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少男少女逃学去
既然学而生厌,众多年少的灵魂自然早已从教室纷纷飞向窗外,寻求自由自在的空间。学生们厌学逃学的形式自然也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冒充外籍少女的逃学女生
都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然而面对在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们,每一位父母,是否真的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和最需要什么呢?
2000年3月1日的《北京青年报》刊登了国培源、乔宪宁采写的这样一则新闻:
2月20日夜,北京西城马甸桥附近的郭林家常菜饭馆老板向警方求助称:有一韩国少女在他的店内吃饭不给钱,而且还要留宿店内。为此,他们感到十分为难。
西城德外派出所接报后,十分重视,马上请来韩语翻译赶往现场。
经过接触,民警感到此少女的情况有些蹊跷,这名自称是韩国人的少女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且能左手写汉字、右手写英文,但却听不懂翻译说的好多母语韩语。面对民警的盘问,她用英语表示我有彼保持沉默、我了解贵国的法律,说着女孩还拿出几张在某五星酒店的消费收据,示意她住在那里,民警马上按此线索与酒店联系,但得到的答复是:查无此人。
她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
为了对这位神秘的少女负责,民警巧妙地检查了她随身的背包。令民警更加不解的是:包内除了一大堆中学课本外,几乎没有其他旅行用品,也没有钱。细心的民警发现,每一本书上都有市一中郁玉的字样,其中一本书里还有两张火车票,一张是安徽铜陵到上海的、一张是上海到北京的。尽管女孩坚称:这些东西是她一位中国朋友的,但民警还是有了一个推测:如果她不是韩国人,那她最可能就是这个市一中郁玉,而且她的家不是在上海就是在铜陵。为了印证这个想法,派出所的民警马上打开电脑,接通全国公安互联网,在上海、铜陵两地查找郁玉,很快,在铜陵市发现了郁玉的下落。
这时民警又发现了记在女孩课本上的一个电话号码,派出所内的民警马上找到铜陵区号一拨,通了,原来对方正是郁玉的班主任,这号码是宅电。经班主任介绍特征,民警肯定了神秘少女就是铜陵市一中高一(1)班学生郁玉,而且于6日前离家出走。由于郁玉是当地省重点中学的拔尖生、班干部,所以她的离家出走,在当地反响很大从班主任那里得到了郁玉家的电话,民警连夜向郁家挂电话,但没人接。班主任说,郁玉出走后,父母就都不上班了。发动亲友四处寻找。直至次日上午10时,郁玉家的电话才有人拿起,是郁玉的母亲。对方一听清来意,就已泣不成声。她一边感谢民警,一边表示马上买机票来北京,并一再叮嘱:千万留住孩子。
此时女孩儿还在坚称自己是来此旅游的韩国人。当民警告知,她的父母再过几小时就要飞临北京时,她不吭声了,和任何人都不说一句话也不吃饭。
晚上10点多钟,郁玉的父母风尘地赶到了派出所,二人小跑着冲进房间、,玉玉玉玉!当二人见到女儿安然无恙地迎上时,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好孩子,是妈妈不好,让你受委屈了而此时的郁玉却一脸茫然,只是伏在父母的身边用家乡话小声说:我好困。这是她到派出所以来讲的第一句中国话。
对于郁玉出走的原因,还未从悲喜交加的震撼中清醒过来的父亲说:都是我们的错,平时对她管束太严厉了,给她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但旁边的郁玉马上摇头,表示不对。郁玉仍不愿和任何人多讲一句话。为此,记者想尽办法,小心地试着从各种角度与她进行交流,但她仍戒备得像一个合紧的贝壳,只是不时地点头、摇头。尽管如此,努力还是没有白费,就在其他人转向父母和警官了解情况时,郁玉悄悄地示意愿意和记者一个人讲。
看着所有人都走了,郁玉开噼里啪啦道:父母说的原因不对,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我想自己活一回。
她说得很慢但很清楚。她说:看着刚才父母见到她激动的样子,她并没有什么触动。不过她能理解父母。她说作为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她并没有什么错。她相信,她即使回到学校,同学们也会理解和支持她的,有类似想法的同学还有许多。对于这次出走,她不想多说,也不想怨谁,只是想试着自己活一次,自己生活、自己学习、自己高考至于以后是否再会出走?肯定还会!但方式会和缓一些。
交谈中,郁玉在谈到父母为她担心时,她显得十分自信。她表示,其实妈妈担心的事她已经遇上了。那是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晚上,深夜12点了,她还在街上盲目地走着,不知自己在哪里,也不知该到何处栖身。这时自小生长在南国水乡的郁玉才在这冬夜里感到:外面的世界很寒冷。这时,有4个小伙子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们可能已注意她很久了,几个人嬉皮笑脸地拉郁玉去他们的地方过夜。郁玉说,当时她并没有惊慌,而是冷静地表示:不行的。并试着与对方交流,并终于脱身。自此后,她为了安全便在大饭店、使馆附近与外国人交流。由于她的外语很好,几次与外国人交谈都很融洽,于是她便开始扮演起外国人。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还解决了没钱付账的问题。
看来,郁玉自己并不认为自己的出走是失败的冒险。但这样一个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儿,为什么宁愿流浪街头挨饿、受冻,甚至二三十个小时睡不上觉也不愿回去做家庭、学校的娇小宠儿呢?
