涛、卓文君等等。

这几位美女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各有其美,但她们又有一些共同点:她们都是诗人,她们都是移民,她们都美艳绝伦,她们都命运多艰,结局都很悲惨,都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又都有刚烈不屈的性格特征。她们都与帝王将相和风流才子交流,都经历过传奇的一生,她们都对成都这座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碑和名片。

成都是一座水城,一座美女之城,一座诗城,一座文人会聚之城。成都之水养育了茶文化、酒文化和美女文化,美女又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文人来此吟哦,才有了这么多千古流芳的诗篇。水是成都的灵魂和根本,美女是它的标志,诗歌是它的传承。成都自古是诗歌的大码头,是美女的大码头,美女们从码头上弃船登城,把成都变成了一片诗的海洋。

没有诗就没有美女,没有美女诗写出来也很贫乏,正因为成都是一座美女之城,才有这么多的美酒香茶,才汇集了这么多的才子佳人。这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诗和美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女多的城市酒的消费量就大,茶的消耗也多,出版业也会发达,诗人的拥有量肯定高,对鲜花的消费也多,成都正是这样一座城市。雕版印刷最早就盛行在成都,成都附近的夹江就是著名的宣纸盛产地,乐山出产的嘉乐纸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李劼人曾出任过嘉乐纸厂的厂长一职,可见嘉乐纸的影响之盛。所以,过去人们说成都是座消费城市,这一点不假,归根结底是因为成都盛产美女,盛产美女文人,盛产特别能欣赏美女的诗人。自唐宋以来文人都有入蜀的习性,蜀道的险阻并没有阻挡住文人墨客的进川大军,大量的文人入蜀和出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锦城云乐”的巨大吸引力,就是成都这座美女之城对文人产生的向往情结。

成都成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精神寄托和家园。文学创作需要的三大要素:美女、美酒、美景,蜀地一样不缺,以至于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蜀中的文人非得走出夔门方能铸成大器,如司马相如、陈子昂、三苏父子、李白、扬雄、杨升庵……而无数外地文人入蜀后反而成就了他们的伟业,如高适、岑参、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陆游、黄庭坚……文人们从中原、关中、岭南、滇地源源不断地进入蜀地,或沿江而上,穿过三峡,在纤夫们拉动的乌篷船上怀着探秘的心境,朗诵着“昨日巫山下,猿声梦里长”的诗句直奔芙蓉城,或骑在驴背上从剑门栈道南下,吟唱着“细雨骑驴入剑门”走进川西盆地。汉景帝时的蜀郡还是蛮夷之地,当时的蜀郡太守文翁派学生去京城学习,并在石室办学,使蜀人得以教化“比于齐鲁”。自文翁兴学之后蜀地文化得到了熏陶,文风日盛,茶余饭后养成了谈玄散漫的生活习性。在两千多年前成都人就呷着茶,品着酒,过上了有品位的生活。这种生活习性沿袭至今,成为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而为世人称道。这正是文人骚客所推崇的“落花细雨,燕子斜飞”的桃花源式的闲适宁静生活。

那时长安的十里长亭日日酒宴饯行,“主人忘归客不发”,慕名入川的文人如潮水般涌动,他们写下了许多有关成都和成都美女的诗篇,使成都扬名天下。特别是在公元759年这一年,杜甫为躲避战火混杂在逃难人群里携妻带子流落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在浣花溪旁搭了茅屋,在凄苦的生活中对成都宁静的生活生出了种种诗情画意。杜甫的影响是亘古的,杜甫的草堂成为中国文学的圣地,那些千古传唱的诗句使天下人对成都无比向往。一座城市和国家的传名必须要有一些伟大的文人的颂扬,必须要有一些伟大的人物的举世壮举,譬如巴尔扎克之于巴黎,托尔斯泰之于俄罗斯,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杜甫和诸葛亮彰显了成都这座东方名城,那些文化遗产是留给成都人的,同时也是留给整个人类的。杜甫离开成都之后的一千多年以来浣花溪水潺潺流淌,它流进锦江,汇入岷江,涌进长江,奔向东海,世世代代,点点滴滴,永不停息。

