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高明叫无为
21750600000024

第24章 谋略智慧戒律(2)

慈禧太后有意静居,想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苦的是筹款无术,时常焦躁。李莲英曰:“李伯爷是朝廷重臣,若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后,以宽圣心,当立下不世之功。”

李鸿章听到有这样贴近慈禧太后的好机会,岂肯轻易放过?当即满口应承,并马上献计献策,同李莲英商量,巧立名目,责成各疆吏岁拨定款,就中提取六、七成作为造园经费。

李莲英听了大喜,拍手称善,笑容可掬地着实奉承了李鸿章一番。看到李鸿章志德意满的样子,他憋在心甲已久的那股闷气,就像要爆炸的瓦斯一样,闹得他浑身火烧火燎,表面声色不动,心中却有了主意。他谦恭有礼地希望李鸿章入园内踏勘一回,看看哪里该拆该建,做到心中有数。

李鸿章看他想得周到,说得在理,当然点头赞成,哪能想到这不男不女的家伙在巧施计谋呢!

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莲英借口有事不能奉陪,派了个伶俐的太监领着李鸿章,园前园后,园左园右,着着实实转悠了一整天。事后不久,李莲英故意捡了个光绪皇帝肝火最旺的时候,诬陷李鸿章在清漪园里游玩山水;光绪自4岁进宫称帝,从小慑于西太后的淫威,始终当着一个傀儡儿皇帝角色,凡事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自然有一肚子说不清道不白的委屈,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皇权帝位。听说权倾当朝的李鸿章竟敢大摇大摆地在他御苑禁地游逛,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是对皇权皇位的公然藐视和冒犯!光绪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申饬",将李鸿章“交部议处”。

所谓奉旨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着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被骂的人,既不能申辩,也不能回骂,还要伏在地上谢恩,因为那骂人的太监代表着皇帝、皇太后或皇后呀!要是那太监学着皇帝、皇后的口气骂,可能还能忍受点,无奈那些太监总是用最不堪入耳的粗野的话,浑卷滥骂一气。骂到最后还要跺着脚大喝一声:“混帐王八蛋滚下去!”这“申伤”虽不伤皮肉,却是极使人难堪的侮辱性惩罚。因受辱不过,一气成病,甚至一怒而亡的都大有人在。

光绪年间,邮传部刚刚成立,委任张百熙为尚书、唐绍义为侍郎,张百熙向皇上谢恩后,就去拜见唐绍义,说了很多自谦的话,唐绍义用广东方言回答他,张百熙听不明白,彼此发生了误会,第二天,唐绍义回拜张百熙,请张百熙面奏皇上,调任一些官员充实邮传部,并交了一份调任人员名单,张百熙答应了。等上头宣告结果,唐绍义提交的名单没有一个人选中,唐绍义十分气愤。于是两人关系恶化,都写了奏折揭发对方,奏折都留在皇帝那里没有批示。他们两人又都请了病假,不到部里办公,被御史弹劾,两人都受到圣上的指责。着太监“申饬”。唐绍义把400两纹银送给了太监,而张百熙不知道。等传张百熙跪着听宣读圣旨后,太监跺着脚大骂:“混帐王八蛋滚下去。”张百熙磕头后站起来,面色苍白。而要唐绍义听宣读圣旨时,却没有像张百熙那样挨骂,。张百熙更加气愤,回家后就小了病,没有多久,因忧伤而死去了。后来,还有一位任大学堂监督、编修的刘延琛被“申饬”,他无法筹措400两银子行贿,又不能忍受这样的辱骂,十分为难,只好托人向太监说情,交了200两银子。到时,太监在斥责时,只骂了“混帐,下去。”这真是“半价半骂”。

李鸿章被御批“申饬”,他自然懂得其中奥妙,立即送了银子,没有当众受辱。

李莲英看到李鸿章使钱告饶,也出了心中那口恶气,乐得“和气生财”。

李鸿章自然很快悟出了吃亏的原委,从此以后便对这位“九千岁”刮目相看,敬礼如仪。真可谓吃一亏,长一智。这就是李鸿章的退让之法——不去冒险与人争斗,而以守住自己为重。

这样看来:冒进是成功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冒进都能成功,这就要求避免盲目性;相反,善于退让,也能赢得成功,因为这样做一则保住了自己,二则保留了机会。

五十三戒:心无诚府,喜怒于形

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这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做到心境一如止水,没有一丝喜怒哀乐。如果有的话,那也只能是“植物人”。在竞争残酷的社会里,人为了生存,会采取各种方法来积蓄力量,打击对手。而任何人,只要接触社会,便多多少少练就一些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与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攻你的心。假如你失去警惕,喜怒哀乐形于外,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甚至会招来无端之祸。因此,高明的领导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城府越深,便越不为人所看透,这样,他人就不可能摸清你的想法,你也才有可能驾驭对方于无形。

