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发达国家是这样看待管理的——
日本人说: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车轮。美国人说:科学、技术与管理是现代化社会进步的三鼎足。欧洲人说:科学、技术、管理、教育是现代化社会的四个支柱。
管理是一个世纪的话题。它关涉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旺与发达,昌盛与进步。谁怠慢和疏漏了它,就会受到它的戏弄和报复,你就会身陷绝境而一筹莫展。就像染上来历不明的新型病毒,你莫名其妙地发烧、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浑身酸痛打不起精神,于是你什么也不想做,你听任事物杂乱无章,各样事情纷乱如麻,你在千头万绪中疲惫于应付,在忙乱无序中回忆井井有条的日子……
管理实在是个天大的问题。
长春市领导们认为,管理这个词语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虽然它没有明确具体的形象,但却有自己的规则和规律,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美学标准。而且它有自己的语言。它就像一个会飞行的灵魂,在城市上空不停地盘旋,以特别独特的方式,掌握着城市的体重和身高,肥胖与瘦弱,美丽与丑陋……而更重要的是,它关涉到一个巨大的主题,这就是人们的文明素质。管理既然关涉到行为,关涉到效率,关涉到速度与频率,就必然牵涉到人的利益驱动,而这正是人类的动力源之一,但物质利益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人的精神力量,说到底就是人的文明素质。因此,管理的推动和管理的终极目的都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发现。
正因为这个发现,才促使长春市委、市政府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1996年1月5日和6日,长春市委常委集中两天时间,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五次会议精神,研究全市工作重点。他们一致认为,要切实加强全方位的管理工作,提高城市整个管理水平。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是发展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紧接着,长春市委又召开了六届六次全会,就在这次会议上,出台了一个对长春市有着重大影响的文件《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开展1996年为长春管理年活动的决定。
2月14日,长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正式批准这一议案,通过了关于全市开展1996长春管理年活动的决议。至此,长春市管理年活动纳入法制轨道,这在全国尚属首例。2月26日,1996年春节后机关上班的第一天,就着新春的气息,长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年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管理年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宋春华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张绪明、李述和省政府派来的一位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副市长、五大班子的秘书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领导为小组成员。同时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组成管理年办公室,从市委和市政府各调一位副秘书长负责办公室工作。各条战线分别成立了八个指挥部,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
从此,长春市就有了一个特别机构,这个机构就是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综合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简称两委会,而它的办公室就叫两委办,这是和广州的小变办齐名的称谓,它们在全国的精神文明系统知名度颇高,倘若有精神文明系统的人去长春走访,接待你的必定是两委办,而两委会和两委办在长春市的知名度就更高了,因为它关涉到各行各业,五行八作,因此,人送它一个美称:小政府。
这次我到长春,接待本人的就是长春市两委办。
接受我采访的就是两委办主任李金山,他是市府的副秘书长,还有两委办的农工部部长蓝红日、办公室主任尚洪波等同志。给笔者的感觉是由于有了市委、市政府的介入,并且有领导干部任两委办主任、副主任,腰杆自然就硬了许多。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不管是资金支持或是权力威信,长春市两委办都较别的城市的文明办牛一些。采访李金山主任时,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感——
我可以不谦虚地说两委会绝对是我们长春市的创造,这其中涉及一个很严肃的命题:如何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我不是搞理论研究的,可能说得不准确,但我总觉得两个文明实际存在着一个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光搞物质文明建设,实践证明此路不通,光搞精神文明建设,只是空对空,无所依附,也不行。正确的道路就是必须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但两手怎样抓呢?就像我们的两手,即使一起抓,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力量是不一样的,即使你心里清楚,大脑同时发给它们指令,让它们一同用力,一同使劲,但仍会不一样,这里边有自然差别,有传统习惯差别,有结构和组织上的差别,举个例子,我们既然明白两个文明一起抓,要两手都要硬,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比如说一个城市每年搞经济建设的投入,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谁听说搞精神文明建设投资动辄投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就资金投入这方面来说,我们有的城市甚至是在做无米之炊,每年投入的经费少得可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长春市可以说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我们首先在组织上给两个文明以保证,给它一个外在的形式,给它一个结构,也就是一个机构,正因为有了这个形式和结构,使我们在城市建设上一思索、一考虑,就必然闪现出两个文明如何结合的问题,比如搞一个工程,在它立项和设计的同时,与之配套的精神文明的方案也就出来了……
将两个文明建设组织化、法制化,就是长春市独有的心得。
正是有了这个创举,长春市的面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很大的改观。
长春市崇智商城周围的违法建筑多如牛毛,这里垃圾成堆,污水遍地,污染环境,堵塞交通。从1992年第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始,市里就着手对这里进行整顿,拆了建,建了拆,已经折腾了4个来回。每次清理整顿,效果不好不说,每次都会带来疯狂的反弹,违章建筑成倍的增加。有人说这是城市的皮肤病,不是牛皮癣就是神经陛皮炎,你上药,它好一点,你停了药,它就给你眼罩。这一次,由于动员深入,市民们看政府下了这样大的决心,并且在组织上法律上给两委会以辅佐,于是在心里就拍起了巴掌,那些违章户们也知道政府这次是动了真格,像以往那种死灰复燃的念头兀自就打消了。
仅半天工夫,崇智商场周围的违章建筑就全部拆除完毕。半天效率超过了4年。
长春市的人民大街举世闻名。
人民大街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时叫长春大街。那时大街不足1公里,你站在街的这一端,几乎能看见另一端来人的补丁衣服。后来,日本人称它中央通。长春沦陷后,更名为大同大街,并延长到今卫星广场一带。一些伪满洲国的官僚机构,比如伪民生部就设在这条街上。国民党统治时期,改名为中正大街。长春解放后,命名为斯大林大街,1997年5月1日更名为人民大街。
长春的交通建设应该说比别的城市动手都早。从清代开始,到沦陷时期已初具规模。长春定为新京之后,市区占地扩大约为原面积的3倍左右,形成了以人民大街、解放大路、自由大路等为主要干道的道路网。由于日本人妄图长期霸占我国东北,因此他们并没有临时思想,对兴修交通还是颇下功夫的。道路宽度在38米60米之间,有很宽的绿化带,路面都用沥青及混凝土等材料。主要街道上照明、电讯线路都采用地下线,主要架空线路则设在互相平行的次要道路上,有轨电车也不设在主要干道上。市际公路也不穿越城区而在外围绕越。道路系统中还设置了几个很大的环形广场。客观地讲,日本人对长春的城市规划是下了功夫的,也是煞费苦心的。
解放后,长春市的主要干道两侧建筑越来越多,草坪越来越小,绿树越来越少,给人休闲和观赏的空间一点点丧失,道路失去了它的魅力,尤其是人民大街,它曾经是长春市人民的骄傲,就像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北京市的王府井大街、沈阳的太原街、武汉的汉正街那样是城市的品牌大街,但它的美丽正在一点点丧失。改造人民大街刻不容缓。
如何改造?是修修补补,还是下决心大动干戈一次了断?
