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营救西路军
秦生高兴国
长征时期,陈云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一位重要领导人。1935年6月中旬,陈云肩负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前往上海和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以及遵义会议后中央领导人更替的情况,以争取共产国际的支持,并恢复中共与共产国际的联系。陈云到上海后,与共产国际驻上海的联络员取得了联系,于1935年9月下旬,秘密到达莫斯科。
陈云到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以后,被留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工作,任监察委员会委员,化名史平。他应吴玉章之邀,担任巴黎《救国时报》“临时记者”,化名“廉臣”,撰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假托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之口,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情况。1936年3月起,该文先后在法国、苏联和中国出版发行,并发表在《共产国际》杂志(中文版)一、二期合刊上,标题为《英勇的西征》,署名施平。《随军西行见闻录》第一次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
(一)奉命迎接西路军
1936年10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组织一个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回国迎接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担负打通国际路线的红军部队。共产国际特派陈云(化名施平)、滕代远(化名李广)、段子俊、冯铉(即何晓理)、李春田五人前往新疆,进行迎接西路军的各项准备工作。接受任务后,陈云马上召集代表团的其他4位同志开会,向他们传达了中共代表团迎接西路军的指示,要求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期间,陈云他们连续两次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当面汇报了准备情况。斯大林表示要大力资助,许诺给中国工农红军支援90辆坦克、90门大炮。同时又“下了很大的决心,说服盛世才,同意西路军人员进入新疆”。
1936年12月8日,在取得苏联大力支持后,陈云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离开莫斯科,乘火车到阿拉木图,准备前往新疆迎接西路军。12月中旬,陈云一行抵达靠近新疆的边境地区,看到了苏联准备援助西路军的坦克、大炮和其他武器弹药。但当时中国发生西安事变,苏共中央怀疑西安事变有日本方面的政治背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遂电示陈云等,停留边境,等候新的指示。
1937年4月18日,在边境待命4个多月的陈云,终于接到中共代表团“立即按原计划到新疆迎接西路军”的指示,立即起身回国。4月20日前后,他们从中苏边境进入新疆,向迪化进发。
(二)接应救援西路军左支队余部
4月23日,陈云率中共中央代表团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由于苏联的努力,西路军左支队入疆前,盛世才已派出新疆边务处人员去河西一带寻找西路军。陈云在1984年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与盛世才最先建立联系的是苏联。我们党和盛世才的联系是通过苏联建立的,对盛世才采取的统战做法也是从苏联的做法延续下来的。”
陈云抵达新疆后,多次找盛世才商谈援救西路军的方案,积极开展救援的准备工作。稍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来电指示:将西路军余部先救援至新疆安全地点,不要直接去苏联。接到电报后,陈云同滕代远立即会见盛世才,商谈将西路军接至迪化休整,并建议派一些汽车,带上电台、武器、弹药、干粮等,前往星星峡接应;同时指令星星峡边务处先行寻找西路军人员。盛世才接受陈云的建议,在陈云等去星星峡前,先指令边务处星星峡办事处的边务人员和边卡驻军,打着红旗,开着汽车,寻找、迎接西路军左支队,并答应派一名苏籍顾问,带50多辆汽车运送服装、食品,和陈云一起去星星峡。
4月25日或26日,陈云同滕代远等随盛世才派出的新疆教导团特科大队装甲车队由迪化出发,前往星星峡。车队共有官兵500人、装甲车4辆、大卡车72辆(其中空车30辆),装有陈云为西路军准备的重机枪2挺、步枪200支、子弹20余万发。
5月1日,陈云、滕代远等率几十辆汽车,带着大批的生活用品来到星星峡。他除了代表党中央进行慰问,还在生活上作了体贴入微的安排。陈云看到转战千里、风尘仆仆的指战员,心疼地说:“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以后慢慢再讲,你们先给我执行两项任务,第一,要吃好饭,第二,要睡好觉。”见吕黎平所著《星光照西陲》一书第38页~39页,战士出版社1983年出版。他从迪化给西路军指战员每人带来一套棉衣、一套单衣、一套衬衣、一双皮鞋、一双皮靴、一双袜子、一个瓷杯、一双筷子,设法搞来了一批新鲜牛羊肉、苏联的纸烟和白糖,又商请盛世才两次派飞机空投衣物、粮食、枪支、弹药。这使聚集到星星峡的400多名红军指战员装备一新,很快恢复了体力。