对于曹操杀杨修,历史学家说法不一。多数人会认为是因其聪明过人,才高压主,曹操妒才,不能容之而遭杀身之祸。还有人认为是因为杨修参与了曹植与曹丕的太子之争,曹操怕死后引起兄弟不和,留下后患,遂痛下杀手。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关键是在于杨修能看透曹操心里想什么,这才是曹操最忌恨的。曹操能行霸王之道靠得就是治人心,如果自己的内心轻易被人看穿,那还了得,所以这才是杨修致死的根本原因。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太尉杨彪之子。博学多才,文思敏捷。建安年中,举为孝廉,任郎中,后被曹操任命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他不仅是曹操的得力谋士,而且是曹操“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其文学造诣,与“建安七子”并驾齐驱,天下文士争相与之交好。

杨修的聪明多才,既博得曹操的赏识,但也因聪明过度,妄度他心思,惹得曹操颇为,最终被曹操置之死地。

当一个人窥探出上司的心思时,应藏而不露,不喜形于色。如果你能洞悉别人心思,但当面给捅破,当他面对你时,便有不知如何应对。这有点像中国功夫中的“铁布衫”、“金钟罩”,万事皆藏于“衫内”、“罩里”,他自然找不到你的“死穴”,破解之法更是无从谈起。

在官场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上司用以驾驭控制下属的一种重要方法。聪明的领导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摸清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部下就难以钻自己的空子,就会对上司感到神秘莫测,就会产生畏惧感,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上司如同在暗处,下属如同在明处,管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五十四戒:该糊涂时不糊涂

郑板桥在担任县令的时候,给自己提出过两则座右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在“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下面还作了几行小字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很显然他所说的“糊涂”,并非专指昏庸之意,而是告诫人们要努力避免那些自作聪明以及聪明过头的愚蠢行为。

郑板桥的“糊涂”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人为数不少。

《世说新语·政事》记载:“丞相(即王导)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篆诺之。白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我此愦愦。”王导是东晋的权臣,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形容他的权力之大。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权力,并且能够善始善终,主要是因为他善于操纵权力,善于算计人际关系。晚年,他对一些政事任命,都含糊答应,并自叹:别人说我昏庸,但我认为后世人会怀念我的这种“昏庸”。

郑板桥的小字注下又具体写了:面临每一件事,不要事事占先,占便宜,得理不饶人,而要“放一着,退一步”。“放一着”,是下棋术语,即处处不要逼人太甚,应该给对方一条出路。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事态就和谐了,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由此可见,“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在于遇事让人,凡事退一步想想,以装糊涂求心安,以平安得幸福。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曰:“难得糊涂”,此极聪明人语也。余谓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又难得糊涂,须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也。这从郑板桥的许多事例中也可得到证实。

郑板桥办案有一个原则:尽力保护穷人、斥责富人,不给有钱人面子,骂那些仗势兴讼的监生们为“驮钱驴”。一次,有个盐商抓送来一个小贩,要求判处,板桥一看便知盐商用心,又看那小贩穷困可怜,就判处在盐商店门枷号示众,而枷锁呢,却用芦蔗特制,上面画满了兰竹。这么一个兰竹画的枷,并不重,却吸引了许多人来看画、看热闹,将这家店门挤得水泄不通,生意也没法做了,只得来请求县令免刑,郑一笑了之。以后这种上告穷贩子的事也就越来越少了,此案看起来判的糊涂,实际上却解决了大问题。

郑板桥判的糊涂案子还有许多。一次,县内有一对僧尼通奸,被乡绅捉送到衙门,要求惩处,可郑板桥并不办其破坏清规之罪,而是让案犯还俗结婚了事,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此案在一般人看来,也是糊涂之至。

郑板桥身为县令,并非不懂律法更不是不懂得严格执法。大清法令中僧尼通奸是佛门大忌,也是刑法不容。既犯清规,又触官法,人证物证俱在,理当严惩,可他却将一个僧尼通奸案,判为还俗结婚,“奸僧淫尼”倒变成“新郎新娘”了!这是何等糊涂!但是在郑板桥这里,虽触法待罪,但情实可恕,是情大于法。

不过,郑板桥却又不是昏官断案,一意孤行。他断得巧妙而且风趣。私盐贩是按富商的要求枷号到他门前的,释放也是富商再三请求的。这样富商没有什么把柄可抓,别人也不得不佩服。僧尼通奸,他先让其“还俗”再结婚,因为“还俗”后,就不存在犯清规的问题,两个普通青年男女,相互喜欢而结婚,就不再是通奸了。

