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戒:不善于推销自己
当你的品德和才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还要把你的才识、品德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表现出来。如果你不能表现自己的才华,只是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去想办法去推销自己,你的一世才华也许会被埋没,最终带进棺材,这于你自己是一大损失,同时于组织机构、于社会也是莫大的损失。
范雎以其口才与谋略,在战国纵横家中属于一流人物。可是他却长期“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看看范雎是怎样推销自己,从而受到重视,登上历史舞台的。
范雎得王稽之助来到秦国,他献书昭王说:“臣听说明君主政,有战功的必然得到奖赏,有能力的一定授予官职;功劳大的俸禄多,战功多的爵位高,能治理民众的官位高。没有才能的不会让他任职,有能力的不会被埋没。假如大王认为臣说得在理,就请大王依计试行之,臣自信能有益于治道。如果明知其利而不行其道,那臣即使久留于秦也枉自无用。
“谚语道:‘一般的君王行功论赏,总以好恶而施,而英明的君主却不是这样,总是赏有功而罚有罪。’现在,我的胸膛挡不住杀人用的垫板,我的腰板抵不住利斧,我怎敢拿毫无把握的计策上献给大王呢?臣虽鄙贱不足以闻,大王又难道会认为举荐臣的人(指王稽)胆敢欺诈大王吗?
“臣听说周之砥卮、宋之结绿、魏之悬黎、楚之和璞,都是为璞所遮的美玉,最初玉工都不能辨别,历经波折最终才成为天下名器。既然这样,那么圣王所遗弃的人难道就不能使国家富强吗?臣听说善于治家的,在国内招致人才;善于治国的,更到诸侯国中寻觅良臣。正因为天下有明君贤主,各诸侯国才不可能专有贤士。究其原因,在于昏庸的诸侯们空有眼珠,不能识才,而任人才流动。正如良医能预测生死一样,明主能够洞察事情的成败,有利则为,有害则不为,疑惑不定则尝试而为之。这是尧、舜、禹、汤等圣主也无法改变的通则。
“至关重要的言语,臣不敢写在这里;而一些肤浅的话语又不值一说。臣内心惴惴不安,也许是臣的愚昧无知,使言语不符合大王心意?还是由于推荐臣的人出身卑贱,大王认定他们的话不足相信?如果不是这些原因,那么我的意思是,希望大王能稍微腾出一点游览观赏的余暇,我将当面进言。”
这封自荐的奏书献上后,秦王十分高兴,向王稽表示了荐举贤才的谢意,再派车马去召请范雎。
人一生其实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推销自己,以自己的才智去换取物质和精神资源。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你要得到资源,就要与对方进行交易——销售自己的资源,换来自己想要的资源。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人们对他有大需求的人,而人们之能认可他,在于他能销售自己,使自己价值连城、奇货可居。所以人生在世,学会推销自己是第一位的。
范雎向秦昭王写的自荐信,先谈论治国的一般道理,再谈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最后在说明自己是真心献计的同时,委婉地要求见面。其实人最怕见面,一见面就具有亲切感、就更容易说服人,一见面好多事就推脱不过。所以一定要争取和要人们见面。这封自荐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达到能够与秦昭王面谈。范雎以他简略而委婉的说辞很容易就达到了这个目的。只要见到了秦王,那么更详细更富有智慧的谋划一定会使秦王折服,会使自己的抱负和愿望得到实现。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要时时地把自己当作一件商品来推销。在此过程中,你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卖出去”,因此所有的销售原则与技巧都用得上。
有人说:“把美国的推销员统统关进集中营,那么美国的经济就要瘫痪。还有人将推销工作视为自我成长的最佳途径。”
“推销”这个商品经济社会中纯属买卖性质的专业术语,在现代汉语中已有了另外的含义。推销自己也就是表现自己。正如著名教育家长卡耐基所说,人都在随时随地推销自己,以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承认。
世界上很多国家总统的竞选,竞选人在竞选前,总是要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推销自己。就从现在美国的竞选也可以看出推销自己的重要性。美国大选临近,布什与克里都在各州积极造势,利用最后的时间为自己拉票。
勇于推销自己,需要我们更新观念,你是千里马,那就要让伯乐来发现你。有很多人认为推销“自己”是不是有出风头之嫌,是不是有点不谦虚呀?