安顿好生活后,陈云、滕代远深入到部队驻地,与左支队指战员同吃同住,鼓励大家。陈云还把部队集中起来进行了三次讲话。第一次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上,陈云鼓励大家说:“你们历尽千辛万苦,艰苦战斗,今天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我代表党中央向同志们慰问!”然后又说:“革命斗争有胜利也有失败,胜败是兵家常事。你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团结一致,奋战到这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保存下革命的有生力量,我们就会发展壮大。你们是革命的精华,是红色的种子,你们的光荣是黄金也买不来的。现在你们是几百人,将来可以扩充到几千人、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它将会燃起燎原的烈火,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左支队指战员听后很受鼓舞。
第二次讲话是前往迪化时在沙窝里进行的。5月4日下午,左支队余部在星星峡经过休整,面貌一新,分乘几十辆汽车奔赴迪化。为了使部队了解新疆的复杂形势,对未来的工作任务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汽车开出星星峡20多公里后,到苦水附近暂停前进。陈云把部队集中在沙窝里再次讲话。这次讲话是一次内部讲话,着重讲了新疆的形势、盛世才的思想和党的斗争策略,要求大家对盛世才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遵守中共中央与盛世才达成的各项协议。他要求大家同盛世才打交道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坚持原则,谨慎从事。
第三次讲话是左支队抵达迪化的第二天。5月8日,陈云召集左支队团以上干部开会。他在会上讲:现在西路军突围出来的左支队已到达迪化,这主要是通过苏联斡旋才建立起统战关系的结果。盛世才同意左支队进疆是有许多条件的。在这种情况下,左支队不便穿着红军服装,佩戴红色的五角星帽徽和红领章出现在迪化街头,需要换穿盛世才部队的藏青色军衣,戴青天白日帽徽来掩护身份,以适应这种特定的环境,等等。
为了使伤病员尽快恢复健康,陈云让段子俊专门与苏联人在迪化开的医院取得联系,及时把一些伤病员送到医院,使他们得到了较好的治疗。
由于陈云从关心生活入手,有针对性地做思想政治工作,使西路军左支队余部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摆脱了战斗失利后的低落情绪,重新振作了革命精神,对未来复杂斗争也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为西路军总支队学习营造良好条件
陈云把西路军接应到迪化后,根据当时国内外和新疆的政治形势,积极展开活动,在三个方面为西路军左支队的整训、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在不放下武器的原则下,同意部队改穿盛世才的军装。二是原驻地阜新纱厂太小,陈云商请盛世才,在迪化市东门外(今五星路)盛世才部队营房旁,腾出一套独立的院落作为新兵营驻地。三是希望用苏联援助盛世才军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训练“新兵营”,培养各兵种的军事人才。经交涉,在苏联总顾问的大力协调下,盛世才“欣然同意”。
组建新兵营后,陈云对西路军左支队的整编与学习也做了大量工作。这一工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7年6月7日─1937年11月),整编部队,组织文化知识学习。
陈云首先抓了组织整顿工作。因为西路军左支队在西进途中大量减员,原建制已名不副实。陈云与滕代远及西路军工委领导人李卓然、李先念等研究决定,改称西路军左支队为西路军总支队,杨秀坤任总支队长,刘庆南任政委,饶子健任参谋长,喻同金任党总支书记。总支队下编四个大队和干部队。其次是严肃军纪军风。他与李先念等领导人一起,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总支队保持了红军的好传统,获得迪化人民的好评。
西路军进疆前,中共中央曾经有过组织左支队去苏联学习现代军事技术的意向。总支队建立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中共中央决定,让总支队留在迪化学习。陈云向总支队传达了中共中央“安心学习”的指示,号召全体指战员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军事技术、政治理论、科学文化,使“新兵营”变成一所培养红军人才的学校。经过近半年的学习,西路军总支队官兵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有了显著提高。1937年10月25日,经陈云、滕代远请示,中共中央同意将西路军人员分配到迪化各学校学习新技术。这样,西路军余部的学习开始转入军事技术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1937年11月以后),对“新兵营”进行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学习,为人民军队培养各兵种干部。
为了适应全民族抗战形势的需要,陈云根据中央的要求,充分利用新疆的和平环境,用苏联援助盛世才的现代化装备,训练“新兵营”,请盛世才方面和苏联教官帮助“新兵营”学习掌握现代武器和机械化装备。根据盛世才提供的装备和师资,陈云确定“新兵营”第一、二、三大队共200多人学习驾驶汽车的技术,其中第三大队在学会驾驶汽车的基础上,再学习开装甲车;第四大队100多人学习各种火炮的知识和技术。陈云并不满足于这些技术兵种,他同盛世才多次交涉,以苏联的教官和装备,为八路军培养一批航空技术人才,组建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航空队。
在新疆工作的半年多时间里,陈云和代表团其他人员很好地完成了营救西路军的使命,并为培养现代化军事技术骨干创造了条件。1937年11月27日,陈云奉命离开迪化回延安。对于陈云在营救西路军、组建“新兵营”、培养技术骨干方面所做的贡献,周恩来于1939年8月和1940年2月看望总支队将士时给予了高度评价:“陈云同志做了件很好的事,将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空军,有骨干、有种子了。”
录自秦生、高兴国所著《红西路军纪事》一书。秦生,现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党史党建专业研究生导师,著有多种党史、党建著作。高兴国,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