一、蜀中名妇花蕊夫人

成都历史上有两位花蕊夫人,一个是前蜀开国皇帝的妃子徐氏,徐氏两姐妹都得宠于王建,大徐妃为王建生下一个儿子王衍,他继承皇位。王衍是一昏君,后被唐庄宗所灭,这是前话,这里暂且不叙。

真正的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她曾是一名歌伎,美若天仙,古书中有专门形容花蕊夫人美态的文字:只见她穿着一件淡青色丝绸纱衫,里面隐约可见描金绣花的肚兜,乳峰高耸,小蛮腰收得很紧,又梳着高高的朝天髻,眉眼闪光,肌肤似玉,面若桃花,樱唇红杏……这是多么动人,多么勾魂的造型,“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可见花蕊夫人的倾城倾国。

但这种写法古书中用得太滥,从这段文字中我们顶多能够想象花蕊夫人是一美女而已,真正能打动人的还是她的诗歌,顺便说一句,成都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美女都是文化美女。

成都这座城市很特别,女人长得漂亮不一定能出名,长得美的同时还得有一点文采,要能作诗行文,这样才有身份,这一点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更是如此,因为美女要借助于文人才能流传和美名远播,不会写几首诗就无法同文人交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女诗人薛涛,这一点在后面还将述及。另外,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相反,在别地的一些美女单单因为长得美就可以传世,是因为她们相伴的是某一位显赫的君王,是靠君王的名气显名的。譬如,杨贵妃靠的是唐玄宗,貂蝉靠的是吕布,而成都的美女们单靠自己的美文就足以千古留名了。哪怕是花蕊夫人的名气也盖过了后蜀主孟昶,人们或许不知道这个封建割据时代自封王的后代,却知道花蕊夫人这位才女的大名。

花蕊夫人就是一位才女,能作诗填词,她的诗句对后代的影响非常之大,譬如她感叹后蜀被宋所灭的那首诗可谓千古绝唱: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写的是国破家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种花红柳绿,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

相同内容的一首词填的是: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这些诗词写的是亡国之痛,花蕊夫人比起她那个只懂得享乐,连尿罐子也是用七种宝石镶成的夫君孟昶不知高出了多少倍。成都自古是个安乐之乡,外地人到了成都便“锦城云乐”,很容易坠入歌舞升平之中。成都有这么多的出产,这么适宜的气候,这么多的美食美女,使在成都称王的权贵大多在奢靡中灭亡,使来成都的文人骚客也大多死于安乐。成都是一座帝王必死之城,任何帝王来到成都过上这种温柔富贵的生活,再坚强的意志,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都终将被美女、美食、美景所泯灭。好战好斗的张献忠在成都短暂的一歇,就被成都云里雾里的生活所麻醉,最终仓皇出逃,死于非命。成都历史上所建立的多个封建割据政权都好景不长,能够传至二代三代的已属不易,能够十代八代存在下去的王朝从来没有出现。反过来文人却很受用,他们不在乎代代辉煌,只要能够花前月下,江边对饮,茶馆谈玄,公馆藏娇,就足以忘乎所以,醉死他乡。

花蕊夫人天生有一种预测功能,她似乎看到了繁华生活背后悲惨的结局,哪怕贵为后蜀主的贵妃,也难得一世平安。花蕊夫人写道:“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她感到锦衣玉食的生活终将完结,灾难总会发生,不幸结局被她言中。花蕊夫人是一个悲观论者,她美若天仙,高贵而又悲情,所以她的悲剧就更有凄美的文学色彩。

在蜀地,不管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儿子刘禅,还是前蜀王建的儿子王衍,以及后蜀孟知祥传人的这位风流天子孟昶,都被美女所迷。特别是孟昶,14万守卫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自溃,被六万进攻的宋兵轻易攻占天险蜀道,这并非败于敌手,而是败在美女之城中。