郁玉的父母都是当地政府机关的干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是离休干部,这在只有36万人口的铜陵市,应该算是一个很好的家庭。郁玉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优秀,是班干部,尤其以英语和钢琴擅长。父母、老师对她的期望值也非常高,为此,父母对她管教很严。但自从1999年考入省重点中学铜陵市一中后,个别学科开始出现问题,父母十分着急,不仅语词时时激烈,而且为她重订了更严厉的学习作息制度,但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却更不理想。为此,父母停了她在寒假内的一切活动,每日补习到深夜。不久前,郁玉惟一谈得来的女同学,也因爱看小说,被父母强行禁止来往,这对孩子伤害很大。今年春节除夕,郁玉还在学习,刚过初一又开始学习。终于在当地开学的第一天,郁玉受不了了。留下一张纸条出走了。纸条的大意是:怨父母干涉太多,终日唠唠叨叨,让她心烦意乱。除了学习,在生活中没有一个朋友,甚至不能有一盘自己喜欢的磁带。为此,她决定离家自己活一回,自己学习交谈中,记者感到郁玉父母不仅有严厉的一面,同时还有溺爱的另一面。在家中,郁玉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管,都由父母代劳。她妈妈说:郁玉到现在,16岁了,还不会自己洗澡,每次都是妈妈给洗,就连洗完澡后,衣服都要妈妈给穿,换下的内衣也由妈妈给洗。郁玉从小到大,每天梳头都由妈妈来做。这次郁玉出走时丢下的小手帕,妈妈又洗好带来,交给郁玉。
而像郁玉这样生活的孩子,在郁玉的同学中不在少数,难怪郁玉认为同学们对她会理解,甚至支持。
像郁玉这样优秀的学生都会出走,那么还有多少学生比较安全呢?
我不想再上学了!
在四分之一的生命中我学到了什么?我可能学到什么?你们想让我学到什么?这是一位大学生萌发退学念头时对自己同时也是对社会的痛心发问。按说,这位学生能上大学(尽管是民办高校)已经是自己的荣幸、也是父母的荣耀,可这位逆子却偏偏萌生退学的邪念,这在家长们看来真可谓大逆不道!