然而,现代的社会,竞争激烈,人才辈出,专长各异,如果我们都成了谦谦君子,那恐怕真是要怀才不遇而终老一生了。老祖宗那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遗训,已经过时,如今的快节奏生活,容不得观望、等待,以及慢慢地默默地徘徊。
你有天大的才能,不表现出来,那就不会被发现。比如,你吉它弹得不错,但在他人面前从不弹,那谁知你有这种才能或天赋呢?同样的道理,某个观点、某种思想、某条意见,你不说出来或说的不清楚,那别人怎么知道呢?内心世界,以及所属精神上的东西,只有表达,才会被人了解,也才会被人发现你究竟具有多大的价值。
一个社会,一个集体,是由无数个“自己”组成的,大家都表现自己的特长和专长,才会构成社会的丰富多彩。你也不表现,我也不表现,这个社会还能有生机和发展吗?
有人担心表现自己会得罪别人,讨人厌。事实上恰恰相反。表现自己的同时,他人才会知道你的内心状态——你的长处和不足。了解你,才能决定是否接受你,是否信任你,而你也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反馈,得到提高。反之,你不苟言笑,别人只得离你远远的,你会得到权力吗?
三十四戒:盲目跟从
如果不懂得选择,只是盲目地跟从别人,不去谨慎地选择你事业的平台,选择你事业中“老板”,你的领导才能也许会在一个不适应的环境中湮没,最终一事无成。就如“女怕嫁错郞”一样。领导者们一般都懂得如何选择。特别是在人生事业的抉择上,更应该小心谨慎,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古人有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从。”对我们现代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句金科玉律。谋取权力的学问,就在这一个“择”字上。
我国历史上,在多国并存的时代,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择”,有一定的自主性,因为可供选择的“主”不只一人,“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在改朝换代之际,在帝位更迭之时,这种“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臣下选择的标准也只有一条,即选择那些能够给予自己更多、更大权力的人。
什么样的君上会是这种人呢?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与臣下志同道合或臭味相投、肯于放权的人;二是昏庸无能、无意行使权力的人;三是年龄幼小,根本无力或无法行使权力的人。
范雎,是战国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他走上政治舞台却是历经坎坷。
他原是魏国人,早年有意效力于魏王,由于出身贫贱,无缘直达魏王,便投靠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
有一年,他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知范雎之贤,馈以重金及牛酒等物,范雎辞谢没有接受。须贾得知此事后,以为范雎一定向齐国泄露了魏国的秘密,非常生气,回国以后,便将此事报告了魏的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令人将范雎一阵毒打,直打得范雎肋断齿落,范雎装死,被用破席卷裹,丢弃在茅厕中。须贾目睹了这一幕,却不置一词,还随同那些醉酒的宾客一起至厕中,往范雎的身上撒尿。
范雎待众人走后,从破席中伸出头对看守茅厕的人说:“公公若能将我救出,我以后定当重谢公公。”守厕人便去请求魏齐允许将厕中的尸体运出。喝得醉熏熏的魏齐答应了。范雎算是拣到了条命。
范雎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国都城咸阳,改名换姓为张禄。此时的秦国正是秦昭王当政,而实际上控制大权的,却是秦昭王之母宣太后以及宜太后之弟穰侯、华阳君和她的另外两个儿子泾阳君、高陵君。这些人以国谋私,内政外交政策多有失误,秦昭王完全被蒙在鼓里,形同傀儡。
但范雎看出,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大舞台上,秦国是最具实力的国家,秦昭王也不是一个无所作为日国君,他更相信,在这里,他的抱负一定能够得以施展。于是,他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秦昭王。他以其出色的辩才,向昭王指出秦国政策的失误:他本人的孤立无权的地位,并提出了自己内政外交一系列主张。
秦昭王悚然而惊,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废太后,驱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四人于关外,将大权收归已有,并拜范雎为相。
范雎所提出的外交政策,便是闻名于后世的“远交近攻”,而他所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他的故国魏国。
魏国大恐,派出了使臣来向秦求和,这个使臣,便是范雎原来的主人须贾。不过,须贾只知道秦的相国叫张禄,而不知就是范雎,他还以为范雎早已死了。
范雎得知须贾之来,便换了一身破旧衣服,也不带随从,独自一人来到须贾的住处。须贾一见大惊,问道:“范叔别来还好吗?”范雎道:“勉强活着”,须贾又问:“范叔想游说于秦国吗?”范雎道:“没有。我自得罪魏的相国以后,逃亡至此,哪里还敢游说。”须贾问:
“你现在干什么呢?”范雎道:“给别人帮工。”须贾不由起了一丝怜悯之情,便留下范雎吃饭,说道:“没想到范叔贫寒至此!”同时送给他一件丝袍。