孟知祥是河北邢州人,从他叔父起就已经是封疆大吏。孟知祥作为庄宗的心腹被派到平定不久的蜀地当了成都尹和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经过多年的经营孟知祥羽翼丰满,但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同唐朝维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年象征性地交纳一点赋税,却始终不肯撕破脸面而在蜀中称帝。这期间蜀地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而富庶。孟知祥被扣留的三儿子孟昶也回到了成都。孟昶在被扣押期间早被退了神光,变得羸弱,成了一个文弱书生,这给了父亲孟知祥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马背上打天下,守天下还得靠文人,他将大权交给这个文弱书生,就注定了后蜀王朝短命的命运。唐明宗病故,孟知祥称帝,却只坚持了半年就中风而死,15岁的后主孟昶只得即位,但终究干不成什么大事,除了让人比赛谁的文章写得好,就是忙于将经书刻在石头和木头上,光干这些事就耗费了八年时光,最终在青城山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一个姓费的女子,封号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仅貌若天仙,而且文才出众,其厨艺也是很高的,况且还能预知未来,这桩婚姻如果在平民百姓家中发生自然是非常美满的,可惜它发生在宫廷之中,这直接削弱了后蜀主孟昶的战斗性,让作为君王的他从此不早朝,当宋朝的皇帝赵匡胤派兵打来时,后蜀的大门很快就被打开,14万蜀兵根本不抵抗,拥有美貌王妃的书生后蜀主哪里是如狼似虎的宋朝皇帝的对手,不仅自己死于非命,连老婆也被赵匡胤霸占。据说孟昶是吃了宋朝皇帝请他吃的一顿饭后回去就胸痛而死的,赵匡胤则用孟昶献给他的镶嵌着七彩宝石的黄金壶喝酒。这宝壶十分贵重,是当年孟昶专为花蕊夫人打制的,光宝石就镶嵌了七种。这么贵重的宝壶并不是酒壶而是夜壶,可见后蜀宫廷生活的奢侈。但宫廷生活越是腐朽浮华,其王朝越是崩溃得迅速,历史上蜀地建立过许多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但都不能强盛和经久,在中原大兵压境时都纷纷土崩瓦解,富庶的成都一次次被搜刮一空。譬如后蜀灭亡后光是运金银财宝的车队就望不到头,并且延续数年,这些财富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宋朝的都城。同样,当张献忠进入成都后也是大肆搜刮财富,成都的财富除了宫廷财富之外,还有大量的民间财富,成都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和寓公大有人在,可惜在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变故中财富不知所终,甚至于连张献忠押运财宝的数十艘大船开往了何方现今仍是一个谜。中国西南数省的富人们,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地将财富运往成都,在成都修房造屋,以为可以在这里千秋万代地繁衍下去,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屠城劫城中将财富化为灰烬。但有钱的人们永远不长记性,在下一个轮回的繁荣来临时,又开始新的一轮财富的聚集,在成都买房置地的人从来就很踊跃,他们根本不吸取古人的教训,省吃俭用地进行财富的堆积,从来就是徒劳的,历史的辩证法非常朴素,但越是朴素的道理越没有人接受,甚至不屑。富人们靠克扣自己的伙食和享乐积攒下来的金银从来就没有被儿孙们发扬光大过,倒是满足了许多到成都来发横财的棒客、军阀、冒险家、阴谋家、屠夫和江洋大盗的奢望。

花蕊夫人一生侍奉过两位国君,一位是封建割据蜀中的孟昶,另一位是宋太祖赵匡胤,但在成都人心目中青史留名的不是那些国君名臣,而是才貌双丰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成都人的一个美女情结,成都人认为蜀道是固若金汤的,认为成都的城墙也是坚不可摧的,成都的美女们尽可以枕着府南河的涛声酣然入梦,但美被攻破了,美被无情地蹂躏,这从花蕊夫人的诗句中可以读到,因而,是令人震撼的。

花蕊夫人的影响不仅在诗词上,据说她还是一位名厨。蜀中美女大多会几样烹饪绝技,哪怕是乡村野姑也能做出几样可口的饭菜,这是别处的妇女所不及的。花蕊夫人做的菜肴中有记载的便是用酒浸泡的羊头,相当于今天的腌腊制品。另一种是白薯药片,加了五味调料,用文火烤得香酥可口,这就是今天的小吃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