他到底为什么要退学呢?这位学生连续给《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编辑写了两封信:
第一封信
赵老师:
您好!我是XX学院的学生,但在过了元旦后,我要退学回家了。去年7月,我以标准分508分的高考成绩再次落榜,绝望之中来到了这所民办高校。这个学校的办学条件还算不错:每个宿舍里都装有校园电话和闭路电视,夏季有电扇,冬季有暖气,机房、图书馆一应俱全,校园风景如诗如画。按说,应该知足了,刚来的一段时间,心中虽有些怨结也就认命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却发现学校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太重视文凭。老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竟是:你们不好好学习怎么过关怎么拿到文凭呢?文凭真的这么重要吗?用3年的时光和几万元钱,耗费了青春年华和倾尽家产只为得到那个红本,仅仅能证明有几本书我背得滚瓜烂熟,还能说明什么?在高考前夕,伴随着儿时想当这家那家愿望的破灭,我明白自己该给自己一个确实的定位。我在高考志愿上从上到下全部填了师范院校,自认自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眼看着下面的小师兄小师妹的日子更不好过,我想当老师,因为塑造一个健康的灵魂实在比考双百分更要紧。但我已经没有了这种资格,高考评卷是踩点给分,无论你写得天花乱坠可要是踩不住标准答案,那么一切都付诸东流。我没有这种能力,自然以后的一连串设想也只是白想。
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脑袋里塞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
我最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任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
我当班长的时候,人们只知道我能考双百分,这就是一个好学生。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疯狂地迷上了画画,并由此带动了一班人画,虽然现在看来那只是幼稚的拙笔,但若当时有人能给我们指导一下或者有一句鼓励,我的班不止能出一个画家。而顺理成章的结果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联合剿杀,下封笔。那一刻我发誓要考大学,再也不干歪门邪道的事了,泣血的感觉让我至今看到潇洒的画者仅是淡誊一笑泯恩仇,当时的兴趣、激情以及那股疯劲早已不复存在了。多年后的今天,当折断我的画笔的那个人试着向我道歉。我只是笑,只是笑,笑得想哭。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我看了不少书,比同龄人知道的故事多些,我就开始现炒现卖给同学。与人分享快乐的感觉真好!但我忘了我是好学生,我得升学,却又干起了成人眼中歪门邪道的事,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在课堂上不点名地批评:有人不顾火烧眉毛还整天与同学侃故事。我的脸涨得发烧,谁都知道那人是我,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聚在我身上,我无地自容想要找地缝。那时的我是一个又乖巧又听话的好学生,我不敢走出别人为我画好的美丽的小框框,否则我在大人眼中的价值会下降,做小孩的哪个不期望大人们的夸奖呢。很多时候,我就这样一天天地断送着自己,把我交给学校、老师和分数。
在一个又一个忙碌又无聊的日子里,我也曾遇到过个别的老师,没有他们,这就是我恐怕都不会明白老师的真正含义。我把他们编成A、B、C、D的顺序,其实也就是像做选择题那样,从不同老师中选出了这4个不算太标准的答案。
A老师是教语文的,由于学生对那些固定的框框题材不感兴趣,作业上交日渐稀薄像食堂里卖的大饼那样。她让我们每人动手办一张小报,每两周集中评选一次。结果学生们上交了一份份令她意料不到的满意答卷,每个学生都精心设计自己的小报,为报纸设计一个别致的名称,文章按时保质完成不说,还采用草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和毛笔、钢笔、彩笔书写,从撰稿、设计版面到美编,一份份小报的问世全出自学生之手。不幸的是只办了三期就关门大吉了。校方通知我们的任务是考重点中学,于是乎我们又被迫被校方牵着鼻子转。
B老师的特点是能侃,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言言之不尽。他说你们的语文书是课外读物,课前就该完成的,上课就是听我讲。他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语气常令我们在课堂上一次次地捧腹,一节课下来我们的耳边总是回荡着笑声,而考试成绩也不比记标准答案的班差。
C老师是另一种风格,他的教法是:如果学生们不愿听他的课,可以看课外读物。说实话他讲课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另一条件我却非常乐意接受。从小老师和家长就把非课本书锁定为禁读,为了维护好学生的面子,我只有偷偷摸摸地看。有一个典型的姿势:当我看禁读的书时,总要拿眼睛的余光东瞅西看,两手伏在书上,做好随时保护我的宝贝免于粉身碎骨的危险。可悲的是这个习惯保留了多年,现在有的人允许我光明正大的看了,我却依然处于全副戒备状态,心里依然紧张得很。而且,这种宽容来得也不是时候,高些三啦我要考大学,别人都在记标准答案,我却悠闲读报,岂不坐立难安!矛老师是教政治的,是个思想前卫的老太太。她描眉画眼涂口红,很新潮!思想也很具时代感。她上课只是将大意一点,然后让学生登台讲课,评卷时让学生自由组合商讨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起来评讲对错缘由。
我认为做老师嘛就应该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从头到尾地让学生记标准答案。遗憾的是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就算是以上的4位老师也仅是迈出探索性的一步。我们一直被封在套子里,套子的出口是大学,我希望钻出套子后去拯救别人,但我连自己也救不了。许许多多的标准答案排成一列高墙,把我堵在门外,我连和别人站在一条起跑线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