席间,须贾问:“秦的相国张禄,你认识吗?我听说如今天下之事,皆取决于这位张相国,我此行的成败也取决于他,你有什么朋友与这位相国认识吗?”范雎道:“我的主人同他很熟,我倒也见过他,我可以设法让你见到相国。”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没有大车驷马,我可是不能出门。”范雎说:“我可以向我家主人借一辆车。”
第二天,范雎赶来一辆驷马大车,并亲自当驭手,将须贾送往相国府。进入相国府时,所有的人都避开,须贾觉得十分奇怪。到了相国府大堂前,范雎说:“你等一下,我先进替你通报一声。”
须贾在门外等了好久,也不见有人出来,便向守门人道:“这位范先生怎么这么半天也不出来?’守门人说:“没有什么范先生。”须贾说:“就是刚才拉我进来的那个人呀!”守门人说:“那是张相国。”须贾大惊失色,明白自己上当了,于是脱衣袒背,一副罪人的打扮,
请守门人带他进去请罪。范雎雄踞堂上,身旁侍从如云。须贾膝行至范雎座前,叩头道:“小人没能料到大人能致身于如此的高位,小人从此再也不敢称自己是读书有识之士,再也不敢与闻天下之事。小人有必死之罪,请将我放逐到荒远之地,是死是活都由大人安排!”范雎问:“你有几罪?”须贾说:“小人之罪多于小人之发。”范雎道:“你有三大罪:我生于魏,长于魏,至今祖先坟茔还在魏,我心向魏国,而你却诬我心向齐国,并诬告于魏齐,这是你的第一大罪;当魏齐在厕中羞辱我时,你不加阻止,这是你的第二大罪;不只如此,你还乘醉向我身上撒尿,这是你的第三大罪。我今天之所以不处死你,是因为你昨天送了我一件丝袍,看来你还没忘旧情。我可以放你回去,不过你替我转告魏王,赶快将魏齐的脑袋送来!要不然,我就要发兵血洗魏都大梁城!”
此时的秦国,威行天下,无人敢与争锋;此时的范雎,位高权重,言出令随。魏齐吓得仓惶出逃,可赵、楚等国,畏于秦国的兵威,谁也不敢收留他,魏齐终于被迫自杀。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择主”之风最为盛行的时代,那时候,人们并没有什么爱国观念,“朝秦暮楚”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当时的有才有识之士,没有一个不在择主。而当时在政治舞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如商鞅、苏秦、张仪、乐毅、李斯等人,无不是经过“择主”之后,才得以大展身手,显功业于当时,垂名声于身后。
在上述三种择主方式中,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即君臣之间,志同道合。不过,就臣下一方而言,这种选择也带有很大的依附性,因为,你尽可以选择,而用与不用的主动权始终操纵在君上的手中;而且一旦你所择的那个主从权力的顶峰上消失(或死亡,或失势),你从他那里分得的那一杯权力之羹也即行枯竭,你自己也可能身败名裂。
在我国古代,上述几位人物的下场多很悲惨,说明在权力场上,真正选择的自由是从来也不存在的。而现代的我们,选择自由已不受限制了,你可以自如的选择你的“老板”,选择你的事业平台,并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学谋求自己的权力。
三十五戒:抓不住机会
一个优秀的领导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是绝不会放过机会的,在没有机会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创造机会。一个要想谋求权力的人,是不会放过哪怕只有一线希望的机会,也是善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
有句俗话,叫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在谈到革命时机时说,只有当被统治者不愿再继续被统治,而统治者也不能再继续统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会爆发。中国历史上的历次起义便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实在是一位很具战略眼光的人物,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自己没有得到权力,但后来焚毁秦王朝的那场大火,却是由他点燃起来的,他因此而成为一位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佚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当了民佚,碰在一块儿,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只怕误了日期,天天急着往北赶路。
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佚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去送死吗?”
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小儿子,本来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该登基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立过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条好汉,现在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活着。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来响应我们。”
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