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路军剧团党支部书记廖赤见烈士
倪方六
廖赤见原名廖肇见,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姊妹三人,赤见居长。其父廖陟若曾就学于笔架山农校,与商南起义领导人周维炯是同学,毕业后习中医,在汤家汇街上开设药店。赤见幼年在家读书,同时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深得父母钟爱。
汤家汇地处交通要道。1929年商南起义胜利后,来往的红军和地方工作干部经常路过这里,其中红军领导干部周维炯、漆德玮、肖方等同志,常到她家住宿、开会或研究工作。红军同志的一言一行,都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希望自己也能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红军同志经常给她讲革命道理和红军打仗的故事,勉励她努力学习,长大了参加革命。此后,她经常带领一些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观察土豪劣绅的动向,向农会和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汇报,受到了同志们的鼓励和赞扬。
周维炯同志每次来到她家,都劝她父亲出来工作,他们的谈话被赤见听见,也要求父亲参加革命。不久,她父亲到当地列宁小学教书,她也随父亲到列宁小学就读,不久便参加了童子团,并担任大队长。她看到红军有钢枪,赤卫队有刀矛,童子团没有武器,就动员大伙上山砍树枝做成军棍,参加巡逻放哨。肖方见她警惕性高,斗争坚决,就奖给她一把大刀。1929年5月底的一天晚上,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在屋里开会,年仅14岁的她就身背大刀,带领童子团员在屋外放哨。一次,她们发现当地逃亡的大恶霸廖石甫偷偷地窜回来,她就带领童子团把这个恶霸捉住,送到乡苏维埃政府。
廖赤见爱好文艺,经常和同学们一块唱歌、跳舞,并积极参加乡苏维埃政府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受到政府和红军领导干部的表扬。学校的一名老师指责她“不务学业”,她一气之下,便离开学校,随即联络了一部分同学和校外童子团,在汤家汇姚氏祠堂办了一个俱乐部,摆上黑板、课桌,又动员了两位女老师到俱乐部讲课。自此,俱乐部成了她们学习、排戏、唱歌和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她工作积极,把俱乐部里的30多名同学团结得很好,把俱乐部办得生气勃勃。
1929年6月,国民党散兵48人向红军投诚。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在汤家汇举行欢迎白军起义大会,领导要廖赤见代表童子团向起义白军致欢迎词,她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作了热情的讲话,并把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奖给每名投诚士兵的4块银元递到他们手里。投诚士兵手捧银元,眼望这位热情奔放的小姑娘,个个热泪盈眶,不少人当场哭了起来。
廖赤见不仅说话流利,而且很机警。号称占有汤家汇半条街的姚家两名财主,在农民起义后畏罪潜逃,只留雇工胡老三看守住房。廖赤见说:“地主跑了,他家里的东西哪里去了呢?胡老三难道是看守空房子吗?”她便和童子团的人动员胡老三说出东西藏匿的地方,但胡老三怕事不敢说。后来她带着几名童子团员仔细察看姚家的里里外外,最后攀上房顶,掀开两路瓦,发现了一个夹墙,搜出银元500多块,衣物数百件,长枪4支,粮食几千斤。乡苏维埃政府把这些粮食和衣物分给群众,大家都夸奖她聪明能干。
1930年春,廖赤见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当时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为了加强文艺宣传工作,将廖赤见组织的俱乐部改为新剧团,并叫她当负责人。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经常组织剧团给赤卫队和群众演出,并代表县苏维埃政府到商城、麻埠等地慰问红军战士。是年3月,剧团要演出话剧《土豪自叹》,缺很多道具,她多方设法解决,最后还差一副手镯。有人说,没有这东西就凑合着演吧,但她认为,没有这件道具就演得不真实。最后,她终于在乡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的财物中找到了手镯,增强了演出的效果。同年秋,廖赤见被调到红一军政治部宣传队任队长。