市领导们考察大连时得知,为了建一个广场,大连市宁可花几亿元把一个年盈利几百万元的啤酒厂迁走;为了让海滩美丽,大连不惜工本从北戴河运来雪白的细沙;为了让树草葱茏,大连从黑龙江拉来街路绿化用土。李述副市长说,与大连比,我们的决心和气魄没有人家高,我们的目光没有人家远。但我们一定要知耻后勇,发狠赶上去!
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干一番。
市两委会决定,坚持高标准,下决心对人民大街彻底改造,拆除沿街围墙,种植草坪,使人民大街变成一条绿色长廊……人民大街上驻有28个大单位,有中直机关,省直机关,大专院校,有科研单位,派头一个比一个大,规格一个比一个高,但在长春市政府的决定面前,没有一家单位违背决定,1个月内就拆除了各自的围墙,代之以设计精巧、样式新颖的通透式金属围栏,院内种植草坪,把公众享有的空间又重新归还大众,使庭院绿化与街路连成一片,使人民大街果真变成了绿色长廊……
人民大街是绿色的,长春是绿色的。
笔者来到长春之前,只知道长春是有名的汽车城、电影城,却不知道长春还是有名的森林城,自从笔者游历了长春之后,特别是踏访了长春的净月潭之后,才知道长春果真不虚森林城的大名……净月潭的名字让人联想起台湾的日月潭。
游历净月潭那天是个周日,在吉林省文明办赵尊华处长和长春市两委办蓝红日部长的陪同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市区东南的净月潭森林公园。
净月潭没有陡峭的峰峦,没有逶迤的山势,它基本上是平面化的。因为视线总被林木和一些建筑物所阻,你不知道它的后面是何情况,因此,它给你的惊赞总是大于心理预期。
走进净月潭,见到普通公园的格局,我就想,它能给我真正的吸引吗?当然,当我们参观了园中的养鹿场,看了当年拍摄电影《青松岭》中的青石岭,万山大叔赶车的山口时,当我们坐着缆车一下子升在高空,惊诧地俯瞰万顷碧波般的森林,突然想起毛泽东的诗句跃上葱茏四百旋,既有云横九派的气概,又有浪下三吴的情致时,我真的被深深地吸引了。
可以说,净月潭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人工林。
它的栽植年代是在长春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曾经提出要把长春建成一个花园城市,因此花了很大的力气大搞绿化,城区的绿化面积达1312.33公顷,占建城区的9%,人均绿地25平方米。日本人还把樱树也从本土运来,在长春落了户。净月潭的林木也是那个时期栽种的,面积达8000公顷之多。现在,这些松树婷婷娉娉,已碗口般粗细,树龄大都在七八十年了。
这片林子是长春人休闲的好去处。夏天市内温度高达30多摄氏度,燠热难耐,但如果来到这里,竞爽爽凉凉,气温一下子能降四五摄氏度。这时正值暑期,笔者见许多少男少女结伴而来,有人搭了帐篷,有人在树上绑了吊床,看来要在这里创造一个难忘的仲夏之梦了。而这里的冬天据说也美丽异常,当大雪漫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里就会出现电影《林海雪原》中那样的景致,那同样也是一种情调。
整个长春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净月潭,在广植树木遍种花卉方面,这个城市具有悠久的传统。19世纪末,长春就有了人工园林——杏花村。20世纪初,长春就已设立苗圃业,开始人工植树,中国公园、西公园、日本桥公园等一批公园相继建成。在沦陷时期,长春的绿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了一个层次,从而奠定了它森林之城的基础。
解放后,长春市建设局特设了公园科,接收了人民公园、胜利公园等12处园林,开始对人民公园、胜利公园、南湖公园和动物园进行重建和利用。如今,这4个公园已成为长春园林中各具特色的4处园林。和净月潭的松林相对应的是南湖公园里大片的白桦林,倘若你秋日踏访,在灿若落英的金黄背景中,一棵棵白桦亭亭玉立,树下有水涣涣,有草青青,若有一把红伞,有一少女倚树而立,你会疑惑是不是走进了俄国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中……
长春市对街路和广场的绿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以后,全市掀起绿化高潮,到文革前,全市有绿化街路331条,绿化广场14个,街路树达4.5万株,连同公园一起统计,绿化面积达1597.5公顷,共有树木478.5万余株。
宽马路,四行树,圆工厂,小别墅。这就是当时外地人以羡慕口吻对长春市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