看似糊涂,实则聪明。天理、人情、国法样样皆顾,是何等高明的处世守身之道!这种断案方式既不同于昏官断案,也不同于一般清官的执法不阿。这正是郑板桥聪明而糊涂之处。

“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则横额都写于潍县任上,是郑板桥经过宦海浮沉和人情翻覆后的深入思考而作的人生观念、处世方法。他这个“极聪明”的人,竭尽肝胆“为报君王”和“关心民众’、“疾苦”的人,反思自己的生活道路、成败得失,总结出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但对于这种权变术的使用,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果过了头就是纵容,就会姑息养奸。

首先,要弄清楚它的适用范围,超过了其实用范围仍然生搬硬套就必然会弄巧成拙。“糊涂”的使用仅仅限于对一些非根本性、非原则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其次,属下是无意中犯的过失,不是有意的。

再次,属下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罪态度。对于犯有过失的人免于处罚,这是领导者宽怀大度的表现。但如果属下不对自己的过失进行认真的反思,深刻的检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那就是屡教不改,是故意为之,这样的人一定要严惩不贷。

“难得糊涂”这一名言之所以倍受人们青睐,那是因为并非真的糊涂,而是“大拙”之中藏有“大智”。当领导要难得糊涂,在有些问题上,“糊涂”一点,进可攻,退可守,处理问题便可游忍有余。

不过所谓“糊涂”是装糊涂,大智大愚的精辟之处不在于“愚”而在“若”字。令自己处于“不知道”的位置,只不过是为了今后处理事情更加方便,但这样不是说自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装糊涂”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应变,掌握和调整决策主动权。若要推卸责任,撒手不管岂不是更好?另外,我们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装糊涂,对事关组织机构发展存亡的重大事情,决不能装糊涂。

另外,“该装傻时不装傻”揭示的也正是此意。

领导者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臣子招致杀身之祸。适时地“装傻”,既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从容地观察形势。

商代末期,商纣王通宵喝酒而忘记了当时是什么日子,问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他的从人说:“身为一国的主人,而让一国的人们都忘记了月日,国家就很危险了。一国的人都不知道,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险了。”于是对使者推辞说

自己喝醉了酒,也记不清是什么日子了。

齐国的隰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视野都很畅通,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田成子当时也没说什么,隰斯弥回到家里,叫人把树砍倒,没砍几下,隰斯弥又不叫砍了。他的家人问:“您怎么又这样快改变主意了。”隰斯弥答道:“谚语说,知道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如果我表现出能够在精微处察觉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会有危险了。不砍倒树,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别人的隐秘,那罪过和危险就不得了。所以我才决定不把树砍倒。”

有时候,装傻也是迷惑敌人、以退为进的策略。

魏明帝曹睿死时,太子年幼,大将军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执政。曹爽是皇室宗族,自从掌握大权后,野心勃勃,要独揽大权。但司马懿是三朝元老,功劳高,有威望,而且谋略过人,在朝廷中有相当大的势力,因此,曹爽还不敢公开与司马懿斗。而司马懿也想夺权,他早把曹爽的举动看在眼里,但表面上仍然装糊涂,后来,干脆称病不上朝。

曹爽虽然一人独揽朝廷大权,可他对司马懿仍然不放心。司马懿虽然自称年老多病,不问朝政,可他老奸巨猾,处事谨慎,谁知他是真有病还是假有病?当初武帝曹操创业的时候,听说司马懿胸怀韬略,多次派人请他出来为官,可司马懿出身士族,自视高贵,瞧不起出身寒门的曹操,不愿在曹操手下做官,就装病在家。后来见曹操的势力强大了,才出来跟随曹操,为曹操出力。这一次有病,谁知他是不是故伎重演呢?因此,曹爽对司马懿不敢掉以轻心,他经常派人打听司马懿的情况,可就是摸不到实情。

河南尹李胜讨好曹爽,得到曹爽的信任,曹爽就把李胜召到京城,任命他为荆州刺史。李胜临去上任时,曹爽安排李胜以探望为名,到司马懿府中去探听虚实。

李胜在客厅坐了很久,才见司马懿衣冠不整,不断地喘息着,由两个侍女一左一右地架着,从内室慢慢走出。

李胜连忙站起身来,向司马懿行礼问安。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李胜说:“李大人免礼罢,家父身体难支,还要更衣。”

旁边走过一个侍女,用盘子端着一套衣袍来到司马懿面前,请司马懿更衣。司马懿颤颤抖抖地伸手去拿衣服,刚拿起衣服,他的手无力地往下一垂,衣服掉在了地上。侍女赶忙拾起衣服,帮司马懿穿上,两个侍女搀扶着,小心地让司马懿半躺着坐在躺椅里。

司马懿喘息了一会儿,慢慢地抬起右手,用手指指自己的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