1932年,廖赤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红四方面军开始了艰苦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由皖西向豫南进发。她带领20多名宣传队员,随同部队一夜行进百余里。部队刚住下,她就忙着编排节目,进行慰问演出。休息时间,她又发动队员为驻地群众担水砍柴,打扫房屋,同时进行宣传,鼓励群众坚持斗争。群众都为她们的宣传所感动,纷纷给红军送来慰问品,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越过平汉铁路,向西转移,廖赤见肩扛马枪,身背干粮和背包,带领宣传队随红军大队行进,在极其艰苦的行军途中,受尽了饥饿、寒冷的折磨。她手脚冻肿了,脚磨破了,从不叫苦,即使宿营也不肯休息,背包一放,就忙着给战士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由于敌人围追堵截,部队连续行军打仗,十分疲劳,有的同志走着走着就瞌睡了,甚至倒下来。一路上,她带领宣传队员坚持在行军路旁作宣传鼓动工作,鼓舞士气,增强部队克服困难的信心。宣传队有的女同志走不动了,她就搀着走,并把别人的背包和枪支加在自己身上,鼓励大家跟上大队。
1933年春,红军到达四川,解放了通南巴地区,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三月间,在通江县城召开了第一次川陕省党团员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川陕省少共省委,廖赤见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团员代表身份出席了大会,会后被任命为少共川陕省委青妇部长,不久,又担任少共省委常委,成为人们瞩目的青年女干部。同年5月,由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川陕期间,她工作积极负责,经常骑马到苏区十几个县巡视工作,向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动员青少年参加红军和少年先锋队,组织担架队支援前线,发动群众向富户借粮,征收抗日经费,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为了接近群众,增强宣传工作效果,她动员宣传队员学习四川话,她自己也带头学习。她虚心向当地群众请教,终于学会了四川话,消除了语言隔阂,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
1934年冬,川陕省委书记执行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打击了一批敢于坚持原则的省委负责干部。廖赤见因刚正不阿,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加上她父亲在肃反中被错杀而受株连,受到了打击,被调离领导岗位,到川陕省苏维埃工农剧团任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撤出川陕根据地,廖赤见所在的工农剧团编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她带领全团60多名同志随军从川东到川康边境。由于她政治思想抓得好,全团男女同志,包括许多十三四岁的小同志,没有一个掉队。她剃平头,穿军装,打绑腿,扎皮带,服装整齐,使人看不出她是个女同志。在长征途中,她爬雪山,过草地,不怕困难,带领剧团边行军、边打仗、边演出,鼓舞士气,战胜困难。当时剧团仅有十几条枪和少数手榴弹,她们既是宣传队,又是战斗队。
1936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的部队改称西路军,向凉州地区进军。11月23日,剧团随政治部到达甘肃永昌。这时,红九军在古浪作战失利,进到永昌东二十里铺休整,部队情绪有些低落。休整中,一些负责干部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为了配合红九军的整顿,鼓舞广大指战员的士气,12月5日,剧团奉政治部指示,到九军驻地进行慰问演出。早晨,剧团从永昌县城出发,上午10时左右,到达东寨一带。这时,忽然发现不远处尘土飞扬,剧团领导迅速判定是敌军的骑兵来袭击了。廖赤见和其他领导干部机智果断,迅速指挥全团同志占领附近的一个屯庄,利用围墙以较差的武器抗击敌人。当时剧团有六七十人,男女各半,还有一部分是小孩。战至下午4时,打退了敌骑兵的数次冲锋,打伤敌人数十名。后来子弹打光了,敌人将屯庄围墙挖开冲进来。剧团的干部和年纪大些的同志,在同敌人的搏斗中大部分壮烈牺牲,年龄小的演员被俘。廖赤见用马枪奋力同敌人拼搏,杀死杀伤了好几个敌人,最后也被敌人砍死。
廖赤见牺牲时年仅21岁。她是党的优秀女儿。她年轻、干练,工作积极负责。她牺牲后,凡是知道她的,都十分痛惜。她那勇敢的自我牺牲的精神,火热的战斗激情,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情操,将永远鼓舞着人们前进!
录自《金寨县革命英烈传》。作者倪方六,是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办公室干部。作者在附记中说:本文是根据葛贤辅、黄泽民、雷学宗、廖肇香、廖赤月等同志的回忆和中央组织部档案材料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