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教堂
21663900000047

第47章 圣巴巴拉教堂

圣巴巴拉教堂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库那哈拉市(已纳入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建于14世纪,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造型,但内部的装饰却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这里与其说是教堂,倒不如说是“人骨博物馆”。

一个用120多块人骨做成的蜡台,立于博物馆左侧的入口处,房间的天花板上铺的是四肢骨,墙壁上所挂的花毯也同样用人骨来装饰,神坛是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上面的图案则由人的肋骨镶嵌而成。据说这些人骨都是14世纪时的遗物,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骨骸均是成年男人的,而且上面有钉眼和被刀剑刺过的痕迹。这座“人骨博物馆”,平时警戒森严,只有星期日才对外开放。

据说累积这么多的遗骨,都是拜圣土之赐。13世纪的Sedlec地区修道院长亨利奉波希米亚国王奥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圣地耶路撒冷,所带回来的一把泥土就撒在教堂周围的墓园里。因为埋骨于圣土就可上天堂的信念,吸引了波希米亚地区、甚至中欧富豪纷纷将此地视为身后最佳福地,Sedlec因而远近驰名。

后来的黑死病、胡斯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墓园的规模也因此扩大。1369年,一次瘟疫使3万人丧生,尸骨遍地,因此教堂当局决定用未葬的尸骨装饰教堂。15世纪间,受限于墓园的规模,修道院计划另外兴建一座礼拜堂来容纳百多年来荒废的遗骨,这项令人毛骨悚然的任务一开始是交由一位半盲的僧侣来执行,1870年间,一位受雇于Schwarzenberg家族的木刻师傅,开始将人骨排列成各种图案,其中包括Schwarzenberg的家徽与Rint自己的签名。

据统计,这些饰品大约用掉一万具尸体。